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975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研说.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一、说课标: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总目标和本册内容标准。(一)先看课程总目标,我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阐述,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3能具体

2、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4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5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6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8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9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

3、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0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二)下面说一下本册内容标准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本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教学:(1)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课标要求,高年段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应更加放手。(2)用硬笔书写正楷,行款整齐,有一定的写字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2阅读

4、教学:(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课标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初步具备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体会表达效果。(了解理解体会效果)(5)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通过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6)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写法,3.习作(写话写下见闻、感受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5、(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要求不可过高。(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3)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4.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3)体现双向互动。(4)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5.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二、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结构:关于本册教材内容,我从五个方面进行研说: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1识字与写字:本册

6、要求会写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认识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任务。2阅读:本册阅读教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这八个主题共有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篇精读课例包括课文、课后问题。略读课例包括导读、课文。,3口语交际:本册口语交际包括八个话题:策划一次与远方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说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

7、、网络等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热门话题。4习作:习作是建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的,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了八次:记实作文三次:第二组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应用文三次:第一组写信、第三组写发言稿、第六组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材料作文二次:第五组缩写、第二组看图作文;(4)自由作文一次。5综合实践:分“大综合”与“小综合”,“大综合”在第六组“走进信息时代”,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部分;“小综合”在第三组10课后,包括搜集汉语中的熟语(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等),公共场所看到的提示语、广告词,相声

8、、影视剧的精彩对白等。,(二)教材编排意图: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1.导语: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2.课例:分精读课例和略读课例。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分别在2、6、18、19、20课后面),两次“阅读链接”(在3、26课后面)。3.回顾与拓展: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

9、文和展示台。4.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三)教材特点: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识字与写字教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

10、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2.阅读教学:(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

11、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3.口语交际教学:(1)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考虑到

12、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4.习作教学:(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

13、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5.综合性学习: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14、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

15、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2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

16、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

17、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口语交际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

18、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通过研读全册教材,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指导语文学习,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做人的基础,而且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