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2605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3单元备课分析.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分析,单元教学时间安排,单元主题及目标解读,文章解读及策略分析,单元教学时间安排,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从第3周的周五开始到第4周的周五结束。识字三 1课时 两只鸟蛋 2课时 松鼠和松果 2课时 美丽的小路 2课时 失物招领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11课时,单元主题及目标解读,第三单元在简短的导语之后,对联形式的识字课引导孩子通过朗读感受对子所特有的意蕴。接着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和失物招领告诉孩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美丽的,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一定要爱护她。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中小鸟写小朋友在跟小鸟说话,表达了小朋友爱护小树的感情,充

2、满童趣。口语交际中讨论我们身边的垃圾该怎么处理。整组教材都是围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一主题。,“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单元主题: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单元导语,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64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对子、喜欢诗歌、会复述童话,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3、引导学生读文,通过读、悟,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养成从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1、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识字、写字教学。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到肩负的环保责任。无论是生态环

3、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单元训练目标,单元训练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文章解读,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让我们感到肩负的环保责任。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

4、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1、抓住主要问题,展开教学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和结构都紧紧围绕“变化”展开。如两只鸟蛋,从觉得好玩小心地送还)这一变化,体现“我”对生命的珍

5、爱。教学时要注意品读关键的词句,如诗中,我(若无其是地取下鸟蛋小心翼翼地捧着送还)从心理到行动的变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松鼠和松果也紧紧围绕“变化”展开,从松鼠(大森林光秃秃茂密的松树林),倡导了索取与回报的环保主题。美丽的小路,以小路的变化(美丽变脏恢复)为教学线索,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失物招领,孩子们参观植物园后,失物招领时,从(都说没丢主动认领)体会孩子们的内心变化。教学时,大家可以以“变化”来设计教学,指导学生读出环境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行动的变化。,教学策略分析,2、因为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在引导学生读文的同时,让学生的环保意识慢慢生根发芽,让他们养成从身边的

6、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参加环保实践活动。通过读、悟,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一)适当范读,多领读。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模仿是最好的老师”。课文的篇幅较长,读起来难度大,教师的范读领读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开始,老师就要声情并茂地朗读,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朗读兴趣。领读的次数可以多些。但要有重点,重点读课文的重点句,重点段,或那些较长的句子。如两只鸟蛋中的“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我仿佛听见鸟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松鼠和松果:“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将来,这里

7、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教学策略分析,美丽的小路:“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可是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地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失物招领:“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起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脸红了,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教学策略分析,(二)识字、写字 1、在朗读中认读生字 要指导学生整体认读生字,

8、要通过复现巩固识字。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是非常高效的识字教学途径。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字音,初识字形。既然学生已经自己动手制作了字卡,就说明他们已经对生字有了初步的感知,那么,如果再领着学生在朗读课文中随课文识字,则既是新授,又是复现,而且在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就是富有生命及感情色彩的符号,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容易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得有感情,生字就成了熟字,达到识字的效果。,教学策略分析,2、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识字。识字量大,我们不可能像上学期一样,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的分析,要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进行识字,可以用加一加

9、,减一减,换一换,识字变一变,编儿歌,猜字谜,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同部首、同结构的字)等方法。,教学策略分析,3、写字指导(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指导写字,尽量不要拘泥于对每个字逐一细致的指导,应该多从整体规律上着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好字的方法。比如,引导学生发现,上下结构的字应该把每部分写得宽、扁一些;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比如唱、听的口字要写得小而高。对某些能牵制整个字的笔画,要作细致地指导,如,“连、远”字要把捺写平写长,“意、总”字的心字底,卧钩不能写成竖弯钩,“更”字的关键一笔的撇是竖撇,要“先竖后撇”,“以”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教学策略分析,(2)精讲解,多示范。教

10、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不可多讲,要把重点放在示范书写上。一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很强,我们要尽量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让他们在观察老师书写的过程中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教学策略分析,课前准备:1、留心观察周围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养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心里萌生。2、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规律,学会新的字。3、留心食品商标上的汉字,注意积累。,“我的发现”有两项内容:一是识字,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认识生字;二是黄、蓝、紫、绿四组字让大家发现“合一合”的识字方法。识字方法的学习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练习运用上。这样

11、的方法让我们认识七个生字。,教学策略分析,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1、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讲出自己的发现,可以练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交流。2、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处理垃圾的办法,老师应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去搜集、了解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办法综合利用(金属、塑料、玻璃)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和堆肥(如,剩饭、骨头、菜根菜叶这些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把这些方法及时地介绍给孩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去大胆想象。3、讨论交流。4、组内汇报。5、各小组上台介绍校园美容计划。6、评价。,教学策略分析,展示台识字加油站 这项展示活动应该在本组教学开始时就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注意从商品包装或

12、商标上认字,学生可以用自己收集的商标做一张简单的剪贴报。展示交流时,可以读给老师、同学听,比一比谁收集的商标多,谁认得字多,可以在展板上或学习园地展示。,教学策略分析,课文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要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识字。二、读好课文 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总结,三、积累语言 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学习语文,要注重积累和运用,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