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814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证唯物法的联系观.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自在事物,人为事物,反对:诡辩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含义,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这

2、表明()A人类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C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3.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会使世界进一步联接为一个整体,以至于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这说明 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创造出来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 这种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A B.C.D.,材料一:一只灰喜鹊一年可以吃掉15000条松毛虫,保护一亩松林;在棉田放马蜂,可减少四次用药;一只青蛙,一天吃掉七八十条害虫;一只成鸭1小时可消灭2000条虫子。当前不少地方利用这些

3、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农作物害虫,既节省人力、物力,又保护生态平衡。材料二: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减少和缺乏,而且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早年的滥伐植被是造成现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请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上述材料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2)材料一中,人们利用喜鹊、马蜂、青蛙消灭害虫的事例,说明正确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就能因势利导,利用事物的联系为人类造福。(3)材料二中,“滥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事例说明,人们如果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

4、4)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就要受到惩罚,材料中所说的破坏植被造成的恶果就是如此。,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区别,整体、部分的含义,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区别,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重视部分搞好局部,部分构成影响整体,整体决定影响部分,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属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做到三点,第

5、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 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2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整体包含在部分之中 B.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据人民日报报道,天津市蓟港铁路在征地拆迁补偿中,由于蓟县有关部门在评估中不讲原则,弄虚作假,慷国家之慨,使大笔拆迁补偿费落入了个人腰包,使国家和集体的财

6、产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用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分析上述材料中的错误做法。,(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2)上述材料中的错误做法违背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的原理,只顾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照此发展下去,最终会使局部利益也保不住。(3)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局部服从全局,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绝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7、,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运动变化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方法论,要求,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质变,必然结果,必要准备,原 理:,方法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优柔寡断、缺乏信心。,这幅“过关”漫画主要反映唯物辩证法(),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关,B,1.下列

8、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唇亡齿寒 邯郸学步 吐故纳新 A B.C.D.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与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俗语是()A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蠧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变化就是发展。”试评析这一观点。,(1)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有着共同的意思,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因此,“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2)变化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是指新事

9、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其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而变化有向上的、前进的,也有向下的、倒退的。只有那些向上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的,绝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题中观点看到了发展和变化的联系,但是没有认识到发展的实质,把变化和发展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在电脑尚未全面普及,部分家庭上网还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网吧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较快的接入速度、灵活便捷的上网方式,为网民上网查资料、学习科学知识、做出经营决策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管理没跟上,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回答45题。4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

10、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D.新事物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5对待上述现象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A.对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要承认和接受 B.只要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必须彻底消灭 C.要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并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其不足 D.坚决取缔网吧,以免影响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做工作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11、这主要告诉我们要()A.坚持适度的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重视量的积累 D.充分重视内因,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斗争性,含义:,属性:,辩证关系,对立 统一,前提,包含,和,含义及方法论,普遍性,含义及情形,特殊性,辩证关系:,方法论:,即:共性-个性 一般-个别,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 寓于,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科学技术也同时带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破坏,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超级武器的研制、跨国犯罪等等。这表明().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依据

12、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2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B.C.D.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宋朝诗人卢梅坡有雪梅诗两首。一首是:“梅学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另一首诗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两首绝妙的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A.B.C.D.5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地存在着 D.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6.南北朝时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

14、铁”。从哲学上看,王安石错在()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依存,不见转化 D只见转化,不见依存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从这句古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A.B.C.D.8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A.世界上的事物各不相同 B.世界充满了矛盾 C.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15、源泉和动力,同一性,斗争性,含义:,属性:,辩证关系,对立 统一,前提,包含,矛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观点,主、次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重要性,要求,1.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的有()祸福相因,相反相成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A.B.C.D.2.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中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

16、年思想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并且长时间沉溺网络也会损害身心健康、妨碍学业。以上材料主要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道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矛盾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事物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 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A B C D,3.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发展、困难并存的现象。困难与发展是什么关系?有一句话讲得很深刻:“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试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哲学观点。,(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同“困难”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的具体体

17、现;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材料中的“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正体现了这一观点。(2)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有主次之分,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体现了这一观点。,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之内涵,辩证否定的实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敢

18、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辨题: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形而上学的。,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19、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劳动者的素质,劳动对象,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文化的发展,1.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辩证否定的原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的原理 A.B.C.D.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根本创新 B.关键创新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承认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否认矛盾,事物变化原因是外部力量推动,承认矛盾,否认矛盾,读漫画“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看,父母的要求是(),A.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B.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C.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 D.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宝宝快跳,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