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0462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课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课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第一节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概述 第二节 学位论文的结构第三节 学位论文的撰写第四节 学位论文的评价第五节 学位论文的答辩,第一节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概述,一、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与目的,二、教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一、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与目的,第一,是研究者对研究的全面总结,第二,便于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第三,有利于研究成果的交流与推广,第四,可以显现和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裴娣娜,1997:213-214/郑金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教育了学出版社,2004:179,一、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与目的,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1:341,通过展示研究的结果与价值,得到社会的鉴定、评价和承认,以取得社会效益。提供有关研究过程的实际资料及对研究结果的 评价分析,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研究的深化、成果的扩展以及进一步发现 新问题、提高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提高研究者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 文字表达能力,二、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与目的,教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专著、资料汇编、计算机软件、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等,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是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两种形式(裴娣娜,1997:214-215)我们认为,教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教育研究论文、教育研究报告和教育案例三大类型(郑金洲,2004:180),教育研究论文,学

3、术论文学位论文,教育研究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郑金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0,教育观察研究报告教育行动研究报告,教育个案研究报告,题 目作 者,摘要(中、英)关键词,目 录,绪 论本 论结 论,参考文献附 录谢 辞,封面页,摘要页,目录页,正文页,附页,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作 者摘 要关键词目 录绪 论本 论结 论注 释参考文献附 录谢 辞,第二节 学位论文的结构,学术论文题 目作 者摘 要关键词引 言本 论结 论注 释参考文献,问题的提出:问题、性质、背景、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概念/国外、国内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

4、路与方法:研究假设与研究变量/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与抽样 研究工具 研究步骤:收集资料方法/分析资料方法与数据处理技术 研究日程安排,调查研究现状与数据结果与分析,观察研究过程与数据结果与分析,实验研究过程与数据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结论或讨论,结论或讨论,第三节 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学位论文写作提纲的撰写,二、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学位论文写作提纲的撰写,标 题,基本论点,内容提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第二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理念 2.1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5、 2.2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三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3.1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3.2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践策略 4.1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践策略 4.2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具体策略,二、学位论文的撰写,理论与知识,字数要求,参考文献要求,教育理论知识,相关理论知识,(一)标题的撰写,基本信息,揭示论文内容,文字简练,范围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学习策略转化的行动研究,字数要求,题目一般为20字左右,不超过32字,副标题,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引申或说明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学习策略转化

6、的行动研究以延边大学学生为例,(二)摘要的撰写,摘要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问题是怎么产生(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重要性)?以往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动态)?本研究与以往研究有什么不同(创新点)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本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本研究都探讨了哪些问题(内容)?本研究是怎样进行的(思路与方法)?通过研究提出哪些基本观点?即得出怎样的结论?,基本信息,字数要求,一般论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学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5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000左右,摘要可独立使用;摘要分中、英文;摘要重点是结论或结果,摘要举例“教师学习权及其学

7、校保障机制研究”硕士论文摘要:学习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权是现代社会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更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教师学习权具有专业学、教育学与法理学上的依据。本文以我国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主要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学习权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放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加以考察,试图从权利保障的角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教师学习权界定了教师不受干预的学习空间,使教师自主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教

8、师任职的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环境,学校只有一方面充分尊重教师专业学习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适宜的条件,才能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习权的现状,考虑到影响教师学习权的种种因素,本文进一步提出,构建具有开放特点的教师学习权保障机制,应是当前学校教师管理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论文摘要的撰写方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缘由、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意义与构想,提出:教师学习权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在比较、分析学习权相关定义的基础上认为,学习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自由权和学习条件保障权,而教师的学习权

9、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权相比,又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第三部分论证了教师学习权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主要说明:教师学习权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是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诸要素的有效形式。第四部分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习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教师学习权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对教育控制方式的开放程度,学校教师管理模式,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学校教师评价以及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现实,主要就教师学习权的学校保障机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摘要举例,(三)摘要关键词的撰写,基本信息,从论文中选取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词条要求,35个,举例,大学英语

10、弱势群体学习策略转化的行动研究 摘 要:(略)关键词:英语学习 大学英语学习 学习弱势群体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转化,(四)目录的撰写,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 页码组成,目录排在摘要之后。,(篇)章1;2;3;4 条1.1,1.4;2.5;3.6 款3.1.1 项4.2.5,主体部分(正文)的撰写,格式,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 或讨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序号,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首页 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 式等,一

11、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排序号 序号可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篇幅较长的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 编序号,如:附录B。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 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五)正文(绪论)的撰写,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概念(研究变量)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与理论支撑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抽样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及步骤,单独成章,(六)正文(本论)的撰写,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和观测 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

12、、经过 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主要研究了什么(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层次)?依据什么进行分析研究的(事实与数据、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得到怎样的结果(现象)?发现哪些问题,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现象间是否相关(联系)?现象间有何异同(特点)?,(七)正文(结论)的撰写,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 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 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 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留待解决的问题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有哪些?有什么因果关系?产生差异的

