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878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常见疾病.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运动系统解剖生理与常见疾病,第四章 运动系统解剖生理第一节运动系统解剖,组成骨:起杠杆作用,人体206块骨骨连接:骨骨之间的连接。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骨骼肌:运动中赋予动力骨起杠杆作用,骨连接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骨骼,骨bone的分类,根据骨的形态长骨long bone短骨short bone扁骨 flat bone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长骨呈长管状,主要分布于四肢组成:骨干:内有髓腔,容纳骨髓。骺:有关节软骨,构成关节面。骺软骨:骨干和骨骺的交界处的一层软骨板短骨 呈立方形,位于连结牢固、运动较复杂的部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2、如腕部的腕骨和足后部等部位。,骨干,骺,扁骨呈板状,它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对器官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如头颅的顶骨和骨盆的髋骨等。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骨膜Periosteum: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成骨细胞,对骨的感觉、营养、滋生有重要作用骨质 Bone substance:骨密质compact bone:坚硬、致密、抗压及抗扭曲力强骨松质spongy bone:疏松、呈蜂窝状,可减轻骨的重量、承 受较大压力 骨髓Bone marrow:红骨髓Red marrow:具造血功能,在骨骺、短骨及扁骨的骨松质内,终生

3、保持造血功能黄骨髓Yellow marrow: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细胞取代,成为无造血功能的黄骨髓,骨的构造General structures of bone,骨膜,骨质,骨髓,骨的理化性质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有机质Organic material: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构成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和韧性。,无机质Inorganic salts:主要是碱性磷酸钙。赋予骨硬度和脆性,骨的生长和发育,膜化骨直接从胚胎的间质膜的基础上形成骨组织软骨化骨先产生软骨雏形,再逐渐被骨组织代替,软骨化骨,骨连结和关节基本结构,

4、分类直接连接Continuous joints 借助纤维缔组织、软骨和骨直接连接。不可活动或者少量活动,如耻骨联合间接连接Discontinuous joints 关节,活动范围大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辅助结构,耻骨联合,关节joints基本结构,关节面Articular surface参与组成关节的骨的接触面,附有关节软骨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 附着于关节周围的纤维结缔膜分类纤维膜滑膜关节腔Articular cavity密闭、负压,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joints辅助结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关节的运动,移动、环转、旋转收和展、屈和伸,Di

5、slocation,肘关节脱位,半月板损伤,骨blone,一、骨的分类成人骨206块,按部位分为颅骨skeleton skull躯干骨bones of trunk四肢骨appendicular上肢骨下肢骨,Skull颅23:由脑颅和面颅构成,面颅骨15块鼻骨2、泪骨2、颧骨2、下鼻甲2、上颌骨2、下颌骨1、犁骨1、舌骨1脑颅骨 8块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枕骨1、蝶骨1,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上颌骨,下颌骨,顶骨,颞骨,额骨,枕骨,蝶骨,颅骨连接囟门,危险三角Danger area,口角二侧至鼻根区的三角区,称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深部静脉网不仅与浅静脉的分支相通而且与眼眶、颅腔海绵窦

6、相通。,躯干骨51,椎骨26 vertebrae胸骨1 sternum肋12对ribs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1块,女性骨盆重要骨性标志。尾椎:1块,胸骨:柄、体、剑突胸骨角Sternal angle: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肋骨胸廓:由12对肋和1块胸骨组成。与12块胸椎共同围成骨性胸廓,保护胸腔内脏器,参与呼吸运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角,附肢骨骼,上肢骨Bones of upper limbs上肢带骨Should girdle 锁骨clavicle肩胛骨scapula自由上肢骨Bones of free upper limb肱骨Humerus桡骨 R

7、adiusand尺骨ulna腕骨Carpal,掌骨metacarpals指骨 phalanges,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下肢骨Bones of Lower Limb 下肢带骨Pelvic girdle:髋骨hip bone自由下肢骨Bones of free lower limb:股骨Femur in thigh 胫骨Tibia腓骨 fibula 跗骨Tarsals,跖骨metatarsals,趾骨 phalanges of toes,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股骨,胫骨,腓骨,髋骨,骨盆,组成由髋骨、骶骨和尾骨构成功能有效传力保护盆腔,髋骨,骶骨,

