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9930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的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环境污染的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环境污染的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环境污染的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环境污染的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的防治.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环境标志,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每年的6月5 日是“世界环境日”,讨论:中国环境保护标志有何创意?,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煤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沙尘暴,有刺激性气味,振荡烧杯,烧杯中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为什么会褪色?什么物质使之褪色?,思考:,实验:含硫火柴的燃烧,用无硫火柴做对比试验,高锰酸钾溶液没有变化。,拓展:,结论:

2、,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目前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SO2,CO,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尾气,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温室效应,在很多都市里,温室效应使楼顶风景经常是灰色调。一些科学家提出调节地球温度以消除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

3、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的危害,使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一些城市淹没。,南极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的危害,臭氧层被破坏后,紫外线会通过大气层长驱直入。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抑制人的免疫力,会使白内障和皮肤癌患者增加。,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活动与探究,化学方程式,(1)S+O2=SO2,点燃,(2)2SO2+O2=2SO3,尘埃,(3)SO2+H2O=H2SO3,(4)SO3+H2O=H2SO4,森林受到酸雨破坏,同一座雕像分别在1908年(左)和1969年(右)的外观,酸雨的危害:,1、导致鱼类死亡2、使土壤酸化3、使桥梁、艺术品

4、、建筑物、机器等腐蚀4、危害人体健康,酸雨的治理,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罪魁煤,平均含硫量约为2.5%-3%。为治理煤燃烧时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一种办法是事先从煤中除去硫。但是只有一部分煤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FeS2)的形态存在;这样的煤以脱硫工艺处理后其含硫量可降低到约为1%。大部分的煤中还含有较多的有机硫化合物,这样的煤以脱硫平均只能除去原含硫量的约40%。,防治大气污染:,1、新能源利用2、化石燃料的除硫方法3、经济高效回收SO2的技术4、车辆尾气的净化催化剂,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二、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1、工业废水2、农业上农药、化肥3、生活污水,赤潮,水华,水体污

5、染,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自 制 简 易 净 水 器,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构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白色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拼音字母是JS的变形,寓意节水。,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如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人类从事生产生活需要的“半成品”。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燃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着部分热能可用于供热、发电及其他动力源。,你知道吗?,三、固体废弃物污染,1、分解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2、埋入地下破坏土壤,3、倾入河流海洋污染水体,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1、分类回收2、填埋3、高温堆肥4、燃烧发电,为什么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半成品,垃圾中蕴藏着具大的能量。,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课堂小结,化学与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 染,CO,SO2,2,可吸入颗粒物,工业三废,农业农药化肥任意施用,生活污水乱排,处理方法,分类回收,填埋,高温堆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