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600184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hen enthusiasm becomes a habit, there is no place for fear and worr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一、情况分析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

2、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

3、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五、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

4、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六、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七、教 学 进 度 表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19.49.5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1、探索自然

5、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29.89.12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39.159.19第二单元五官兄弟1、游乐场49.229.262、瓜果交易会59.279.30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1、寻找秋天610.810.12、果实累累的季节710.1310.17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1.寻访蚂蚁810.2010.24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910.271.31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1、探访蚯蚓的家1011.311.72.蚯蚓的房前屋后 3、 蚯蚓的邻居1111.111.144、 落叶到哪里去了1211.1711.21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1.自转旋翼1311.2411.282.降落伞1412.11

6、2.5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1.科学,生活的朋友1512.812.12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1612.1512.19第八单元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1712.2212.26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1812.291.3期末复习191.61.10期末复习201.131.17检测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

7、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大多

8、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四、教材分析三下有七个单元,19个课题,教参安排为23课时上完,我的设计是29课时。第一单元猜猜猜(一)、单元类型: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二)、主要目标: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三)、教学内容:猜猜看要有根据地猜猜对了吗猜想需要验证猜猜猜猜想练习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

9、主要目标:假设性解释(三)、教学内容:起风了初步了解风风的测量测量风可爱又可恨的风风的利弊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主要目标: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三)、教学内容:神奇的小针玩小磁针,提出问题,猜想原因有趣的磁铁游戏验证猜想磁铁的妙用拓展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主要目标:能够利用已有条件来验证猜想与假设。(三)、教学内容:把盐藏起来溶解水落“盐”出水的三态变化沉与浮沉浮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主要目标:能对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三)、教学内容:生活离不

10、开电电的作用电灯亮了探究简单电路小心!有电安全用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主要目标: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三)、教学内容:白天与黑夜认识昼夜现象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昼夜现象的影响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一)、单元类型:探究的探究单元(二)、主要目标:进一步感受科学假说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漂移的大陆案例分析我也能当科学家反思交流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

11、、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奇思妙想设计篇教学目标:1、会搜集和整理资料,能预测结果并进行验证。2、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3、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橡皮筋、吸管、树叶、尼龙线、金属管、金属片、玻璃杯、易拉罐、剪刀、胶水、细线、直尺、队鼓、锣、钗、三角铃、口琴、塑料泡沫颗粒。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主题。1、(播放视频课件)利用多媒

12、体再现优美的合奏场景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2、羡慕这些演奏者吗?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教师板书课题。二、确定目标。1、师生交流。你都知道哪些乐器呢?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给这些乐器分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2、拓展视野。教师此时向他们提供一些自制乐器的品种,供他们参考、选用,从而确定制作目标。同学们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教师展示自制乐器的图片。(图片展示:吸管风琴、铁管编钟、土琵琶、柳笛等。)3、确定目标。同学们中间有会演奏乐器的吗?本单元,我们将自制一种简单的乐器,并

13、用它来演奏一首乐曲。请大家讨论,准备做哪一种乐器呢?小组讨论,将确定的乐器名称写在“科学资料本”上。请各组汇报自己的乐器名称。三、可行性分析1、制作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否则,是不会成功的。想一想,我们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写在“科学资料本”上。小组讨论后认为,制作“可乐音乐罐”这件乐器,需要这些条件(教师帮助归类、板书):样版:别人做过这种乐器没有?我们可以参考的品种有哪些?工具和材料:铝易拉罐、吸管、直尺、小刀、剪刀、胶布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技术:会在易拉罐上挖孔经济:买七个易拉罐饮料还有一个方面,也决定了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小组怎样合作才能成功?

