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927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第2版),吕文红 郭银景 唐富华 杨 阳 陈幼峰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章 电磁兼容概述,1.1电磁干扰的危害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危害:电磁干扰会破坏或降低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BP机发射台等大功率电磁信号的干扰,影响飞机正常起降;移动电话信号干扰可使仪表显示错误,甚至可以造成核电站运转失灵。水管中的地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医院里高灵敏度的电子仪器屡受影响。由于没有采取对电磁骚扰的防护措施,一位旅客在飞机上使用调频收音机,使导航系统的指示偏离10度以上。,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雷击引起的浪涌电压,属于高能电磁骚扰,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信息中心大楼 1992年6月22日傍晚

2、,一个落地雷击中某信息中心大楼顶,楼内的大型计算机与小型计算机网络中断,整个计算机系统停止工作达两天之久,损失数十万元。大楼装有避雷针,闪电由避雷针引入大地,大楼、人员及普通设备安然无恙,但雷电流在四周产生的巨大脉冲电磁场,却使具有极为灵敏的微电子器件的计算机系统毁坏了。,金融行业 1995年6月,某省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一座33层高楼遭雷击,导致网络停止工作3天,几亿元资金无法运行,仅利息损失就达200多万元。2005年5月18日,南安市工商银行计算机网络设备被雷击坏,损失10万元。微波通信系统 某大电网有微波站近百个,其中进口设备站65个。事故统计表明,造成设备损坏、导致长时间通信中断的主

3、要原因是雷害。某一线段的15个站有12个站曾遭受雷击影响正常通信,个别微波站几乎每年都遭雷击。,计算机网络 某机场航材供应中心计算机网络有主机2台,带有若干终端,安装在机房二楼,大楼有一台服务器及若干微机,构成一个局域网。1995年7月,在一场暴雨中近区落雷,计算机网络瞬即全部停运,两台主机的数据库被冲乱,大楼HUB损坏,与HUB连接的微机和服务器网卡损坏。人身财产 1976年1989年我国南京、茂名和秦皇岛等地的油库及武汉石化厂,均因遭受雷击引爆原油罐,造成惨剧。,电磁干扰对航天系统造成的灾难性后果1969年11月14日上午,土星V-阿波罗12火箭-载人飞船发射后,飞行正常。起飞后36.5s

4、,飞行高度为1920m时,火箭遭到雷击。起飞后52s,飞行高度为4300m时,火箭又遭到第二次雷击。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大型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在飞行中诱发雷击的事件。1962年开始进行的民兵I导弹战斗弹状态的飞行试验,前两发均遭到失败。这两发导弹的故障现象相似,都是制导计算机受到脉冲干扰而失灵。,经过分析,故障是由于导弹飞行到一定高度时,在相互绝缘的弹头结构与弹体结构之间出现了静电放电,它产生的骚扰脉冲破坏了计算机的正常工作而造成的。1967年大力神C运载火箭的C-10火箭在起飞后95s,飞行高度26km时,制导计算机发生故障。C-14火箭起飞后76s,飞行高度为17km时,制导计算机也发生了故障

5、。经过分析,制导计算机中采用的金属网套没有接地的部分与火箭之间产生电压,当火箭飞行高度增加,气压下降到一定值时,此电压产生的火花放电使计算机发生了故障。,1991年英国劳达航空公司的那次触目惊心的空难至今令人难忘,有223人死于这次空难。据有关部门分析,这次空难极有可能是机上有人使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它释放的频率信号启动了飞机的反向推动器,致使机毁人亡。1998年初,台湾华航一班机坠毁,参与调查的法国专家怀疑有人在飞机坠毁前打移动电话,导致通信受到干扰,致使飞机与控制塔失去联络,最后坠毁。,1.1.2 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据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研究所自1994年以来对近万名长期

6、操作电脑的职业女性进行的跟踪调查表明,长时间操作电脑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其他职业妇女的概率高出43%。研究人员用雌性白鼠在电磁场中进行模拟实验,不久发现白鼠的乳腺出现肿癌,其成长速度与磁场强度有关。据美国的一项报告,德伯特公司有12名孕妇在荧光屏前工作,一年间竟有7名孕妇流产,1名孕妇早产;国防兵役局有15名孕妇在荧光屏前工作,有7人流产,3人产下畸形婴儿。,一位意大利企业家使用手机,工作效率大增,可3年后他的头部发现癌瘤,从CT确诊癌瘤部位恰好位于手机天线顶端习惯放置的部位。1994年一位美国商人使用移动电话4年后,同样也发现了头部癌肿,经治疗无效死亡。,1.1.3 电磁脉冲在军事上的

