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0272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与科技音乐人文录像.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视频公开课音乐与科技 音乐与社会科学,2,作者声明 为了形象生动,本课件选用了大量的网络图片,目的仅用于教学,在此对所有图片的作者和所有者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自20世纪起,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逐渐突现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即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出现了相互交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跨学科性质的边缘学科。这种情况也自然涉及到一系列人文学科领域,艺术理论即其中之一,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发生在音乐学领域。例如音乐+史学音乐史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虽然音乐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艺术门类,但同时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1,第2单元 音乐与社会科学,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而天文、建筑都能将它“移

2、植”过去。和谐乃音乐之特征,却早已为数学、物理所共用。泛音、共鸣、黄金分割等数学、物理理论,也一直普遍应用于音乐领域。在直觉、灵感、思维品质的层面,音乐与科学更是相通。,第2单元 音乐与社会科学,2,有人说,我国不乏神童,却无“爱因斯坦”。而爱因斯坦尖锐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和专业,要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人

3、文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和科技常识均应兼备,这也是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学创造力的必然要求,第2单元 音乐与社会科学,3,我国早在西周礼乐制度的乐教体系中,“乐”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其中包含有音乐美学的内容。在西方,音乐美学常常是哲学家思考的对象,是科学理性精神的产物,是在研究知的逻辑学和研究意的伦理学之外,开辟了研究情的音乐美学学科。,2.1 音乐与哲学,4,7,音乐美学是以作为人类文化方式的音乐存在为研究对象,对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以哲学美学思考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既是音乐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在音乐学领域,音乐美学是以哲学美学的、经验科学的多种研究方式,以其概

4、念体系对音乐以总体把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研究在实质上是对音乐以美学的研究,以音乐的存在和音乐美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在此,音乐的存在,即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是音乐美的存在的实践前提,也是其理论前提。,2.1 音乐与哲学,5,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自然人化”的哲学理论以及对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感和艺术的特性的揭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灵魂。给我们的启示是:音乐美学诸问题的研究,其中在认识方面的矛盾与困惑,以及对音乐的存在和音乐美的存在诸理论问题的研究和阐述,只有通过对人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认识,才能解决。,2.1 音乐与哲学,6,存在是哲学研究中第一性的问题;音乐的存在方式

5、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第一性的问题。,音乐存在方式的行为、形态和意识(观念)这三个要素通过在时空展示的、伴随诸种人类文化行为的音乐审美、立美实践活动,形成一个不断处于运动过程中、不断处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中的完整的音乐存在。,2.1 音乐与哲学,7,宗教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宗教音乐作为传播和解释教义的重要手段,曾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例如佛教音乐。南方佛教音乐以峨嵋山寺庙为代表,而北方则以五台山寺庙音乐为代表,其中又分为清庙(和尚)和黄庙(喇嘛)两种风格,前者音乐趋于幽静,后者则倾向明快。,唐朝也同时重视道教,唐明皇十分喜爱道教音乐,还创作了霓裳羽衣曲,让道教乐人在宫中演奏。

6、,2.1 音乐与哲学,8,道教音乐的演唱大多是齐唱、独唱或一唱众和的形式。风格多为淡雅清闲之调。道教音乐的器乐形式,主要是吹管类和打击类乐器。,2.1 音乐与哲学,道教音乐一般分为“全真”和“正一”两派。全真派(右上)的音乐趋于朴实、淡雅,正一派(左下)的音乐则明洁、轻盈。,9,庆典乐舞图:西藏札达古格王国都城遗址红庙,2.1 音乐与哲学,10,在西方宗教音乐又称圣乐: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18世纪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圣咏是指单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基督教歌曲,分东方圣咏和西方圣咏,前者

7、如亚美尼亚圣咏、拜占庭圣咏等,后者如安布罗西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等。,2.1 音乐与哲学,11,14,18世纪启蒙时期后,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教会音乐仍占据中心地位。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众多的音乐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宗教音乐遗产。,2.1 音乐与哲学,12,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贾克阿达利(前总统密特朗的重要顾问)在其所著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称聆听音乐是一种政治经济行为,从而将音乐与理论经济学相挂钩,但观点激进。,应用经济学,音乐与应用经济学的联系,有人曾论述过“背景音乐的经济价值”。,2.2 音乐与经济学,13,16,背景音乐