14、想一想,制作自己的乐器,我们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需要解决的困难有哪些?如果有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那恐怕得重新确定制作目标了。预测一下,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困难吗?下一节课我们首先解决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知识上的疑惑,希望大家课后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第二课时一、制订计划1、设计说明指导学生以“路线图”的形式描述小组行动步骤,绘制乐器结构图、确定制作工具与材料,明确组员的责任分工。教师在各组计划的基础上拟定班级行动步骤。二、模拟课堂1.画小组路线图师:在动手制作之前,我们要做哪些事?请用“路线图”的形式把小组的工作步骤画出来。(如果同学们没有接触过“路线图”,则教师要呈现下图,供学生参考借鉴)“

15、可乐音乐罐”制作小组行动路线图(为便于相互观摩、评价,要求学生将路线图用彩笔画在两开左右的大白纸上。)生:(讨论、绘图,然后集中展示各组的路线图。)2.画班级路线图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各组有哪些相同的步骤?生:都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还有怎样调整乐器的音调。生:都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师:有些步骤是共性的,如解决这几个知识点的疑惑;有的步骤是具有个性的,各组之间不一样,如组员的分工、准备的工具与材料等。对于共性的步骤,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个性的步骤,由各组分头行动。(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板书下图)全班行动路线图3.绘制乐器结构图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制作的乐器画出结构图,要在图

16、上标明所需要工具、材料及数量。(教师在银幕上呈现一幅乐器结构的样版图)(学生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心灵手巧制作篇教学目标:1、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2、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难点: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适合制作乐器的材料。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和兴趣。二、动手制作。1、选择材料。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

17、制作材料。教师巡视指导。2、动手实验。学生小组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发声的大小、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议。3、制作乐器。小组合作制作乐器。(教师强调在使用小刀、剪子时要注意安全)4、改进乐器。学生小组演奏乐器,发现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进。三、总结。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制作成果。第二课时一、检查同学们的准备情况模拟课堂师:同学们的工具和材料都带来了吗?(如果有没带齐的情况,则在批评之后,安排他们:1.向其他小组借同类材料;2.教师帮助他们在实验室里寻找替代材料;3.临时更换可制作的乐器。)二、提出制作要求模拟课堂师: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团结合作,井然有序;2.专心

18、致志,不要大声吵闹;3.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4.注意安全,有紧急情况马上汇报。5.节约时间。三、同学们分组制作乐器模拟课堂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术上的帮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一些数据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避免他们走太多的弯路。如:四、调试乐器模拟课堂师:如果有提前做完的,就尝试演奏并调试自制的乐器,使它能真正奏出一首简单的乐曲。如果一节课还没有做完,下课后或放学后,接着把它完成。下节课我们将举办自制乐器演奏会,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精彩纷呈展示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摩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2、使学生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到人

19、的耳朵。3、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4、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教学重点:1、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2、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制作的各种乐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话导入新课。二、展示交流。1、教师公布规则。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要求加以简单的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乐器进行评价,并试着提出改进建议)3、师生共同评出“创意奖”、“制作奖”。三、拓展。教师适时的引出噪声的话题,并引导

20、学生探究控制噪声的方法。(学生阅读“科学自助餐”)第二课时一、举办演奏会、组间互评模拟课堂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演奏会的形式,独奏、合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一方面让大家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提升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其他小组乐器的独到之处,以便于今后制作出更好的乐器。活动要求:1.演奏者要先展示自制的乐器,介绍乐器的发声原理和特点。2.观众要安静地倾听,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劳动成果,不能持讥讽的态度。3.客观地评价乐器制作水平及演奏效果,最后将评选出优秀制作奖和优秀表演奖。(学生参与演奏会的学习、欣赏活动,同时填写下面的评价表,根据其他小组的表现在不同数量的星星中填上颜色。)评价内容我们搜集了所需的全部资料我们能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了验证我们的乐器演奏效果还不错我们小组能密切合作二、小组自评模拟课堂师:本小组在以下这几个方面表现得怎么样?讨论一下,客观地给自己打分。评价内容乐器的外形美观乐器的设计有创意乐器演奏的声音准确、优美小组成员在演奏时能做到团结、合作三、改进乐器模拟课堂师:经过近三周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如果要对自制的这个乐器进行改进,它将会有什么新变化?请在“科学记录本”上画出结构图。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