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2513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品味语言专题.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之一:,品味语言 授课人:万萍,高考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练习诗歌鉴赏题时,一定要养成反复诵读,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专题之一、品味诗歌的语言,品味语言,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品味语言的角度:,一、遣词用语 1、动词 2、修饰词 3、叠词 4、色彩词,二、语言风格,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

2、撼岳阳城。“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2、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细字,脉脉绵绵,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细密。,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

3、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3、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4、色彩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

4、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有时也可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例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例2、“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

5、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6、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

7、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

8、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二、古代诗歌常见语言特色强化练习题,下列诗词中加彩的字各有其妙处,请任选三小题加以鉴赏。(每小题不少于50字),(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9、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临洞庭

10、湖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了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

11、。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1,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怀。,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愁生白发,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语言自然清新,明白如话。,请说说下面首诗歌为何种语言风格:,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