8、其实质就是利用音乐的声响效果,根据声音与人们联系的对应关系,引导人们在音乐环境里更好地生活、生产和消费,在宾馆、酒店、餐厅、商场、医院、办公楼等广泛应用。背景音乐在现实中的经济价值具有隐伏性和连续性。,日本音乐学家服部正等在环境音乐美学一书中介绍:听觉中枢收到一部分音响信号通过对大脑的非特殊投射系统做媒介,可以提高视觉敏感度;日本中山大学的丸山欣哉民在有关异性感受性相互左右的研究中指出:倾听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会对视觉产生不同的影响。,2.2 音乐与经济学,14,17,据此环境音乐研究专家认为在工厂、商店配置环境音乐可提高工作人员或顾客的视觉感受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经营额。在大型超市里播放背

9、景音乐,节奏要平稳、舒缓,音色要明亮,旋律要富有生活情调并尽量满足大众喜爱,这样顾客选取商品的耐心就会增强,脚步必然随着背景音乐平稳、舒缓的节奏而变缓,就可使逗留时间延长,可能购物更多,进而提高销售额。,2.2 音乐与经济学,15,18,大型酒店和餐厅采用背景音乐,可构建一个高雅脱俗的就餐环境,无形中就会吸引一些高消费群体就餐;还可帮助人们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从而更加刺激消费,提高酒店和餐厅经济收益。在一些公共游艺场所如专题游园活动、杂技表演场所等,播放与环境适应的背景音乐,既可改善和活跃环境气氛,又可增加游人兴致,可有效刺激游人的消费。,2.2 音乐与经济学,16,背景音乐要根据营业风格来安

10、排,例如新疆风味餐厅播放新疆民乐,不仅可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民族风情,而且可拉近消费者与经营者的距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消费群体,迪厅里播放的背景音乐具有双重性,一是这种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商品性质,它无疑具有经济价值,二是迪厅音乐自身的属性所决定。,2.2 音乐与经济学,17,法 学,法 学,犹太教法典的编纂者尝言:“如果你要理解无形之物,必须仔细观察有形之物”。于是国内也有学者接着说:“如果你要了解法律的精神,则必须研究音乐和音律。在法律与音乐这两种看似毫无干连的事象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探寻,去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公安学,1

11、8,2.3 音乐与法学,音乐的知识产权(版权、著作权)与法学和管理学都有关系。,2.3 音乐与法学,19,音乐学流派:在传统的音乐学研究中输入社会性的血液:音乐体裁、风格、技术基础的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成因、动力。社会学流派:用社会学家眼光来观察研究音乐文化现象的社会特质美学流派:从音乐哲学角度来抽象、概括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与联系。,2.3 音乐与法学,音乐社会学: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已开始注意音乐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说明和解释音乐是什么。已发展成多种流派,例如:,多种流派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有一点是共同的:都努力促使音乐这种社会文化形态与诞生、孕育它的土壤社会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但音乐

12、社会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具备鲜明的时代特点。,20,23,古人的音乐观,似乎只局限在“音-社”关系“静”的层面;而现代观点则认为音乐社会学,就是一门研究音乐在社会中运动规律的学科,包括音乐的社会生产规律、传播规律、流行规律、音乐商品规律,以及与这些运动相关的环节、结构,等等。,2.3 音乐与法学,21,对音乐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深究,有可能使我们理智地把握和运用音乐。这种对音乐社会运动的科学掌握,是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科技社会条件下,促进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音乐健康合理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整体上,音乐社会学的科研实践可分为两大范畴:宏观方面,离不开对历史学科的把握,从而对整个社会音乐作一

