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0562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在现代,没有比让.皮亚杰更伟大的心理学家了,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使人不得不信服的认知发展说。”个人简介(1896-1980):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因创建发生认识论、提出智慧的本质、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及具体阶段而享誉世界。他在认识论、儿童心理学、心理逻辑学、心理语言学、学习心理学及教育实践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2,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3,研究轨迹,皮亚杰从

2、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4,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5,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智慧运算是以整体建构方式实现的,6,认 知 发 展 的 阶 段,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

3、到下一阶段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7,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发展问题,解决人(包括人类群体和个体)的认识通过怎样的机制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认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形式方面即逻辑数学知识,主要指逻辑的范畴、规律、法则。内容方面即关于世界的广义的形形色色的物理知识。,8,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主要观点:心理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的发展观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是

4、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9,()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即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实现适应的形式:同化、顺应,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0,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前三个因素是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三者必须加以协调,即平衡。平衡既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又是影响该发展的决定因素。,11,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同化: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

5、结构;、顺应: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同同化外界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平衡: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E、组织:将已有图式整合成相关系统或知识体系的先天倾向。,12,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 皮亚杰的概念 定义 例子开始 平衡 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 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 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 同化 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 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 适应新刺激 顺应 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刺激 当婴幼儿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 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 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给 它取个新

6、名字(或者问这是什 么?),至少在当时他能成功地 通过顺应达到平衡。组织 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的更为完整 组成包含一个上位概念(飞行物体)和两 的结构 个下位概念(鸟和飞机)的有层次的图式。,13,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选择与下列术语最匹配的描述,以考查对皮亚杰有关认知发展基本理论的理解。a、组织;b、同化;c、顺应;d、守恒;e、失衡1.琼斯认为通常往下投掷某物时它会下落,因而对氢气球往上生感到吃惊,这反映了皮亚杰所说的2.如果让凯在已经分割成小块的甜饼和未分割的整块甜饼中进行选择的话,她会选择前者,因为她认为“三块小甜饼要比一块大的好。”凯缺乏,14,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3.琼斯对氢

7、气球往上升这个事实解释的建构包含了过程。4.10个月大的安妮移开枕头,够到了爸爸放在那里的玩具,这种“移开”和“抓取”动作间的协调,说明了5.弗瑞德在马戏团第一次看到老虎时惊呼到:“哦,看那只大猫。”弗瑞德的反应表明了,15,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发展结构的特性:、整体性:结构内部的各成分不是相互孤立的,也不是各因素的硬性相加或混合;结构中的各个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融贯性;、转换性: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自我调节性:结构由于本身的规律自行调节,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因素,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16,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5)发展

8、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观念产生“屏幕效应”、“隧道效应”概念: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产生:1岁,17,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动作变得更有把握),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吸吮拇指、玩具,在东西未接触到嘴时就作吸吮动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18,第二分阶段(14、5月),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作时期。,19,第三分阶段

9、(4、59个月),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发生了循环关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20,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格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则被当作手段使用。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

10、,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此阶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21,第五分阶段(11.5岁),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尝试错误期”。,22,第六分阶段(1.52岁),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23,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前运算阶段(2-7岁):A、泛灵论: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

11、象B、自我中心 儿童总是从自己 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尚不能变换角度或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认识或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24,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自我中心的典型对话:珊:戴维叔叔,它爬上你的汽车,还用爪子抓车。成人:发生了什么事?珊:过来,我带你去看看(她把叔叔带出去并让他看汽车顶部的一个刮痕)成人:珊,这是谁干的?珊:不是我。成人笑道:我知道不是你,可是这个刮痕是怎么来的?珊:它爬上你的汽车用爪子抓出来的。成人:谁干的?珊:(望了望四周)那儿,她指向一只正穿越街道的猫!成人:哦,是猫,你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呢?珊:我说了呀!,25,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C、思维的不可

12、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只知ab,不知道ba。)D、未掌握守恒,26,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27,皮亚杰“守恒实验”典型守恒实验数守恒长度守恒液体质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重量守恒,28,29,具体运算阶段:总结,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30,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主要特征: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31,发展阶段观点总结,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32,简评,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33,简评,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偏好甚于对认知发展过程的具体表述和解释 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