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教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3324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7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时期的教育.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晓慧,本章要点,系统了解隋唐时期的教育情况,以及韩愈的教育思想,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第二节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第四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思考题:1试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2简析韩愈的教育思想。,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隋唐实行重振儒术,主要表现在:尊孔、提高儒士的地位;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决定了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儒经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才。,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二、对佛

2、教、道教的提倡与利用三、儒、佛、道融合的趋势兼容佛道: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教育体系仍然是隋唐时期封建教育的核心。儒家教育也积极吸收佛教、道教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及其组织管理的特点,这为以后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每一座道观、佛寺都是一座带有宗教色彩的学校。,第二节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一、隋朝的学校教育隋文帝时期设立了国子寺,内设祭酒1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1人。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这在中国教育发

3、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律学和医学尚在萌芽中。,二、唐朝的学校教育,唐朝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典型。(一)官学中央官学唐朝中央官学体系完备,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六学是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和律学(此三个为八品以下子弟),一馆是指750年设立的广文馆(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一)唐朝的中央官学,唐朝对六学一馆中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招收学生的标准以及教学内容,都做了具体规定。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也附设有学校:太医署(医学校)、司天台(天文、历数学校)等。门下省:弘文馆(学生较

4、杂,大致为皇太后、皇后亲戚)东宫:崇文馆尚书省的祠部:崇玄学(道家),(二)隋唐时期的地方官学,隋朝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承隋制,在地方上也推行州县二级制,县以下有乡,乡以下有里。唐代地方官学有三种:经学,医学,和崇玄学,由府州的长史主管,具体事务归司功掌管。唐代尊崇道教,不仅在中央设置了祟玄学,而且在各州也建立了一所祟玄学,设玄学博士1人,讲授道德经、庄子、文子等道教经典,学生毕业后可参加道举考试。学生毕业后一是升入中央四门学,二是直接参加科举考试。另外还可以被委派去做一些地方小官吏。,三、隋唐时期的私学,唐代私学一直和官学并存。唐朝明文鼓励私人办学。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学习诗歌也

5、成为私学和家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不同层次,办学灵活,机构简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较广,私学为唐代教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四、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一)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国子监,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模式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以统一管理为主。(二)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入学年龄:14-19岁 束脩之礼旬考(后改为月考)、岁考、毕业考试长假(田假和授衣假)和短假(旬假),四、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三)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把儒经分为大经(礼记和左传)、中经(诗经、周礼、仪礼)和小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

6、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是公共必修课。(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达官显贵子弟进入讲儒学为主的学校,毕业后成为封建官吏候选人;平民子弟进入各种专科学校,毕业后成为专业人才。,四、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五)学校类型的多样化(六)学校的分布面较广(七)重视医学教育(八)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弘文馆和祟文馆一方面担负着整理图书、详正图籍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招收生徒,进行教育活动。双重的任务使其既是一个研究机构,又是一个教育机构。太医署、司天台、太乐署等则兼有行政机构、研究机构和学校的性质。在这些专职行政部门中,都设有博士、助教或乐师等教学人员,一面进行专业研究,一面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

7、和研究的任务成为行政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机构中派生出了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既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又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前的选士制度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自隋朝产生后,经过唐朝的发展,宋、元、明的演变,更加完备化、定型化,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在中国历史亡存在了1300年,对隋唐以后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8、隋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要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士大权,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适应隋朝社会发展,科举制就产生了。表现是隋炀帝(607年)时,诏十科举人。十科举人中,大概文才秀美一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到了唐朝,中央政府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推行科举制,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制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区别:之前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一)考生来源与报考

9、方法唐代常科的考生主要来源:生徒(由学校将考试合格的学生选送),乡贡(由州县选送)。报考时间大约是每年的十一月一日。报考学生到京后,必须先拜谒先师。“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二)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招收非常人才,由皇帝亲自主持。常科的科目有秀才(博学最高)、明经(考核儒家经义)、俊士、进士(注重诗赋)、明法(选拔司法人才)、明字(文字理论和书法)、明算(算术)、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为常设科目。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10、是非常设科目。武举,考试内容是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以及糊名考试。,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三)考试的方法帖经:考查记诵能力。口试:当场回答问题。墨义: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考察记忆力。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诗赋: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三、科举制和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然后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将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结合在一起,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

11、的内容,方法等。,四、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一)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二)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三)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消极影响:第一,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第二,科举制有很大的欺骗性。第三,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第四节 韩愈(768-824)的教育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猛烈反对佛老,提倡古文运动。著作韩昌黎全集。一、振兴儒学的卫道者古文运动的主将“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二、“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他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还有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人性中

12、除了性之外,还有情,情也分为上、中、下三品。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具体表现。(一)决定人的发展主要因素是人性,教育也不可能改变人性。(二)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三)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三、“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明先王之教”,“学所以为道”。先王之教:仁义道德(诗、书、易、春秋)“道”:就是抽象化了的封建仁义道德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对付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四、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建议上层的统治者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培养合格的管理而教育天下英才。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五、论尊师重道师说,(一)教师的任务传道,传授儒家仁义之道,首要任务;授业,讲授诗书易春秋六艺经传和古文;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二)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三)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交互为师,教学相长。,六、论教学方法,(一)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二)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三)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