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0149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旅游管理系:黄玉杰,第一节 植被破坏 第二节 水土流失第三节 荒漠化第四节 气候变化第五节 臭氧层破坏第六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的最典型特征之一。植被的破坏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而且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自然灾害加剧,进而可能引起土壤的荒漠化;土壤的荒漠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以至行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第一节 植被破坏一、森林全球森林状况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二、牧场退化三、我国森林和草地的现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中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繁衍物

2、种、动物栖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是消灭环境污染的万能净化器(滞尘、杀菌)森林是自然界能量转换的加工工厂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中重要原动力(光合作用)森林是陆地上最大、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森林有保护环境的功能,全球森林状况森林曾经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45%,但目前森林面积已经缩小了1/3,热带森林是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森林减少尤其是热带森林的减少是全世界热议问题。,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森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具体原因有:砍伐林木(鸡公山砍伐林木修建停车场)开垦林地(为何我国要退耕还林)

3、采集薪柴(在我国很多地区,薪炭林很重要)大规模放牧(世界对牲畜的需求很大)空气污染(酸雨对森林的毁坏是致命的),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产生气候异常(2013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干旱)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CO2的处理减慢)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失去家园)加剧水土流失(根系有牢固土壤的功能)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2010.8.7甘肃舟曲的泥石流),二、牧场退化牧场包括草原、林中空地、林缘草地、疏林、灌木丛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稀疏的地段。牧场退化表现为草群疏低矮,产草量降低,草质变劣(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多)。目前,世界各地的牧场都有不程度的退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惟有欧洲情况较好。

4、欧洲雨水丰沛,草种经改良,草场管理有序,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三、我国森林和草地的现状1.森林资源贫乏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低下的同时,还有以下问题: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东北、西南、东南较多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乱砍滥伐严重森林灾害较为频繁(人工林、纯林的缘故)2.草地退化严重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且退化严重,草地退化的原因:长期过度放牧且管理不善气候干旱,草地沙化人为采樵、滥挖药材、搂发菜、开矿和滥猎,第二节 水土流失一、干旱灾害二、洪涝灾害三、水土流失灾害四、滑坡灾害五、泥石流灾害,一、干旱灾害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

5、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现代干旱因素:降水少和人类活动。,二、洪涝灾害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洪涝的主要原因:1.水文气象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三、水土流失灾害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

6、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四、滑坡灾害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北京十渡景区山体滑坡3人受伤,五、

7、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新疆天池景区强降雨引发泥石流,景区临时关闭。,第三节 荒漠化一、世界荒漠化的基本情况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三、耕地质量下降四、我国荒漠化现象严重五、土壤危机,一、世界荒漠化的基本情况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荒漠化状况:荒漠化是全球的环境问题,在各大洲均有分布,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亿多人口约占陆地面积1/3的范

8、围收到荒漠化的威胁,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受影响的面积和人口数目都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的不当活动。,荒漠化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危害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荒漠化使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直接导致农产品和畜产品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减少,破坏了当地农牧民的粮食生产基础,因而导致贫困、饥饿、疾病的发生,结果是造成人员外流,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2.对环境的影响荒漠化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表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植被荒废、动物栖息地受到

9、破坏等,生态系统、生物种及遗传因子受到失去多样性的威胁。,三、耕地质量下降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耕地面积19.45亿亩,2005年就已降至18.31亿亩。为此在2006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面对急剧减少的耕地数量,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而且要守到2020年”,研究表明,到2020年,基于18亿亩耕地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4.3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耕地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日益加重,致使土壤肥力下降、结构不良、保水性差甚至丧失了生产能力。,四、我国荒漠化现象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km2,其中人类活

10、动导致的沙漠化土地约有37万km2。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尤以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区分布更为集中。土地沙漠化发展的速率也不断加快,60-70年代为1,560 km2/年,80年代为2,100 km2/年,90年代达到2,460 km2/年。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加速发展,突发性风沙灾害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愈来愈高。据统计,50年代共发生大范围强沙尘暴灾害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2000年春季,北京地区遭受12次。,五、土壤危机土壤危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方位、多来源的污染。有毒

11、有机物(农药、洗涤剂、除草剂)、重金属(工业废水或汽车尾气中的Hg、As、Cu、Pb等)、放射性物质、病原微生物、生产生活垃圾直接间接的进入土壤,破坏了土壤生态,甚至生产出有毒的粮食、蔬菜。(2)滥伐森林,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土壤面积迅速减少。(3)盐碱化。在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因人类灌溉而使土地中盐分逐渐增加逐渐盐碱化。(4)沙漠化和耕地侵蚀。,第四节 气候变化一、气候变化及其趋势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一、气候变化及其趋势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2、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地区的气温继续升高、降水不均匀性增大,极端温度、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

13、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1.海平面上升就算是轻微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带来严重破坏。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尤其重要的资源,如沙滩、淡水、渔业、珊瑚礁、环礁、野生生物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马尔代夫表示压力很大,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极端天气和强烈的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内的各因子因无法适应变化而遭到破坏,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3.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半个世纪以来,中国

14、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的暴雨明显变多了,而在北方省份,旱灾发生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几年,罕见而强烈的旱灾侵袭许多南方省份,桑美、圣帕等台风频频重创东南沿海省份,警钟不断敲响。近年来,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因灾害损失的粮食有4300万吨,每年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第五节 臭氧层破坏一、臭氧层破坏及其成因二、臭氧层破坏的危害三、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四、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际行动,一、臭氧层破坏及其成因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一、臭氧层破坏及其成因破坏

15、原因有的学者认为,这可能跟亚马逊河地区不断出现的森林火灾有关;有的学者认为,臭氧洞之所以出现在两极,是极地低温造成的,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则认为,臭氧水平可能是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自然周期而变化的。但是,多数科学家则认为,人类过多使用氟氯烃(CFCS)类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二、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三、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1.购买

16、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2.合理处理废旧冰箱和电器;3.不用含甲基溴的杀虫剂;4.从空调、冰箱或冷柜中回收的冷却剂不会释放到大气中,做好常规检查和修理泄漏;5.空调、清洗剂、灭火剂、涂改液、海绵垫中那些使用了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并制定适当的计划,淘汰它们,用替换物品换掉它们;,四、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际行动1987年9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国际臭氧层保护大会,通过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控制全球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量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9月16日设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主题是“为子孙后代保护大气层”。2012年9月16日是第18个“国

17、际保护臭氧层日”,也是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25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说,蒙特利尔议定书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各国政府必须继续履行保护臭氧层的承诺。,第六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一、生物多样性含义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其原因,一、生物多样性含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1.生态系统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遗传多样性,九寨沟的生物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直接价值: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面。间接价值:生物资源

18、的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因为收获的动植物物种必须有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没有消费和生产使用价值的物种可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供养那些有使用和消费价值的物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性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种价值。,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目前而言,人类活动是最主要原因:森林受到采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强度狩猎和过度利用,是野生生物难以繁殖工业化和城市化,破坏植被并造成污染外来物种的引入和入侵,是原生物种受到威胁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对造成原生自然系统破坏污染危害森林,特别是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全球变暖,使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改变而衰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态系统类型多生物种类多特有种属多驯化物种及其野生亲缘种多许多物种起源古老经济物种异常丰富,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生物系统遭到破坏物种受到威胁和灭绝严重遗传物质资源受威胁、缩小或消失海洋生物锐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