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9642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处置.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引言,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液化石油气储罐却因保存或使用不当屡屡发生事故。,事例1,1 9 9 8 年,由于4 0 0 m3球罐根部法兰与排污阀之间的耐油石棉橡胶垫片泄漏,造成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储罐区爆炸,3 次爆炸共烧毁4 0 0 m3球罐2 台、1 0 0 m3卧罐4 台、槽车7 辆,死亡1 2 人,受伤3 0 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 7 7 万元。,事例2,天津市液化气公司灌装站1 台5 0 m3的液化石油气卧罐在充装过程中爆炸,烧毁了厂房和价值3 7 万美元的由丹麦进口的液化

2、石油气自动灌装线,烧掉液化石油气1 1 8 t,直接经济损失近1 0 0 万元,7 人受伤。,引言,从上述事故中可以看到,加强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性能的研究,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方法,已成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使用的重要课题。,1.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危险因素,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储罐超温、超压、超装、超负荷运行管道及附件的稳定性,设备阀门、管线老化气温变化运行风险,1.1储罐超温、超压、超装、超负荷运行,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对储罐的标准要求很高,一般储罐压力不得超过1.6 M P a,冬季气温应设法保持在-3 5 以

3、上,夏季气温不宜超过3 5。液化气槽车和储罐的充装系数不应超过其容积的8 0。进储罐的充装液化气温度界限应保证其蒸气压不超过储罐的允许操作压力。,1.2管道及附件的稳定性,设备阀门、管线老化,液化石油气储罐工艺配管多,储罐工艺配管配置的阀门近2 0个,运行中需要注意管系产生的荷载、应力、振动,进行必要的应力分析,确定管系的支承和防振措施。很多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使与储罐连接的管道、附件的稳定性以及设备阀门和管线的老化等问题成为生产中的安全隐患。,1.3气温变化运行风险,以2 0 0 6 年1 2 月4 日抚顺市东洲区抚顺液化气有限公司发生的事故为例,操作员在对一个储气罐进行例

4、行的脱水操作时,由于天气太冷,导致罐体底部的脱水阀阀门被冻住,大量液化气泄出,液态液化气泄漏了近2 0 0 m3,而整个罐区储存着4 6 0 0 m3液化气,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1.3气温变化运行风险,由于担心泄漏的液化气发生爆炸,事发地附近的1 0 0 多户居民被疏散,事发地周围的部分企业出于安全考虑也被迫停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此可知,若不考虑到气温变化造成的运行风险,则很有可能冻凝、冻坏设备管线,给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性带来危害。,2.事故防范的技术措施,针对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应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予以保障:预防储罐事故的技术措施预防储罐接管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防止槽车卸液时

5、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2.1预防储罐事故的技术措施,在液化石油气罐区设置完善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一旦出现意外,可以紧急切断液化石油气泵。重视对储罐基础沉降的限制,防止储罐接管严重受力,形成事故隐患。,由于储罐首级关闭控制系统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在进液管、气相回流管上宜选择内置式止回阀;出液管上应选择内置式过流阀或外置式紧急切断阀。罐外第一道阀门的进口侧应对着储罐,即在阀杆发生脱扣等事故时,可采用装卡堵漏,此时的阀体上腔处于卸压区。采取以上措施,才可避免储罐的第一道法兰接口和阀门处发生泄漏。,2.2预防储罐接管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2.2预防储罐接管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对于因储罐的排污管接口和阀门

6、冻裂而引发的泄漏,液化石油气经营单位应采取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防止排污管在运行中积水和结冻。,2.3防止槽车卸液时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为防止槽车卸液时发生事故,与槽车连接的液相管道上宜设置有紧急切断作用的拉断阀。气相管道上宜设置接断阀。在卸液运行中应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应急处置救援措施,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通过对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风险的分析,可以有效识别、控制潜在的风险。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应急救援方面的有效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达到降低事故损失的目的。,3.应急处置救援措施,由于发生泄露的液化气可以迅速气化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气,被气流推动、扩散。所以,

7、一旦发生这种火灾首先应关阀切断气源,采用干粉灭火。在气体火灾中,应持续用水冷却着火罐和附近设备,如容器泄漏尚未着火,要尽可能将容器搬至远处。并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3.1掌握情况,应急救援队抵达事故现场后,要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泄漏量大小,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贮罐区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储量;邻近罐储量,总储存量;是否能够实施堵漏,能否采取倒灌措施等。,3.2测量搜救,利用检测仪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测定现场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3.3设立警戒,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进入;在整个处置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对风力

8、和风向、扩散周边区域进行气体浓度检测,适时调整警戒范围。,3.4选择上风方向,要选择上风方向为出入口,抢险人员和车辆要停靠在上风方向的适当部位,使用上风方向的水源;在扩散区上风、侧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3.5 禁绝火源,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高热设备停止工作;关闭警戒区内抢险工作人员的通信工具,切断电话机线路;不准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进入警戒区,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警戒区内防止静电和火花产生。,3.6 关阀断源,管道发生泄漏后,如泄漏点未在阀门处且阀门尚未损坏,可采取关闭输送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3.7喷雾稀释,组织足够数量的喷雾水枪,

9、驱散、稀释沉积飘浮的气体;抢险人员进行堵漏时,必须设喷雾水枪掩护;处置贮罐顶部开口泄漏,要用喷雾水枪托住下沉的气体,往上驱散,使之在一定高度飘散;驱散稀释不准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会产生静电;如果贮罐场站有蒸汽管线时,可接出蒸汽管,释放蒸汽,稀释泄漏的液化石油气。,3.8加强防护,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队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穿着密封式防化服;外围人员要穿纯棉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必要时全身浇湿进入扩散区。,3.9实施堵漏,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型泄漏,应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迅速堵漏,或用金属螺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因螺

10、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应使用无火花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漏。若法兰垫圈老化导致带压泄漏,可利用专用法兰夹具,夹卡法兰,并在螺栓间钻孔高压注射密封胶堵漏。,3.10注水排险,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情况,在采取其他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3.11彻底清理,事故处置任务完成后,应以大量的喷雾水清扫事故现场,确保不留残液。,此外,凡涉及液化石油气的装置、罐区、供气站、关键岗位必须配备堵漏、抢险物资和劳动防护用品,如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等,以备事故应急处理时使用。其中公司消防、气防员应备防火隔热服;呼吸器材是进入现场抢险人员必备的空气呼吸器;防爆工具(主要是铜质工具);石棉布及铜质或棉、麻的捆绑丝、绳,木楔子、卡箍、厚度1 cm以上的橡胶片以及刀具;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防爆灯具;断路标志牌和风向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