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6230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用逻辑-会话含义.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 代 逻 辑 导 引,Introduction to Modern Logic,第八讲 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会话含义的类型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新格赖斯理论会话含义的推导会话含义与外显性提示,“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H.P.)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时率先提出的。这一理论与其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观点有关。,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We might then formulate a roug

2、h principle which participants will be excepted to observe,namely:make your 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 such as in required,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One might label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Logic and Conversat

3、ion,pp.45-46,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这便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一条普遍原则,为使会话顺利进行,往往具体体现为几条会话准则或次准则。格赖斯借用康德在“范畴表”中列出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范畴的名称,在合作原则下构建了四条相应的会话准则。,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1.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提供适量的信息。(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主题所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

4、(Maxim of Quality):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要关联,说话内容切题。(有多少类的“关联”?谈话的重心和话题又如何在会话过程中转换?格赖斯认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表达清楚明白。(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练(避免罗嗦);(4)井井有条。,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对于上述准则,格赖斯作了进一步解释:(1)这些准则各自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例如“质”准则的第一条是首先要遵守的

5、,然后才谈到其他。(2)还有一些准则,比如美学、社会和道德性质的,它们也能产生某种含义。(3)谈话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行为,除了谈话之外的其它活动领域,上述准则至少有一部分也适用。,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格赖斯在充分阐明“合作原则”在交际中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情况进行了梳理,概括为四种:说话一方悄悄地、不让听话人发觉地违反合作原则,从而将听话人引入歧途,使对方上当受骗。如“说谎”。说话人宣布不愿合作,不遵守准则。如“我不想回答你这些问题”,“我只能说这一些”。,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顾此失彼的“冲突”局面,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其他准则。,

6、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A:他们什么时候去火车站的?B:快中午了吧。,B的回答违反了量的准则,没有给A提供出“他们”去火车站的准确时间,但B的难处在于他确实不知道他们动身的“准确”时间,而又不愿违反质的准则。因此为求遵守质的准则,他只好放弃遵守量的准则。实际上B在更高层次上遵守了合作原则。,说话人可能有意地不去遵守某一准则,但他相信听话人会觉察出这一点,并会认为他仍然是合作的;而听话人也知道,说话人并不存心让他受蒙骗。这第四类的情况实际上也不应当算作违反合作原则,因为只要听话人了解话语的含义所在,谈话就可以继续下去,说话双方就能相互配合,达到预期的目标。,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会

7、话含义理论的主要兴趣不在于提出并要求人们遵循这些原则和准则,而在于如何利用这些原则,来解释为什么话语的意思似乎常常超出人们所讲的内容,即传递出某种“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理论着重探讨的是第三、四类情况。其主要论点是:我们只有假设人们是遵守这些准则的,至少遵守合作原则,我们才能了解说话人是怎样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把讲话的意图赋予某一话语,而听话人又是如何以特定的方式来理解这一话语的。,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A:现在几点了?B:好象刚放完“每周一歌”。A:噢,那快10点了。,B似乎没有回答A的问题,而A却领会了他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设想A的思路:B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

8、,但可以设想他是遵守合作原则的,那他的话语一定包含了A可以从中推出近似时间的信息。因此B的意思是:我不知道现在的确切时间,但我能为你提供一些信息,我相信你可以从中推出近似时间。,会话含义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传统的话语理性意义;假设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同时设想听话人也这样认为;有关的背景知识;非正式的推理。,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可以得出什么是会话含义:说话人S说出话语U隐涵p(即U的会话含义是p),当且仅当,(i)假定S遵守会话准则,或至少是遵守合作原则;(ii)为了遵循假设(i),S意识到当他说U时,p是U中应有之义;(iii)S认为(并且希望听话者认为S认为)p为U中应有之义是在

