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派实证性描述研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学派实证性描述研究方法.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学派实证性描述研究方法,Quotes and summary By陈琳湖南社会科学 20055,姜秋霞,实证性描述研究的具体方法:1.严格的样本;2.具体的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描述分析;3.规范性地系统收集数据,逐项的描写与统计分析;4.数据系统考察分析结论。,可实证性原则,即具有原则上可被经验观察所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这种科学取向主张对所考察现象的考证和对结论的考证,它是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的结果。因此,实证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对所观察现象的考证和对结论的考证。,实证性,翻译文化学派的研究考察对象是翻译的文化历史现象,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对翻译历史资料,包括历史译本、历
2、史的翻译评论、译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等的考察。翻译文化学派所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史料进行考证。翻译文化学派的研究具有实证性,即注重对翻译现象的历史和文化的客观考察,达到实证性研究的目的。,实证性研究的目的,“描述我们经验世界的特定现象和建立原则,以便能解释和预测现象。科学研究的解释和预测的原则是通过假设的普遍性和理论来体现的;这些原则概括了普遍的规律并能解释个别现象,并能系统地预见现象的发生”。因此,翻译文化学派研究的实证性即对翻译历史文本资料的系统性进行收集和考察,以这些客观的、实际数据描述解释特定翻译现象及其规律。描述性是实证性的结果之一。,描述性研究定义刘润清,“采取一系列方法对所要研究的
3、现象加以定界、说明和描述,但不进行任何实验性的干涉或操纵。一般有一两个假设的出发点,然后不断缩小研究范围。收集数据的方法不外乎是观察、记录、测试、问卷、面谈、录音、录象、文献查阅等。包括历史研究、发展研究、个案研究等”。,结论,“描述性研究不对变量进行任何干预或控制,都是描述自然发生的现象”。其中的观察是聚焦性的。它“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析性的;既可以采用归纳法,也可以采用演绎法;既可以检查已有的假说,也可以提出假说;既可以使用定性数据,也经常使用定量数据”。从以上可以得出,如果该研究不对变量进行控制且描述自然发生的现象,数据的收集是文献查阅,无论其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那它就是描述性
4、研究。,两个区别,与理论研究:在于其客观数据的收集与实验性研究:在于不对变量进行干预和控制小结:描述性研究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性质作系统而正确的描写与叙述,主要作用在于客观报道,以供了解,并进而形成一般性的推论。,描述性研究应用于翻译研究,描述性研究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对翻译现象及翻译行为进行自然的观察与分析,所描述的现象和行为必须是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受研究者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及研究者不操纵研究背景,事先不带有任何预设,也不对研究结果提出任何制约,而是描述和分析在自然发生状态下的各种翻译现象和行为。,翻译文化学派所分析的对象是历史的目的语文本,描述目的语文本产生的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
5、,数据具有聚焦性,研究者不对变量进行任何干预或控制,因此数据的客观性特征突出,也就是描述性特征突出。其研究体现了这种描述性研究的性质。,翻译文化学派,它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查阅和对目的语文本生成的目的语社会文化特性、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发挥等自然因素的客观考察,来描述规律。,姜秋霞,她以限定性描述和非限定性描述清楚区分了实证性描述和理论性描述:根据她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实证性描述概括为:选定范围、限定数据、系统收集、系统考察、过程论证、得出规律。而与之相对的理论性描述可以概括为:理论假设、按图索骥、随意数据、反思判断辩护。我们对翻译文化学派的部分代表性研究进行了考察,以期发现其描述的性质。,实证
6、性描写方法特征,1.严格的样本和系统收集数据:说明文本数据的挑选原则和规范;2.具体的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描述分析;3.3.数据系统考察分析结论”,实证性描述研究的标准,严式和宽式的标准: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对数据进行社会科学所要求的统计方法的处理。如果,数据经过规范的统计分析或信息分析,那么就是严式的实证性描写;反之则可视为宽式或宽泛实证性描述研究。也就是说,无论宽式或严式,都要求:1.严格的样本;2.具体的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描述分析;3.规范性地系统收集数据,逐项的描写;4.数据系统考察分析结论。其关键在于,严格地挑选代表性的样本资料和规范数据收集、论证具体的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以求得描述
