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8733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8.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维设计基础,教师:林老师,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第一篇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1.1工具与工具的轨迹1.1.2点1.1.3线1.1.4肌理1.1.5点、线、肌理的应用1.1.6图底关系1.1.7面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1.1形态的创造与构成(黑白徒手练习)1.1.1.工具与工具的轨迹,工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从商店买到的工具,也就是从真正意义上,人们所认为“工具”的工具;另一类则可笼统地称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制造”的工具,包括那些只是为了某种效果与目的而临时使用的“工具”。,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不同工具,1.1.1.工具与工具的轨迹,第一章

2、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各种工具的表现手法,1.1.1.工具与工具的轨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6,(1)点的概念点,是视觉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点,虽然小,但都有自己的情感特征。(2)点的特征点,除了大小的概念外,还有其形态上的特征。大的概念可以分为几何形态与自然形态两大类。,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7,点的练习作业,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8,点的应用,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9,练习 1:作业要求 在对点的概念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的工具与表现手法的利用以不同形态的点为基本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形组合的练习。作业步骤 对相同、不同的

3、点进行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不同表现效果、不同组合形式的尝试。作业数量 6-10张,99 cm 建议课时 4课时作业提示 虽然这只是一个有关点的练习,除了与表现手法有关以外,还涉及到点的组合问题,涉及到图形构成的骨格与形式法则等知识。虽然在未来的几个章节中会专门讨论到这方面的知识,但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实际需求作些讲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这些问题。,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0,点的练习作业,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1,点的练习作业,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2,点的练习作业,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3,点的练习作业,

4、1.1.2.点,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4,(1)线的概念线,从理论上说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是造型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作为造型元素,线有长度、形状、肌理与方向。(2)线的特征线,可分为直线、曲线或自由线型,线也可以是实线或者断续的虚线。不同的线型有着不同的形态与视觉特征:直线可以表现秩序、平和、单纯、坚硬;曲线能使人感到随意、优雅、流畅、圆滑;而自由线型则根据其不同的成型轨迹反映出不同的特征。,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5,线的练习作业,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6,线的应用,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7,练习 2:作业要求 在对线的概念有了

5、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以不同形态的线为基本元素的图形组合。作业步骤 对相同的线、不同的线进行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不同表现效果、不同组合形式的尝试。作业数量 6-10张,99 cm建议课时 4课时作业提示 在通过对点的练习的实践之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学会在练习中不仅要对线进行组合,更重要的是尝试着在简单的组合中让图形“说话”。,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8,线的练习作业,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9,线的练习作业,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0,线的练习作业,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1,线的练

6、习作业,1.1.3.线,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2,肌理,是物体表面的质地、纹理的直接体现。肌理在图形中与痕迹、质地、纹理、形态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因为肌理的差异,直接反应出物与物、图与图之间的差异。,1.1.4.肌理,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3,肌理的练习作业,1.1.4.肌理,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4,肌理的应用,1.1.4.肌理,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5,练习 3:作业要求 充分利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手法制作有材质感、有肌理的效果,同时在形态上有特点、有魅力、有趣味的图形。作业步骤 对不同的材质、肌理效果的开发,对不同的图形形态的开发,以及它们之间合理的

7、组合关系的开发。作业数量 6-10张,99 cm 建议课时 4课时作业提示 制造出不同的质地感与肌理效果,使它们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质地、肌理效果上,是我们提高画面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在练习中要学会把握的。用各种工具制作各种不同的肌理画面。为了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画”只是一种手法,拓、印、刻、染等方式,都可以为我们所用。,1.1.4.肌理,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6,肌理的练习作业,1.1.4.肌理,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7,肌理的练习作业,1.1.4.肌理,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8,肌理的练习作业,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29,肌理的练习作业,1.1.4.肌理

8、,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0,“二维设计基础”是一个学习设计的基础课程,而基础最终是作为今后设计的一种铺垫和积累,设计才是终极目的。因此,在今天的设计基础教学中,如何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充分了解基础与未来设计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做了点、线、肌理的学习之后,有意识地安排一个快速、简单的应用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1,练习 4:作业要求 用已完成的点、线、肌理的作业,做一个小的“设计”,体会一下“准设计师”的感受。作业步骤 在已完成的点、线、肌理作业中,选择合适的图形与被设计的载体(也可以根据个人专业方向而定),将前者合理的置

9、入载体的形态之中。作业数量 4-6个建议课时 4课时作业提示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此前所做的作业,也可复制所选中的图形。需要注意的是图形的大小与物件载体的比例尺度关系。,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2,点、线、肌理的应用练习作业,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3,点、线、肌理的应用练习作业,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4,点、线、肌理的应用练习作业,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5,点、线、肌理的应用练习作业,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6,小

