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1034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新浪微博:李明昌票友会 手 机:,2,09年企业累计签发10.3万亿,增45;累计贴现转贴现23.2万亿,增71;承余4万亿,增29;贴余2.4万亿,增24。10年:签12.2万亿,承余5.6万亿,贴现量26万亿元,贴余1.5万亿。今年1-6月:累计贴现13.2万亿,同比增9%,6月末融资余额1.4万亿,比年初降1422亿元。累计签发7.6万亿,承兑余额6.7万亿。,2001-2010票据市场发展情况,3,2007年6月份以前是自由发展,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也是快速发展。-资产泡沫,开始调控。2008年利率前高后低,规模前紧后松。金融危机,刺激政策。2009年利率是前低后

2、高,规模是前松后紧。2010年利率逐季升高,规模及资金同时趋紧。5、6月市场流动性紧张前所未有。2011年利率再创新高,规模更紧,交易方式监管加强,市场重新洗牌,商业银行重寻票据市场发展之路,推动票据业务创新。,票据市场的转折点,4,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转折时期票据市场价值扭曲,目前票据直贴利率已超过12%(转贴利率已达10.5%以上),相当于同期限贷款利率上浮80%,而同期限贷款实际利率也只有上浮30%。企业不堪重负,连民间融资链条也濒于断裂。从安全性、流动性等方面业讲,票据贴现的定价应该低于贷款的定价,尽管如此各家商业银行仍热衷于发放贷款而少增持票据资产。在规模趋紧的情况下,一些商业银行

3、要求贴现企业留存存款或收取企业财务费用等使票据带来更多的综合收益,不亚于贷款。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包括大企业)能支持这种这种仍在不断攀升的利率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临界点是多少呢?9月份到期的1.5万亿票据如何转化?,5,基本趋势:直贴利率随着全国票据融资余额的增加而降低,反向运行。从2011年4月起,融资余额和直贴利率同步攀升。,05年11年8月贴现利率与票据融资余额,今年8月末金融机构合计1515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42亿元。工农中建交邮储农发共6002亿元,其中农发行以1530亿元跃居榜首,招行663亿元、江苏银行228亿元分别居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行第一位。,2011年8月主要商业银

4、行票据融资余额比较,总体来看,股份制银行承兑余额远高于融资余额(8月底股份制银行承兑余额30608亿元,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融资余额2204亿元);,2011年8月股份制银行票据融资与承兑余额,8,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监管政策,监管部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制定货币政策并管理贷款规模(含票据再贴现等),但很少召开票据方面的会议,调研有一些;金融市场司管理货币市场交易(含票据市场,包括外汇交易中心的中国票据网),每季开会一次;支付结算司开发并管理电子票据,近期组织支付结算检查,经常开展电子票据业务的调研,也召开一些专题会议;调统司负责统计票据业务方面的数据,每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有票据业务相关数据

5、,每月利率通报中有票据业务交易及利率情况。,9,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监管政策,监管部门:银监会及各地银监局:负责票据业务的合规性,制定具体规定、检查处理金融机构,近期主要是对票据业务的交易方式和票据理财产品进行规范。银行业务协会:制定票据业务的行业规范,已发布实施,每半年召开一次相关商业银行参加的联席会议,近日在山东蓬莱开会。审计部门:产业政策、经营合规、信贷政策、税收合规、业务案件等。,10,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监管政策,有人认为监管部门对票据业务检查及严格要求是暂时的,我认为只有越来越严而且更加规范。目前有人行、银监及审计部门监管票据业务,内容各有侧重。据了解河南等地农商行、信用社必须

6、会计科目、业务系统等达到监管要求才能重新开展业务,有的要求以后贴现业务不能离柜办理。目前还没有发布对各项检查的处理结果,只是要求相关中小金融机构暂停办理业务。由于各地监管标准及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仍有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在办理减规模的搭桥业务。,11,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承兑业务,6月底全国承兑余额约为6.7万亿,近几个月已在逐步下降,预计9月份及10、11月份会下降较多,至年底至少下降1万亿。但同时贷款规模的刚性约束也会将部分贷款调整为票据承兑。市场首先会将部分融资性票据和以上存款为目的的票据挤出,接着再挤出中小企业授信敞口部分票据。承兑不能延续三大后果: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推高致其倒闭、银

7、行承兑垫付增加致不良贷款增加、保证金存款减少致银行流动性风险显现。,12,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贴现业务,国有及股份制银行要保证贴现业务正常运转应有票据规模300亿元以上,目前符合条件也只有7-8家,主要有农发(以买断为主)、工行等还在1000亿元以上。100亿以下的运作起来比较艰难,有几家股份制银行只有几十亿元规模,目前有一些银行已放弃这个市场。中小银行只能少做多转,这些票据谁来买断呢,国有及股份制自身难保,也只有政策性、外资、邮储和一些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了。近期市场基本没有买入票据的银行了(当月到期还有一些)。,13,08.05-11.7金融机构银票贴现业务价量,14,08.05-11.7

