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经济影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1132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的经济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税收的经济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税收的经济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税收的经济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税收的经济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的经济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的经济影响.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2023/9/14,2,引 言,2023/9/14,3,宏观:拉弗曲线和最优税收理论,中观: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引 言,微观: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2,3,2023/9/14,4,第一节 税收的微观影响,对衣服征税后,这个人原本用来买衣服的钱不够了,如果想要买原来那么多的衣服就得多花钱。这种由于相对收入购买力下降而减少课税商品的消费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会寻找其他的商品取代,这种因课税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减少此种商品的消费称为这种税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2023/9/14,5,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一、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

2、 功能收入分配:是指收入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制度安排)。规模收入分配:是指收入在家庭之间或个人之间的分配。,2023/9/14,6,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二、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 机会公平: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机会开始生活,获 得收入。结果公平: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机会或同等的机会 中取得的可支配收入大致平等。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有些政府政策旨在产生公平 的机会,而有的政策则旨在产生公平的结果。作为公平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对于机会的公平 作用力度有限,而对于实现结果公平比较有效。,2023/9/14,7,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一)累进所得税,(二)税收支出,(三)社会保险税,(四)遗产税与赠予,(

3、五)所得税指数化,三、税收对公平收入分配的影响,2023/9/14,8,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一)累进所得税,高边际税率多税率档次,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公平分配,调节最高收入阶层的税收,我国现状,调节各阶层间的收入,2023/9/14,9,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二)税收支出 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收入损失或放弃的税收收入形成的。,直接的税收优惠照顾:医疗费用扣除、儿童抚养费用扣除、劳动所得抵免、老年人和残疾人所得扣除、失业福利扣除、社会保险扣除等,2023/9/14,10,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三)社会保险税 累退性有益于高

4、收入者,不宜于低收入者仅以工资薪金为课税对象,不对资本利得等非工薪收入征税高收入阶层税负较轻实行比例税率制,不随收入增加而提高征税比率在征收比率上高低收入者没有差别只对一定限额以下的所得部分征税,超过部分免税保险税占收入比例高收入者远低于低收入者没有区分不同纳税人的境况设置减免扣除规定,按实际工薪征税不利于低收入者,2023/9/14,11,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防止财富过渡集中,缓和分配不公,补充个税不足,流量角度:收入分配,存量角度:财产分配,财富分配,(四)遗产税与赠予税,2023/9/14,12,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利于经济差的继承人,(四)遗产税与赠予税 1.先税后分 增加征收

5、税额 2.先分后税 3.混合遗产税:保持在分配财富的力度,区别不 同继承人的经济状况。,累进税率,减免机制,2023/9/14,13,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五)所得税指数化所得税指数化是指消除通货膨胀以及累进税率机制产生的扭曲的收入分配效应的有力措施。税收指数化是按照每年消费物价指数,自动确定应税所得的适用税率和纳税扣除额,以便剔出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名义所得上涨的影响。,2023/9/14,14,第二节 税收的中观影响,(五)所得税指数化 我国不采用税收指数化来防止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扭曲作用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不是主要税种,个人纳税人相对较少税收指数化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1.税收指数化只能在国

6、家预算收入方面起作用,而预 算支出不能指数化 2.削弱了所得税制的弹性,削弱了水手的经济稳定功 能,2023/9/14,15,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影响,0,Total tax revenue,Average tax rate(%),100,R max.,t1,Above a tax rate of t1,the disincentive effect of higher taxes reduces tax revenue.,(一)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拉弗曲线:税率高并不等于实际税收就高。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2023/9/14,16,(一)拉弗曲线,