9、听话者能够理解或自觉把握的范围内。,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8.1“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A.昨晚我看见经理和一个女人一块看电影。B.真的吗?他老婆知道吗?(p:那女人不是经理的老婆。),(i)A没有明确指出这个女人的身份,他提供的信息比需要的少,所以A似乎违反了量的准则,但是又没有理由认为A不遵守合作原则。(ii)如果不是为了更高层次地遵守合作原则,A是不会破坏量的准则的。如果A不知道那个女人的身份,那么情况正好如此,他将违反质的准则,而A不可能不认识经理的妻子(背景知识),所以,那女人不是经理的妻子。(iii)A认为B能够理解步骤(ii),所以,A的会话含义是“那个女人不是经理的妻子

10、”。,8.2 会话含义的分类,首先,根据说话者是否遵守会话准则,可以分为标准的会话含义和非标准的会话含义。,A:怎么啦?B:我的自行车胎破了。A:前面拐角正好有一家修车铺。,说话者遵守会话准则,听话者在此前提下扩大他所说的话,这样得出的会话含义就是标准的会话含义。,8.2 会话含义的分类,首先,根据说话者是否遵守会话准则,可以分为标准的会话含义和非标准的会话含义。,儿子:噢,打球去啰!母亲:你的作业做完了吗?,说话人利用违反准则来让听话人推导出所说话语的会话含义,这样的会话含义就是非标准会话含义。,8.2 会话含义的分类,其次,根据会话含义的得出是否依赖特殊的语境或必需的说明,可以把它分为一般

11、的会话含义和特殊的会话含义。,S:有些人迟到了。p:不是所有的人都迟到了。,一般会话含义是不需要特殊的语境或说明,在话语中通常带有的某种含义。,8.2 会话含义的分类,其次,根据会话含义的得出是否依赖特殊的语境或必需的说明,可以把它分为一般的会话含义和特殊的会话含义。,A1:早晨买的鲫鱼呢?B:肥肥(猫)刚才去了厨房。(p:肥肥把鱼吃了。)A2:厨房里怎么一塌糊涂?(p:肥肥到厨房里去捣乱了。),必须依赖特定的语境才能产生,这被称为特殊的会话含义。,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非规约性不确定性,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可取消性,这是会话含义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语用学

12、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如果有可能在原始前提上附加某些前提,则原会话含义就会被取消。可取消性一般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说话人在原先的话语上附加一个分句来表明(或暗示)自己要取消(或废除)原来话语的会话含义;二是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表明(或暗示)说话人意欲取消(或废除)话语中的会话含义。,A1:没有几个大龄姑娘会来参加舞会。(p:有几个大龄姑娘会来参加舞会。)A2:没有几个大龄姑娘会来参加舞会,事实上没有一个会来。,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不可分离性,会话含义是利用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让对方根据话语的语义内容推导出来的。因此,它依附于话语内容,而不依附于话语形式。如果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语用含

13、义,则无论替换什么样的同义结构,含义始终存在。,A1:张三真是个天才。(反话)A2:张三是个智力奇才。A3:张三是个卓越的人。A4:张三有超常的智能。,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可推导性,听话人根据话语的字面意思和合作原则及各项准则,在假设遵守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有限的步骤推导出会话含义。,非规约性,会话含义是通过合作原则及各项准则,越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推导出来的,因此会话含义不是字面意义,也不是字面意义的一部分。,A:这儿好冷啊!p1:请关窗户。(或打开空调。)p2:我们回去吧。p3:请抱紧我。,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不确定性,同一表达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同

14、一语境中,相关的含义也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一个。,8.4 新格赖斯理论,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新格赖斯理论霍恩的QR两原则莱文森的QIM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斯帕伯与威尔逊的关联理论,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为话语交际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给话语交际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对“言外之意”现象给予了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使得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一筹莫展的问题有了新的解题思路。二,使学术界将研究的视角从静态的语形语义分析转移到动态的语用分析,使得语言学的研究更接近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格赖斯的会话含