8、尾骨,肌肉,肌肉分类,长肌Long muscle短肌Short muscle 阔肌Broad muscle轮匝肌Orbicular mucle肌肉组成肌腹Muscle belly肌腱Tendon(腱膜aponeurosis),肌腹,肌腱,全身肌群,人体肌肉的分部,人体肌肉分为躯干肌、头肌、上肢肌和下肢肌四部。1.躯干肌 背肌、颈肌、胸肌、膈肌、腹肌 2.头肌 面肌和咀嚼肌 3.上肢肌 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4.下肢肌 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胸大肌,三角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肱二头肌,股直肌,胫骨前肌,胸锁乳突头肌,肱桡肌,三角肌,斜方肌,背阔肌,臀大肌,腓肠肌,第二节运动系统生理(自

9、学)骨骼肌的收缩机制,肌肉在收缩时,暗带的长度不变,只有明带的长度缩短,同时H 带也相应地变短。,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发生兴奋,在膜上出现动作电位后,在细胞内部则发生肌小节的缩短导致收缩,后者是由前者触发引起的。兴奋(动作电位)触发收缩(肌小节缩短)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外在表现,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又称动力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仅表现为肌肉长度缩短,而肌肉的张力不变。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性收缩,表现为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化。单收缩和收缩的总和 用单个电刺激来刺激肌肉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可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第五章运动系统常见疾病,你

10、所知道的运动系统疾病有哪些?你能说出其中一个疾病的大致表现吗?,第一节 颈椎病第二节 腰间盘突出症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第五节 关节扭伤,第一节 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神经、脊髓、椎动脉损害而表现的综合征候群。,纤维环,髓核,脊髓,脊神经根,突出,一、颈椎病病因和发病机制,颈椎的退行性变:椎间盘变性、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椎体边缘骨刺形成 慢性劳损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外伤,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症状: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

11、物落地。体征:椎旁肌肉压痛或叩痛,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椎间扎挤压试验阳性,椎间扎分离试验阳性,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二)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颈痛不明显,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体征:霍夫曼氏征阳性,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三)椎动脉型(椎基动脉供血不全)症状:眩晕为主要症状,头痛(发作性胀痛),视觉障碍,猝倒,神经衰弱等。体征: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四)食道压迫型颈椎病症状:吞咽障碍;早期主要为吞服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

12、感(烧灼、刺痛等),渐而影响软食与流质饮食。其他颈椎病症状体征:同其它颈椎病相同。,三、辅助检查,主要为X线检查:可发现病理性变化其它检查: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颈椎静脉造影等。,1.症状:颈部痛,眩晕,头痛及视力减退等.2.体征:颈部活动常常受限,肿胀,压痛。3.辅助检查:(1)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平片可以发现患颈椎病理性移位。(2).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部可以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声音。,四、诊断要点,五、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要点,治疗原则:综合治疗为主。治疗要点:常用治疗:牵引治疗、理疗法、推拿法、针灸法、神经阻滞术、手术治疗等。药物辅助西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保泰松、

13、消炎 痛、奈普生、布洛芬、芬必得、奇诺力、扶他林中成药:复方软骨素片、丹参片等,牵引治疗,颈椎病的重点,知识重点: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能力要求:颈椎病病因、症状、问病要点、诊断要点、疾病评估、治疗原则、可选择的药物、推荐药品的介绍(包括药物的名称或有效成分、规格、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或禁忌证)、与其它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用法用量、价格、有效期等),第二节 腰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椎间盘的结构,构成:软骨板,髓核,纤维环。软骨板是交换通道。髓核为胶冻状物质。纤维环表层有血管和窦椎神经支配。,一、病因

14、和发病机制,1 椎间盘退行性变(基本因素)2 损伤(诱因)3 遗传因素4 妊娠,症状:1.腰部疼痛反复腰痛发作,轻重不一,严重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休息后减轻,咳嗽、大便时加重。2.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痛,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大腿后侧、小腿外则、足跟或足掌,严重可影响站立和行走。病程长者,小腿外则、足跟、足背或足掌可出现主观麻木感。,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体征:1.腰部活动障碍2.脊柱侧弯 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坐骨神经痛解剖图,三、辅助检查,1 X线平片 2 X线造影 3 B型超声检查4 CT和MRI5 其他,X线平片,腰椎出现侧弯,两侧椎间隙不等宽,病变侧变窄

