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8951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一个古老的话题逻辑基本规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述,2,同一律law of identity,思想必须与自身一致,我们所有的确信也必须彼此一致。柏拉图全集.菲多篇任何真实的事物,必定在任何方面与它自身一致。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英文identity的原意分析。,3,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有一原理我们不可为之掩饰,而且相反地,必须永久承认其为真实。这就是: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对立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4,5,排中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同样地,在相互矛盾的判断之间不允许有

2、任何居间的东西,但必须是对同一个东西的同一方面予以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首先把真实与虚假加以规定。那么这就很清楚。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4卷,6,思维规律的哲学思考,唯心论,唯物论;形而上学,辩证法;约定论和反映论;语言规定还是逻辑规定?思维的基本要求,如同公理一般的东西,但也是可以质疑的,质疑的结果不是否定,而是换一个思路,放在一个更可以想象的范围之内。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欧式几何和非欧几何。,7,逻辑不存在清规戒律,对逻辑来说不存在清规戒律,每个人都可以构造自己的逻辑,即他自己的语言形式,只要他愿意,对他的唯一要求是:如果他想讨论这种逻辑,那么他必须清楚他的方法,并给出语法规则,而不是给出哲学依

3、据。卡尔那普,转引自周昌乐编著认知逻辑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8,同一律的表述,A=A:数学表述A是A:变量和常量A A:逻辑连接词思维确定性的标志;自然语言的模糊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语言和思维的规定性和准确性。,9,同一律的两类情形,1、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错误;p17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者“偷换论题”的错误。,10,矛盾律的表述,AAA不是非A(A A)思维确定性最重要的标志;思维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思维的逻辑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反证法和归谬法,11,加

4、利略的实验,在比萨大学执教的这段时间,伽利略有系统地从事物体运动的研究。当时有关物体运动的理论,一般都相信并接受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32年)的学说:物体下落时,重的比轻的要落得快些。传说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曾在教堂前的一个斜塔上做实验。当时的社会名流,学者专家和好奇的人,聚集在斜塔的广场上,都想一睹伽利略对亚氏运动学说所做的历史性挑战。结果伽利略使很多人士失望,一重一轻的两个球从五十多公尺高的塔上同时下落着地。但也可以用推理来说明这个结论。,12,矛盾律的要点: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5、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7页。P20例子,p27爱迪生,13,排中律的表述,A或者非A;A A;二值思维的基本要求;逻辑论证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推导的有效进行。矛盾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之间,没有第三种取值可能性。反证法和归谬法,14,排中律的要点,在一般的语言表述中很少违反排中律。因为我们的日常语言很少仅是正反两方面,只有逻辑和数学是把很多符号归为两方面。模棱两可的规定不严格。但传统逻辑一直这么做,就延续下来了。,15,三个规律之间的关系,一、用现代逻辑的符号表示这些规律,它们都属于有效公式:A A(A A)A A二、同一律是就一个语言对象而言的,语言对象在一个时间区间之中;矛盾律是就两个语言对象而言的,几乎是同时的;排中律则是就三个语言对象而言的,也几乎是同时的。,16,P26,四,1 练习题分析,1、找出相互矛盾的判断;2、二者必有一真,或者必有一假;3、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只有一个真,则可推断出:4、假定甲真,则推出矛盾,由此甲说的假话,由甲说假话可知,根据排中律:乙说的真话。5、也可以假定乙真,如何推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