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711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本节在上一节的基础上继续讨论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除此之外,本节还将讨论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目的是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做出回答。但是,经济中产出的波动可能由于自然产出率的波动,也可能由于经济中的产出背离了其自然率。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前者,而凯恩斯主义理论支持后者。不过,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部分内容不是考试重点,一般每年出一到两个小题。所以大家在复习时不必花太多精力,如果能够把讲题班中的例题搞明白,再对书本上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应该足以应对考试了。,本节主要知识点:1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政策的影响

2、2利率差3物价水平变动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大型开放经济5实际经济周期理论6凯恩斯主义理论7时际劳动替代8菜单成本9总需求的外部性,1(选择题)在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政府增加税收会导致()。A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B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汇率下降C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D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不变,解析:C。本题考查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资本完全流动型经济体系中,财政政策的变动不影响国民收入,利率是由世界利率固定了的,因而也不受影响,仅影响汇率。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增税)会使IS*曲线

3、左移,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评注:对于此类题,读者需要把握好的三个信息点是:一是汇率是浮动的还是固定的,二是资本是否完全流动(或经济体系是大型开放经济还是小型开放经济),三是政策类型。对于政策类型,这里把浮动汇率下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总结如下,财政政策:如图1,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这提高了汇率,但对收入没有影响。对于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无力影响收入而封闭经济中却可以,有两种解释:(1)封闭经济中收入增加利率上升,是因为更高的收入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而小型开放经济中,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只要r上升到r*以上,资本就从国外流入外汇市场上对本币通货需求增加抬高

4、本币价值,汇率上升,本币升值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更昂贵净出口减少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2)从货币市场方程式角度解释。小型开放经济中r固定为r*,M/PL(r*,Y)唯一地取决于Y,因而满足方程的收入水平只有一个,财政政策不改变收入水平。,货币政策:如图2,货币供给增加给国内利率r以下降的压力,但rr*资本外逃(将本币换成外币),阻止了r下降国内通货供给增加,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便宜净出口增加货币政策最终使收入增加,汇率降低,这与封闭经济一样,但货币传递机制不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封闭经济中通过利率传递,开放经济中通过汇率传递。,NX,贸

5、易政策:以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为例,假设政府通过实行进口配额或关税来减少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净出口增加(净出口曲线向右移动)计划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类似图1),汇率上升但收入不变。因此:贸易限制并不影响收入、消费、投资或政府购买,所以贸易政策也不影响贸易余额。尽管净出口曲线的移动会增加NX,但汇率上升又等量地减少了NX。,2(判断题)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系中,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利率来实现的。()分析:错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系中,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汇率来传递的,因此叫汇率传递机制;而在封闭经济中货币政策则是通过利率来影响经济的,因此叫利率传递机制。

6、,3(选择题)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系中,如果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在IS*曲线右移的同时()。ALM*曲线不变,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B汇率有上升趋势,政府为了把汇率固定在原先的水平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从而LM*向右平移,这就使得收入增加,汇率不变CLM*曲线不变,国民收入增加,汇率不变D汇率有上升趋势,套利者会对这种趋势迅速做出反应,即将外汇卖给央行货币自动扩张,则 LM*曲线右移,总收入增加。,分析:D。注意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政策效果的区分,同时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时引发的是货币供给的自动增加,而不是政府认为地去变动。对于固定汇率下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总结如下:,财政政策:如图3

7、,财政扩张使IS*曲线右移这对汇率产生向上的压力由于央行随时准备按固定汇率进行外币与本币的兑换,套利者对汇率上升做出迅速反应,即将外汇卖给央行货币自动扩张LM*曲线右移总收入增加。,货币政策:如图4,货币扩张使LM*曲线右移,汇率降低但由于汇率固定,套利者对汇率下降做出迅速反应,即向央行出售本币,资本外逃货币供给减少 LM*回到初始位置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无效。,贸易政策:假设政府实行进口配额或关税来减少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净出口曲线右移IS*曲线右移汇率上升,为使汇率保持在固定水平上,必须增加货币供给 LM*曲线右移总收入增加。(图形类似图3),4(判断题)某国海关对进口产品进行检查时设定高壁垒,

