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037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与论文写.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张群喜主讲,第一讲 文献的检索与利用(引用),一、文献与论文写作的关系1。文献的概念“文献不足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文献就是经典、书籍与有知识的人讲的话。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有一定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物质载体;有一定的记录方式。2。文献的种类可以载体和记录方式分;可以出版形式分;可以加工程度分,3.文献与论文写作的关系,文献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获取信息、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是科学研究的结晶,也是确认科研人员发现、发明优先权的基本手段,是衡量某一学科和某一单位、国家学术水平的标志。

2、据此选题既可保证领先性又可是研究少走弯路。(创新性)文献可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学术性)举例(略),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世界范围内1700多种引用频率较高的社会科学文献;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一部世界著名的科技期刊文献检索工具;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汇集8000多种国际期刊的数据库;CSCI(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SCI(Chinese social s

3、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科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社科院)。,二、文献检索工具及途径,1。文献检索的含义:文献的查找、索取,包括文献线索的查找和特定文献信息的查找。2。文献检索工具 是指收集、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的工具。手工检索工具 目录性检索工具 文摘性检索工具 索引性检索工具 计算机检索工具,3.文献检索的途径,分析课题:缩小研究范围,进行课题分析(研究什么)确定检索工具:原则一,考虑检索工具的存贮所,按先近后远的原

4、则确定;原则二,考虑检索工具的权威性;原则三,优先选择新版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直查法、顺查法、倒查法、追溯法、循环法文献检索途径:题名途径;分类途径;著者途径;主题途径;序号途径等,分类途径中图法、人大法、中国社科院图书分类法中图法把所有图书分为5个基本类部,下分22类,分别用20个英文字母依序排列。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社会科学C 社会科学总论 D政法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自然科学(N-X)综合性类 Z 综合性图书,4.计算机检索,百度、google搜索:题名、作者名、关键词等中国期刊网(CNKI)搜索:

5、湖南文理学院网页首页数字图书馆资源检索中找“中文数据库”或“电子图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左:类别(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右边:途径+检索词(篇名+题目/主题+主题词/作者+姓名/刊名+名称/单位+单位名称),主题词的转化策略,等效转化:“人力泵”“手摇泵”或“脚踏泵”相反转化:环境净化环境污染相似转化:政治稳定政治发展/政治秩序从整体向部分转化/部分向整体转化:旋转餐厅活动建筑物,第二讲 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一、论文的选题1.选题的重要性:好的题目是论文成功的一半。2.选题的依据与原则:社会价值;客观条件;主观可能(兴趣、熟悉程度、难易程度)3.选题的

6、方法:知识结构上扬长避短;题目开口适度;选择最好的切入点(争鸣性的话题),二、搜集资料,1.聚材的意义:没有材料等于沙上建塔2.对材料的要求:与论题相关 丰富全面(量)准确可靠(质),三、基本格式及写作,(一)标题要求:简洁、正确,一般不要超过20字;具体、醒目,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新颖、独特,不落窠臼。单标题: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双标题:虚实结合 例:兴衰已逝,遗韵长存湖湘学派及其历史分期;“从奴隶到将军”简爱身份简析标题位于正文首页正中间(居中),(二)署名,位于标题之下正中间,独占一行署名要真实名字之下是作者所在单位、城市、邮编署名与标题、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7、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证方法(意义)等简略写成文字,字数在250字左右。是对文中主要观点的客观描述,不要使用“本人”、“笔者”、“本文”、“将”、“通过”等表示主观的词。2。关键词:仅靠内容摘要之下,是文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词语,数量3-5字。,(四)绪论,又称导论、引论、导言。它主要是介绍写作背景、目的或说明研究的原因、范围、方法,或提出中心论点。要求就是言简意赅。例: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传承: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条件,同时它又深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人际关系的许多方面,都深深地刻上了文化传统的印记。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

