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809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异常所致的基本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而非独立的疾病根据血液粘滞因素的变化,可分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血液低粘滞综合征,第一节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lood hyperviscosity syndrome,BHS),一、概念,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增高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简称高粘血症)。,包括一切血液粘滞因素(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性等)所导致的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粘滞因素一过性增高不属此范畴,二、血液流变性变化及分型,根据血液粘滞因素的变化,实验室分型:,1.特征:HCT增高2.见于红细胞增

2、多的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缺氧(高山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肺心病)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如烧伤、创伤等)3.治疗:血液稀释疗法,(一)红细胞压积增高型(血液浓稠型),1.特征: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均2.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和骨折等3.治疗:药物溶栓解聚,(二)红细胞聚集增强型,1.特征:RBC刚性指数、变形指数2.血液病、血管栓塞性疾病、缺氧和酸中毒(糖尿病、休克等)3.治疗:药物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三)红细胞刚性增强型,1.特征:p增高2.根据增高的血浆成分又可分成:巨球蛋白增高型纤维蛋白增高型球蛋白增高型血脂增高型(甘油三酯

3、、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核酸增高型:见于急性白血病3.治疗:血浆置换疗法,(四)血浆粘度增高型,三、临床表现及分型,(一)临床表现:血液粘稠血流淤滞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神经系统症状:头昏痛胀、失眠、健忘、耳鸣、倦怠、头皮和肢体发麻等其他:视觉障碍、舌下静脉曲张、胸闷、四肢乏力、唇指发绀、瘀点瘀斑等严重时可致器官功能障碍,三、临床表现及分型,(二)临床分型:,四、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病因,(一)基本病因 继发或并发于某些疾病(二)促进因素 促进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形成的因素(各种应激、吸烟、食谱异常和地理环境因素等),五、血液高粘滞综合征与微循环障碍,高粘血症的关键性表现是微循环障碍两者的严重程度有

4、密切的相关性,(一)高粘血症导致微循环障碍:1.流阻微循环血液灌注2.RBC变形性,难以顺畅通过毛细血管3.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性、粘附性增强,甚至形成微血栓,阻塞微循环4.血液高粘状态导致法-林效应逆转的临界血管半径增大微循环严重障碍,(二)微循环障碍使血液粘度进一步增高:缺氧、酸中毒、ADP、ATP1.损伤微血管血浆渗出HCT2.破坏HbRBC刚性增强3.破坏红细胞膜RBC聚集性增强4.血管内皮受损血细胞和血小板粘附5.细胞损伤释放活性因子血细胞聚集增强6.pH临界半径较大微血管b,血液粘度增高与微循环障碍的恶性循环,六、临床意义,预告发生心肌梗死和中风倾向提示可能有潜在疾病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更新治疗观念和方案,七、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预防,适时饮水少食高脂肪食物、甜食、动物内脏等多食富含卵磷脂和vitC的食物戒烟,少熬夜,坚持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第二节 血液低粘滞综合征,(blood hypoviscosity syndrome),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降低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低粘滞综合征。,一、出血性低粘滞综合征特征:HCT,且与血液粘度平行主要见于几种出血性疾病,失血组织间液回流相对RBC二、非出血性低粘滞综合征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见于:绝对RBC(贫血)蛋白质过度消耗(尿毒症、严重肝病、肿瘤晚期、急性肝炎、麻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