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第1张,1 概念,3 定义,4 变量,5 命题和假设,6 理论,7 推理,8 分类,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二章 第2张,研究者的水平和功底就体现在这些要素层次的细节中。因此,要求大家能规范、准确无误的运用以上各要素。,概念,名词,定义,分类,变量,假设,犹如建造房屋离不开砖块、基石、支柱和连接件等基本构件一样,反映管理研究成果也需要一些基本概念,它们是,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二章 第3张,1 概念,0、定义:概念(concept)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受到的,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群相关联现象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思维产物。1、概念化和思维心象当人们听
2、到某类概念时,大脑中自觉不自觉地会涌现出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组具体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思维心象(mental image)。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接触的事物不同,各个人脑海中就某一概念蕴含的思维心象也不相同。,第二章 第4张,概念形成要经过一个概括相关事件(心象)共性的过程人们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称作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2、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指人们对某个概念(如豪爽、精明)具有共同知识,可以沟通但人们的概念化过程各异。研究者要对自己使用的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不一定要读者同意),并具有清晰的“心象”,以便沟通和理解。,1 概念,第二章 第5张,2、
3、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总之,概念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目的是简化思考,便于沟通,在一个名词下对事物的各种形态作一素描。有些概念与事实或对象很接近;有些概念直接表达有困难,可从其他领域的语言中借用;多数情况是:需要自己定义概念,给出专门用语。由于概念本身并非实物,因此概念从本质上说是不可观测的。事实上,所谓概念的可测性是指反映与概念相关联事件的心象集合是可观测的。,1 概念,第二章 第6张,2、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研究中观测的对象可概括为三类:可直接观测的;可间接观测的;需推测的。清晰概念的最终参照点必须依托于可直接观测的事实和清晰的属性。尽管管理研究中相当多的概念
4、不能依托于直接观测,而是靠间接的推测性的观测,但不管怎样的推测性的观测,最终要归结到某种清晰的测度指标。,1 概念,第二章 第7张,2 名词、术语,概念化过程:观察形成心象将共同属性归组构成概念的结构化信息心象的共性冠之一名词概念,见图 2 1。,第二章 第8张,(a)观察阶段,(b)甲关于概念A的一组心象,(c)乙关于概念A的一组心象,(d)概念A的一组规范心象,图 2 1 概念化过程,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9张,名词乃为一个概念正名,名词要贴切表达概念。象形文字和拉丁语系文字在唤起人们对概念联想方面的作用不同。概念一旦形成并有了名词之后,人们便暂时抛开概念化过程的心象,而用名词、术语进
5、行沟通但不要忽视了人们对同一概念赋予不同心象的客观事实。心象因人而异,科学方法强调实证性,势必要为概念设置一组规范的可观测的心象(可测的指标),以反映此概念的特征。,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10张,规范心象并非是绝对的、任何场合都适用,但在一项研究中要保持前后一致。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概念和名词的表述随意,以为自己对某概念的理解别人一定认同,忽视了概念化过程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同一概念前后用不同名词表示,或同一名词前后属性不同(说明规范心象未明确)。推出新名词而无后续内容(后续未用到)。内容创新变成“名词”创新。,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11张,1、翻译名词研究论文总是要参考外文文献的,
6、因此对翻译名词的正名、理解和运用要慎重。举例来说context(上下文,来龙去脉?情境)pay-off(支付?得失,类似的trade-off)function(函数,功能?)Proletarian(无产者?城市无产者)翻译的情景见图22(see the next slide show),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12张,1、翻译名词,举例来说: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英语课堂故事接龙。,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13张,1、翻译名词人们往往轻率地仅凭翻译名词的中文名词按习惯解释来理解其概念。举例来说finance:corporate finance,international finance,pu