15、义理论在得到普遍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客观批评:一些重要术语未能明确界说。“合作原则”比较含糊笼统。含义类别的区分不够缜密。含义推导缺乏具体的运作机制。,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合作原则”比较含糊笼统。第一,合作原则的各个准则过于笼统,以至于在某种场合任何东西都能够根据意义推出。第二,合作原则不能解释所有的语用交际现象,例如语言学家范代克(Van Dijk)就明确指出合作原则不适合文学语言。第三,对什么是“合作”表述得不够清晰具体,对什么是“不合作”概括得不够严密充分。,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第二种不合作情况:公然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和准则,如不回答对方的问题或不予理睬

16、。,A:请问贵公司生产该型号的产品需要多少成本?B:“我想,作为一名员工有责任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C:“对不起!我不能说。”D:“无可奉告!”,只有D不合作,为什么?,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第一种不合作情况:故意说谎让对方上当。,编造善意的谎言和倾听美丽的假话,少么?,第三、四种不是不合作。,文化背景不同,交际无法继续进行?缺乏相应知识,无法回答、沉默、支支吾吾等。,8.4.2 新格赖斯理论,针对不足,学术界主要出现了三种匡谬正误的做法:一是基本肯定它,对它的准则尤其是量准则做更具体更精细的形式化分析。二是在认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别的原则。三是完全抛开“合作原则”而另立原

17、则。,8.4.2 新格赖斯理论,霍恩的QR两原则,霍恩认为,会话含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信息量方面,要求说话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听话人比较容易地接受和理解。这也就是齐波夫(G.Zipf)所说的“听话人经济原则”(auditors economy)。二是诸如关系准则,属于“说话人经济原则”(speakers economy)。两条原则合起来,就是“省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因此,霍恩主张把格赖斯的四条减少到两条,即Q(quantity principle)原则和R(relation principle)原则。,8.4.2 新格赖斯理论,霍

18、恩的QR两原则,Q原则使你的话语充分。R原则使你的话语只是必要的。,为了说清这种关系,霍恩还提出了“劳动语用分工”理论(the Pragmatics Division of Labour),人们在交际时总是倾向于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充分的意思,因此首先遵循关系原则,尽量用简单的无标记方式加以表达;但如果关系原则不能完全表达的话,则起用量原则,即用冗长、晦涩、特殊的有标记方式加以表达。,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1.量原则(Q-原则)说话人准则:不要让你的陈述在信息上弱于你认识允许的程度,除非较强的陈述同信息原则相抵触。受话人推论:相信说话人提供的已经是他所知道的最强信息,因此

19、(1)说话人说A(w),而形成“霍恩等级关系”,A(s)A(w),则可推导出K(A(s)或K(A(s),即说话人知道,较强信息是不能成立的。,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构成霍恩等级关系,B回答了较弱的信息,根据(1),暗示较强信息“经常去”不成立。,A:你经常去西湖边喝茶吗?B:我有时去。,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1.量原则(Q-原则)(2)说话人说A(w),而A(w)并不蕴涵内嵌句Q的内容,但Q的内容却为信息较强的A(s)所蕴涵,且s,w形成对比集,则可推导出K(Q)或K(Q),即说话人不知道Q是否可以成立。,A:我相信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知道,相信

20、构成对比集,根据(2),A的含义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2.信息原则(I-原则)说话人准则:最小极限化准则。即“说得尽量少”,只说最小极限的话,只要能达到交际目的即可。受话人推论:扩展规则。即通过找出特定的理解来扩展说话人话语的信息内容,直到认定为说话人的语用意图为止。,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小梅新做了件衬衫,扣子是绿色的。小梅的新衬衫是有扣子的。(联系型推导)小女孩病得很厉害,妈妈伤心地哭了。妈妈是小女孩的妈妈。(隶属归类型推导)明明妈妈昨天与幼儿园老师聊了很久。明明妈妈与一位女老师聊了很久。(常理型推导)张

