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052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时代的学与教.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时代的学与教,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福荫 E-mail:Tel:020-85213669,指导思想,以信息化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设施建设: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核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效益教育信息产业建设:支拄教育信息人才建设:关键教育信息政策法规:保障,大楼、大师、大度、大爱、大学精神不仅应该有信息化的教学大楼,而且在大楼里面应该有大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一颗热情的爱心,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健康、工作等,使学生茁壮成长、成熟、成功。,信息时代的大学,大学精神厚德博学、团结拼博、求实创新教

2、育广大师生要懂得:做事先做人、创新先积累、成功先吃苦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 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创新学习使大学成为国家的知识库、技术库 思想库、人才库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国民发展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信息时代的大学,信息时代的师生,师生把信息技术 作为学习对象 教师把信息技术 作为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的创新工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师生,学生把信息技术 作为学生开发潜能的认知工具 自我测评的学习反馈工具 创设情境的情感激励工具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全面发展,学与教的目的,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获取文凭,而在于它是实现理想、追求兴趣

3、的必由之路,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以便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如果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是指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Google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学与教的目的,李开复1961年出生在我国台湾。在美国田纳西州读初中、高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开复最初读的并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法律。李开复发现,自己对法律没有任何兴趣,决定从 法律系转到计算机系。李开复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研究生。1984年,李开复读博士的时候,他的导师让李开复做基于专家系统的语音识别研究。做了一年之后,李开

4、复发现,这个方向可能是死路一条,可能会获得一些初步的结果,但是不可扩张。,学与教的目的,平时李开复学习了一些统计学知识,他决定用 统计方法来做语音识别的研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导师。“他的导师很有胸怀,他说了一句让李开复终生难忘的话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由此.李开复用统计方法所作的研究,使他在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的博士论文成果,成为今天所有语音识别科研、产品的一个基础。”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学与教的目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爱尔兰诗人 叶芝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却不能 哈佛大学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智慧需要感悟、领悟

5、与顿悟,更加需要积累、沉淀与升华。教师要乐教善导,启迪学生智慧。学生要好学善悟,开发自己潜能。,学与教的目的,尽早规划,职业技能又红又专,一专多能好好自学,天天向上人生能有几回搏 容国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学习五个阶段,读教材: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读论文:动态学习前沿知识写综述:分类与集成知识写论文:创新知识写专著:系统创新知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潘云鹤,信息时代的学与教,在信息时代 教育教学要 在现代学与教理论指导下 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 开展教改试验 建构多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有效地支持与发展学与教 改善教学系统绩效 促进师生、国民、学校与社会发展

6、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来源,人们可以: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取信息 从他人、面对面获取信息 从印刷、音像、电脑、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信息技术,传统技术 语言、体态、文字 书籍、杂志、报纸 模型、实物、参观 音像技术 摄影、幻灯、投影、电影 广播、录音、电视、录象 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技术:超媒体 交互视窗 整合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资源共享 通信交流(ICT),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 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 虚拟现

7、实技术等-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科工具软件 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 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 教育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资源库 题库 案例库,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多媒体教育软件 电子百科全书:Mcrosoft ENCARTA 中国大百科全书 电子词典:金山词霸 学科工具软件:几何画板,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教育网站中国教育部 http:/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中国园丁网 http:/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 http:/美国航天局网,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幻灯片共享网站,又叫PPT共享网站 幻灯片共享网站 且行资源PPT专题网

8、站 PPT资源之家网站 http:/无忧PPT网站,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视频共享网站 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 http:/优酷网 http:/土豆网 http:/大学堂 视频教程网,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搜索引擎 google http:/百度 http:/雅虎中国 http:/搜狗 http:/网易,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学术与论文搜索 Google 学术搜索 htt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中国博士后 http:/WWW.,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跟踪国内外同行三个“

9、顶尖”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期刊 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论文 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会议 最好能够和这三个“顶尖”有交互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学习与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校园网 投影银幕式多媒体教室局域网 电子白板式多媒体教室城域网 多媒体计算机Web教室互联网 语言实验室 因特网 微格实验室视频点播系统 虚拟实验室视频会议系统 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 电子图书馆,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信息特征,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 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自动化、高速化 教学信息呈现:多媒化、超链化、交互化 教学信息贮存:光盘化、磁盘化、移动化,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系统特征,开放化、共享化、参与化、全球化

10、网络沟通世界,走出地域局限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共享国内外: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就能让:山区与城里的学生 海岛与平原的学生 西部与东部的学生 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 身体不健全与身体健全的学生 站在互联网同一起跑线上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潜能促进学习,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上网查询,得出结论 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收集证据(1)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2)途径二:阅读资料与网上查询(3)途径三:虚拟实验探究 在师生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开发潜能促进学习,利用网络通信进行协作学习 围绕主题,分组分工