8、这会导致本国净出口增加,收入增加,汇率上升。()分析:错误。设定高壁垒是贸易限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非贸易限制都能导致净出口增加,收入增加,汇率上升,这要看该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汇率政策。一般而言,实行浮动汇率,则汇率上升,收入和净出口都不变;实行固定汇率,则汇率不变,收入和净出口都增加。对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各种政策对开放经济的影响,总结如下:,表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政策效应总结,5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中,通常rr*,如果加上风险贴水后,rr*r*,可见,利率提高了,这会引起投资减少和货币需求减少,使IS*左移、LM*右移,从而使收入增加和通货贬值。从这个角度看,风险增加是可以的

9、。()解析:错误。本题考查国际利差的有关知识。,导致利率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国家风险和预期汇率变动。通常情况下,欠发达国家(革命或动乱风险大)支付的利率较高;预期通货会贬值的,其利率会更高。一般用表示这种利率差,又叫风险贴水。加入后,一国利率rr*。显然利率较无风险贴水时高,在理论上会引起投资减少和货币需求减少,使IS*左移、LM*右移,从而使收入增加和通货贬值。但由于:(1)央行为逃避通货贬值而减少货币供给;(2)国内通货贬值会突然提高进口产品价格,导致物价上升;(3)当风险贴水增加时,本国居民的反应可能是增加货币需求,因为通货是最安全资产。这就使得收入增加在实际中并不会出现,因此风险增加并

10、不是合意的。在短期,它会使通货贬值,并通过以上三个渠道使收入减少;在长期,较高利率减少了投资及资本积累,降低了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说虽然从理论上讲,风险增加可能会是收入增加,但在现实生活中,短期,风险会使通货贬值,并通过上面所提到的三个渠道使收入减少;在长期,较高利率减。,6预期一小国的货币将在未来某个时候换取更少的美元,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说明该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将在未来某个时候降低B这会使得该国的风险贴水增加C这将使该国通过增加风险贴水的办法来消除国际利差D在理论上,这将引起该国投资减少和货币需求减少分析:C。国际利差是指一国利率与世界利率之间的差额。该国预期汇率下降,因此风险贴水增

11、加,从而使得该国利率更加偏离世界水平,即国际利差率更大。,7(判断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LM*曲线之所以成垂直状,是因为国民收入在长期中保持不变,始终固定在潜在水平上。()解析:错误。本题考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LM*曲线的形状。LM*曲线之所以成垂直状,是因为在该模型中,汇率e并没有进入该曲线方程,并不是指国民收入固定在了潜在水平上。而且一般地,国民收入在短期内一般都不会处于潜在水平上。如图5的推导。,LM*曲线:该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M/PL(r*,Y),可见,汇率e并没有进入该曲线方程,因此,LM*曲线是垂直的。如图5所示:图(a)表示标准的 LM曲线和代表世界 利率r*的水平线。无

12、论汇率如何,这两条 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收 入水平,正如图(b)所示,LM*曲线是垂直的。,图12.2 LM,(b)LM,LM,r=r,LM,图12.2 LM,8假设某大型开放经济体系决定通过投资税抵免来补贴投资,则()。A本国实际汇率将下降,净出口会上升B本国实际汇率将上升,净出口会下降C本国实际汇率将和净出口同时下降D本国实际汇率将和净出口同时上升,分析:B。当企业获得投资抵免的税收优惠时,国内投资曲线向外移动,投资增加。可贷资金市场上表现为实际利率升高。实际利率升高减少了资本净流出。资本净流出的减少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实际汇率上升。这一系列的反应可以从大型开放经济的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

13、图中得到。实际汇率的上升使得国内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更加昂贵,净出口必然减少。所以选B。关于大型开放经济,虽然是在附录中出现的,但附录也会作为考试内容,所以也需要大家重视。现对大型开放经济作一个总结。大型开放经济的ISLM短期模型:该模型三个方程式为YC(YT)I(r)GNX(e)M/PL(r,Y)NX(e)CF(r)其相互关系可用图6来表示。图(a)表示IS和LM曲线决定了r1和Y1;图(b)表示r1决定资本净流出CF1;图(c)表示CF1和净出口曲线决定汇率e1。,财政政策:如图6,在图(a)中,财政扩张使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收入从Y1增加到Y,利率从r1上升到r;图(b)中,利率上升引

14、起资本净流出从CF1减少为CF;图(c)表示资本净流出的下降减少了货币供给,这导致汇率从e1升值为e。货币政策:如图6,在图(a)中,货币扩张使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收入从Y1增加到Y/,利率从r1下降到r/;图(b)中,利率下降引起资本净流出从CF1增加为CF/;图(c)表示资本净流出的上升增加了货币供给,这导致汇率从e1贬值为e/。,9按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劳动供给的重要决定因素是()。A实际工资B实际利率C时际劳动替代D劳动时间分析:C。本题考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的劳动时际问题。,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劳动市场的解释(2)技术冲击的重要性(3)货币中性(