21、平与李红结婚了,他们买了一套不错的房子。两人合买了一套房子。(联袂型推导),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3.方式原则(M-原则)说话人准则:不要无故用冗长、晦涩或有标记的表达形式。受话人推论:说话人用冗长、有标记的表达形式,他的意思就同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形式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尤其是他要尽力避免常规的联想或用信息原则推导含义。,8.4.2 新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C用“搞”而没有直接说“有”或“买”,含义可能是:票子来得不容易,颇费周折;票子并非用常规的方式买来的;票子并非是花钱买的,A:周末的足球票你有吗?B:我买到了两张。C:我托朋友搞到了两张。,8.4.2 新

22、格赖斯理论,莱文森的QIM原则,莱文森的三原则具体运用时遵照“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的严格次序进行:符合“霍恩等级关系”的表达形式实行量原则推导先于信息原则的推导。其余情况则由信息原则得出特定的理解,除非:并存两个意义相同的表达形式,一个有标记,一个无标记。无标记的由信息原则推导,有标记的由方式原则推导出运用信息原则无法获得的含义。,8.4.2 新格赖斯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利奇(G.N.Leech)礼貌原则共有六条准则:1.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1)尽量少让别人吃亏。(2)尽量多使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于自己的观点。(1)尽量少使自己得益。(2)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23、。3.赞誉准则:减少贬损他人。(1)尽量少贬低别人。(2)尽量多赞誉别人。,8.4.2 新格赖斯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4.谦逊准则:减少表扬自己。(1)尽量少赞誉自己。(2)尽量多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减少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1)尽量减少双方分歧。(2)尽量增加双方一致。6.同情准则:减少与他人情感对立。(1)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2)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8.4.2 新格赖斯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利奇将礼貌原则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1.级别性(gradations)。(1)语言本身的礼貌级别。(2)恪守原则时的礼貌级别。,A:把盐拿来!B:请把盐拿来!C:可以把盐拿来吗?D:能不能麻烦您

24、把盐拿来?E:菜有点淡,不是吗?,8.4.2 新格赖斯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利奇将礼貌原则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2.冲突性(conflicts):礼貌原则的各准则或次准则会发生冲突。,主人:吃了饭再走吧!客人A:好的,恭敬不如从命!客人B:谢谢,不早了,下次吧。,8.4.2 新格赖斯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利奇将礼貌原则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3.合适性(appropriateness)交际中要根据语境(对象、内容、场合等)来选择礼貌手段,确定礼貌级别。,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将交际与认知有机结合起来,从认知的角度对会话含义

25、的推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为语用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给认知科学打下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对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篇章学和翻译学等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有两条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所谓认知原则就是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所谓交际原则就是每一个话语或其他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具有最佳的关联性。最大关联是指:用尽可能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是指:用较小的努力获取足够的语境效果。,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B的回答信息精确度太低,语境效果小,关联性小;D提供了准确

26、而又充分的信息,语境效果最大,关联性最大;但只有C的回答才是最佳关联,一方面他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另一方面又简洁明了。,A:现在几点了?B:八九点吧。C:八点半了。D:八点三十一分二十秒。,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关联性是命题p与一组语境假设C之间的关系。关联性被视为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记忆、行为、声音、情景和气味等的一种特性。如果输入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愿意为处理它而付出努力的话,它就具有了关联性。,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关联的情况有三种:1.加强现时的语境假设(为其提供更多的证据)。2.与现时的语境假设产生矛盾,即提供

27、反证。3.与现时的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含义。,A:你生病了吗?B:是的,我发烧了。C:我没有生病,一切都很好。D:刚刚吃了两片百服宁。,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关联性是由语境效果和所付出的努力两个参数决定的。关联性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A:今晚一起看电影好吗?B:对不起,我没空。C:对不起,我要复习英语。D:对不起,我要复习大学英语第一册的语法。E:对不起,明天要考试。,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8.4.2 新格赖斯理论,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不关联的情况有三种:1.跟已有信息没有联系的孤立的新信息。2.