8、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因此,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分析和研究,,不能忽视其文化继承。由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的实行,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因而中国文化传统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上。本文以此为主线,对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进行初步探讨。,(五)本论,正文,文章的主体部分。展开论题,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是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写作程式:提出问题(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写作方式:,论证式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论证方

9、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论题的真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立为主,立中有破。考证式论文:是研究文献或某一历史问题时运用考证的方法,通过直接和间接材料探求真伪,最后得出真实性结论的文章。坚持用材料说话:“考而有证,有证必有据;考不厌证,正不嫌多。”,争论式论文:先摆出论辩的对象,然后树立靶子,指出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逐一批驳,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论证上,以破为主,立在破中。解释式论文:当一个新概念、新观点提出时,要阐明其意义、价值和功能,首先都需要对新概念和新思想进行阐释。解释式论文必须有权威的理论和充分的事实作为诠释的依据,以确保准确、完整地解释说明对象,少发议论、力避堆砌。,调研式论文:

10、实证研究。调研的对象、时间、地点、经过(真实性);调研中归纳的问题(数据材料、调查问卷的统计)及分析;措施和建议,或者是调研的意义。读后感式论文:看书、看报后有感而发,引出对某一问题、观点、现象的阐述。它可以是对文章的内容、主题、体裁、技巧、人物形象、艺术形象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及彼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六)结论,是论文的结束,是本论推出的结果,是对全文的综合概括、总结提高。对研究论题的探讨性意见或是对论题中尚未解决问题的设想,(七)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文中字、词、句的解释和说明。文中夹注,对文中的字、词、句或引用资料的来源、出处的解释文后参考文献,按照索引参考文献的顺序列出来。序

11、号与文中对应。一个参考文献多次出现时只用一个序号,页码紧随文中的序号。完整的参考文献是有严格规范的:序号、责任者、标题、书名(刊物名、报纸名)、出版时间(年期/日期)、页码。,四、写作的具体要求,(一)论点必须正确、深刻、新颖,而且要集中鲜明地表达出来 正确:依循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从资料中、从事实中得出来的必然结论,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符合当前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深刻: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讲中了要害 新颖:发现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观点或对具体问题做出了新解释、对具体工作提出了新建议。鲜明集中表达:就是开宗明义、不含糊。,(二)论据要真实、充分论据:理论论据:原理

12、、原则、名人名言 事实论据:历史事实和现实事实、正面事实和反面事实 常态事实和异态事实真实:对理论论据要正确理解其意义,不能曲解和套用,也不能断章取义;对事实论据要辨明真伪。充分: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使论点得到强有力支撑。理论与实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三)论证要符合逻辑论证是运用论据说明证实论点的过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说明你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在概念的使用中切忌:随意缩小和扩大概念的内涵;偷换概念。在判断中切忌:错误地使用全称量词和特称量词;判断歧义;联项错用。在推理中切忌:理由虚假,违反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同一律及其逻辑要求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正确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

13、与自身同一。同一律有三条逻辑要求。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例如: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在这个推理中,两个前提中的“人”不是同一概念。第一个“人”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是非集合概念,因此,犯了“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第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称为“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第三,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语境自身的同一。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或偷换语境”。,2.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这两个命题不

14、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如“小张是湖南人”和“小张不是湖南人”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而“小张是湖南人”和“小张是江西人”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常用的互相矛盾命题有:“所有S是P”与“有些S不是P”;“所有S不是P”与“有些S是P”“S是P”与“S不是P”;“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常用的互相反对命题有:“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必

15、然p”与“不可能(必然非)p”,3.不矛盾律及其逻辑要求不矛盾律的内容是: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时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通常称为“自相矛盾”。事实上,违反不矛盾律的错误,包括“自相矛盾”和“自相反对”,但在日常语言中,通常把“自相反对”(即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同时都加肯定)也称作“自相矛盾”。有时两个或若干个命题之间,并不明显是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但如果对它们同时断定,就会推出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结论。如果这样,这种断定也违反了不矛盾律。例如,“自相矛盾”一词就出于这样一个

