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12.1 传统理论斯密的绝对比较利益说:论证自由竟争与交换对经济发展的好处。两国交换的是各自具有绝对的更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李嘉图的相对比较利益说:在不具有绝对利益的条件下,原本无法进行交换,但由于两种产品相对优势大小不一,一国还是可以专门生产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来换取相对优势较小的产品。双方可以通过交换获取比较利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可以佐证李嘉图的相对比较利益说,各国资源优势不一,要素组合中会多使用相对充裕因而廉价的要素,所以各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有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能否增加净出口NX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
2、的需求弹性。如两者之和的绝对值1,贬值可以改善经常项目的收支,否则货币贬值是无效的。,12.2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国际收支平衡帐户指记录一年内与外国在经济往来中一切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编制。资本帐户反映一国与国外互相购买金融资产的交易,资本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赢利,因此投资和信贷的流向是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净资本流出F是国内国外利差的函数,或者说是国内利率的减函数。净资本流出F=a(R*R)。经常帐户记录进出口净额NX。NX是收入的减函数,因为收入上升会增加进口;NX是汇率的增函数,因为在直接标价法之下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3、,汇率又是NX的减函数,因为NX下降将使美元需求增加,从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使汇率上扬(即本币贬值)。平衡帐户是为了调节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借贷余额,使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始终保持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帐户为资本净流出F与净出口NX之和,国际收支平衡帐户是利率、收入和汇率的函数。BP曲线是国际收支平衡线,它是依据国际收支平衡模型的3个联立方程得出的:XM=NX=gnY+mEP*/P,F=h(R)=a(R*R),BP=NXF。再令BP=0求出的。gnY+mEP*/P=a(R*R),12.3 汇率的决定,汇率是本币的国外价格,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除美英外其他国家都采取直接标
4、价法,汇率升降与本币价值高低成反比。实际汇率:e=EP*/P,指名义汇率用两国物价水平调整后的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定律):该理论认为汇率是国际国内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PPP定律通常解释了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PPP定律分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E=P/P*。即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E=/*。即汇率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比。IRP定律:在短期,汇率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均衡汇率由对外汇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1)经常性项目收支状况。(2)通货膨胀率差异。(3)利率差异。(4)经济增长率差异
5、。(5)汇率变动预期,12.4 浮动汇率体系,发达国家绝大部分采用浮动汇率体系,因为在浮动汇率体系下政府可以更灵活地使用经济政策来进行干预。实行浮动汇率需要下列前提:(1)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2)要有合格合规的金融机构(3)要有有效而严厉的监管制度。这三个条件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不一定适合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有亚型,即“有管制的浮动”称为“肮脏的浮动”,即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浮动汇率下,汇率依照IRP定律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 定。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与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把上述BP 方程中汇率部分用利率函数来取代,将它改造成收入和利率的 函数:BP=NXF=gnY+m(quR)a(R*
6、R),在浮动汇率制下,Y与BP成反比,因为Y增加会增加进口,R对BP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利率上升可以改善资本帐户F,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导致外汇市场上汇率下降从而使NX下降,所以,R变动对BP的最终影响取决于F和NX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国际收支平衡线:假定国际收支帐户平衡,即BP等于0,则移项并提取公因式得:R=(aR*gmq/amu)(nY/amu)在R、Y坐标中,BP=0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表明利率R与总收入Y正相关。因为利率越高,资本流入超过资本流出额越大,即国际收支顺差越大,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则要求进口越大,总收入水平必须越高。BP线上每一点都表示BP=0,线的上部表示BP 0,即国
7、际收支顺差区,线的下部表示BP 0,即国际收支逆差区。国际收支平衡线的斜率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a。如果汇率变化,BP线会移动,因为汇率变动会使NX变动从而改变截距。,IS-LM-BP模型:该模型讨论如何既实现国内部门均衡又实现国际部门均衡。假如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代表国内部门处于均衡状态,Y*代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r*代表均衡利率,但E点不在BP线上,表明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在浮动汇率体系中,顺差会导致汇率下降,使NX下降,造成IS曲线向左移动,另一方面,汇率与国内利率成负相关,汇率下降导致国内利率上升,使资本帐户改善导致BP线上移,最后使国内部门和国际部门同时达到均衡,三条线都
8、交于E*点。在浮动汇率体系中,政府可以自如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要注意,在政策发生影响的过程中,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汇率,从而使BP线上下移动。,12.5 固定汇率体系,在固定汇率体系中,中央银行要维护汇率不变,货币政策又要用来调节经济,很难两全。但许多金融市场不发达货币政策作用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有变种,即“可调整的盯住美元制度”。固定汇率也有两种体制,一种是固定汇率加开放式的资本市场,如香港;另一种是固定汇率加资本市场封闭,如我国。在固定汇率体系中,汇率不随利率变动因此无须用利率替代:R=aR*gmE(P*/P)/a+(nY/a)这条BP线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9、直线,均衡条件也是BP线、IS曲线和LM曲线三条线相交。a代表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如果假定资本流动性很大,a=,则BP=0的公式就变成R=R*。国际收支平衡线就成为水平线,表明一国如不与它国的利率保持一致,会造成国际资本大流动产生经济剧烈波动。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要不断调整货币供应使利率与国外保持一致,而无暇顾及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调节作用。并且政府干预汇率(在市场上买卖外汇)代价很大,既损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又大量消耗外汇储备。但固定汇率体系相应的好处是不会出现挤出效应。,固定汇率体系中国内部门和国际部门同时均衡:在固定汇率体系中,IS-LM-BP模型的均衡点由IS曲线和水平的BP
10、曲线确定,中央银行只要调整货币供给m使LM曲线通过上述均衡点即可。如最初国内部门均衡而BP线在IS曲线和LM曲线均衡点下方,即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外汇供过于求,则中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要投放本国货币买进外币,于是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直到三条线相交。反之则反是。如BP线、IS曲线和LM曲线三条线均衡点并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2)改为实行浮动汇率政策。(3)政府为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使本币贬值,造成BP线向右 下方移动,本币贬值使NX增加因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 动,而本币贬值(货币实际价值下降)使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
11、左上方移动,三条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12.6 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的利弊,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各自需要的条件不一样。一些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实施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度提供了一种汇率的灵活有效的调节机制,使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自动通过市场得到纠正,体现了国际间推崇的市场化原则。虽然国际游资为增值保值会抢购大量顺差国家的货币,但在浮动汇率体制下造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大缩小。可免除各国政府为维持固定汇率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大规模买卖外汇的义务,这种买卖一般会造成外汇损失。浮动汇率体制的缺点:(1)由于汇率不确定,会助长外汇投机。(2)汇率波动频繁。(3)货币购买力不确定不利于进出口贸易和签订长期合同。,固定汇率的优点一般也是浮动汇率的缺点。(1)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贸易,(2)固定汇率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抑制外汇投机,但如果遭遇游资冲击,可能引发金融混乱和危 机。(3)香港模式难以抵御国际游资,大陆模式则难以成 为国际金 融中心。固定汇率体制下,政府货币政策被利率牵制,难以运用货币政策去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如果政府运作失误,效果还不如浮动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