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钥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31170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钥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鉴赏诗歌的钥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鉴赏诗歌的钥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鉴赏诗歌的钥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鉴赏诗歌的钥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钥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钥匙.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钥匙,2006年考试说明:,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 内容。,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 意象(景、物),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客观之象,主观之意,意象,融合,意象,意象: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 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高考回眸,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

2、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高考回眸,03北京 春招,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 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大雁抒情,寄托自己的浓浓乡情。,1、找出意象 2、抓住特征 3、把握感情 4、领悟意境,答题技巧,谈意象,意象群,柳惜别怀远 芳草离恨菊隐逸 黄鹂喜鹊

3、欢快喜悦松竹梅坚毅清幽 鸿雁征帆思亲漂泊梧桐凄凉悲伤 乌鸦荒凉阴冷 莲高洁 杜鹃 悲痛思归 牡丹富贵 黍离麦秀昔盛今衰 月思乡怀人 芭蕉离情别绪 斜阳荒凉破败,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感。,哀 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

4、杂诗:“三更忽轸(zh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同声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巴 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诗:“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查阅成语”曲高和寡”

5、便知。,白 衣 苍 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又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责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菰(g)菜羹:菰菜、莼(ch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乡思)

6、”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

7、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8、骚。”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采 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

9、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怀橘: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就是指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南冠:指囚犯。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李白流夜郎闻酾不预:“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