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3066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门头沟区统计局综合科,一、填报方式和网报时间二、J103-3表、J203-3表三、105表、105-5表、205表,一、填报方式和网报时间,填报方式:1、网上报送(不发放纸报表);2、验收后,报送盖有公章和带有水印()的打印报表。,网报时间:,年报表,定报表,二、J103-3表、J203-3表,1、指标变动情况:A、“年末资产负债”部分新增“国有法人资本”指标B、“利润及分配”部分新增“商品销售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股权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指标,2、主要指标解释:年初存货(011)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

2、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年初存货”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报。流动资产合计(012)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现金(213)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根据“现金”科目的期末数填报。银行存款(320)指单位储存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根据“银行存款”科目的期末数填报。,短期投资(013)指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股票、债券和基金,以及不超过1年(含1年)的其他投

3、资,减去已提跌价准备后的净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的期末数填报。应收账款(净额)(014)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期末数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账款净额”期末数代替。存货(015)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长期投资合计(018)指企业持有的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债权等性质的投资的可收回金额。根据

4、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合计”项的期末数填报。,长期股权投资(217)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的期末数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中有关长期股权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报。长期债权投资(218)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的投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的期末数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中有关长期债权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报。固定资产合计(019)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

5、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固定资产原价(020)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期末数填报。,累计折旧(022)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累计折旧指企业截止到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报。本期折旧(023)固定资产

6、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本期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期增加数填列。在建工程(024)指企业在报告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扣除“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后的可收回金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项目的期末数填报。,无形资产(026)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

7、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是扣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可收回金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的期末数填报。资产总计(029)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流动负债合计(030)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根据会计“资产负

8、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长期负债合计(032)指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应付债券(235)指企业发行的尚未偿还的各种长期债券的本息。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债券”项填报。负债合计(033)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所有者权益合计(034)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

9、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的差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的期末数填报。实收资本(035)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报。,国家资本(036)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集体资本(037)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

10、”科目计算填报。法人资本(038)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国有法人资本(450)指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单位等,用其占用的资产实际投入本企业,用以承担义务和据以享有权利的资金,即投入本企业形成法人资本(法人股)的资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个人资本(039)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港澳台资本(040)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外商资本(041)指外国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主营业务收入(0

11、43)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商品销售收入(508)指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分析填报。主营业务成本(048)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50)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主营业务利润(051)指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取得的利润。根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

12、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审核公式计算填报。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填报注意问题:实行新会计准则的单位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填报“主营业收入”、“主营业成本”、“主营业税金及附加”指标,主营业务利润计算得出。),其他业务收入(052)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对应项分析填报。其他业务利润(053)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及应负担的费用、税金后的净收益(如为净支出应以“-”号表示)。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其他业务利

13、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填报注意问题:1、实行新会计准则的单位不填报以上两个指标。2、营业外收入不是其他业务收入。)营业费用(049)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管理费用(054)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报。税金(055)指企业按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归纳本期累计数填报。,财产保险费(056)指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所支付的财产保险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的本

14、期累计数填列。差旅费(057)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填报。工会经费(058)指企业按规定计提的拨交工会使用的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填报。财务费用(062)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利息收入(202)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下“利息收入”填报。利息支出(201)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下“利息支出”填报。,资产减值损失(332)指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

15、资产减值损失”或“提取各种准备”项填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6)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填报。投资收益(065)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实行新会计准则核算的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和处置损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处置损益,证券

16、公司自营证券所取得的买卖价差收入,这些也包含在本项目内。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填报。,股权投资收益(460)指企业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收益。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下明细科目分析填报。债权投资收益(461)指企业各种债权性质的投资收益。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下明细科目分析填报。营业利润(064)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066)指企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实际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企

17、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根据“补贴收入”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利润总额(069)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应交所得税(070)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应付股利(330)指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和利润。根据会计“利润分配表”中“应付优先股股利”和“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的本期累计数之和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用“应付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转作资本(

18、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31)指企业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包括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根据“利润分配表”中“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本期累计数填报。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职工(含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工资总额,反映的是报告期的发生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如果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工资未计入“应付工资”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应付工资总额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福利基金支付的工资、奖励、福利等费用。,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

19、78)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发生的福利费总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如果付给外方及港澳台方人员的福利费未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应付福利费总额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福利基金支付的工资、奖励、福利等费用。应交增值税(080)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应交纳的增值税。根据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合计”或“本期实际应纳税额”累计数计算填列。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要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20、上缴的各种费用(428)指企业上缴给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费用,包括工商管理费、税务代理费、年检费、消防费、卫生费、联防费、绿化费。根据会计成本、费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填报。,劳动、失业保险费(073)指企业在报告期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职工缴纳的社会劳动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以及其他人身险。为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缴纳(含在国外缴纳的)的养老、医疗等人身保险也包括在内。根据会计成本、费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填报。不包括“应付福利费”支付的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075)指企业在报告期为职工交

21、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支付的职工住房补贴。不包括一次性住房补贴。支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住房费用和补贴也包括在内。根据会计成本、费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340)指报告期内每月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人数。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取得工资或其它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单位的不在岗职工。计算方法为: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报告期内各月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和/报告期内月数其中: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A.谁消费、谁统计;B.何时投入使

22、用,何时计算消费量;C.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应重复计算,应扣除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要求企事业单位“谁”实际消费了能源,不论其支出费用与否,就由“谁”统计其消费量。,要求企事业单位依据计量仪表或其它能源消费的原始记录,按照自然月(28-31天)、自然年(360-365天)建立统计台帐。,三、105表、105-5表、205表,1、能源消费的统计原则,2、年报105表要求、修订内容及指标解释,报送表种:105表 非工业主要能源消费报送时间:企业网报 2008年1月31日前 报送方式:网上填报,要求:,1.名称由主要能源和水消费情况 变更为非工业主要能源消费 表号去掉专业