7、blic financeThe same“virtual”with different meaning 组织,制造,资本Economy based on knowledge(体现了主次关系)CEO(执行长,首席执行官)Meta-stable(次稳态,亚稳态,元稳态?),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14张,2、中性名词科学研究要求严谨的逻辑性加精炼的中性语言。所谓中性,就是指不包含主观价值判断。避免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语言”。你我他定理:我是立场坚定的,你是不轻易为他人折服的,他是花岗岩式的顽固脑袋。将情绪语言还原为中性语言的简单但不精确的方法是:删除形容词中性语言和情绪语言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8、文学作品中缺少情绪语言可能导致毫无美感可言;科技论文的美感则在于它严谨的逻辑性和精练的中性语言。,2 名词、术语,第二章 第15张,3 定义,定义(definition)亦称界说,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即内涵)的逻辑方法。研究论文中关键名词的界定反映研究者的基本功。研究者只需就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名词赋予定义,因为它们总是和论文的创新点或贡献之处相联系。对于大部分名词则可以借助于辞海、辞典中的定义。关键名词的定义要清晰,以便人们消除歧义,进行沟通,而不管读者是否完全赞同研究者的定义。e.g.殷海光曾举过的两人辩论钞票的例子。,第二章 第16张,逻辑学家和科学家常应用多种方式来建立定义:
9、同义词界定。界定端包含与被界定端同义的名词。指明法。一般来说名词有外延和内涵,外延即此名词可应用之范围或使用之一切对象。指明法就是通过指明概念的外延来说明其内涵的方法。数学表达式。通常也叫做名目定义。这种定义建立之目的纯粹是在介绍新名词,尤其是新记号。如,3 定义,第二章 第17张,3 定义,1、种差界定法(语义定义 semantical definition,属加种差定义)定义项由属(genus)加种差(differentia)组成,即 种(species)概念=种差+属概念甲是乙(丙、丁)的属,乙(丙、丁)是甲的种,乙具有的那些不同于其他种(丙、丁)的属性,就叫做乙的种差。界定一个名词,首
10、先要弄清楚与之相关的种属关系,然后再弄清楚它在同类中的个性。,第二章 第18张,3 定义,1、种差界定法(语义定义 semantical definition,属加种差定义)定义的语法结构为:被定义之物=种差+属名 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英文语法结构为:things to be defined+verb+general class word+that clause or“wh”“word+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Tariff is a tax on imported goods.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the rate t
11、hat contracted today for exchange of currencies at a specified date in future.,第二章 第19张,3 定义,1、种差界定法(语义定义 semantical definition,属加种差定义)属加种差定义的思路来自于西方,西方语言有“本体(substance)(所在的类)”和“属性(attribute)(种的个性)之分,后来才导致属名加种差的定义方式。中国文化没有这样下定义的传统,中国文化下定义要么只给出了“属”而忽视了“种差”;要么只给出了“种差”而忽视了“属”。而且不区分主要的属性和非主要的属性。,第二章 第20
12、张,2、定义设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不把清晰地设定定义当一回事儿;二是由于不了解定义设定的规范而引发的错误,这类错误可概括为:以例代定义。种差被忽视,或者描述范围不恰当。如教科书中对人的界定。属被忽视,或者选择不当。采用否定词。冗长啰嗦。定义用词以简练为贵,不需要无谓的修饰词,忌冗长、啰嗦。有时可在简练定义语句之后加以解释,描述其更具体的属性。,3 定义,第二章 第21张,2、定义设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下定义不要改变大家已经接受的定义。只要语句够用不必另造新名。如果尚无现成名词以命名所需命名之事物,则立定义以明之。如英文管理文献中近几年出现“guanxi 一词。不可以将同一个名词重复界定,也不可
13、以把定义弹性化。名词的定义并非绝对或唯一,最能反映该名词在某情境下的内涵才是最适当的定义。,3 定义,第二章 第22张,4 变量,变量是按逻辑归类的一组属性,其属性在幅度上和强度上的变化强度可以度量(可观测性)。变量和属性的概念密不可分,但属于两个层次:变量包含若干属性,属性总是依附某个变量而言的。对变量属性的结构性描述,在研究工作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量。人们往往期望变量的某种属性而不是另一种属性出现。如期望其利润率高而不希望利润率低等。在管理研究的各种基本要素中变量处于中心地位,概念、名词等对于变量起到铺垫作用,而后续的假设、理论、分类等要素,都是以变量为出发点,表述变量之间的各类关系。,第二章
14、 第23张,1、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学术刊物(journal)和普通杂志(magazine)上所载的文章有重要差别。学术刊物所载文章必须使用变量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具备对变量与变量之间关联及变化规律的假说和论证,并要有新发现。普通杂志的文章,创新并非必要,一般也不需要实证的支持。e.g.国有企业主管关于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总结:统揽不包揽,敢断不武断,关心不买心,传帮不拉帮,大度不失度。,4 变量,第二章 第24张,1、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能否使用变量语言进行研究,是区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一个标准。管理研究中离不开人的因素,通常有两种研究途径:一