16、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他作了两个断定:第一,我的矛能刺穿天下所有的盾;第二,我的盾天下所有的矛都刺不穿。有人问: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如何?这里,从这个楚人所作的两个断定中,可同时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第一,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因为我的矛能刺穿天下所有的盾);第二,我的矛不能刺穿我的盾(因为我的盾天下所有的矛都刺不穿)。因此,违反不矛盾律。,4.排中律及其逻辑要求排中律的内容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真。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否定,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通常称为“两不可”,即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都否定。墨经说:“不可两不可”,如

17、“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不可两不可也”。再如:“说世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断定世上无鬼,这我也不同意,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这段议论就是“两不可”,对“世上有鬼”和“世上无鬼”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同时都加否定,违反排中律。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同时都否定,不违反排中律。例如:“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这段议论不违反排中律,因为它所否定的两个命题是同一素材的全称肯定命题和全称否定命题,它们之间是互相反对关系。,有一种“特殊问语”。例如,某宿舍失窃,保安人员问其中的一位住宿者:“你以后是否再偷东西了?”,对特殊问语的回答,不能简单套用排中律。

18、表面上看,“我以后不再偷东西”和“我以后再继续偷东西”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由排中律,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但肯定其中任何一个命题对于被提问者来说都是不恰当的,如果他事实上没有偷过东西的话。“特殊问语”事实上预设了一个对被提问者不利的前提,如在上例中预设被提问者偷过东西。因此,对特殊问语的恰当回答,是针对问题的预设,而不是针对问题自身。对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肯定,也不能同时否定。同时肯定违反不矛盾律;同时否定违反排中律。对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时肯定,可以同时否定。同时肯定违反不矛盾律;同时否定不违反排中律。,(四)合理安排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凤头、猪肚、豹尾”如果是1

19、0000字的文章,开头与结尾大体上2500字左右,中间部分是重点,而且文字基本均衡。,(五)语言平实准确、严谨规范平实:用词造句以稳妥表意为上,以陈述句为主,用关联复句进行推理,少用或不用疑问句;不用欧式句子规范:少用积极修辞,以消极修辞为主。,文章写作中注意两种倾向:第一,开头戴帽子,结尾穿靴子。提出观点后,盲目堆砌例子,没有逻辑力量。第二,停留在对作品情节与人物事件的长段转述上,缺乏理论见解,上升不到理性思索的高度,见不到作者得了理论建树。,第三讲 创新研究方法,一、方法论的特征与意义从本质上说,方法论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是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文史哲研究应遵循的一般原

20、则正确的世界观:立场问题唯物史观原则: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从哪里开始;整体观原则:全面性、层次性、系统性发展观原则:非静止、非直线、过程性,三、切实掌握传统研究方法(一)历史学的研究方法1。微观研究:描述历史过程,揭示历史真相史料搜集史料鉴别史料考据2。宏观研究:揭示历史表象后面的动因、发现历史规律,以史鉴今。比较研究学科会通、渗透交叉史学量化法,(二)哲学研究方法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是着重研究客观社会现实历史状况与发展,而是着重研究主观精神的理论思维的历史发展;不是研究具体的精神现象,而是研究精神的本质;哲学的逻辑进程不以历史的分期为依据,而以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的必然性和阶段性为依据

21、;哲学发展的进程是逻辑的否定过程:知与行关系的演变、物质概念的形成等,2。批判与继承的方法哲学的历史继承性与哲学观念的相对独立性是联系在一起的继承的肯定形式:继承前人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结论),运用、修正、补充和发展;继承前人研究的对象或课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继承前人研究的方法。继承的否定形式:同一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产生相互依存、相互否定的运动,推动思想内容的充实与发展;两种相反哲学见解的建立,彼此坚定地否定对方;几种哲学体系的争论,在理论思维的争论中拓宽视野。,3。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认识他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