13、个横向和纵向的分类;微观方面,研究各历史层面上音乐的运动规律,即研究其现象的本质,寻求规律,使我们理性地正视各种现实问题。,2.3 音乐与法学,古人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就强调了音乐改变社会的力量。,22,教育学,教育学,音乐与体育有关联的表象和事例很多,典型如自由体操、花样游泳等竞技体育项目都是在乐曲伴随下进行的。音乐教育学,即以教学的眼光对音乐教育行为多角度审视。,心理学,体育学,2.4 音乐与教育学,23,音乐教育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据说约八千年前已有了音乐教育活动。史记乐书中即有“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的观念。中国的“乐教”传统,以西周的礼乐教育为其典型代表,而西周的音乐

14、教育,即以礼乐教育为其主体。当时乐教的教材,有作为乐诗歌总集的诗,是一种在相当大范围使用的通用教本,并在数百年间不断被增删、修订和充实。这是一部世界上使用最长久的音乐教材。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文化转型,中国音乐教育史上体制化的音乐教育,基本上从西周礼乐教育的“人”体系,转到了“艺”体系,并从秦汉以后一直到清末,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是这一现实的延续。,2.4 音乐与教育学,24,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音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看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亚里斯多德的音乐“净

15、化”理论则试图证明音乐对于人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他在政治学中认为音乐“之所以列入教育课程,也正因为使自由的人可以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中世纪音乐教育主要在教会学校中。新柏拉图学派的基督教僧侣以诗和音乐来歌颂上帝,所以音乐被作为“七门文艺”中的一个门类来对待。学习和具备音乐能力,甚至成为获得学位证书、谋求教师职位的必要条件。正因为有这种基础,所以西方的专业音乐才会从宗教领域中发展起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乐器教学成为音乐专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15-16世纪,英国的大学有了音乐学士、博士学位的授予。,2.4 音乐与教育学,25,启蒙主义时代,在致力于音乐改革的重要人物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支配下,

16、音乐教育不再是偏重教会音乐,民歌也作为教材,器乐和欣赏教学收到重视,教育变得自由、轻松而富有乐趣,由此形成了新的音乐教育基础。其间音乐教育在普通教育、职业训练和业余教育三个方面都有展开。在16-17世纪,意大利的早期单音乐学院便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发现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业,就如今人所说的“教育是一种产业”。到18世纪前半叶,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音乐学院,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19世纪,音乐学院已遍及欧洲。20世纪,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国家,其音乐学院更多地受英国音乐学院的影响,但也有许多音乐学院不断和大学发生联系,并带有大学音乐教育的特征。,2.4 音乐与教育学,26,教育行为是一种目的

17、性很强的社会文化行为,只有将音乐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方式来实施的教育,才是音乐教育。有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演出,其行为方式主要是娱乐性的,甚至可以是商业操作性的文化行为方式,但不属于有明确目的的教育行为。音乐教育是一般教育同专门化的艺术教育的结合,是一种主要借助于艺术化的教育行为方式,达到其教育目的、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教育。就是将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2.4 音乐与教育学,27,人类音乐教育的发展,由古至今,可以说是在历史演化、民族传统和社会人文这个三维空间中持续展开。,2.4 音乐与教育学,28,“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完整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掌握和运用“美的规律”

18、,在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各项教育工作中,通过一定的教育行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包括艺术教育在内、有助于人全面发展的任一方面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都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也就决定了美育在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中的特有功能、性质和地位。,2.4 音乐与教育学,29,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学与心理学、音响物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是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的关系、人类一切音乐行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神经学、临床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具体研究对象包括:,2.4 音乐与教育学,30,人对音高、音长、音色、音强、复合音、音乐主

19、体与结构的听觉感知(我们所熟悉的数码产品,为了提高对于音乐码流的压缩效率,都大量利用了音乐生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知识来“偷工减料”);音乐记忆、注意、想象、联想等能力的特征;音乐才能的评估、测定、分析,及在各年龄段的发展规律与教育方法;音乐创作、表演、传播、欣赏实践的心理过程和规律;音乐对人类生理、心理的作用,对人的情感、智力的影响;环境音乐和音乐治疗的应用等。,2.4 音乐与教育学,31,文 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新闻传播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关联可自行考证。在此仅以汉语为例,简介音乐学和语言文学之间的渊源。,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2.5 音乐与文学,32,音乐和语言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20、段才产生和完善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共同的特征:声音的高度、强度、长度、音色、节奏等;人们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和交流感情的;声音都是由人的声带发出的。,2.5 音乐与文学,33,语言可泛指各种表达一定范围含义的形式,例如舞蹈和雕塑中的形体语言,在此指人类用嘴说话来表达自己思想或互相交流的语言人类的语言。音乐和语言既由于人们需要进行社会生活而产生,又由于双方发展的需要而相互依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人最初发声必有高低,随着语言的逐步发达,语言中的音调也逐步丰富,人们的哭、笑中更有丰富的音调。随着人类社会逐步发展,音乐和语言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特性显得尤为突出。音乐(音调)