7、的客观性。,总结,从翻译文化学派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来看,是理论方法和实证描述性研究的综合,具体的方法为理论思辩、归纳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从翻译文化学派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来看,是理论方法和实证描述性研究的综合,具体的方法为理论思辩、归纳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在这一点上,翻译文化学研究与翻译研究的方法没有差异,因为翻译研究的方法就是“描写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理论方法以各自不同的哲学范式、内在逻辑、研究过程与方式从不同层面为翻译这一人文学科的认识与探索提供方式。,从诗学视角看茶花女的接受与传播,林纾本人的“诗学”与清末社会的主流“诗学”达成怎样的“共谋”,进而促进巴黎茶花女遗事取得巨大成功的。,事实上
8、,译入语系统的主流文学形式和当时社会流行的文学观在很大程度上会作用于翻译的全过程。因此,为了取悦绝大多数读者,保证他(她)的译作为更多人所接受,译者必须经常在原作诗学与自己所处的文化诗学之间进行协调,而且往往依据后者对前者实施改写,即对原作内容进行增加、删节、篡改,乃至彻底改变原文的文体风格。当然,在各国文学史上也不乏通过翻译手段达到改变主流诗学的情况出现,但这种现象并非常态。,19 世纪末的中国也曾兴起了一股白话文热潮,甚至还有出现了一些白话报刊,如无锡白话报、通俗报、女学报等,但直至戊戌变法失败之前,很少有人公开鼓吹白话文学,更“不曾明明白白的攻击古文学”。此外,1904 年以后科举制度才
9、废除,而“科举一日不废,古文的尊严一日不倒”,因此,当巴黎茶花女遗事被译介到中国之际,那时的绝大多数读书人还是愿意接受文字典雅的艺术作品。,巴黎茶花女遗事译笔文雅,自然符合清末的主流诗学,同时也满足了当时绝大多数读者业已固定的审美心理和阅读习惯。时人争而阅之无疑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林纾改写原文风格实乃个人诗学使然。虽然写过“很通俗的白话诗”,但林纾对古文的热爱却几至于痴绝的地步。以下事实充分说明这一点。林纾把古文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一生浸淫古文研习,对左、马、班、韩、柳、欧之书尤为偏爱。林纾曾应邀赶赴京师讲授古文,期间与桐城文派多有接触,并颇获吴汝纶等人赞誉。由于推重自己的古文,虽有畏庐诗存,
10、却删去了闽中新乐府。此外,林纾还批评康有为“译才并世数严林”的赠诗是舍本逐末之评语。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林纾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新文化运动干将苦苦相斗。即使弥留之际,仍不忘教育子孙宏扬古文,以手指在四子林琮手上书写“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勿怠尔修”。,对原作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其一,对原作中关于环境和人物肖像的文字表述加以删节。由于文化传统不同,林纾时代的中西方文学在写作手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小仲马原作详尽描述了玛格丽特住所的家居摆设情况,不过,林纾却只将其概述为“唯见其中瓷器锦绘,下至玩弄之物,匪所不备”。在翻译有关玛格丽特的肖像描写时,林纾也采取了类似的翻译策略。他
11、只用寥寥数语来描述女主人公的动人外貌。,上述翻译策略的选择显然是以译语文化诗学为基准,因为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比较缺乏对环境以及人物肖像的细致入微式描写,如果将原文中的全部文字照搬译出,很可能会令读者觉得译文拖沓冗长,进而影响到译作的接受与传播。,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看安徒生童话的汉译,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标志着完全意义上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与成熟。从1914 年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个中译本洋迷小影(刘半农译)的出现到2005 年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 周年安徒生童话全集(任溶溶,石琴娥译)的再版,期间已有众多翻译家参与过此译介活动。本文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翻译家刘半农、周作人和
12、叶君健的译作进行分析,并从勒菲弗尔的系统论角度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和诗学对安徒生童话译本的影响及译者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刘半农的翻译,刘半农是将安徒生童话译介到中国的第一人。1914年7 月出刊的中华小说界第7 期发表了他翻译改写的安徒生作品洋迷小影,这篇作品就是安徒生的名作皇帝的新装,“Many years ago there lived an emperor,who cared so enormously for beautiful new clothes that he spent all his money upon them,that he might be
13、 very fine.He did not care about his soldiers,nor about the theatre,nor about driving in the park except to show his new clothes.He had a coat for every hour of the day;and just as they say of a king,He is in council,”one always said of him,“The emperor is in the wardrobe.”,“某公子自海外游学归来,学问高低可不必论,却是满身
