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600259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口语表达技巧.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eople are born for action, just like a fire always rises up, and a stone always fall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演讲口语表达技巧 演讲的口语发声技巧(1)吐字准确清晰吐字准确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时必须用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并且吐字清晰会避免因汉字一字多音现象而造成的听众对演讲内容的误解。相传,明代嘉靖年间,一位姓解的钦差奉皇帝的旨意巡查运河航运。一天,他到达古城沛县,县衙见上司到来,连忙大摆筵席,为其接风洗尘。宴会中,酒过三巡,这位解大人突来雅兴,想出联相对,于是便说:“今日众人相聚,实

2、在难得。我愿出一个上联,请各位对出下联,以助酒兴。”说完,众官逢迎说好。他便说: 一杯清水,解解解元之渴。 众官听了,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对,情形十分窘迫。正在这尴尬之时,只听一阵箜篌的击打声。众官抬头,见一位被请来奏乐助兴的伶女轻启玉唇,莺莺之声响起: 半榻箜篌,乐乐乐府之词。话音刚落,满堂哗叹。上联中“解”字有三意:前一“解”乃是解渴之解,第二个“解”字是姓氏,而第三个“解”字便是解元的意思,这位解钦差乃解元出身。而伶女之对也十分巧妙,前一“乐”是快乐之乐,中间的“乐”字是弹奏之意,而最后一个“乐”字是“乐府”之意。(2) 声音要圆润响亮响亮一般嗓音没有问题的演讲者都可以做到,但是圆润就要

3、求比较高了,圆润的声音让人感觉优雅有磁性,有的演讲者的声音先天条件优越,但是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改善。(3)声音要富于变化演讲需要有激情,这就要求演讲者的声音富有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演讲感情的变化多端,演讲内容的轻重缓急。(4)演讲声音持久有力演讲不是一句半句就会表达完毕的事情,是一个持续的语言活动,所以要求演讲者的声音需要有持久的穿透力,不能虎头蛇尾。演讲的口语表达技巧一、合理安排节奏节奏和速度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有声语言的节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演讲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成的回复往返,构成了语言的节奏。口语表达的节奏要适应内容的需要、适应

4、感情的需要。一般来说,抒情性的段落、描绘性的语句,节奏应该慢一些,相当于音乐节奏的慢板。陈述性的段落、说明性的语句适宜采用中板。表示强烈感情的爱与憎的议论、指责,应采取快的节奏。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节奏仅仅理解为语音的表面标志,而应该把它和演讲的内容、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缓慢、舒展的节奏会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强烈、快速的节奏,会给人激昂、奋进的感觉。因此,我们要根据演讲实际内容和情感变化的需要,具体确定演讲的节奏。二、重视语调的变化演讲,特别是以鼓动为目的的演讲,除了要求内容丰富新颖、思想深邃外,还要能以情感人。而口语传情的主要手段就是驾驭自己的语调,使之富于变化。语调的变化,主要反映在

5、“四要素”上,即:速度、重音、升降、停顿。速度。速度是演讲成败的重要因素。从内容上说,抒情的地方应该讲得慢一些,不然,演讲者细微的心理变化,意在言外的境界,就难以给人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人物对话、情调低沉的叙述,也应该讲慢一些。反之,急切的呼语、热烈的争辩、愤怒的指责、慷慨的陈述、紧张的场面又应该讲得快一些。这样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貌,创造出应有的气氛,并能和听众的感情得到交流。重音。重音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意把某个词语加大音量,讲得重些。升降。语调的升降就是人们讲话时声音的高低抑扬。人们讲话时所要表示的喜怒哀乐、惊愁悲急都可以通过声音的升降抑扬变化体现出来。停顿。停顿就是句子当中、

6、句子之间、句群之间、段落之间的间歇、停顿,一般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和心理停顿。语法停顿是与语法结构相联系的。标点符号表示语法关系,同时也表示语音停顿。凡是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应有适当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要和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法结构的层次相适应,大致是: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极短。心理停顿是由心理情绪决定的。在表达激动的感情时,可以延长或缩短语法停顿的时间。三、合理运用模糊语在外交会谈中,当对方友好地提出邀请访问时,另一方就经常用模糊语言回答。例如:“我们高兴地接受邀请,将在适当的时候访问贵国。这“适当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呢?这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7、演讲,有时需准备文字稿,但在许多情况下是即兴的。即使是事先准备了演讲稿,有时也需要临场即兴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像写*那样字斟句酌,从容不迫地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拿出准确可靠的数据,这就需要使用模糊语言。“我们在教师中间组成了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小组。”这里的老、中、青是个模糊概念,老年、中年、青年各指多少岁到多少岁的人呢?其实,这种模糊语言,听众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不仅如此,模糊语言用得恰当,还有它的修辞功能。演讲中的特殊停顿技巧一是控制会场秩序。在演讲中如出现观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会场秩序不好时,演讲者可适当的停顿一下,让听众自觉不自觉的安静下来,以达到“控场”的目的。

8、例如:有一个演讲员上台演讲,听众席上讲小话的较多,演讲者说了一句“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后,发现讲小话的听众并未减少,于是他便停顿了下来,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也不说话,这一停顿就是1分多钟,听众觉得非常奇怪,慢慢地都停止了讲小话,接着就是会场静悄悄,这时演讲者才不慌不忙的开了口,他说:“刚才,作为演讲员的我站在台上一分多钟没有讲话,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此说一声:对不起。我想演讲员有演讲员职业规范和要求,作为听众是不是也应该有听众的规范和要求呢?那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人人都要讲职业道德”。话音一落,听众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就是特殊停顿产生的效果。但是这种长时间的停顿在演讲中不到万不得已的情

9、况下,要尽量少用。二是列举事例之前。演讲者在议论说理之后,往往要给观众说一个事例或讲一个故事和情节来加深听众的印象和了解,如果在举例之前稍稍停顿一下,就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好奇,抓住听众的心。例如:一个演讲者在宣讲爱国主义精神时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的爱。说到爱国主义,在这时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说到这演讲者有目的的略作停顿,让听众猜想和思考一下,然后再从容不迫的娓娓道来。三是赞叹议论之后。演讲者讲完一个动人的故事,介绍某种精辟的见解,赞扬一种高尚的精神和行为,或发表一番高谈阔论后,都应该稍微停顿一下,以便给听众一个思考、回味的空间,让听众产生共鸣和联想。如:

10、一个演讲员在讲完吉鸿昌将军被迫到美国考察的故事后,大发感慨地说:“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们中国人民是何等的受欺辱,是何等的被人瞧不起,但是我们更可以看到吉鸿昌将军这样有骨气的中国人!”至此,演讲员有目的的停顿,深深地吸一口气,表示对吉鸿昌将军的敬佩和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之情。四是话题转移或段落结束之际。在书面语言上,一个话题段落结束后,就另起一行,空两格,给人一目了然。但口头语言上,段落结束、新的话题开始之前,其标志就在于停顿。这时的停顿,可以加深听众的理解和记忆,以便再接受新的东西。从心理学上说,这是即时记忆的最佳期,这里的停一停,就像我们盖图章时使劲按几下的动作,可使印象更加清晰和牢固。五是会场气氛热烈,听众席中出现掌声和笑声时。当演讲者讲到精彩之处,全场笑语满堂,掌声大作,议论之声不断时,演讲者该稍作停顿;如果听众的掌声、议论声较长,演讲者还应用双手朝下,轻轻地按一按,待掌声、笑声、议论声结束之后,再作演讲。这样,可以给听众提供留有余味、吐露情感、双向交流、良性互动的机会,同时也是尊重听众的表现。演讲口语表达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