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8122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心理课件示例-第五章.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格不同情绪表现会不同吗?情绪与人格的相互影响如何?,第五章 情绪与人格,1、了解情绪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2、领会人格差异对情绪的影响。3、掌握情绪对人格养成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情绪与人格的关系,情绪与人格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积极的人格更容易使个体表现出经常性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往往以积极人格作为基础;负性情绪与人格缺陷之间紧密相关,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密切相连。,一、人格差异对情绪的影响,(一)情绪前提的个体差异情绪前提是指引发情绪反应的前提条件。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前提一般有两种观点:“直接观点”认为,引起情绪的内部刺激不经认知中介而直接刺激情绪产生,这是一条相对自动的、几乎不涉

2、及认知中介的加工途径;一些基本或原始的情绪,几乎不需要认知的参与;“间接观点”则认为,潜在引发情绪的刺激必须得到认知加工才会促使情绪的产生,引发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或情境,而是对事件或情境的主观评价,这是一条比较缓慢、需要认知加工的路径。复杂或高级情绪的产生,离不开认知评价。,例证:,周英等人在白血病患者和肝炎患者个性、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调查报告中指出,白血病患者组的神经质得分明显高于健康组。白血病病人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焦虑、紧张、烦恼,对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应,因此说明其人格存在缺陷。波尔格等人利用日记对一组已婚被试样本作了压力源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在神经

3、过敏症上得分较高的被试比得分较低的被试与配偶和他人的争吵更多。在一项研究中,抑郁的妇女与非抑郁者在所遇到的客观压力和逆境水平上没有差异,但是他们在依赖性人际事件的频率上确实存在差异,这种事件充满压力的人际交互作用,至少部分是抑郁者本人造成的。,(二)情绪体验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个性特质(内向外向)和积极情绪之间联系很紧密,外向者比内向者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个性特质在体验一定情绪状态时表现出稳定的倾向。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很容易体会到一种积极情绪,那么他也很容易体验到其他的积极情绪;而一个经常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人也很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人格倾向。反之亦然,一个经常有消极情绪体验的人也很容易表现出消

4、极的人格特性。,(三)情绪表达行为时的个体差异,情绪表达性即为伴随情绪的典型行为变化(面部的或体态的),如微笑、皱眉、大哭或暴怒地冲出房间等。人格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关注行为表达的一般差异。研究者发现,在对表达性进行自我报告和同伴评定时,出现了三个很一致的相关层面,即正面表达性、负面表达性和冲动强度。正面表达性预示了诸如大笑之类的欢乐表现而不是悲哀表现,负面表达性预示了诸如哭泣之类的悲哀表现而非欢乐的表现。,二、情绪影响人格养成,(一)情绪通过归因方式影响人格国外研究发现,具有负性归因方式的孩子比具有乐观归因方式的孩子抑郁程度更严重:抑郁的儿童与抑郁的成人一样,都对成功作向外的、暂时的、局部的归因

5、;对失败作向内的、稳定的、全面的归因,将结果视为失控,将失败看作无望。相关的研究也发现:当一个人处于愉快心情时,他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的社会判断和行为也常常反映出这个倾向。不同的归因方式使人形成对人和事物的不同看法,进而构成人们对世界的习惯而稳定的认识倾向,成为一种态度特征,并在个体的人格中固定下来。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通过客观、全面且良性的归因方式自然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而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也会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情绪。,(二)情绪通过人际关系影响人格积极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促进了积极情绪者的积极的交往行为,而积极的交往行为又反过来强化了原有的积极认知和积极情感,并最终在其人格中打下积极的

6、烙印,形成健全的积极的人格。消极情绪者对目标的判断多为否定,这样他们更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这种挫败感会使他们失去交往的信心和勇气,并进一步强化和加深其对人际交往的消极认知。如:经常爆发愤怒、对其他儿童的失败洋洋得意的儿童,会招致同伴的拒绝,对他人成功的妒忌也与同伴拒绝有关。,(三)情绪通过社会支持影响人格具有积极情绪的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调动和支配的社会资源会丰富,获得的社会支持会更多,会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缺乏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所遭受的挫折较多,而经常性的并且较严重的挫折对人格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四)情绪通过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影响人格

7、心理疾病主要与人格的倾向性、情绪的稳定性相关。内向者、情绪稳定性差者心理疾病症状发生比例较高。情绪通过心理疾病倾向,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而且带动了作为中间环节的支持、防御系统间接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虽然情绪有暂时性,但通过稳定的人格特征和比较固定的应对方式及所能带动的支持体系和防御体系起到了长期影响的作用。,(五)情绪通过神经中枢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人格情绪活动有其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情绪的表达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反过来情绪活动又在神经中枢的发展上留下了痕迹。研究表明,儿童受到虐待会严重影响其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发育。中枢神经一旦发生器质性的改变,将是深刻而持久的。将通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人格表现出来,并导致人格的最终改变。,情绪在精神分析理论、特质论、社会认知和信息加工理论等人格理论中的作用和地位,心理学家们在积极研究情绪的结构及其决定因素的同时,也积极研究人格差异对情绪的影响以及情绪是如何影响人格养成的。,人格科学【M】周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