15、种是考察人的主观世界(如企业家的成功之道),这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另一种是将人的各种属性(如年龄、业绩、价值观等等)都作为一种变量处理,探讨变量之间的关联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两种研究方式的差别犹如临床医生(注重个性)和医学研究人员(注重共性)的差别。,4 变量,第二章 第25张,1、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通常人文学科难以采用变量语言,而社会科学研究却必须使用变量语言。管理研究中两种研究途径都会遇到,但对于研究生论文工作而言,还主要靠科学的研究方法。2、变量类型变量既然属于概念类,便须设定定义。定义必然要含有可识别的种差,这就要求辨明反映此种差特征的变量属性构成,以便进行度量和
16、分析。也就是说,对于变量来说,一般界定内涵的定义尚嫌不足,还需要设定可操作性的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第三章详细讨论),4 变量,第二章 第26张,2、变量类型按照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可将其分为:,4 变量,第二章 第27张,2、变量类型变量关联的性质:,4 变量,第二章 第28张,5 命题和假设,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命题的形式是非真即伪的陈述句,不存在疑问句、命令句或感叹句的形式。一、命题类型命题按其作用可以分为:公理(axiom,postulation):作为理论推演的起点,从公理可以导出其他的理论命题。公理本身无法由经验直接检验。定理
17、(theorem):定理由公理推导出来,它可以由经验检验和证实。,第二章 第29张,5 命题和假设,一、命题类型设定(assumption):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不会在研究工作中检验。人们是否接受研究者的设定问题不大,关键是研究者要在设定下能自圆其说。假设(hypothesis):待检验的命题,它构成研究的主题。假设的提出和检验是研究工作的主线。,第二章 第30张,二、假设合理性判断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现象、事件所作出的合理、尝试性的、有待检验的解释。假设的提出和验证是研究工作的主线。假设表明研究者对于研究结果的一种设想,对于研究问题中变量间关系的一种预期。假设的证实或证伪都对管理理论和实践做
18、出贡献。,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1张,二、假设合理性判断评判一项假设是否成立及其价值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假设应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人们可根据常识和个人的知识结构来判断一项假设的合理性。其次,假设要尽可能清晰、具体的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清晰有赖于变量界定清晰,一般假设先描述自变量,它被视为主动的原因变量,然后再界定因变量。最后,假设必须是可以验证的。研究人员在验证假设时,未来工作中变量的度量技术和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都要心中有数,否则难以提出可供验证的假设。,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2张,二、假设合理性判断验证后如假设和事实相符,那么这一假设被证实。但通常情况不是全部
19、被证实或全部被证伪,较多的情况是一部分在一些情况、范围和条件下被证实,而另一部分被否定。三、假设类型从假设提出的思维方式来看,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归纳型假设是在观测基础上对事实的概括(generalization)。,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3张,三、假设类型 归纳法在管理研究中非常有用,不过归纳假设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正确解释已有的全部观察资料,即内符,还在于适应今后的时间和更大的范围,即外推。演绎型假设是从公理、原理或学说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提出的假设。假设和所依据的理论之间不能有逻辑推论上的缺陷。,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4张,三、假设类型从假设表述的方式上来看,分为陈述假设(dec
20、larative hypothesis)和对立假设(亦称中性假设null hypothesis,不表达研究者凭洞察力和逻辑推理对研究结果的预期)。陈述假设亦称为研究假设,表述两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关联,这是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假设形式。中性假设亦称为统计假设,它适合于统计技术用以判断所研究的变量关系是一种偶然(随机)关联还是一种真实关联。在管理研究中多采用陈述假设,实证研究中常采用统计假设。,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5张,4、假设表达形式 和判断形式相对应,图 2-3 判断分类,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6张,模态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判断“必然”和“可能”的模态判断一般有两种形式