7、颜渊第十二里记载了哀公与有若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哀公问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里钱不够,应该怎么办?”有若回答说:“能不能将老百姓的税从百分之二十减到百分之十呢”哀公说:“收百分之二十的税,国库里的钱都不够,如果减到百分之十,那不更惨了吗?”有若再回答道:“如果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库里又怎么能有钱呢 如果老百姓手中有了足够的钱,你又何必为国库里没有钱发愁呢”这则对话既反映了儒家思想主张对百姓施加仁政,实现轻徭薄役,坚持藏富于民,又隐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关于税收的理论:“拉弗曲线”。,2023/9/14,17,(一)拉弗曲线,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凯恩斯主义得以流行,其需求管理政策被西方

8、不少国家长期奉为“国策”。但是,“玫瑰色的繁荣期”过去后,到20世纪70年代,服用凯恩斯主义药方的国家却纷纷得了相同的后遗症:“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如何医治“滞胀”这个恶疾,便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这时,南加利福尼亚商学院教授阿瑟拉弗提出了“拉弗曲线”理论。拉弗曲线并不是严肃的经济学家精心研究的结果,而是拉弗1974年为了说服当时福特总统的白宫助理切尼,使其明白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让美国摆脱“滞胀”的困境,即兴在华盛顿一家餐馆的餐巾纸上画的一条抛物线,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所以被戏称为“餐桌曲线”。这个理论得到同来赴宴的华尔街日报副主编、综合经济分析公司总经理贾德万尼斯

9、基极大的赞赏,他利用记者身份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很快“减税主张”便博得社会各界的认同,最终被里根政府所采纳,从此其影响遍及欧美大陆。,2023/9/14,18,(一)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局限性 1.拉弗曲线的成立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体系和封闭经济环境。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国际间较易自由流动的是资本要素,而不是劳动力。资本低税率的“比较优势”,使开放经济的税率与税收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条单调递减的曲线。而劳动力受国家政策、文化环境、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间流动很困难。在这点上,拉弗曲线最多只能为降低企业所得税提供理论依据,而无法为降低个人所得税提供理论依据。2.拉弗曲线描述

10、的是长期经济条件下税率对税收和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各项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再到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正是这种“时滞作用”,使短期税率与税收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条单调递增的曲线。,2023/9/14,19,(一)拉弗曲线,3.拉弗曲线忽视了阶层分析方法,只注意了收入与赋税的关系,而忽视了收入后面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现在各国一般采用超额累进所得税。真正负担高税率的只是高收入者额外高的那部分收入,所以高税率只对这部分收入产生较大的负作用。4.拉弗曲线的工作观是功利的,不能完全解释人们努力工作的原因。高累进税率影响工作的结果可能有三种,一种是拉弗曲线所预言的,一些高收入者宁愿要更多的闲暇而不是更多的

11、工作;一种情况是一些人会更努力工作,以便赚更多的钱来弥补赋税的损失;而对于“那些欣赏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所带来的权力观念或成就观的众多的医生、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企业经理们将为8万美元就像为10万美元一样努力地工作。”,2023/9/14,20,(一)拉弗曲线,5.拉弗曲线将个人收入全部视为劳动收入,而忽视了非劳动收入。根据拉弗曲线理论,边际税率越高,闲暇的代价就越小,因而旷工增加,加班减少,人们用于提高技术水平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因此,高边际税率妨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劳动生产率下降。但是,个人所得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征收对象不同,税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亦不同。随着个人所得税率的逐步增加,理性人

12、将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增加收入,直至工作极限;然后,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工作时间,个人收入也随之减少。因此,对劳动收入轻征税、对非劳动收入重征税,有助于鼓励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2023/9/14,21,(一)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实践检验,2023/9/14,22,(一)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实践检验 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20 世纪80 年代的减税政策改善了“滞胀”问题,但其代价却是巨额的财政赤字。可见,拉弗曲线理论没有正确指导政策。拉弗曲线在个人所得税领域的适用性是有限的。适当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机制是既要得到最多的税收又要保证最少的人受伤害。这种目标是可以通过免征额、起点税率、边际税率