8、金融机构商票贴现业务价量,15,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转贴现业务,真正意义买断业务的买断业务将越来越少,估计市场也只有1000-2000亿元,目前买断业务量主要反映为过去叙做的回+买业务及双买断业务,均为当月到期的票据。回购式转贴现在随后的4个月内将释放出约2万亿的资金,当然大部分是国有银行的,市场规范后正回购需求减少而逆回购需求增加将使回购利率直接接轨货币市场,与买断市场差价会越来越大。只有当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口径票据规模逐步达到2-3万亿时,转贴现市场才会再次繁荣起来,正常的买断及逆回购市场才能达到一定规模。,16,08.05-11.7金融机构转贴买断价量,17,08.05-11.7金融机构

9、票据逆回购业务价量,18,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近几个月业务变化特点,5、6、7月份全国直贴量分别为748060205160亿元,银票直贴利率为5.896.918.43%;逆回购量为11900100048012亿元,利率为5.336.136.44%;真正意义的买断业务也在大幅度下降,主要交易量为回购到期买回及双卖断到期。主要业务明显呈量跌价升趋势,但逆回购利率升幅远低于直贴利率,8月底银票直贴利率已达9.5%以上,9月份中旬已在11%以上,预计9月底将在12%以上。9月份是票据市场的大考!如没有相当的规模来缓冲近期大量到期的票据,票据市场可能会硬着陆。,19,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票据融资规模

10、,目前承兑余额约为6万多亿,按60-70%的贴现率,市场票据融资余额应为万亿元。目前实际余额8月末约为1.515万亿元,比初增141亿元,理论上应有2万亿元的增长空间。但实际的可能是整个市场承兑余额可能持平或有所下降。7月份股份制银行承兑余额小幅下降。在高利率的刺激下,商业银行会调整资产结构逐步增持票据资产。4、5、6、7、8月各月全国余额分别增395-554-251-653-916亿元,4月份前21个月持续下降。,20,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市场资金情况,人民银行扩大准备金缴存范围至各类保证金,将逐步收缩市场流动性约9000亿元。目前高达21.5%的准备金率已致市场资金较为紧张。国有大行工农

11、中建交邮等资金相对宽松,中小金融机构存贷比较高,资金紧张。对票据市场影响主要是逆回购业务量及余额逐步减少。8月份浦发银行逆回购余额4000多亿元,市场第一,农行、民生等也在3000亿元左右。,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财务公司外资银行信用社地方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承兑,贴现,转贴现,市场参入主体及主要业务取向,22,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国有银行,承兑余额较小,保证金存款更是占比很小,但其存贷款规模都很大,预计下一步在票据利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会腾出一些贷款规模来增持票据资产,随着市场逐步规范及票据融资规模的逐步增加,以短期融资为目的逆回购业务也会逐步增加。工农中建邮储农发等银行将是

12、下一步票据市场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市场发展的决定者。票据市场能否持续稳健发展,国有银行是否出手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仅靠中小银行的资金及规模对市场整体的影响是有限的。,23,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股份制银行,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华夏兴业广发深发浙商恒丰渤海共12家银行。承兑余额占市场二分之一2.9万亿元,保证金存款约有1.7万亿元,票据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其存款及存贷比。部分股份制银行贴现规模只有100亿左右或更少,靠其维持一家银行的直转贴业务可想而知。靠利用他行资金以逆回购方式业赚取跨市场利差的业务也将难以为继。股份制银行面临最大考验。,24,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指100多家地方

13、商行、2000多家信用联社及约有几百家村镇银行等。规范运作后,其市场空间非常有限,竞争或更激烈。承兑业务萎缩,除办理本地贴现业务补充信贷规模外,异地业务仍将依赖中介。大部分会遵纪守法,在暴利的驱使下也有可能促使少量中小金融机构挺而走险(依靠当地监管保护主义),做一些消规模的业务,当然监管部门也可能重典严惩。由于全国农信社机构多,规模较大,当地贴现资源有限,也可能买入一些转贴票据。,25,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中小金融机构,近日金融时报发文直指东北某信用社仍和少数商业银行一起在从事消减信贷规模并获取暴利的业务。暴利之下必有“勇夫”,据说这些信用社一天能获利千万以上。一种可能是监管严查严惩,以致无

14、人敢再,另一种可能是监管地方保护,各地胆大者再起仿效。从9月份转贴现市场利率来看,专门从事消规模的中小金融机构可能少之又少。,26,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票据中介机构,仍将存在,但数量会大量减少。目前是中介机构很难找到合作的中小金融机构,二是由于市场转贴现资源极为珍贵,竞争会更激烈,票据很难卖断,中介业务量将大幅下降,但利润空间会增大若干。中介或将转向办理直接开户、资料齐备的贴现业务,融资性票据仍将是其主要票据来源,其定价或将高于贸易性票据。中介目前也从事介绍企业买票的业务,或从企业拿票后晚一两天用转贴现资金付贴现款,存较大道德风险。,27,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中小企业,本来融资就很难,此后