13、原因何在?等说明了什么(抽象)?应该怎么办(对策)?还需要做什么(建议)?,结论的形成,章:1绪论论题,本论论点论据论证,章:2,章:3,章:4,节:2.1论点,节:2.2论点,节:2.3论点,节:3.1论点,节:3.2论点,节:4.1论点,节:4.2论点,节:4.4论点,章:5结论总论,章:2论点,章:3论点,章:4论点,本论结构与结论形成,并列式结构,排列方式,写作要求,例:素质教育中的几个误区探究,2.1.1误区一: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2.1.2误区二:把素质教育排斥于教学活动之外,2.1.3误区三:把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分离,对中心论点涉及的几个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的关

14、系是并列的,本论结构与结论形成,推进式结构,排列方式,写作要求,例:2.1.1研究性学习的实质,(1)说明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3)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层层深入,(4)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本论结构与结论形成,并列与推进结合式,排列方式,写作要求,例:2.3论知识的价值,2.3.1知识的学术价值,2.3.2知识的使用价值,2.3.3知识的交换价值,以一种安排形式位主,中间夹以另一种安排形式,2.3.2.1使用价值的不灭性,2.3.2.2使用价值的多层次性,2.3.2.3使用价值的再生性,2.3.2.4使用价值的馈赠性,

15、(八)致谢 的撰写,导师,其他指导者,资料协助者,其他帮助者,其他合作者,任课教师个别指导者,单位个人,领导个人,同学同事,家人,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各方致谢:,(九)参考文献 的撰写,1、注释类型:英式注释法:序号主要作者.著作题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哈佛注释法:在正文中题及作者和出版日期,将著述详情在文末注明。2、注释方式文内注(夹注)哈佛注释法 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资源分配与享用联系在一起的(赵君,2001:P105)页末注(脚注)英式注释发篇后注或段后注释(尾注)英式注释法3、参考文献著录方法英式注释法图书: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只写3人加“等”字)书名版本

16、(第几版)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只写3人加“等”字)论文名期刊名,年号,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只写3人加“等”字)论文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网上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网址查阅时间,(十)附录 的撰写,a.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b.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c

17、.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d.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e.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解、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学位论文格式,1、封页(标题、作者):字体与排版(略)/无页码2、摘要(中、英):字体与排版(略)/页码使用特殊数字符号,页码连续3、关键词:字体与排版(略)4、目录:按目录结构由标题及其页码组成/目录无页码5、正文:字体要求(略)各级标题标识:一级标题(文字:第三章);二级标题(3.1);三级标题(3.1.1)正文页码连续各章(一级标题)单独另起新页文中图、表、算式、公式等要编排连续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并体现

18、所在篇章,如表31、图32;尾注在文后用数字连续编码;脚注在当页从1开始连续编码(数字符号选用根据要求)6、致谢:另起新页,页码与正文连续7、参考文献;按文献类型单独归类排列(著作类、期刊类、学位论文类、政策文件类、网络文献类等),序号连续(不分文献类别)/文献页另起新页/,页码与正文连续8、附录:附表、附图等按类连续编码,用附表A、附图C等标识/附录另起页,页码与正文连续,四、学位论文的评价,考察点,选题,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研究成果,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构思新异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内容具体资料详实数据可靠运用贴切论证充分观点新颖结论正确,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言精练观点鲜

19、明,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研究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独立完成能力,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理论知识,理论水平,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学术道德,学术严谨,答辩能力,思维敏捷对答如流,选 题,第四节 学位论文的评价,论文写作,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设计,研究资料,研究成果,研究过程,构思新异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动态清晰资料翔实,内容具体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运用贴切论证充分观点新颖结论正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题相符语言精练观点鲜明,理论价值应用价值,第五节 学位论文的答辩,选 题,文献资料,学术造诣,基本理论与相关专业,研究能力,独立完成论文能力,写作能力,答辩能力,学位论文的评价,学位论文答辩

20、的指标体系 论文选题、文献资料、论文学术造诣、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研究能力、独立完成论文能力、写作能力、答辩能力 答辩专家委员会对学位论文作评价的内容 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充分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资料是否翔实、运用是否贴切,综合分析能力是否强,论文在哪些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了什么水平,作者是否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数据是否可靠有代表性,研究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写作能力是否强,答辩是否言简意赅、反应敏捷、对答如何、驾驭论文如何等。各项成绩*分,最终评定成绩*分,是否达到授予学士学位论文要求,是否建议授予学位或

21、准予毕业,五、答辩的准备,5.1 答辩报告的基本结构 5.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5.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5.1.3 研究假说及理论与政策依据 5.1.4 研究类型与方法选择 5.1.5 研究内容与结果 5.1.6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研究展望 5.1.7 应用价值,五、答辩的准备,5.2答辩者回答专家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5.2.1 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5.2.2 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5.2.3 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5.2.4 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5.2.5 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5.2.6 观点相佐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5.2.7 要讲文明礼貌,五、答辩的准

22、备,5.3答辩者对专家提出问题的事先准备 5.3.1 相关理论知识类问题的准备;5.3.2 相关政策问题的准备 5.3.3 研究现状中的主要研究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5.3.4 论文中研究变量、重要术语的界定依据,内涵和外延?5.3.5 所研究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规律?5.3.6 研究内容的选择与研究课题的关系?5.3.7 研究假说、研究思路与主要的研究方法?5.3.8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代表性?5.3.9 主要事实或主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5.3.10 重要参考文献的学术价值及其可靠性?5.3.11 所提出观点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关论据及其论证过程;5.3.12 论文中提出的新概念要给予必要的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