13、等等的科学组合而达成或接近达成的。至少可以肯定地说,通过个人所得税税率机制的科学设计,可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一个接近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将两者对立。,2023/9/14,23,(二)最优税收理论,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是税收制度建设中应遵循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理想的税收制度应当能够兼顾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但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冲突。最优税收理论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构建兼顾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税收制度。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最优商品税 三、最优所得税,2023/9/14,24,(二)最优税收理论,一、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

14、想和方法 亚当.斯密: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成本 瓦格纳:财政政策、国民经济、社会公正、税务行政 马斯格雷夫:公平、最小行政成本、最小负激励效应 最优税收理论文献对最优税收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借助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的标准之中。在现代福利经济学中,社会福利取决于个人效用的高低,以及这些效用的平等分配程度。一般假定,当效用的不平等程度递增时,社会福利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福利可以反映税收公平的思想。,2023/9/14,25,(二)最优税收理论,二、最优商品税 Ramsey(1927):根据对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单

15、一家庭经济的分析考察,他指出最优税制应当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为标准。BaumolandBradford(1970):通过对用来推导拉姆齐法则的经济施加进一步的约束,即假定课税商品之间不存在交叉价格效应,鲍莫尔和布莱德福特推导出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其政策含义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但这样一来,就暴露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2023/9/14,26,(二)最优税收理论,DiamondandMirrlees(1971):为改变拉姆齐法则置分配公平

16、于不顾的境地,戴蒙德和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并且将拉姆齐法则中的单个家庭经济扩展至多个家庭经济中。他们指出: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入弹性。这意味着,对许多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较低的商品来说,应当将实行高税率的分配不公问题和实行低税率的效率损失问题进行比较,最有意义的改变应当是使那些主要由穷人消费的商品数量减少的比例比平均水平低。或者说,基于公平的考虑,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对低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2023/9/14,

17、27,(二)最优税收理论,对拉姆齐法则的修正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仍可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2.尽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出于显示身份、自尊、习俗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收入弹性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画、豪宅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税以改进收入分配的可能性。结论:1.最优税收能够通过对生活必需品实行补贴而实现有意义的再分配;2.对公平问题的关切越强烈,商品税率就越不是单一税率。,2023/9/14,28,(二)最优税收理论,三、最优所得税 所得税问题实

18、际上就是“做蛋糕”与“切蛋糕”之间的权衡问题。最优所得税理论旨在分析和解决所得课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所得税是为满足公平目标而有效实施再分配的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所得税的课征是对劳动供给和企业精神的一种主要抑制因素,特别是当边际税率随着所得的增加而增加的时候。,2023/9/14,29,(二)最优税收理论,Mirrlees(1971):他研究了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化问题。(1)为了在税收中引入公平因素,他设想无税状态下的经济均衡具有一种不公平的所得分配。所得分配由模型内生而成,同时每个家庭获取的所得各不相同。(2)为了引进效率方面的考虑,所得税必须影响家庭的劳动供

19、给决策。此外,经济要具有充分灵活性,以便不对可能成为问题答案的税收函数施加任何事先的约束。从政策目的上看,基于该模型所得出的重要结论:(1)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所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2)边际税率很低;(3)所得税实际上并非一个缩小不平等的有效工具。,2023/9/14,30,(二)最优税收理论,Stern(1976):根据一些不同的劳动供给函数、财政收入的需要和公平观点,提出了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他得出的结论是,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随着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这意味着,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

20、大,则有关的税率就应越高,这一点是与我们的直觉相符的。另一方面,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假如我们能够计算或者确定这些参数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税率。因此,斯特恩模型对最优所得税制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2023/9/14,31,(二)最优税收理论,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对如下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寻找一组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适商品税;2.在假定收入体系是以所得课税而非商品课税的基础上如何确定最适累进(或累退)程度,以便既实现公平又兼顾效率;3.如何实现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之间的合理搭配问题;4.税收制度的征管效率问题。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最优税制结构理论和最优征管理论,其中最优商品课税和最优所得课税的研究较为深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