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0956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社区,本章旨在使大家了解社区的含义与要素,明确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掌握城市化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社区变迁。,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腾尼斯认为:社区表示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我国社会学者在翻译英文社会学文献时,将英语community 译成社区。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区一词的解释和我国的国情,定义社区为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二、社区构成要素 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

2、群 2、有一定的地域空间 3、有一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机构和设施 4、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5、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社区的结构 社区结构指社区内部各种要素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1、社区的生态环境结构 2、社区的人口结构 3、社区的经济结构 4、社区的区位结构,四、社区的分类 1、按社区功能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商业社区、军事社区和特殊社区等。2、按社区内部组织分为整体社区与局部社区。3、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为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4、按社区的多元综合标准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第二节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一、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的含义:农村社区不是一个血缘家族,也不是一个

3、社会组织,而是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社区形式。,传统中国农村社区的特点:1、人口密度稀疏、社会结构简单。2、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3、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4、社会流动性小、传统文化浓重。,(二)农村社区的类型 1、按从事的主要产业划分,可将农村社区分为:农村社区;渔村社区;牧村社区;林果业社区;工矿社区;狩猎业社区、综合社区。2、按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将农村社区划分为平原、滨湖、沿海农村以及山村等社区。3、按聚落形态分类,可把农村社区分为:散村、路村、团村。4、按居民的分布状态和村庄组成社区的形式分为散村社区、集村社区和集镇社区。

4、,(三)中国农村社区的变迁 1、经济结构由单一性变为多样性,并趋于合理性 2、农村居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3、农村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4、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化,二、城市社区(一)城市社区的特点与类型 城市由“城”和“市”两个概念组成的,在我国古代,:“城”是帝王或一地之主居住的地方,一般要用起防御作用的墙围起来;“市”则指商品交易的场所。在社会学中,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区域中,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群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城市社区的出现晚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的特征:1、人口聚集规模大、密度高。2、经济活动复杂,职业门类众多。3、

5、组织程度高,社会结构复杂。4、社区居民异质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多样化。5、人际关系以业缘为主,人际交往感情色彩淡薄。,城市的类型:按城市人口数量划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按城市履行的主要功能划分为: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宗教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军事城市、综合性城市。按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城市类型有:欧洲型、亚洲型、中东型、美国型。,(二)城市社区区位结构 城市区位结构是指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场所在城市地域上所处的位置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或生活聚落,其主要的活动空间有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行政管理区、文化区、游览区等。由于各国文化传统不同

6、,每个城市形成的过程不同,城市的规模不同。西方国家不少城市,其中心区多为商业区,往外是由工厂、住宅构成的过渡区,再往外则是不同阶层居民的住宅区,高阶层住宅一般建立在远离工厂和闹市区的城市边缘。,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功能的城市,区位结构有很大差别。如政治城市,在古代社会一般是正方形,行政区坐落在城市中央,它的四面多发展为商业区。经济城市的市中心多是商业区,多设在人口集中、交通方便,靠近码头车站的地方。沿海沿江及靠近山区的城市,多为长条形或依山势而建。现代城市一般是圆形城市,因为圆形四周与市中心距离相等,信息沟通、交往和服务效率最高。工业区多设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文化区一般设在城市较为偏静的

7、地方。休息游览区一般有分散和集中两种类型。,(三)城市的中心作用 城市的中心作用是城市功能和整体效益在城市与外部联系中的发挥和体现。经济中心作用 城市是国家的工业中心,商业中心,服务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在经济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城市的经济产值在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一个相当大的比重。,政治中心作用 国家和地区的方针、命令、政策往往由城市发出,政府领导机关以及各种政治活动场所一般都设在城市,使城市成为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文化中心作用城市是科技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教育中心、文学艺术中心等。城市是创造与传播文化的基地;城市中的文明开放程度较高,教育和文艺活动较为普及,为新思

8、想、新观念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与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通过原有城市的扩大、非城市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以及新建城市这三个途径来实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称城市化率。,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产生而产生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二、城市化的影响与后果 1、城市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化 2、城市化改变了社会的人口结构和职业结构 3、城市化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4、城市化引起了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5、城市化对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 6、

9、城市化引起了社会问题,三、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我国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城乡差别明显,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他们是都涌到大中城市,还是就近转化就业?这是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关键。,在如何选择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上,社会学界进行了大量探讨,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走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模式;以发展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模式;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模式“双轨型”的城市化道路模式。,思考题:1、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简述农村社区及其特点,简述城市社区及其特点。3、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与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方针?4、了解社区研究的含义与意义,论述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