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932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纺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复习)(高三历史组),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中央与地方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清前期最终奠定中国的版图,各民族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维护祖国统一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西到咸海,南到南海,东到大海,南包南海诸岛,东临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亚,清,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南到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东北至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乌 里 雅 苏 台,伊 犁,西 藏,青海,理藩院,吉林,黑龙江,盛京,蒙 古,新 疆,西 藏,西南地区,台 湾,一、与蒙古地区的关系的加强,1、明朝与蒙古的关系,相对安定,永

2、乐年间,鞑靼和瓦剌接受明封号,关系紧张,瓦剌骑兵曾抵北京城下;明修长城,和平友好,俺答汗接受“顺义王”封号,恢复封贡互市,明末清初: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平定叛乱,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漠南归属,漠西、北臣服,漠西,准噶尔部叛乱,原因: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沙俄的民族压迫,回归;1771年渥巴锡(乾隆),意义:巩固多民族国家,2、清朝与蒙古地区的关系,二、与新疆地区的关系,平定大 小和卓的叛乱,原因:大小和卓暴政,不得人心;发动叛乱,结果:平定叛乱,设伊犁将军(1762年),历代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历代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西汉:前60年,设西域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政府重设西域都护,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唐朝: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岭北行省管辖清朝:在平定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三、同西藏地区的关系的加强,1、明朝对西藏(乌思藏)的统治,设立卫所,用藏人,建立僧官制度,2、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确立册封制度(达赖和班禅)确立金瓶掣签制设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时),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简述唐、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与西藏的关系,简述唐、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与西藏的关系唐朝:“和同为一家”元朝:设宣政院进行管辖明朝:设立卫所,

4、任用当地人管理,并建立僧官制度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并设驻藏大臣共同管理,四、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1、明朝开始改土归流(贵州):,概念: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2、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条件:康熙时,平定三藩叛乱实行:雍正时,在云南等地大规模进行。意义:加强了;改变了促进了有利于,五、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清军进入台湾(1683年,施琅),2、台湾府的设置(1684年),3、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总之: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怎样理解郑成功从收复台湾到割据台湾的转变?,怎样理解郑成功从收复

5、台湾到割据台湾的转变?,郑成功抗击殖民侵略,收复祖国宝岛台湾,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在明朝灭亡、清朝统一的背景下,郑成功及其后代割据台湾,仍然坚持抗清,这显然违背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明清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平定叛乱 封贡互市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设机构管辖 改土归流 僧官制度 金瓶掣签制度,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采取哪些方式改善民族关系?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和亲:汉与匈奴、唐与吐蕃通贡:靺鞨对唐朝纳贡、“岁币”边贸:榷场、明朝与鞑靼的互市册封:唐对突厥、回纥的册封设机构: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 会盟:唐蕃会盟、澶渊之盟,推动统一多

6、民族国家不断地发展与巩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方式:,影响:,基本原则:,1、(04北京15)下列各项,属于清乾隆帝维护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史实是 A.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D.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2005广东4)雍正以后管理西藏事务的是驻藏大臣 都护 宣政院 达赖班禅 A B C D,B,C,3、(05全国)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D,4清朝在粉碎准噶尔贵族割

7、据势力后,所设立的将军辖区是: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C,C,5、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明朝省级行政区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 B C D,6清朝前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其措施的先后顺序是 设置台湾府 设置驻藏大臣 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 A B C D 7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A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B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驱除了外来势力,A,C,8明清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共同点包括: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对蒙古族采取笼络和

8、斗争并用的策略 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 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 A B C D,B,9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 B中央开始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C 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A,在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威胁国家统一的因素?怎么解决的?,威胁:地方的割据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势力。,解决:(1)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康熙帝平息三藩之乱;1683年清军大败郑氏军队,台湾纳入清朝版图;(2)平定民族分裂势力:1757年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乾隆帝

9、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反抗外来侵略势力:清朝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打败俄军,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再 见!,秦长城与明长城的比较,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五千多公里,防止蒙古兵南下 鸭绿江 嘉峪关 六千多公里,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等。,材料一 土尔扈特部以噶尔丹不道,故率本部落迁入俄罗斯,彼国以其愚憨,时加欺凌。大兵既定伊梨,威布遐迩,土尔扈特部长闻之曰:“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又复苦调丁赋,席不 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引自昭连啸亭杂录材料二 今之汁渥巴锡

10、者,即阿玉其之曾孙也。以俄罗斯征调师旅不息,近且征其子入质;而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合族密谋,挈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 引自何秋涛朔方备乘,乾隆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回答:据材料一指出土尔扈特外迁的原因与大致时间。材料一“大兵既定伊犁”指的是什么事件?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有什么关系?“黄教”指什么宗教?“皇帝普兴黄教”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有什么关系?据材料二指出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答:对噶尔丹统治不满,大致在明末清初外迁。,答: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新疆地区。清朝强盛是土尔扈特回

11、归祖国的历史条件之一。,答: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清朝正确的宗教政策是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又一原因。,答:俄罗斯对土尔扈特的歧视、剥削和压迫控制是促使其回归的直接原因。,答:根本原因:土尔扈特人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材料一 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自噶布伦以下番目喇嘛,分系属员,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材料二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呼毕勒罕(藏语“转生”)一经呈报出世,指出数名,均由驻藏大臣将其姓名,生年月日,用清、汉、唐古忒(藏族)三样字缮写牙签,贮于钦颁金本巴瓶内,先期传唤喇嘛齐集大昭诵经七月。届期,驻藏大臣亲往监同抽掣。,材料三 廓尔喀(今尼泊尔)、布鲁克巴(今不丹)、哲孟雄(今锡金)、宗木等外蕃部落,如有禀商地方事务,俱由驻藏大臣主持。材料四 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巡视边界,操阅番兵。,在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威胁国家统一的因素?怎么解决的?,威胁:地方的割据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势力。,解决:(1)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康熙帝平息三藩之乱;1683年清军大败郑氏军队,台湾纳入清朝版图;(2)平定民族分裂势力:1757年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反抗外来侵略势力:清朝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打败俄军,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