14、都沾了洋骚臭,什么穿的、吃的、用的,以及一切与他接触的东西,没一样不是洋货,连便壶、马桶也是西洋的舶来品,恨不能连自己的身体也要用莲花化身法化成西洋的种子。人家都说他是洋迷,实在爽爽快快说起来,简直是洋货的奴隶。”,按照当时中国翻译界根据“国情”任意增删改写译文的风气。译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期,五四前的文学翻译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思想启蒙”和“消遣娱乐”成为当时文学翻译的选择规范。它们是建立在当时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价值判断上的两个标准。,周作人的翻译,周作人对于安徒生童话的译介推动了安徒生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他发表卖火柴的女儿正值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人的觉醒,其中包括对人性与
15、个性、女性与儿童独立人格的承认与尊重。中国思想文化的先驱们积极宣传西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孟儒学的“人伦”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过去所根深蒂固的“长者为本位”的传统伦理观逐渐向“幼者为本位”的现代伦理观转变。作为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周作人在“人的解放”、“女性解放”的旗帜下发现了儿童,认为儿童也是人格独立的个人,也有文学上的阅读需求。,在儿童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对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儿童文学的必要性以及儿童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文学形式等作了详细的论证和说明,这大概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承认儿童是“完全”的“人”。这是一种全新的儿童观,是对传统的彻底反拨,强烈地动摇了“长者本位”的社会
16、价值体系。,But in the corner,leaning against the wall,satin the cold morning hours the poor girl with redcheeks and smiling mouth,frozen to death on the lastevening of the Old Year.The New Year s sun roseupon a little corpse!The child sat there,stiff andcold,with the matches of which one bundle wasburned
17、.She wanted to warm herself,the peoplesaid.No one imagined what a beautiful thing she hadseen,and in what glory she had gone in with hergrandmother to the New Year s joy.,“但次日清早,女儿仍旧坐在拐角上,靠着墙,两颊绯红,口边带着笑容在旧年末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起来,照在一个小死尸上!这孩子坐在那里,冷而且硬,手里拿着火柴,其中一把,已经烧过了。旁人说,他女想自己取暖。但没有人知道他女看见怎样美景,也不知道他女在怎样的灵光中
18、同伊祖母去享新年的欢乐去了。”(此处“他女”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即今天的“她”。五四前第三人称不分性别,一律用“他”)。(周作人,1919:32),译者向读者描绘了一副凄美的画面,并准确地传达出原文作者对身处困境的小女孩所寄予的无限同情与爱。意识形态和诗学上的影响也决定了译者的翻译价值取向。周作人在翻译的过程中以源语为规范,采取直译。译文语言质朴生动、流畅自然,内容忠实于原文。无论是在语体还是语调方面,都显示出了儿童文学本色。,叶君健的翻译,中国最早全面系统地翻译安徒生童话的是叶君健先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种安徒生童话的中译本中,影响最大,评价最高,版本、版次和印数最多的,当属他的译本。1958
19、 年,由叶君健翻译校订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在全国出版,共16 册。20年后,这部童话全集再次经过修订出版,合并为4卷本,成为我国最权威的译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好评,而且在丹麦也备受媒体的称赞。,Far out in the sea the water is as blue as thepetals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rn-flower,and as clearas the purest glass.But it is very deep,deeper thanany cable will sound;many steeples must be placedone above the other to reach from the bottom to thesurface of the water.And down there live the seapeople.(W.A&J.K.Craigie,2001:68),“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铁锚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着一个地联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叶君健,2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