21、:主项是一个判断,而谓项是模态概念。e.g.企业为谋取超额利润而技术创新是必然的;国有企业盈利是可能的。主项是一个概念,而模态概念是谓项中的一部分。e.g.某企业的产品战略可能成功;某企业的总体战略必然失败。“可能”、“必然”这些模态概念是谓项“可能成功”、“必然失败”中的一部分。,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7张,非模态判断只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存在,可分为复合判断和简单判断。简单判断可再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性质判断对应于性质描述假设,是关于某种变量所具有的形态、规模、形式或分布的命题,它是对事物具有(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分为:(a)单称肯定判断 形式:这个 S(主项)是(或具有)P(谓
22、项)。(b)全称肯定判断 形式:所有 S(主项)都是(或都具有)P(谓项)。,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8张,(d)特称肯定判断 形式:有的 S(主项)是(或具有)P(谓项)。(e)单称否定判断 形式:这个 S(主项)不是(或不具有)P(谓项)。(f)全称否定判断 形式:所有 S(主项)都不是(或都不具有)P(谓项)。(g)特称否定判断:形式:有的 S(主)不是(或不具有)P(谓项)。,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39张,关系判断是关于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判断结果的表述即关系假设。性质判断的主项只有一个;而关系判断的主项有两个。关系判断的组成包括主项(即关系项,关系项必然有两项)和谓项(
23、即关系)两部分形式为:a(关系项)R(关系)b(关系项)复合判断是由简单判断和逻辑联项“如果”、“那么”、“或”、“而且”或“并非”等构成。复合判断包括假言判断、选言判断、联言判断与负判断。,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40张,假言判断: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判断。因果关系假设所要分辨的问题是:判断何种自变量系原因,何种变量视作中介变量即条件。因此,假言判断和因果假设联系密切。假言判断有三种,相应的因果假设也有三种:(a)充分条件假言判断:if p then q or P(qp)=1(b)必要条件假言判断:if no p then no q or unless p,(no)
24、q or,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41张,假言判断有三种,相应的因果假设也有三种:(c)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假言判断:if and only if(iff)p then q or P(qp)=1 and选言判断:断定在几个事物情况之中至少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e.g.企业亏损可能是由于内部管理差,或者是由于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由于市场营销策略失误。断定企业亏损的原因至少有其中的一种情况存在。,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42张,联言判断: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判断。e.g.“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由于无形资产转移,既使跨国公司得益又使东道国获利。负判断:否定某个判断 p 所断定的事物。
25、e.g.“并非国有企业都亏损”。,5 命题和假设,第二章 第43张,6 理论,1、理论的组成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理论组成的三要素,第二章 第44张,6 理论,1、理论的组成一项新的理论并非指个别新概念或命题,更不是一两个新名词,而是若干新的概念和命题的组合,也可能是若干新的概念与原有概念和命题组合在一起,使得原来未曾发现的现象之间的关联得以连通。假设和命题的内涵与表达形式是一样的,只是尚待论证和检验。即假设是尚待论证和检验的命题。,第二章 第45张,6 理论,2、理论形成过程理论探索过程无疑是研究者思考的过程,每轮思考可分为四步:,下图表示从疑难开
26、始的理论探索过程。,第二章 第46张,对理论的理解有三点说明:理论是由若干个而不是一个命题组成的。所提出的理论必须能构成一套演绎体系,即要求这种理论在形式上是由多层次的不同抽象等级的命题构成。理论要能解释现实。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事物情况发生的原因、机理,不论如何抽象的命题,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6 理论,第二章 第47张,7 推理,推理是从命题出发,逻辑地推出另一命题。推理过程涉及一组结构化的命题,这组命题常分为两类:前提和结论。如果一命题是以同一推论框架中其他命题为基础衍生而来的,则此命题称为此推论中的结论;而其他命题为此结论提供证据和理由,称为前提。从逻辑学角度:前提结论从数学角度:证据