28、跟已有信息重复但又不能使之加强的新信息。3.跟已有信息矛盾但又不足以否定已有信息的新信息。,我们正在上课。A:1881年5月23日喀布尔天气晴朗。C:我们正在上课。D:你睡着了。,8.5 会话含义的推导,一般推导模式量度含义推导级差含义的推导子句含义的推导,8.5.1 一般推导模式,会话含义推导的一般模式是:说话人S说的话语U具有会话含义p,当且仅当:(i)S说了U;(ii)没有理由认为S不遵守会话准则,或至少遵守合作原则;(iii)S说U而又要遵守会话准则或合作原则,那么S必定想表达p;,8.5.1 一般推导模式,(iv)S必然知道:如果认为S是合作的,必须假设p,这是谈话双方都知道的(所谓

29、“双方都知道”,是指S知道p,听话人H知道p,S知道H知道p,H知道S知道H知道p);(v)S没有阻止H把U理解为p;(vi)因此,S意图让H作p的理解,即在说U时含义为p。,8.5.1 一般推导模式,(i)B说了“女朋友来了”;(ii)没理由认为B是不合作的;(iii)B说“女朋友来了”而又要遵守合作原则,则B必定想表达“晚上不能来下棋了”;(iv)B知道A知道必须假设“晚上不能来下棋了”;(v)B没有阻止A理解为“晚上不能来下棋了”;(vi)所以,B说“女朋友来了”,其会话含义是“晚上不能来下棋了”。,A:晚上下盘棋好吗?B:女朋友来了。,8.5.1 一般推导模式,会话含义的推导虽然有一般

30、的模式,但在现实交际中,步骤(ii)(v)是不明显的,听话人往往觉得能从前提(i)马上得到结论(vi)。,福尔摩斯:“由于长久以来的习惯,一系列的思索飞也似地掠过脑际,因此在我得出结论时,竟未察觉得出结论所经的步骤。但是,这中间是有着一定的步骤的。”(血字的研究),8.5.2 级差含义的推导,级差量度是由含量度判别的词项所构成的有序集。这些词项可以根据其信息量或语义强度大小得到线性有序排列,因而使语言级差表现为一般的有序集形式,即。此有序集的元素e1,e2,en称为级差谓词。语言级差之所以是有序集,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在一个句子结构A中分别代入e1,e2,,就能分别得到语句A(e1)、A(e2)

31、、,这里A(e1)蕴涵A(e2)、A(e2)蕴涵A(e3),如此等等,但不可逆转。,8.5.2 级差含义的推导,常见的语言级差:,8.5.2 级差含义的推导,在会话中,根据语言级差有序集不能逆蕴涵的性质,利用量的准则所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就是级差含义,即:如果说话人在级差量度中断定了一个较低的或较弱的一项(即有序集的右项),那么意味着较高的或较强的一项(即有序集的左项)得不到断定。,A:你经常去西湖边喝茶吗?B:我有时去。,8.5.2 级差含义的推导,其一般推导模式是:(i)说话人S说了p;(ii)有一个表达式q,具有比p更大的信息量(即q蕴涵p),它也许更适合于当时的会话目的;(iii)粗略地说

32、,q和p同样简洁,因此S不说q而说p,显然不是为了更简洁(根据方式准则);(iv)既然S知道q,而冒违反量的准则的风险,说明S肯定意味着让听话人H推出S知道非q(Kq)或至少他不知道q(Kq)。,8.5.2 级差含义的推导,根据级差含义的定义和此推导模式可以从级差谓词中推导出级差含义,其公式如下:级差含义:假设级差形式,如果说话人断定A(e2),那么他的含义是A(e1);如果说话人断定A(e3),那么他的含义是A(e2)A(e1);同理,如果他断定A(en),那么他的含义是A(en-1)A(en-2)A(e1)。,8.5.3 子句含义的推导,子句含义:如果S断定某个复杂表达式p,(i)p包含一