15、将难上加难。承兑是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在贴现规模趋紧背景下,承兑市场将会逐步萎缩。处于产业链弱势的中小企业货款结算更多的是票据,高达10%以上的贴现利率使其财务成本大幅提高,中小企业面临生存考验,9月份将是一个关键时点。除中小企业以外,大型企业如柳钢、广本、比亚迪等贴现利率也达到11%以上,可见其融资渠道也有困难。,28,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票据从业者,票据市场长期利好,转折时期比较难熬。票友们要正视其变,暂时转型,东山再起。以贴现业务为主规模较多的票友们是利好,将受益直贴利润空间大增。利润不用愁。以转贴为主的票友们就要大胆创新了,或理财或代付或去出国或去读博。其中以回购业务

16、为主的就很难找到交易对手了,且利润空间下降。以承兑业务为主的票友们日子比较难过,很多承兑因贴现规模紧张不能继续滚动签发了。,29,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对自营存款的影响甚大,过去存款向股市及房市搬家,现在是向理财市场搬家。今年银行存款的压力并不是市场资金的减少,而是存款转移。大中型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少则千多亿,多则数千亿。银行理财发行部门说用理财产品用来吸收他行存款,实则是本行存款转化为理财,但如果没有理财产品的话存款真有可能被吸走。,票据理财产品,30,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票据理财产品,目前票据资产价格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具有巨大吸引力,可能成为下一步票据消规模的重

17、要出口。票据资产期限短、风险低、流动性好、便于操作,目前直转贴价格在11%左右有很大的套利空间。如果贷款规模持续偏紧及对票据交易方式监管加强的话,则有可能再次出现2008年票据理财的盛况。,31,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票据理财产品,目前票据理财产品的形式较多,一种是商业银行发行票据产品,以理财产品集合的名义直接委托本行或他行购买企业持有的票据,发行银行直接赚取价差目前有300-400BP。另一种是商业银行将本行贴现后的票据资产转让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由卖出票据的银行代理销售,有票据池或对应单一票据两种形式,信托的利润空间约30-50BP。也有信托直接买企业票据的。还有一种是

18、商业银行将本行逆回购票据资产直接包装成理财产品销售,此方式发行方便,规模大,但未来逆回购资产会逐步下降且银行利润空间有限。,32,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委托贴现,部分企业有闲置资金希望获得较高收益而风险较低,部分企业有票据融资需求但银行又没有贴现规模。商业银行以其多渠道的信息和专业的服务将这两类企业掇合一起,办理委托贴现业务,银行负责帮助验票、协助签订相关协议等,但不承担信用风险。银行收取一定额度手续费。其实这就是企业之间票据买卖的一种。企业之间无贸易背景买卖票据的业务早就存在。只是增加了银行的中介。,33,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电子票据,电子票据上线两年来发展不理想,原因主要有政策支持力度不

19、够如再贴现,二是信息太透明银企双方一些无贸易背景的业务不愿意暴露,三是宣传推广需一个过程。目前的市场占比可能只有2-4%。目前市场交易形式逐步规范,融资性票据在这一轮变化中也要可能挤出一大部分,为电子票据的发展铺平道路。近期支付结算司拟发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今年电子票据承兑贴现量要达到20%,300万以上的承兑业务要签发电子票据等强制措施,将会大大推动电子票据的发展。电子票据快捷高效,安全度高,是票据市场下一步发展趋势,未来3-5年能达到50%以上的比例。,34,规模方面,在贴现利率大幅走高的刺激下,商业银行或调整贷款结构增持票据资产;逆回购将大幅回落,承兑增速放缓或减少。最好设票据专项额度。利

20、率方面,预计下半年都会在高位运行或创历史新高,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长期高于同期限贷款利率,直贴和转贴市场利差空间会逐步缩小。监管方面,银信(托)合作平台及银信(用社)交易方式的监管力度加强(包括理财),对转贴现市场影响巨大,交易量会进一步萎缩。回购交易,逐步脱离规模互转方式,回归到纯资金市场利率水平,与买断价格差拉大。,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35,未来票据业务的主要关注点:重点直贴业务,确保高收益及非利息收入来源,没有直贴业务基础,票据业务人员就要转业。建立稳定的转出渠道,关注市场有稳定需求买票方,少量多批,偏远地区农信社等。重视发展电子票据,长远来看,电子票据替代纸质票据是必然趋势,根据人行要求和政策拓展。拓展理财渠道,票据卖信托发信托计划银行代销模式及理财集合买企业票据。(信托直接买企业票据),票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