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4964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1.电缆整理Ils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 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 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 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绳形。2.

2、5、 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 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 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 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 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 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 不论怎样排列,如何

3、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 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 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Jl质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7、 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才非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o4.8、 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 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 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

4、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 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 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 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3、 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 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

5、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整理1.L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 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 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

6、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 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缰形。2.5、 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 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 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 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 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 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

7、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 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 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 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 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 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JI质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 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 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

8、一排才非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o4.8、 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 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 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 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 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

9、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 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 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 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

10、整理1.1. 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 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 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 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 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缰形。2.5、 电缆头的长度以26m

11、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 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 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 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 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 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 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 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

12、把束。4.3、 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 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 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 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 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才非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o4.8、 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 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

13、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 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 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 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 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 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

14、、 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 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整理1.1. 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 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

15、.1、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 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 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 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缰形。2.5、 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 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 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 电缆

16、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 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 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 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 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 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 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 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JI质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

17、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 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 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才非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o4.8、 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 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 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 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 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 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 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 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 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 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