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济宁学院附中孔祥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济宁学院附中孔祥龙.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密 度 济宁学院附中 孔祥龙,(一)教材分析(地位、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前面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的概念是后面继续学习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达到以下两个目标:认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其中运用的比较方法,理解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方法;掌握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会进行有关密度的分析判断、简单计算及单位换算。,建立密度的概念,并运用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进行分析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理解密度概念建立过程中的物理科学方法,则是理解密度概念的关键。虽然学生对质量、体积的概念都比较熟悉,
2、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和体积之间有关系也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二者的比值能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却没有意识到,甚至在学过密度概念后,仍然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如根据密度的公式认为,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这是没有理解密度的概念造成的。因此,建立密度的概念,并掌握概念建立的方法,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二)设计思想,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将突出以下设计思想:加强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它是抽象思维的材料和基础;注重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加强过程教学,渗透密度概念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培
3、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题引入课题的引入采用实验的方法,用天平比较: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的质量;体积相等的两个铝块的质量;体积不等的两个铝块的质量。由此得出: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一结论,说明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并进一步引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这里的引入,先由实验得出初步结论,再由此结论提出新的、更深入的问题,渗透了由粗略到精确、由定性到定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另外,通过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质量来引入,还考虑到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前面学生刚刚学过质量
4、的概念和用天平称质量,从质量的角度切入,学生接受比较自然;二是暗含对天平的操作的复习,便于下面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2.实验研究,设计实验:提出问题:要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怎样测量?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实验的目的、做法。然后提出: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数据,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在学生设计时,可提示学生表格中应该有哪些内容、如何设计等。等学生设计完成后,挑选比较规范的投影出示,学生实验:然后布置学生测量、计算出桌上的蜡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在设计的表格内。这里实验的过程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运用研究的方法、沿着探索的思路进行
5、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领悟研究问题的方法。数据分析:实验完成后,收集一组数据.,提出问题:从实验测得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作必要的提示引导。估计学生可会发现下面两个方面的规律: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得出:蜡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较表二中的数据得出:木块的质量也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教师在此推广并归纳:人们用其他的物质做了实验发现同样的规律:同种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表一中的三次实验,蜡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相等(或每厘米3的蜡的质量都相等)。表二中三次实验,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相等(或每厘米
6、3的木头的质量都相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计算出各次测量中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并在表格中增加栏目,作出记录.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对于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定;而对于不同物质组成的蜡块和木块,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却不相同。教师及时推广归纳:如果换用其他物质实验会发现,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可见,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这一段分析实验数据,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正确理解密度概念的关键。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和归纳,真正认识质量跟
7、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的规律也可能不只上面的两个,甚至还可能有错误,但教师都要根据学生情况予以鼓励,适时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规律,渗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从数据信息中寻找规律的能力。,3.密度概念,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给密度下一个定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得出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或某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密度的公式、单位,然后通过一个计算例题加深巩固对密度公式、单位的理解,练习密度单位千克/米3和克/厘米3间的换算。,4.反馈总结,反馈练习:通过投影出示
8、反馈练习题。联系对比,强化定义方法:请学生对比密度和速度的相似点,详细内容.这样既可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互相联系,加深对密度和速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它们在定义、公式、单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为以后学习其它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打下了基础。,课堂总结,主要由学生总结,这里我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个问题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点的回顾;其中运用了什么科学方法?这个问题主要侧重于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提炼和升华;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问和想法?收获和体会对过程和方法的领悟,疑问和想法侧重于将学生的思维发散,引向更广阔更深入的空间。,四、结语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定位于学生参与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领会探究发现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实际课堂上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学生反馈的信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控,以达到设计思想、方法、手段与学生实际的融合,充分发挥师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