23、代码,千克,2.取消“水”、“汽油费用”、“天然气费用”、“电力费用”等四项指标3.非工业水消费单独增加105-5表,修订内容:,指标解释:,能源消费量:是企事业单位及其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在报告期内为进行各种业务活动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数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耗能设备、照明、采暖制冷、车辆、炊事等消耗的能源。不包括:1.企事业单位所属的法人单位的用能。2.企事业单位对外销售的能源。3.企事业单位为居民住宅区(包括所属家属区)或其他单位提供的各种能源(注意: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能源与提供给他人的能源品种相同)。,电,注意:通常情况下北京市电力公司在给各企事业单位收缴电费时会提供交费清单,还会提供

24、电费专用发票,发票上的用电量应与交费清单上“抄见电量”+“加减变线损”一致。但部分发票上往往用电量一栏填写“见清单”,或会出现金额对应,用电量并不对应的情况。,汽油、柴油 实时报销的企事业单位,应要求供应部门开具标明油料消费实物量的发票,以便统计人员建立能源消费台帐,准确填报统计报表。使用加油IC卡的企事业单位,应每月主动到供应部门索要含有实物量的“加油IC卡对账单”,并根据对账单数据登记统计台帐,依据台帐填报统计数据。企业征用私车完全归企业办公使用,汽油、柴油消费量全部计入企业消费。若私人汽车既为企业所用,也为私人所用,则消费量不能计入企业消费量。,油,气,注意:购买天然气消费卡的企事业单位

25、,应要求供应部门在开具发票时标明实物量,以便统计人员建立统计台帐,准确填报统计报表。液化石油气要注意计量单位:千克单位换算:1千克液化天然气=1.38立方米天然气 1立方米天然气=0.7256千克液化天然气,热,注意:外购热力费用是企事业单位在报告期内的实际消费的热力费用。该指标可以从财务帐相关科目中取得,若未实际支付热力费用,按应交数填报。若财务帐“热力费用”中包含了报告期企业自备锅炉的燃料费用、采用中央空调取暖单位向供暖方交纳的采暖费用、以前拖欠而在本期补缴或为下一个采暖期预交的部分,应予扣除。,热,注意外购热力 年报:若财务帐中“热力费用”是一个采暖期(上年11月15日-本年3月15日)

26、发生的费用,可直接采用,不必按日历时间再做计算。定报:对于一次性缴纳整个采暖期的热力费用的单位,不能将热力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消费,须将其分摊到相应的报告期。,取消原年报中水的消费一项指标,水消费单独设表,独立上报。名称表号:非工业水消费者 105-5 报送时间:2008年1月31日前网上填报。与105表同时上报。,3、年报105-5表变化情况及指标解释,变化情况:,指标解释:,取水总量:指报告期内企事业单位从各种水源提取的,并用于各种业务经营活动的水量总和。包括水的产品纯净水、矿泉水、热水、地热水。,不包括对外供水量(1)企事业单位内部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的用水。(2)企事业单位为居民住宅区(包括

27、所属家属区)或其他单位提供的水。,地表水:指直接采自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源的水(包括企业采自河流、水库、湖泊用于冷却,不重复使用,又排出的水,俗称自流水)。地下水:指企业通过自备井直接采自地下的水。即俗称的井水。注意:不能将企业所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当成自来水填报,自来水:指地表水、地下水等经过供水企业加工处理,经认定达到自来水供水标准,通过城镇自来水管道供应的水。管道供应的未经达标处理的水:指地表水、地下水等,未经过供水企业净化处理或经净化处理而未达标准,通过管道供应的水。使用村、乡、镇自办水厂供应的水虽经管道输送并可作为自来水使用、但如未经达标处理,仍要作为“管道供应中未经达标处理的水”

28、填报。如经认定达到自来水供水标准,则按自来水填报。,中水:指城市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达到相关标准,通过管道或其他方式供应的水。不应包括企业自己处理并使用的水雨水:指企业通过人工集雨场地收集雨水并利用微型蓄水工程(水窖、水柜等)蓄集而利用的雨水量。,排放量:指企业用水后排放的废水量。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指企业通过市政污水排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废水量。企事业单位绿化清洁用水、车辆清洗用水、使用的地热水及通过沟渠渗透的水应按“排放量”填报。为满足审核公式要求,这部分用水的排放统一填报在“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项中。直接排入河道:指企业用水后直接排入河道的废水量,包括经企业自有污水处理厂处

29、理后排入河道的水量。,耗水量:指企业在输水、生产和排水过程中由于蒸腾蒸发以及产品吸附而不能回归到各种水体所消耗的水量。纯净水、矿泉水用作取水量统计时,应填报在“其它水”中。在作为“补充资料”填报时,应作为耗水量填报在“耗水量”一项中。饮用的自来水如有计量,也应填报在耗水量中,在自来水排放量中则应把这部分扣除。对外供水量:指企业将提取的水经过处理(或未经过处理)后直接供给其他经济单位或住户使用的水量。包括大型企业对周边企业和居民的供水量(以及对本企业居民区的供水量),也包括污水处理厂对外直接供应的中水量。,、定报205表要求和修订内容,定报表号:205表定报名称:非工业主要能源和水消费报送时间:企业网报 季后8日前 注意:205表第四季度免报报送方式:网上填报,要求:,修订内容:,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