27、假设(假说)从控制论角度:输入输出从医疗诊断角度:病状病症,第二章 第48张,7 推理,推理研究包含对推理程序的研究。所谓推理程序就是逻辑学所注重的推理所依据的推衍形式,亦称之为推断(inference)。推断中一切作为前提的“理”都被抽掉了,所剩下的是共同推理的程序,这就是推断。管理研究需要推理(reasoning),否则道理无法解释,无现实价值;同时也要推断,否则概念不衔接,表达不规范。,第二章 第49张,7 推理,1、归纳和演绎推理推理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从具体事实到抽象理论的过程,从数据和证据出发推出结论。事实支持结论,而结论解释事实。归纳出结论是一个推理上的飞跃。演绎推理
28、:从抽象理论到具体事实的过程,它的结论必然能从前提推衍出来,如前提为真则结论为真。,第二章 第50张,7 推理,1、归纳和演绎推理演绎常可理解为归纳的逆向思维。演绎从一般到具体,从解释到事实;而归纳从具体到一般,从事实到解释。E.g.可用考试复习时间和成绩之间的关系来对比两种推理方法。演绎的思路:提出假设进行观测验证假设归纳的思路:进行观测设定拟合曲线得出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经常要综合运用两种推理方法(见华莱士模型)。,第二章 第51张,2、华莱士模型实际推理中,演绎和归纳方法总是相互交替使用,下张幻灯片中的图 2-8 所示的华莱士模型,是对科学研究过程推理模型的高度概括:理论(theory),假
29、设(hypothesis),观测(observation),经验概括(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四要素形成没有终端的研究工作循环。华莱士模型表示观测、经验概括、理论和假设四个要素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具体的研究工作可能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但都与此模型中的其他阶段相互关联,理论和观测事实不能脱节。,7 推理,第二章 第52张,图 2-8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华莱士模型,第二章 第53张,8 分类,概念的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定义就是界定概念的内涵。外延指具有概念所指特有属性的事物,分类则是辨明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1、分类的作用首先,分
30、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学科象动物学、植物学等有了分类才成为科学。鸟的分类:类-级-族(215族)-属-种(8514种)图书分类:见下图 2-9。,第二章 第54张,图 2-9 分类层次,8 分类,第二章 第55张,8 分类,管理学科分类本身就是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其次,分类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研究者研究任何事物情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选择某种视角和某个层次来看问题。从新的视角(切入点)去看问题才会有新发现。选定了一定视角之后,研究对象还可按层次划分。分类的起点和终点视研究问题的需要而定。但各类层次必须清楚,而不能相混。逐项分类就是将研究问题逐步聚焦使研究工作深化的过程。,第二章 第56
31、张,8 分类,最后,分类和定义之间有密切关系。定义项一般形式是属加种差。而归类就是把属分为若干种,给定义提供了条件,否则种差内容无法辨识。2、分类规则分类是研究中常碰到的事,似乎并不复杂,但实际上,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是:依据标准不统一、层次不清楚。最简明的分类原则是:二分法(dichotomy)(主辅类法),第二章 第57张,8 分类,具体的分类规则:分类规则是分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也是检查某项分类是否正确的准则,分类规则主要有四种:完备性:划分出来的种总和,应当等于属概念的外延。不能犯“子项不完备”的错误。准则(依据标准)唯一性:每一层次的分类只能有一个分类准则。不能形成“跨
32、越分类”错误,可用图 2-10(a)解释。,第二章 第58张,8 分类,图 2-10 分类准则,(a)跨越分类,(b)按统一准则分类,第二章 第59张,8 分类,M,同一层次的类概念可能有质的差异,因此每一类可容许按不同的准则(特征、标志)划分种群,这样的分类可称为“异质分类”,如图 2-11 所示。,图 2-11 异质分类,第二章 第60张,8 分类,种的独立性:不能犯“子项相容(子项交叉或相关)”错误。分类中不得跳跃逻辑等级:可以进行层次不一致的分类,但逻辑等级不能混同。如图 2-12 所示。,图 2-12 分类示例,(a)层次不一致的分类,(b)逻辑等级混同,第二章 第61张,8 分类,
33、举例:“研究公司对经营风险的承载能力”的研究生论文中的分类问题。研究生论文中对制造模式进行分类的问题。研究生论文建模时要贯穿分类的思想并遵守分类的规则。首先是变量和参数的划分。变量中又分成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中还可细分为控制变量和实验变量等;参数也有定常和时变之分。其次,模型对各种变量、参数及相互关联性都要分门别类用特定形式化的符号区别开来。不能总是用方框。,第二章 第62张,8 分类,3、分类准则准则的选择在分类中大有讲究,高明或笨拙,其效果差异甚大。举例:殷海光所举的分类例子代表选举4、归类与分类刚好相反的便是归类,依事物的属性或其他共同点而把它们集成一类叫做归类。归类需要科学的眼光,只有用科学的研究进行归类才有可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第二章 第63张,8 分类,归类是在许多事物之中寻找共同点,是科学首先采用的方法。植物学、动物学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归类阶段。归类也是有层次的,只不过与分类相反。归类从最小开头,一层一层地归结到最大类,每归一次类则类加大一级。归类遵守的原则与分类的相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