21、在人类语言中的运用,使语言表现力更加生动、丰富,也使音乐的丰富与发展具备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语言与音乐相辅相成。,2.5 音乐与文学,33,人类语言经历了从动作到口讲的发展过程。为了对方理解而强调重音,决定着人的嗓音在某些音节上降低,在另一些音节上升高。故只要在语言基础上稍加改变,就可让一位音乐家标出音符,从而可使这些语言成为歌曲。语言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正是音乐的最基本因素,语言正因为具有不断变化的语调才显现出自己的魅力。若没有抑扬顿挫,没有高、中、低音调构成的变化,演说家就无法慷慨陈词。人类语言一定程度上包含着音乐,可说是一种不明显的歌唱。节奏变化也可改变语言的效果(听不清就讲慢

22、些)。人类语言中同样一个字,由于音调或发音方式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语言效果。比如“啊”字,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出欣喜、赞叹、痛苦、快乐、悲哀、恐惧、厌恶等情感。,2.5 音乐与文学,35,38,人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时必然感到只靠“说”不能尽情表达自己感情,故要在语调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歌”,这才形成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音乐,因其语言及语言音调不同。语言风格对一个地区的音乐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5 音乐与文学,36,林语堂先生曾在中国人一书中比较过:,陕西乐曲用一种木板控制速度,声调铿锵,音节高昂而响亮,有如瑞士山歌,使人联想到呼号的风声,似在高山上,似在旷野里,又似风吹沙丘

23、苏州乐曲的低声吟唱,介乎于叹息与鼾声之间,喉音和鼻音很重那习惯性的叹息和呻吟已经变成了有节奏的颤抖。北京话洪亮、清晰的节奏,轻重交替,非常悦耳;而苏州妇女则轻柔、甜蜜地唠唠叨叨,用一种圆唇元音,婉转的声调,2.5 音乐与文学,37,现在的歌唱艺术包括民歌、民间小调、独唱、合唱、说唱、戏曲、歌剧等,都离不开唱词。而这些不同歌唱艺术的唱词都是人们表达自己感情、愿望的一种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浓缩了的、极其精炼的语言,这种语言我们称其为“诗”(包括词)。,2.5 音乐与文学,诗是文字的乐,是一种升华了的人类感情;乐是旋律的诗,是一种人类暗示性的情感释放。几千年来,诗歌与音乐始终形影不离。古代音乐中的

24、语言就是诗歌,而当今社会诗歌仍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因素。,诗,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自从产生于人类社会就是与音乐相伴的一种文化形态。以语言作为物质材料的诗歌是与音乐最为亲近的一种文化形态。,38,由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而成的歌唱艺术,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价值及生活质量的一种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人们在吟咏诗歌时,必有抑扬顿挫,其中的节奏与不同的音高正是音乐的基本要素;而音乐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中必然也包含着音韵、平仄等因素。音乐从原始的劳动号子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大型歌剧、大型合唱等,魅力就在于音乐和语言的有机结合,就在于其间形成的一种微妙、融洽、不可替代的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以音乐和语言结合

25、而形成的音乐形式,如说唱、戏曲、艺术歌曲、歌剧等。,2.5 音乐与文学,39,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都必然要受语言制约和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地方音乐极其丰富的国家:据语言学家的统计研究,我国方言大致分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等七大方言区。其中使用最多的为官话,分布范围最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0%以上。官话又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四个次方言区。各大方言区或次方言区又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片、点等。丰富的汉语方言必然会产生出极其丰富的地方风格的音乐。,2.5 音乐与文学,40,历史学,考古学,音乐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结合成为音乐史学,属于整个人类文化史学研究