15、4)工资与价格的伸缩性关于对劳动市场的解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时际劳动替代。可以说,时际劳动替代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中心。它是指人们在一段时间内重新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报酬高时多工作,报酬低时少工作。由于存在时际劳动替代,预期实际工资上升的人会在今天少工作而在未来多工作。在大家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便可以很容易做出本题的答案:C。,10(上财07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设价格有完全的伸缩性,而且,经济中产出的波动是由于技术冲击。如果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以稳定物价水平,那么,当产出增加时,货币供给将()。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判断分析:D。本题考查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的第四个观点,即认为工

16、资与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设价格有完全的伸缩性,即工资与价格迅速调整使市场出清。而且,经济中产出的波动是由于技术冲击,当产出增加时,因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是中性,如果是以为技术变化而造成的那么货币供给将变化来调整物价,但是如果不是技术原因造成的那么货币变动是无法使物价不变的。因此本题选择D。,11索洛余量能准确地代表短期中的技术变动。()分析:错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索洛余量不能准确地代表短期中的技术变动。首先,在衰退期间,可能会出现劳动储备的现象,作为劳动储备的工人一般不会那么努力工作,这必然会高估劳动投入,结果是即使没有技术变动,按索洛余量衡量的生产率也会下降。其次

17、,当需求低时,一些不容易衡量的东西会低估衰退时期的产出,这又使按索洛余量因技术以外原因而变化。,12(选择题)如果存在总需求的外部性和小菜单成本,降价对()来说是更合意。A社会 B企业 C消费者 D社会和企业分析:A。本题考查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菜单成本和总需求外部型等有关内容。菜单成本是指企业要改变自己的价格,需要印发新的价格表等此类价格调整的成本。总需求的外部性是指一个企业价格调整对所有其他企业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影响。即,当一个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时,它会略微降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增加了实际货币余额。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扩大了总收入(ISLM模型),于是增加了对所有企业产品的需求。存在总需求的外部

18、性时,小菜单成本使得价格有粘性,这种粘性会给社会带来大成本。但是,也正是总需求的外部性使得降价对社会的收益大于对企业的收益,而企业决策时是不会考虑这种外部性。因此,降价对社会是合意,价格粘性对社会是不合意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并引起经济只能缓慢地回到自然率。,13(选择题)货币供给减少,名义工资会()。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一定分析:C。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工资有粘性,名义工资不容易下降。当货币供给减少时,总需求也会减少,如果要保持充分就业,名义工资要同比例下降。但是每个工人都拒绝下降工资,致使失业产生。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的工

19、资与物价的交错理论。即经济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时确定工资与价格,整个经济的工资与价格调整是交错进行的。交错使物价总水平调整缓慢,是由于没有一个企业希望首先使价格大幅度上升。同时,工资的决定是交错的,是由于每个工人都拒绝首先降低自己的工资,这样使得整个工资水平对总需求的反应迟缓。也就是说,工资的交错决定使整个工资水平粘性。,14(选择题)下面各选项中不属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的是:()。A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能够引起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波动。在种种实际冲击中,由于技术冲击对经济活动最持久,因此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之源。B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DP对潜在GDP的背离

20、,而是潜在GDP本身的变动。C货币量的变化,不会引起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变化。D经济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时确定工资与价格,整个经济的工资与价格调整是交错进行的。,分析:D。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首先假设,工资与价格可以迅速调整使市场出清。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1)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之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能够引起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波动。在种种实际冲击中,由于技术冲击对经济活动最持久,因此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之源。(2)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DP对潜在GDP的背离,而是潜在GDP本身的变动。(3)即使在短期,货币也是中性

21、的。货币量的变化,不会引起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变化。而D选项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容。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能混淆。,15(判断题)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别。分析:错误。尽管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注意都坚持非市场出清的假设,但两者的市场出清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在于:(1)凯恩斯主义市场非出清模型假定名义工资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市场非出清模型假定工资和价格有黏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但是调整是缓慢的。(2)原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没有阐明为什么价格和工资有刚性,新凯恩斯主义则增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略的两个假定。一个是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另外一个就是理性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