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及汇率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率及汇率理论.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讲汇率及汇率理论,第一节外汇市场概述,一、外汇市场的含义外汇市场是从事外汇买卖或兑换的场所,或是各种不同货币彼此进行交换的场所。主要有两类外汇买卖:本币与外币之间的买卖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买卖,第一节外汇市场概述,二、外汇市场的组织形态有形市场外汇交易所无形市场表现为电话、电报、电传和计算机终端等各种远程通讯工具构成的交易网络目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24小时不间断的外汇交易。,第一节外汇市场概述,三、外汇市场的构成外汇市场上的参与者主要有: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顾客和中央银行。外汇市场的交易分三个层次:银行和顾客之间的外汇交易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一方面,为避免
2、汇率变动风险,银行借助同业间交易及时将多头(long position)抛出,将空头(short position)补进;另一方面,银行出于投机、套汇、套利等目的从事同业外汇交易。银行同业外汇买卖差价一般低于银行与顾客之间的买卖差价。,外汇银行起中介作用,赚取买卖差价。是一个零售市场。,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第一节外汇市场概述,三、外汇市场的构成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由作为造市商的大银行主观报出的,但实质上仍客观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第二节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际收支状况二、通货膨胀率差异三、利率差异四、经济增长率差异五、中央银行干预六、预期因素,影响汇率变化的直接和基本因素。国
3、际收支顺差时,货币趋于升值;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趋于贬值。,决定汇率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高通胀率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竞争能力,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恶化贸易收支。通胀率差异还会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通胀率高,人们预期该国货币趋于疲软,将把手中的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一国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利率提高,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改善资本金融账户。但是,利率变动必须在考虑未来汇率的不利变动后金融资产的所有者仍有利可图时,资本流动才会发生。,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收入增加,进口需求增加;高经济增长率往往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本国产品竞争力增强;一国
4、经济增长率高,会吸引大量资本流入,对本币币值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中央银行的外汇市场干预可以直接影响汇率的短期走势;货币当局发表影响人们心理预期的申明,影响汇率短期走势;各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来影响汇率,预期因素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对某种货币的预期心理往往会引起市场投机活动,从而加剧市场汇率变动。,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一、早期的研究对汇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当时的欧洲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汇率在国际商品交换中的作用;15世纪的“公共评价理论”,认为市场根据两国货币贵金属成分的重量、纯度和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货币价格;18世纪休谟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理论;19世纪末葛
5、逊的“国际借贷说”。,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一、早期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存在两类:一是从流量角度分析汇率,主要是贸易收支对汇率的影响;二是从存量角度,分析货币量对汇率的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联系主要是商品交易,很少涉及资本交易。,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二、1914年金本位瓦解至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前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无序状态,浮动汇率制度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居主导地位,汇率波动频繁,各国争相实行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政策。这一时期主要产生了:1922年,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1923年,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这两个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价格、利率对汇率水平的作用。尽管由于
6、这两种理论的检验不能令人满意而受到批评,但它们是现代汇率理论的先驱:,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二、1914年金本位瓦解至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前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修正产生了新的汇率理论;利率平价理论是外汇市场有效性假说的重要内容,对偏离利率平价的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反映了商品市场的均衡,利率平价反映了资产市场的均衡,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把这两个前提条件融入汇率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中。,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三、1944年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的货币框架,并通过国际协调维持固定汇率以阻止恶性竞争的汇率政策
7、。因此,这一时期的汇率理论是从国际收支均衡的角度来阐释汇率的调节。其杰出代表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弹性论(1947年)一般均衡分析的吸收论(1952年)内外均衡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962、1963年)强调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中起重要作用的货币论(1955),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牙买加体系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汇率制时代,导致汇率理论的大发展。这些新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不再囿于国际收支的流量角度的讨论,而是从存量均衡角度出发,把汇率放在货币市场、资产市场、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中来分析,同时也考察了政治制度、心理预期、消费偏好和技术进步等对汇率的影响
8、,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分析汇率的变动,并运用了许多最新的分析工具。,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牙买加体系时期(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研究1、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模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汇率被看成资产价格,从汇率的流量分析转向存量分析:弹性价格的汇率货币模型(1976)粘性价格的汇率货币模型(1976)货币替代模型(1977)资产组合平衡说(1977)均衡汇率模型跨时均衡的汇率模型,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牙买加体系时期(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研究2、尽管汇率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对汇率变动的解释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人们开
9、始对外汇市场有效性进行研究,对市场效率研究的有效市场理论是汇率经济学的重大突破。而由于实证检验拒绝有效市场假说,一些学者从“投机泡沫”(speculative bubbles)、“比索问题”(peso problem)、“风险补贴”(risk premium)和“新闻模型”(news model)等来解释有效性检验的失败。,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牙买加体系时期(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研究3、与宏观经济分析相对应,汇率理论转向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区别于基本因素分析法,是从外汇市场上的技术分析者和图表分析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市场结构、交易量和竞价差价
10、等因素和交易者的实际行为来预测和解释汇率变动。最近又发展起来了对汇率解释的“混沌模型”(Chaos Model)。,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牙买加体系时期(二)汇率目标区、货币危机理论和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理论的新发展汇率目标区理论货币危机理论对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把汇率调整融入到政府政策优化分析的框架中,一些学者认为在对固定汇率调整的分析中,可以把投机冲击、预期调整和冲销干预融入到政府的损失函数中来分析中央银行对汇率的调整。,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在现代汇率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相关学科对汇率经济学的贡献非常巨大:宏观经济学是汇率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微观经济学为汇率经济学提供了崭新的分析工具货币理论观点为汇率理论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计量经济学和统计方法的发展为汇率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提供了先进的数学手段博弈论是汇率理论新兴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