22、分、方面、要素联系起来,将他们作为一整体加以考察,揭示规律性。二者不能分割。,三、如何创新研究方法(一)意义提出与前人不同的研究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研究的途径、工具和程序等,对理论创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二)方法的种类西方: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博弈分析法、解释学方法等中国:王国维“古史二重证据法”,陈寅恪“诗文互证法”,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对中国史学起了重大作用。,(三)怎样创新创新概念与概念分析的方法:马克思资本论,素质教育数量化的方法:统计法。马克思:“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实验方法:古斯的“最后通牒”试验挑战了西方经济学

23、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人”假设。摹拟仿真:为前瞻性地解决社会问题、降低社会风险提供依据:摹拟课堂、摹拟股市、模拟法庭、模拟战场、摹拟舞台等。,第四讲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及写法,一、结题报告的概念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二、结题报告的写法,一份规范的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个别的结题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

24、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四)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课题研究的方向,是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作简单陈述即可。这个部分的陈述,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

25、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要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必须在课题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六)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

26、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研究中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即可。,(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采取了哪些措施、策略来开展研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八)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

27、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在“课题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三、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一)要对照着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来写作为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验证和总结的研究报告,在以下方面要与实施方案对照着写。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若是策略,研究报告中就要总结形成了哪些策略;研究内容若

28、是教学模式,就要总结形成的教学模式;研究内容若是解决某一具体问题,那就要总结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研究方法。如在研究实施方案中设计了问卷调查,那对应的研究报告是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形成了什么结论;如在研究实施方案中设计了行动研究法,则在研究报告中就要陈述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什么问题进行了什么研究,在问题解决中做了哪些工作,对原研究设计做了哪些修改,结果怎样,产生什么新问题;如设计了文献研究法,就要明确文献的名称,主要观点,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等。研究成果。课题实施方案中预设的成果要与研究报告中的成果分析保持对应。,(二)依据研究材料来提炼研究成果要全面掌握和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撰写时要重新熟悉课题研究领域

29、内的相关情况,他人研究的理论观点、成果、动态和方法,以及应用于实际后的问题和建议等,均可作参考。多参阅立项时所引的支撑理论和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新信息。但不可受其束缚,被其左右,照搬他人研究的观点,人云亦云。对照课题实施方案,尽量搜集齐各阶段的过程性探索、研究资料,并注意对材料的检验和筛选,对具体材料作中肯的理论分析。要结合课题研究实际,为我所用。,提炼就是要把感性材料进行反复分析,进行筛选和改造制作,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在提炼中经常会遭遇资料庞杂、茫无头绪的困扰,我们可以像旅行者收拾自己的箱子那样,采取如下办法加以解决:重新安排其中的

30、物品;找一个更大的箱子;把不必要的东西挑出来。第一和第二个办法促使我们考虑自己的归类标准,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包装”方式或更合适的容器。第三个办法提示我们:研究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而聚焦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要提炼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即在原有基础上有何发展,有没有新的发现,研究过程中质疑和完善的地方有哪些。要阐述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怎样操作,效果怎样。成果要概括、精要,利于推广。有的教师在研究报告中只交代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方法程序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缺乏操作性的概括和提炼,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如只罗列材料,对研究过程做镜子式的实录;只简

31、述论点,把大量的材料放在附件里。,(三)紧扣研究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体现过程性一般课题研究都以研究问题为切入点,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围绕研究主题确定研究内容和子课题。因此在研究报告中首先要明确研究内容落实了没有,与子课题相对应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如策略研究,首先要陈述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形成了哪些策略,这些策略怎样界定,如何操作,有没有理论支撑,运用这些策略需要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怎样的教育教学环境,需要提供哪些保障,运用的效果如何。陈述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抓住问题,阐述观点。事例是实,议论是虚,唯有因实生虚,虚实相应,文章才能生辉。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必须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去体