33、个命题q,并且(ii)p既不蕴涵也不预设q,并且(iii)有一个包含q的与p几乎同等简洁的可替代表达式r,而r蕴涵或者预设q,那么通过断定p而不是r,S隐涵着他不知道q是真的还是假的,即他隐涵着可能q并且可能非q(qq),也可以把它表示为一个含义集:q,q。,A:我听说老张下乡了。,8.5.3 子句含义的推导,级差含义和子句含义的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含义的投射问题:复杂表达式的含义不等同于它所有组成部分的含义的简单总和。,S.有学生是青年,如果不是全部的话。S.不是所有的学生是青年。S.可能所有的学生是青年。,8.5.3 子句含义的推导,要解释这种现象,可以建立一个子句含义优先于级差含义的投射机

34、制,即 说话者说话语S时,总是有一个信念集C作支持,C包括(i)说S时的所有背景知识;(ii)C的语义内容,它的蕴涵和预设;(iii)与(i)、(ii)相一致的子句含义,如果不一致,将被排除;(iv)与(i)、(ii)、(iii)相一致的级差含义,如果不一致,也将被排除。因此,话语“有学生是青年,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其级差含义因为与子句含义不一致,所以被排除。因此,此话语只有子句含义:“可能所有的学生是青年。”,8.6 会话含义与外显性提示,会话含义主要由话语的语义,结合合作原则推导出来,但在实际交际中,句法结构往往也能带来一定的言外之意。交际者在会话时,有时并不把话语说得那么含蓄,而是故意使

35、用一些外显的语言性提示,以引导听话者得出他所着意的解释。这些提示,称为外显性语用标记。在汉语中,起外显性语用标记作用的词语很多。它们有时是一个词,如“喔”、“啊”、“哟”、“哦”、“唉”、“不过”、“毕竟”、“终究”等;有时是短语,如“尽管如此”、“不管怎样”、“无论如何”等;有时甚至是个非主谓句或省略句,如“不对!”、“真的吗?”、“是这样的吗?”等。这些词或句子通常作为独立成分出现在一句话语的开头。,8.6 会话含义与外显性提示,使用外显性语用标记,能使说话者在会话中充分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并使对方得到了解,从而成功地交流没有明示的讯息。,A:小张架子真大,请也请不来。B1:不对!他来了。

36、(否定)B2:真的吗?你看他来了。(怀疑)B3:注意!他来了。(警告)B4:不管怎样,他来了。(调和)B5:毕竟他来了。(劝告)B6:尽管如此,他还是来了。(保留),8.6 会话含义与外显性提示,在表示命题态度时,联系不同的语境,同一个外显性语用标记,往往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命题态度。,A:小张昨天摔断了腿。B:唉,这是谁告诉你的?(惊讶)A:玉皇顶就在前面了啦!B:唉,终于到了。(快慰)A:哦,已经快十二点了。B:唉,我们明天再谈吧。(遗憾)A:小米在黑屋里突然摸到了一团毛绒绒的东西。B:唉!后来怎样?(期望),本 讲 小 结,合作原则与准则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新格赖斯理论会话含义的一般推导模式

37、量度含义推导模式,Levinson,S.C.Pragma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考 试 题 型,请分别用真值表法、归谬赋值法和范式法证明以下公式为重言式。构造自然推理,判定下列推理的有效性。请结合语境,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说明下列标有横线的话语所实施的语旨行为属于哪一种语旨行为,并分析说明其是否恰当。分别举两个实例,分析说明预设在话语表达和理解中的应用。假定A和B都是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和准则的,请分析说明B的会话含义是什么,并刻画你的推导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