26、领域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与音乐史著述有关问题以及音乐形态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民间音乐、世俗音乐、宗教音乐、专业创作音乐。例如:世界各国原始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上曾有以及现存的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演变、声乐器乐表演的发展状况、音乐艺术学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及其社会影响,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音乐的影响。,中国史,世界史,2.6 音乐与历史学,41,44,中国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著中已有音乐理论与史料的论述。自司马迁编著史记开始,历代正史中均设乐志、律志、艺文志来记载音乐的沿革、制度、理论等内容西方的音乐史学研究则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

27、2.6 音乐与历史学,42,音乐史学研究成果目前最精彩的是音乐考古学和曲调考证。,2.6 音乐与历史学,43,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艺术和休闲管理中,音乐管理发展最快,既包含商业化成分,也包含非商业性成分。从管理理念上:艺术管理是“服务”而非“管理”艺术的工作。艺术管理者不是艺术表演的传播者,而是赋予艺术“内涵”的思想者,而且应成为当今社会中艺术传播方向的“引导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2.7 音乐与管理学,44,通常我们所认知的管理工作的组成结构分为管理者、被管理的对象(人/物)、所使用的管理手段、被管理所产生的结果。艺术管理的工作结构也是管理者-管理

28、对象-管理手段-管理结果。管理工作的主体必须是管理者为中心,所有的管理手段、管理目标是以体现管理者的思想为中心而实施,无论是否适合被管理对象。从新音乐到古典音乐,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到新媒体、多媒体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都需加强引导。,2.7 音乐与管理学,45,艺术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管理者使用其服务性质的管理手段来体现艺术的价值、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也体现了管理者的思想价值。,2.7 音乐与管理学,46,在现代的商业卖场的管理中,音乐既是一种良好购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有力的销售工具,它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绝不亚于直接邮寄广告(DM)、海报等销售工具,有研究表明,播放符合顾

29、客购物规律的音乐比随意播放的音乐能够提高15-20的销售量,因此对音乐进行科学管理,发挥其销售功能,是商场科学管理的一项内容。一般来说,卖场的音乐管理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和内容管理,研究者指出有以下几个步骤:,2.7 音乐与管理学,47,1)对本商场营业时间进行划分:根据各卖场具体情况,可将全天分为销售低谷期、平稳期和高峰期,将全天销售额(只需通过收银机调出)按小时平均,每小时为一个单位,归入一个类别。2)对播放音源进行划分:将所有碟片按舒缓的慢节奏音乐、平稳的中节奏音乐和激烈的快节奏音乐分类标识,分别归入不同的销售时期:慢节奏音乐归入销售低谷期,中节奏音乐归人销售平稳期,快节奏音乐归入销售高峰期

30、。3)将中节奏音乐又细分为令人愉快、伤感和一般情怀的。,2.7 音乐与管理学,47,4)将已划分好的不同类音乐碟片分别归入慢、中、快三类:低谷期卖场客流量较小,会显得人气不足,通过播放舒缓的慢节奏音乐让顾客慢慢购买,既可留住人气又可提高销售;高峰期播放激烈的快节奏音乐,可加快顾客的购买频率和行走速度,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提高顾客流量,增加销售总量;而在销售平稳期则通过播放能引起顾客共鸣的歌曲和音乐,调节购物情绪,让顾客在不知不觉中加大购物总量。比如我们常听说女人高兴时要购物,不高兴时还要购物,因此做丈夫的如果不想加大开支,最好让妻子保持平常心情最重要。而商家要做的就是通过音乐让顾客处于一种最佳的购物情绪和购物状态中,让女人心情愉悦或者伤感,音乐就是他们的武器之一。,2.7 音乐与管理学,48,5)按季度更新播放碟片,加入新的流行歌曲或音乐,更新频率和数量要根据各商场特点和预算来进行。通常时装卖场更新的频率和数量要高于销售食品和日用品的卖场。,2.7 音乐与管理学,49,53,本单元结束,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