10、测试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穿插一些小测试,如限定一种载体与创作时间,学生针对同一个目标进行创作,不同的结果能为大家打开思维提供很好的帮助。这是一个小小的“考试”,也是一场特殊的竞赛。这些小小的比赛往往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测试一在已完成的小尺寸的点、线练习中,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图形基础,完成一张30 x30厘米大小的图形。黑白、彩色均可,工具、手法不限。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注意掌握图形元素与画面的尺度关系。测试二用徒手的方式,以点、线、面、肌理等元素,用黑、白的形式完成三只一次性杯子的设计。手法、工具不限。,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7,创

11、意课堂,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8,创意课堂,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39,学生作业,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0,学生作业,1.1.5.点、线、肌理的应用,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1,一个图形有着它的两面,一个是“图”,另一个是“底”。所谓图,就是指图形本身,比如说白纸上有一朵花,花就是这张画面的“图”的部分,而陪衬着花的其他部分这里就是白纸部分,也就成了我们所称的“底”。在画面中,图与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在谈论图形时常常说到的“图底关系”。由于图与底之间这种互补互存的关系,它们之间构成

12、了一对守恒空间。在造型行为中,人们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在对“图”的关注上,而忽视对剩余的部分“底”的把控,尤其是在对“底”的不同形态、空间、面积的整体协调方面,如何把握将对全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1.6.图底关系,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2,图底关系的应用,1.1.6.图底关系,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3,图底关系的应用,1.1.6.图底关系,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4,(1)面的概念面,从理论上说是线移动轨迹的结果。面有长度与宽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准“空间”。(2)面的特征面有形状上的区别,大致可分为几何形态的面与自然形态的面。与点、线相比,面显得更加充实、稳重、整体。面在平面的形态中

13、所占的“空间”,以及它本身可能出现的大小、形态、分布状况,决定了它在图形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二维设计中,对面的空间把握的好坏,往往左右着画面的效果,决定着设计成败。,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5,作为图形中的三大要素,相对形态的点、线、面经过设计者精心的组织,能够派生出丰富多彩的图形,而我们今天学习、了解点、线、面的特性,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组织者。,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6,练习 5:作业要求 用99cm的黑、白色方形作分割练习,以寻找新的面积、空间关系。作业步骤 作业可以分四个小练习进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系列练习。小练习一:将一个黑色与一个白

14、色方形错位重叠,按处于下部的方形的外轮廓切去上部方形的多余部分;小练习二:将置于上部的方形进行一次切割,并使其中一部分移位后,按下部方形的外轮廓切去上部方形的多余部分;小练习三:将置于上部的方形进行两次切割,其余同上;小练习四:将置于上部的方形进行多次自由切割,其余同上。作业数量 各4张,99 cm 建议课时 4课时,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7,作业提示 这是一个简单、快速、易操作,又极具训练意义的练习。这个练习不需要特殊的工具,也没有复杂的操作程序,只用黑纸、白纸、美工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简单工具,以切割、粘贴方式完成。虽然做起来似乎轻而易举,但这时的作业目的不是简单地完成

15、作业,而是通过练习,了解图与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了解面积关系在画面中的重要性,领悟通过简单的大、小面积的组合给画面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8,面的练习作业 错位切割,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49,面的练习作业 1次切割,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0,面的练习作业 2次切割,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1,图底关系的应用,面的练习作业 多次自由切割,1.1.7.面,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2,在一个较抽象的黑与白的面积练习之后,穿插一个快速的图片切割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之前所学的关于面积、空间的要领,在

16、一些实际的图像中体验与感受。这个练习操作比较简便,不需太多的技术方面的要求。通过这个练习,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画面空间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设计中,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处理得好,画面会更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形式上也会显得更加具有现代感。对画面空间的理解有正确的认识,可以避免在设计中陷入复杂与繁琐的局面。,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3,在这个练习的具体操作上,可以选一幅图片,输入电脑,利用电脑可复制画面、改变尺寸的功能,对图片重新构图、截取,以使得一张图片经过参与者的介入后,转换为多张不同视觉效果的图片。当然,如果有电脑等技术条件上的限制,也可以采用直接在图

17、片上进行切割的方法。寻找图片时,应该注意尽量使风格宽泛。一般来说,应该选择较简单、较整体的图片,比如建筑,就往往是很好的题材。在练习中,对学生讲解画面元素的大小、比例、疏密、点与线等关系的概念,说明这些元素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对画面的空间、面积有着直接的影响。,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4,练习 6作业要求 选一幅图片进行切割,以得到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作业步骤 先将所选图片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输入电脑,再对其进行切割练习。作业数量 1-2组 建议课时 2课时,或作为一个课外的辅助练习作业提示 在这个练习中,关键问题是把握好图形中的空间、面积的分割关系。,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5,图片切割练习作业,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6,图片切割练习作业,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7,图片切割练习作业,1.1.8.图片切割,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58,图片切割练习作业,1.1.8.图片切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