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5364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水一、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答: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小水滴不停地从冰的表面滴落,这时温度始终保持在OC,直到冰完全融化成水。二、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答:不同点:水、水蒸气、冰的状态不同,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冰是固态的。相同点:组成它们的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三、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答: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自平均分成8份,50毫升水中大约分别溶解7份食盐和2份小苏打。2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

2、吗?答:食盐溶解的份数要大于小苏打溶解的份数,说明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同。3 .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答:一份一份地加入,是为了能够在实验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加入后一份。四、加快溶解1 .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答:热水中和经过搅拌的水中的食盐先溶解完,从而发现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这两个因素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2 .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样做?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加快搅拌的速度;将食盐分散放入水中。五、混合与分离1 .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

3、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这一特性,把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在水中后,能溶解在水中的食盐颗粒会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会沉淀在烧杯底部,从而将沙和食盐分离。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介质的作用。2 .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答:我们用蒸发实验,加热盐水后,水会蒸发到空气中,蒸发皿中剩余的是食盐。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六、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答: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是外形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且在它们各自的变化中都具有可逆性,

4、所以没有形成新的物质和可逆性是它们的相同之处。3 .生活中,你还能找出类似这样的变化吗?答:将海水晾晒之后,得到盐;铁熔化后,制成铁制品;固态的白砂糖溶到水中,变成糖水;将木棒折断成几节。第二单元空气一、感受空气1.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答:空气的特征有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能流动;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将空气装入塑料袋,塑料袋鼓起来,并且摸起来很软。打开塑料袋的封口,鼓起的塑料袋变扁,并能感受到封口处有轻微的风吹出,说明空气能流动,而且很容易泄漏。用嘴可以吹响哨子,说明空气能流动。用手挤压充满空气的气球,感到气球有弹性,说明空气有弹性,能承受一定

5、的压力;充满气的气球很容易被抛起,说明空气很轻。4 .空气和一般的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5 :(1)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2)它们都能通过一定的感官方式被感受到;(3)它们都占据空间,也有质量。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在上面的实验中,杯中的水和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当空气被密封在杯中时,水不能流进杯子。当杯底被扎了一个小孔后,杯子里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杯中的空气减少,杯子外的水流进了杯子。当空气从小孔被打进杯子后,杯子中的空气增多,占据空间,把水挤出,杯子里的水减少。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答:空气能占据空间。在实验中,纸团不湿的现象说明空杯子并

6、不真是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后,水槽里的水进入了杯子,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腾出了杯子的空间,杯子外的水就流了进来。从小孔向杯内打入空气后,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杯子里的水就被挤了出去。三、压缩空气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怎么解释?答:(1)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活塞的位置在一定的空间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即位置发生了变化。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水的注射器的活塞,活塞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是组成空气的许多微粒的间距发生变化引起的。活塞向下压后,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使得活塞可以有向下移动的空间,空气被压缩了;

7、活塞向上拉后,腾出来更多的空间,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增大,空气就被扩张了。四、空气有质量吗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答:在实验中,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后重新放入小桶,原本达到平衡状态的天平向充气后的皮球一端倾斜,需要在另一端的小桶中加入若干豆子,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与空气有质量的结论是一致的。2.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答:天平的两端分别挂着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时,天平平衡,说明充气的皮球此时与豆子的质量相同。当皮球再被打入10筒空气后,天平失去平衡,皮球一端降低,装豆子的一端升高,这说明此时的皮球比豆子的质量大,也就是比之前的皮球质量增加了,增加的质量是充入的1

8、0筒空气的质量。五、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 .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答:将打入100筒空气的袋子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放入同它质量相当的轻质物品,使天平平衡。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这袋空气的质量等于这些轻质物品的质量。只要称出这些轻质物品的质量,即可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这袋打入100筒空气的袋子的质量约为15克,相当于6个乒乓球的质量。(数据仅供参考)2 .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答: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我们会发现装空气的袋子的体积比所有“质量参照物”都要大得多。六、我们来做热气球1.加热前后,你观察到

9、的现象有何不同?答:加热前,袋子没有明显变化;加热一段时间后,袋子膨胀起来,逐渐变热了,并且会上升到空中。3 .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答:加热这个袋子时,一部分空气被加热后膨胀而流出,使内部空气的质量比外部小,因此充满热空气的袋子才会上升。七、风的成因1 .描述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模拟实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答:我观察到蚊香的烟雾呈线状飘出,到达顶端圆洞后,使得纸条抖动。我认为在模拟实验中空气被加热后,往上走,盒中其他区域的冷空气遇热后,使得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形成了风。2 .你认为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答: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第三单元天气一、认识气温计1 .我们在

10、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答:在读气温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使用前注意观察气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找到0,0以上的读作“几摄氏度”,Oe以下的读作“负几摄氏度”。(2)使用气温计测量时,要把气温计在测量环境中放置两三分钟,等气温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保持齐平。2 .利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于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答: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变化情况。人们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地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气温计来测量。二、测量气温1.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

11、使用方法测量气温?答:为了使测得的气温数据更准确,更科学。3 .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答: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之中,凌晨5点左右的气温最低,在9点以后温度开始上升,一般在下午14点左右气温最高,然后缓慢下降。气温就是这样在一天中不断变化的,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由低到高再到低。4 .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答:(1)能清楚地表示出各时间温度的高低。(2)容易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三、测量降水量1 .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测降雨量要注意什么?答:自制雨量器要注意:(1)使用小刀、剪刀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2)自制雨量器时,要选取口径上下一致的

12、透明容器。要将刻度条的零刻度线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粘好。(4)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测降雨量时要注意:(1)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记录数据时要以“毫米”为单位。2 .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呢?答:将雨量器放置在无遮挡的水平地面上,降雪结束后将雨量器拿到屋中,等雪全部融化后,读出水面的高度值,确定降水量。四、观测风1.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答:(1)可以通过物体和风旗的飘向判断出风向,它们的展开程度能说明风的大小。比如可根据树梢摇动的方向来判断风向,如果树梢向东摇,则风向为西风。(2)可以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

13、中对应的风力现象来判定风的大小。2.两种方法观测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答:不一定相同。因为通过观测风旗和物体来测量风力和风向,二者的准确性可能不同,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可能会导致我们对风的大小和方向判断不完全相同。五、观察云1.观察我们画出的云,它们的形状大致相同吗?是哪种形态?答:云有三种基本形态,大团、堆积的云,叫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叫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叫卷云。2.今天的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答:云量基本有三种情况。天空可以见到太阳,有少量的云或没有云。这种天气为晴。天空有很多的云,太阳一会儿可见,一会儿不可见。这种天气为多云。天空完全被云层覆盖,见不到太阳。这种天气为

14、阴。具体来说,天气千变万化,当天的天气情况可能还有刮风、下雨、下雪等情况,具体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六、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制作天气预报经历的阶段: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农民要看天气播种。渔民要看海洋天气预报出海捕捞。飞行员要根据天气安排飞行时间。我们出门旅行前要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提前判断是否有利于出行或者是否需要携带雨伞、防晒霜、遮阳帽等装备。如果遇到大风、冰雹、台风等特殊天气,要做好防备,避免造成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