11、,合作学习 上网搜集,协作讨论,得出结论 由竞争性的个体学习转变为共同发展 的合作学习 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创造性实践性学习 创造多媒体作品,开发潜能促进学习,从教育视野,提升信息获取与创新能力 从课程视野,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从技术学视野,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从心理学视野,提升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从社会学视野,提升信息交流能力(ICT)从媒体视野,提升信息批判选择与评价能力从文化学视野,提升信息文化能力 信息社会新的“读、写、算”:“读”是信息的浏览、获取,“写”是信息的发布、交流,“算”是信息的加工、管理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认知”“技能”情感”新课程的教育目标(新在哪?):“知识与技

12、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在)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目标)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建构“领域科目模块”新课程体系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特点,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模块结构,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学习成果,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评价。,注重学习方式转变,如果一个学生在经历

13、了学校教育后:从不对课本和老师提出过质疑;从不对课本和老师提出过不同的独立见解;从未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究解决过问题;从未深刻苦苦思考过某个问题;从未有过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 这已不是学习方式问题,甚至也不单是学习问题,而是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学生形成了创新思维,就能终身发展!,注重过程性学习成果,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学科学习中创作学生电子作品电子绘画、平面设计、电子动画电子报、电子刊、网页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专业小组,注重非智力因素评价,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意向;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校本剧辩论会会话、表达、沟通、交际能

14、力成功=20%IQ+80EQ,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建设国家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国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国家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国家高校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国家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建设国家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高校人才培圳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国家高校教学成果建设教育部高校各类学科专业规范与质量评估研究,理解信息时代的大学理解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掌握学习五个阶段利用信息资源学习采取十大措施具有六种能力,信息时代的能力培养,十大措施,多阅读中外图书、报刊多听录音带多看录像带多看教育、科技、文化光盘多上教育、科技、文化网站多参观本学科展览,接触高科技前沿多参加学术交流、学习本学科前沿多做学术报告和

15、参加seminar多开发本学科软件、网站、平台多参与课题研究多写论文与研究报告,六种能力,本专业的理论研究能力本专业的应用研究能力本专业的教学设计能力本专业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本专业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从静态信息设计,转变为 动态信息设计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从传统教学设计、转变为 网络教学设计从集体、统一设计,转变为 个体化、个性化设计从纸考评价转变为 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 过程性与综合性评价方式从重视考试分数转变为 重视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生作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16、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整合信息资源与学习内容的整合信息工具与学习成果的整合网络通信与协作学习的整合学习成果与学习资源的整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教材分析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学资源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好:目标、策略、评价教学实施好:教师要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 学生要有效参与与有效探究教学效果好:学生喜欢这堂课 学会新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程与方法 形成正确价值观与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反思好:谈堂课教学的得与失,亮点与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改进的办法和策略教学重构好:经验积累与提升,重构好这堂

17、课,学位论文写法,1、论文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2、论文创新点?(1)国内外论文综述:国外用A方法,国内用B方法(2)论文用A+B方法,或C方法3、论文理论基础?4、论文技术路线?5、论文研究内容?6、论文个案实践研究?7、论文研究假设?8、你的论文主要研究方法?(1)研究客观问题用量的研究方法(2)研究主观问题用质的研究方法9、论文数据收集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10、论文研究得出什么结论与信度效度?,选题国际前沿参考大量外文文献要有创新性 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 有一系列前期研究成果支撑,优秀学位论文,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寓教于学”因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寓教于动”教学要互动 教师要调

18、动学生主体的 积极参与作用,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对教师来说:最基本的是要讲得生动 教师最好选取动态的教学内 教师最好能采用活动教学方式 教师还要将课堂活动 外延到课外活动,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对学生来说:要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中国学生总是爱面子和怕说错话 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会话交流能力 协作学习能力,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大家都拥有人类智慧互联 最大的、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库 只不过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人 获取网上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是不同的 可以通过电话网、有线电视网 卫星网、计算机网 将信息资源下载到计算机硬盘里 信息资源一旦存储在计算机硬盘里 就能很快地将

19、其信息读出来,信息时代的教学观,在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不是看你现在拥有多少知识和多少资源,而是看你是否具有不断获取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和不断整合其他资源的能力。“好好自学,天天向上”的自学能力,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在信息社会 每个人最起码要具有八种信息素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存储信息、传输信息 呈现信息、运用信息 创新信息、信息道德 学会重组、整合与创新信息能力,信息时代的教育观,每个人可以从真实世界、文字世界、虚拟世界 获取信息 学生在真实世界里,从老师、同学那里 获取信息,参加实验、实践获取信息 学生在文字世界里,从课本、书刊、杂志里 获取信息 学生在虚拟世界里,从媒体(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等)光盘(CD、VCD、DVD、CD-ROM)与 网络里 获取信息,信息时代的教育观,最关键的是知道:从哪个人、哪个部门、哪本书、哪个网站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每个人要能创作多媒体作品与个人主页 浏览、下载与上载网上的信息等,信息时代的教育观,教改的问题,关键是教师,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创新型学生 首先培养创新型的教师还要营造一个创新型的学术氛围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探讨学习问题教导学生不要迷信书本,迷信老师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时代的教育观,让教师、学生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共同成长 携手前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