7、应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在E8“联合星”飞机携带和使用电磁脉冲武器。1993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竖琴”的电磁脉冲武器实验,天线群向电离层发射电磁脉冲,阻断通信和摧毁来袭导弹。1996年,美国一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手提箱大小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以及可装备在巡航导弹上的电磁脉冲武器,其有效作战半径达10公里。1998年,俄罗斯发明了重8公斤的小型强电流电子加速器,爆炸时发出X射线、高功率微波,可破坏电子设备。,1999年3月,美国在对南联盟的轰炸中,使用了尚在试验中的微波武器,造成南联盟部分地区通信设施瘫痪3个多小时。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于2003年3月26日,用电磁脉冲弹空袭伊拉克国家电视台

8、,造成其转播信号中断。,1.2电磁兼容的名词术语与常见术语1.3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及电磁兼容认证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电磁干扰是人们早就发现的电磁现象,它几乎跟电磁效应的现象同时被发现。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创了天线,第一次把电磁波辐射到自由空间,同时又成功地接收到电磁波,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此开始了对电磁干扰问题的实验研究。,1889年英国邮电部门研究了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使干扰问题的研究开始走向工程化和产业化。20世纪以来,由于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通信、广播等无线电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对各种电磁干扰进行控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格外重视控制干扰,他们成立了国家级以

9、及国际间的组织,并发布了一些标准和规范性文件。20世纪40年代为了解决飞机通信系统受到电磁干扰造成飞行事故的问题,开始较为系统地进行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技术的研究。,60年代以来,现代电子技术向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安装密度、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70年代,电磁兼容技术逐渐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领域之一。较大规模的国际性电磁兼容学术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美国最有影响的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权威杂志,专门设有EMC分册。8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和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电磁兼

10、容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主要研究和应用的内容包括电磁兼容标准和规范、分析设计和预测、试验测量、开发屏蔽导电材料、培训教育和管理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电磁兼容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学术活动频繁开展,1987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性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1990年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国际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电磁兼容学科的迅速发展并开始参与世界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在航空、航天、通信和电子等部门,电磁兼容技术受到格外重视,并投入了较大的财力和人力建立了一批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中心,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电磁干扰及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和试验设

11、备。,我们探讨信息电子设备的电磁泄漏及防护问题时,面临以下一些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解决。(1)由于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增加(如今已进入亚微米量级),芯片上的线条更窄,线条更多,层数增加且间距更小,因而相互串扰也增加。新材料的应用也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2)纳米技术将成为新世纪的电子热点,从材料到元器件甚至到一个组件的运行机理、检测方法都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对这类元器件的EMC设计需要重新认识,要寻求新的测试手段。,(3)防电磁泄漏和抗干扰的新材料研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4)现有的测量标准及规范都局限于电磁特性的幅度信息,不涉及相位、极化及其他信息成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电子系统的EMC

12、/EMI的分析和检测。(5)EMC/EMI的测试使用天线或探头,在近区弱场测量中,国内已有的场强仪都存在探头扰动待测场的问题,很难定量消除引入的测量误差,需要开发新的光电探头。探头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及智能化也需进一步开发。,1.3.2 电磁兼容技术的认证开展电磁兼容认证的重要性1969年联合国人类发展大会上就将电磁波列为环境污染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磁污染必将越来越严重,从保护环境出发必须加以防治。实施电磁兼容认证可有效地抑制用电设备的电磁干扰,保护和净化电磁环境。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性能指标的实现和提高。实施电磁兼容认证可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我国实施电磁兼容认证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有效保护国内市场。电磁兼容认证的技术要求电磁兼容认证执行标准,涵盖了电磁干扰和抗扰度两个方面的内容,产品根据认证执行标准,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增强电磁兼容认证意识,提高产品竞争力 企业应增强电磁兼容认证意识,适应政府当前目标实现的需要,通过认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在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