15、,CT,MRI,四、诊断要点,1、病史2、症状:腰腿痛3、体征:腰部活动障碍、脊柱侧弯、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4、辅助检查:X线平片或CT或MRI等方法,能准确地作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及主要引起症状部位。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五、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3周,3个月不弯腰持重。骨盆水平牵引2周;硬膜外注射醋酸泼尼松,利多卡因;理疗、推拿、按摩。2.手术治疗,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维生素D受体

16、基因、型胶原基因。雌激素缺乏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运动和制动疾病因素营养因素:1).钙;2).蛋白质3).维生素C,二、临床表现,疼痛:58%的骨质疏松患者会发生疼痛。疼痛的位置不固定,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消失、断裂产生微骨折,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多见,占70%80%,缓解疼痛是我们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目的之一。,二、临床表现,驼背、变矮:身高变短520cm不等,这是人老了以后逐渐发展的体态,由于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椎压缩性骨折后,脊柱后侧凸出,人体变矮又驼背,由于驼背压迫呼吸系统,可以引起呼吸困难.,二、临床表现,骨折 20%的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呼吸功能下降,

17、骨质疏松常见骨折,三、辅助检查,1生化检查:血清总钙正常或降低;血清无机磷正常或降低;血清镁正常或降低2 骨密度测定:骨密度将低3 X线检查:骨小梁减少,四、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要点,治疗原则:缓解疼痛,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折。预防举措:营养,运动,光照。骨质疏松的三大疗法:运动疗法,食物疗法,药物疗法。,四、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要点,冶疗药物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矿化类药物:包括钙、活性维生素D等,它能调节骨代谢。第二类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伊普拉芬等。第三类是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氟化物,第五节 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

18、等扭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肤破损的证候。,踝关节解剖图,踝关节构成:内踝,外踝,后踝。踝穴构成:胫骨远端关节面、内踝、外踝、后踝。,内踝,外踝,后踝,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足处于跖屈位。内翻、外翻暴力。踝关节慢性不稳定,二、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表现,有明显扭伤史,跛行。疼痛,肿胀。急性期有淤斑。压痛,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即可诊断。部分撕裂时,剧痛;完全撕裂时,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X线可见外侧关节间隙增宽;伴有骨折时,压痛、X线可见骨片。,三、辅助检查,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內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再将踝关节踝关节外翻以

19、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前抽屉试验: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其活动范围是否变大,并与未受伤一侧进行比较。,四、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治疗原则: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急性期冷敷,48小时后局部理疗。韧带部分损伤或松弛者:背屈90位,外翻或内翻位靴形石膏固定2-3周。宽胶布、绷带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者:靴形石膏固定4-6周。,四、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关节内骨片:切开复位,修复韧带。反复扭伤者:可穿高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跟外侧加高11.5cm,维持足于外翻位。防止足内翻。关节成形术。,病例分析一,男,46岁。腰痛伴左腿痛

20、反复发作3年。疼痛时重时轻,痛时在床上翻身有困难,轻时能参加轻体力劳动,但走路多时或弯腰持重物时疼痛加重。疼痛部位在腰下及左侧臀部大腿内侧,可反射至小腿后侧。今日症状加重卧床一周为缓解就医。患者半年前弯腰搬重物扭伤腰,已痊愈。,病例分析一,体检:脊柱于腰段向右侧凸,在腰4、5棘间隙有一拇指大压痛点,左侧骶棘肌张力较对侧高,于左侧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可触及压痛,且沿腿后侧反射到足跟。左侧直腿抬高试验30度时引起疼痛。神经系统检查:小腿外侧和足内侧痛觉减退,伸踝关节及趾力量弱于对侧。膝反射及踝反射()。X射线检查:平片显示脊柱腰段向右凸,腰4、5椎体间隙较上位间隙窄,余未见异常。,问题1.诊断及诊断依据?2需要做哪些检查?3治疗原则是什么?,病例分析一答案,分析1.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2)诊断依据疼痛部位在腰下及左侧臀部大腿内侧,可反射至小腿后侧。腰4、5棘间隙压痛。X射线检查:腰4、5椎体间隙较上位间隙窄。2.进一步检查 CT和MRI检查。3.治疗原则 卧硬板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针灸等。药物治疗:解热镇痛药,活血化瘀的中药,外用膏药。,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