32、验、去发现,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理性思考,提炼自己的观点。因此研究报告要以实践为基础,体现过程性。缺少引文及附件,看不出通过研究得出的创新理论以及该理论和支撑实验研究的理论有什么区别或联系;把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作为课题实验研究成果来展示;把课题立项之前的成果当作课题立项后的实验研究成果等现象,都会使研究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进行定量分析是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数据本身具有很强的确定性,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它比语言描述更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在科学研究目的中,描述、解释是基础,预测和控制才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用数理统计等量化分

33、析,甚至可以结合计算机量化模型,建立事物发展的数学模型。量化是教育科研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量的分析,只有质的描述,这样的研究是不完善的。要收集数据资料,并作初步处理,用作分析、推理和判断,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因此撰写研究报告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这样,才能提高研究报告的实证性。有些课题明为实验研究,且设计了对照班,但在成果分析中,多运用模糊语言,进行定性分析,没能根据事实材料和数据提出结论,印证成果,严重削弱了课题研究的可信度。,(五)结论分析要实事求是在文章结尾时,可以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做一个比较中肯的总结,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尚未澄清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今后继续研究的方

34、面和初步的打算。课题研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研究报告中要做事实求是的分析,切忌一味的唱赞歌。按照预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发现了新问题也是成果。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重在体验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的隐性成果比显性成果更多更有价值。因此,在结论分析上要尊重事实;对于效果不明显的,不妨讨论一下原因,明确下一步研究问题。结论是正文内容的归纳和深化,如对正文的主要内容仅作简单重复,或谈几点体会、喊几句口号就草率收兵,会使结论空泛笼统,使成果缺乏说服力。不要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尚无研究”;也不可闭门造车,忽视

35、前提和条件,任意夸大成绩缩小问题,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以免影响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六)附件是报告的补充材料附件包括:对概括性成果的具体展示,如专著、系列论文等;表明所依靠的方法与工具,如研究工具(问卷、测试题等)、原始数据与统计、观察记录等;研究效果证明,如实验学校教师总结、典型案例等。凡撰写者认为必须向读者提供的一些原始记录、工作表格、可供借鉴的资料等,都可作附件内容,并按推出的内容分成若干条目陈述。千万别把附件当成垃圾箱或档案袋。,案例分析,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语文自学能力的实验报告,第五讲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若干技术性问题,一、正文缮写的若干规定1。文

36、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大段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以有序号,也可以不加序号,还可光有大段序号(居中)而不写大段标题。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上如有几级层次,层次序号分别采用“一、(一)、1。、(1)”标出,(1)下不用,以与注释序号区别。一篇文章的层级不宜分的过多过繁,一般不要超过四级。,2。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出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3。使用标点符号要遵循国标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除了前引号、破折号、前括号、省略号之外,其余都应紧接在文字后面,顶头不用标点。夹注和表格内的文字末尾不用句号。文内出现的著作、文章、文

37、件、刊物、报纸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事件或会议,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不加引号。,4。数字的书写。凡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非公元纪年用汉字,并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均用汉字。邻近两个汉字并列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二、引文,文内有时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无需加引号。只要是引用别人的原话,就要用引号。引文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部引用,即引用完整的句子或完整的段落,所引句子或段落应置于引号之内,引文的最末一个标点符号应

38、置于后引号之内;二是局部引用,即引用不完整的句子,或虽引用完整的句子,但所引用句子只用来做自己的句子的一部分,则只将所引文字置于引号之内,至于整个文句的标点由自己所写的句子具体决定。文内的引文,有时也不用引号标出,而是用别的字体或字号标出,也有的排版时以低两格的办法列出。引用时一定要注意核对原文,意思相对完整,不违背原意。,三、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表示。可用夹注、页下注和文后注三种。最常见的为文后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论文时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它是对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资源之一。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参考文献著录项:1。主要责任者(专著的作者、论文集的主编、报刊文章的作者、析出文献的作者等)2。文献题名与版别(初版省略)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4。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网址5。文献起始页码。,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著作:M masters论文集:C Collections期刊:J Journals报纸:N Newspapers网络文献:EB/OL EBOOK/Online literature学位论文:D Dissert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