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5420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8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docx(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规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司法行政部门对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规范和监督,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是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时,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合理适用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标准。第四条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应当坚持法制统一、程序公正、公平合理、高效便民、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2、的原则,体现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第五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二)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三)其他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第六条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明确区分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一般行政处罚、从重行政处罚的不同情况,准确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减轻行政处罚是指适用法定行政处罚最低限度以下的行政处罚种类或者行政处罚幅度,包括在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一种或者几种行政处罚种类之外选择更轻的行政处罚种类,或者在应当并处时不并

3、处,或者在法定最低罚款数额以下确定罚款数额。从轻行政处罚是指在依法可以选择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内,适用较轻、较少的行政处罚种类或者较低的行政处罚幅度。一般行政处罚是指在依法可以选择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内,适用一般的行政处罚种类或者幅度。从重行政处罚是指在依法可以选择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内,适用较重、较多的行政处罚种类或者较高的行政处罚幅度。第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二)受他人胁迫诱骗实施违法行为;(三)主动供述司法行政部门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四)配合司法行政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

4、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第八条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不具有从轻、减轻或者从重行政处罚情形的,应当给予一般行政处罚。第九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重行政处罚的,依法从重行政处罚。第十条当事人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应当从轻行政处罚情形,且不具有从重行政处罚情形的,应当按照法定处罚种类和最低处罚幅度实施行政处罚。第H一条当事人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应当从重行政处罚情形,且不具有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形的,应当按照法定处罚种类和最高行政处罚幅度实施行政处罚。第十二条当事人既具有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形,又具有从重行政处罚情形的,应当结合案件情况综合裁量后作出决定。第十三条法律、法规、规章对违法行

5、为规定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处罚种类,且规定既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的,可以选择适用单处或者并处;规定应当并处的,不得选择适用单处,但减轻行政处罚的除外。第十四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五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第十六条省和各市(地)司法行政部门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典型案例制度,指导下级司法行政部门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第十七条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照黑龙江

6、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清单(2023年版)列明的违法行为、裁量阶次、适用条件、具体标准、处罚权限,作出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行政处罚决定。对违法行为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相同或者相似的违法行为,应当作出行政处罚种类、幅度基本一致的行政处罚决定。对同一违法案件涉及的多个违法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根据各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情节,及其在违法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别确定相应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第十八条各市(地)司法行政部门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司法行政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在制

7、定行政裁量权基准过程中,可以参考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相近地区的有关规定。第十九条省人民政府对下放、委托、属地化管理行政处罚事项作出决定的,依照其规定确定行政处罚权限。第二十条本办法附件基准清单中关于适用条件的规定,其中“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第二H-条本办法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在此日期前已经立案但尚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如果适用本办法作出的行政处罚较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本办法。附件: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清单(2023年版)附件黑龙江省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清单(2023年版)(一)基层法律服务类序g违法行为法定依据裁阶次适

8、用条件具体标准处罚权限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一)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

9、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贬损他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警告的处罚由

10、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二)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的。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

11、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3曾担任法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三)曾担任法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

12、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4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冒用律师名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基层法

13、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执业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四)冒用律师名义执业的。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2.罚款、没收违法所

14、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5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同时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或者公证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

15、万元:(五)同时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或者公证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

16、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6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无正当理由拒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六)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警

17、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7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明知委托人的要求是非法的、欺诈性的,仍为其提供帮助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七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

18、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七)明知委托人的要求是非法的、欺诈性的,仍为其提供帮助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

19、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8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代理活动中超越代理权限或者滥用代理权,侵犯被代理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八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

20、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合法利益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八)在代理活动中超越代理权限或者滥用代理权,侵犯被代理人合法利益的。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9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同一诉讼、仲裁、行政裁决中,为双方当事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九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

21、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九)在同一诉讼、仲裁、行政裁决中,为双方当事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理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

22、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0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遵守与当事人订立的委托合同,拒绝或者疏怠履行法律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

23、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务义务,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不遵守与当事人订立的委托合同,拒绝或者疏怠履行法律服务义务,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24、,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调解、代理、法律顾问等执业活动中压制、侮辱、报复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一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一)在调解、代理、法律顾问等执业活动中压制、侮辱、报复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5、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按规定接受年度考核,或者在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二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

26、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L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十二)不按规定接受

27、年度考核,或者在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的。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三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三)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

28、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L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4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影响案件审判、仲裁或者行政裁定结果为目的,违反规定会见有关司法、仲裁或者行政执法人员,或者向其请客送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

29、十六条第一款第十四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四)以影响案件审判、仲裁或者行政裁定结果为目的,违反规定会见有关司法、仲裁或者行政执法人员,或者向其请客送礼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

30、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私自接受委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五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

31、15承办法律事务,或者私自收取费用,或者向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委托人索要额外报酬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五)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或者私自收取费用,或者向委托人索要额外报酬的。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

32、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代理活动中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六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L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16收受对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财物或者与其恶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

33、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意串通,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六)在代理活动中收受对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财物或者与其恶意串通,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7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违反司法、仲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

34、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裁、行政执法工作有关制度规定,干扰或者阻碍司法、仲裁、行政执法工作正常进行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七)违反司法、仲裁、行政执法工作有关制度规定,干扰或者阻碍司法、仲裁、行政执法工作

35、正常进行的。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8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八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

36、,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八)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

37、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19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故意协助委托人伪造、隐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九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

38、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毁灭证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十九)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故意协助委托人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0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向有关司法人员、仲裁员或者行政执法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委托人向其行

39、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二十)向有关司法人员、仲裁人员或者行政执法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委托人向其行贿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

40、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1基层法律服务所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一项:基层法律服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从轻处罚存在

41、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一)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

42、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2基层法律服务所违反规定不以基层法律服务所名义统一接受委托、统一收取服务费,不向委托人出具有效收费凭证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项:基层法律服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二)违反规定不以基层法律服务所名义统一接受委托、统一收取服务费,不向委托人出具有效收费凭证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

43、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3基层法律服务所冒用律师事务所名义执业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项:基层法律服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

44、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三)冒用律师事务所名义执业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1 .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

45、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4基层法律服务所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四项:基层法律服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四)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的。从轻处罚存

46、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L警告的处罚由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由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一般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2次,或者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从重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3次及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25基层法律服务所伪造、涂改、抵押、出租、出借本所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五项:基层法律服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为三万元:(五)伪造、涂改、抵押、出租、出借本所执业证的。从轻处罚存在本项规定的违法行为1次,且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