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5421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494 大小:60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4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4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4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4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鲍鹏山新说水浒全集.docx(4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一)泼皮太尉洋洋万千言的水浒传,虽然没有红楼梦的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但是在水浒梁山水泊一贯的豪气冲天、气贯长虹的背后,却更有着众多英雄人生际遇的苦涩和命运的无奈。在表面的生死豪情和杀声箧天之下,千百年来的读者似乎忽略了当年作者在水浒传字里行间中所隐藏的那一种苍凉与慨叹。那么,今天的我们究竟还可以从中找到怎样的背后隐秘,给我们以发现的愉悦?还可以从中品味到怎样的人生滋味,给我们以借鉴的警醒?我们今天的讲述,就将要从这样一个充满了神秘和复杂的水浒人物一一林冲开始。而在这个开始的开始,水浒传中第一回出场的人物却是一个泼皮太尉高俅。一个太尉如何会是泼皮?一个高俅又如何会

2、成为水浒传的开卷人物?水浒传的英雄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找事情的,没事总是找事的。像李逵,他总是给你惹事,所以李逵这个人后来到了梁山以后,一般人绝不愿意和他一块儿出差,你跟他出差,那总是有擦不完的屁股,他总是惹事,这是一种人。还有一种人,像鲁智深这样的人,他总是碰到事,本来这事跟他无关,但他总是碰着了。他在渭州酒楼喝酒,他就碰到了一对被人家欺负的父女,他从五台山到东京大相国寺去,在路途中他到了桃花村,他就碰到了桃花山上的强盗来强迫民女成亲,他总是不断地碰到事。但是鲁智深有个优点,他对于他碰到的事情,他不躲、不让、不推,他接手就把他做了。人生一世啊,你碰到的事情,命运派给你的事情,你就把它接过来,不

3、躲、不推、不让,你就把它做了,事情做完了,你人生也就圆满了。所以我们说鲁智深为什么最终那么圆满,就是因为他一生里面,凡是他碰到的事情,他都把它给做了,虽然这些事情做得不一定非常完美,但是他尽心了,他尽力了,他凭良心了,所以这也是水浒给我们的一个人生启迪。那么水浒里还有第三种人,刚才说的一个是惹事的,一个是遇到事的,还有一个,第三种是最糟糕的,叫事找人的。中国有一句话,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就是这种倒霉蛋,梁山上有没有?有!他的代表人物是谁呢?就是林冲。林冲本来是一个一点也不想惹事的人,一点也不想生事的人。他本来有一个在他看来很完满的一个生活,有一个非常美丽、非常贤惠的妻子,然后他自己至

4、少有一份他自己喜欢的工作,适合他的专业,做80万禁军的教头,教头还不是一个官,但是毕竟适合他的专业,他武功很高,而且他凭着他这个武功,将来有发展的前途,他的最大的理想就是到前线一刀一枪为国立功,然后立功封赏封候,博一个封妻荫子。所以他是希望他的一生就是这样来走下来,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每一步都明明白白,每一步都按部就班,他不想出什么意外。但是我们说,人有旦夕祸福,尤其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你想一辈子就这么平平安安就能够做得到吗?对于林冲来说,我们说他这个祸还真的就是从天上来的,当然这个天上我们说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这个“天上”就是朝廷。他的祸就是从朝廷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说林冲之前,一定要先说一

5、说另一个人,然后我们才能够明白林冲为什么有他的这一番命运,有他的这一番人生的磨难,这一个人就是高俅。甚至我们可以讲,高俅不光是和林冲一个人有关,和梁山的整体都有关系,此人实际上是和梁山英雄的整体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并且是贯穿始终的。所以我们在讲林冲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谈一谈这个高俅。高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如何可以做到“太尉”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朝廷命官?高俅是不是只是一个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真实的宋代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高俅这样一个人物呢?高俅是什么样的人呢?高俅实际上宋代有没有呢?有,宋代确实有高俅这么一个人,但是,宋代的史籍上对这个人的记载非常简略。宋史上很奇怪,没有他专门的传记,按说高俅在宋

6、代的官员做得不小的,做太尉。太尉是什么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国防部长,至少是东京的京城里面的卫戍区的司令,这个官是不小的,有人说高俅是宋代的军事长官中权力最大的一个。但是非常奇怪,就这么一个人,在宋史上面竟然没有专传,所以这是宋史上很奇怪的一个事,这个我们就不管它了。那么现在我们能够在正史上面看到有关高俅的记载,仅仅在徽宗本纪,就是宋徽宗的本纪里面有两条,其中有一条就讲到了高俅在政和七年的正月被任命为太尉,这就是正史上有关他的记载。对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誉扬和褒贬,就是没有什么特别夸奖他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批评他的地方。那么这一点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说明高俅不是一个特别臭名昭著的人物,如果是

7、特别臭名昭著的人物,那史传上讲到他了肯定要写上几句,但是史传上没有写。但是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水浒把高俅写进来了,而且他把高俅和蔡京、童贯、杨戳这三个人放到一起,称之为四个贼臣。这四个人干什么事呢?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这个道德鉴定是太严重了。四个贼臣变乱天下,天下给他们搞乱了,坏国,坏家,坏民,把国搞乱了,把家搞乱了,把老百姓给搞惨了。而且,人们习惯上又把高俅称之为宋代的六贼之一,宋代的六贼。实际上呢,宋史上面讲的宋代的六贼里面也没有高俅。那么水浒传中的高俅,大概是脱胎于王明清的一本书叫挥廛后录,这个挥廛后录上面讲到了高俅是什么样的人呢?它说高俅是苏东坡的书童,苏轼的书童,跟一个大名人联

8、在一起。既然能够跟苏轼这样的大文人做书俺,那肯定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所以挥廛后录讲到高俅“精通笔札”,非常地儒雅风流。什么叫精通笔札?那就是应用文写得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大学里教的,应用文写得好。所以苏东坡很赏识他,后来因为苏东坡有个很好的朋友叫王诜,王诜是个附马,是宋英宗的附马,苏东坡跟他关系很好,然后高俅后来就转到王诜那个地方,转到附马那个地方。在附马王诜的家里面他又碰到了谁呢?又碰到了端王,后来这个端王又做了皇帝,就是宋徽宗,这是王明清的挥廛后录上面讲的。那么高俅碰到端王以后开始发迹了,但是发迹以后,他仍然对苏轼很好,苏轼家的子弟们每次进京城来,这个高俅都是关怀备至的,不忘苏轼之恩O所

9、以从这条记录来看,历史上原来的那个高俅不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但是水浒却把这个人物加以改造,让他成为了一个乱自上作的一个代表人物。也就是说,水浒把这个人改造了一番让他来作一个象征,象征什么呢?象征朝廷的混乱,象征朝廷的黑暗,象征天下大乱的根源在朝廷,不在民间,他是作为一个象征来写的。但是这个地方就有一个小问题,既然你要把天下大乱的根源归结到朝廷,那朝廷里面真正的坏人太多了,蔡京、童贯这些人很多,为什么你不写蔡京,不写童贯,不写杨戳,偏偏要选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也没有多少劣迹的高俅呢?所以这也是水浒上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说提这样的问题的可能是历史学家,作为一个小说家来看,这不是一个问题,小说家选高俅

10、来作为一个代表而不选蔡京、童贯等人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高俅在正史上没有传记,没有多少具体的生平事迹的记录,所以他才有编造的自由。那么水浒传写高俅发迹的这一个过程,写得是非常地深刻。我们今天翻开水浒传大家会看到,水浒里第一篇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水浒传的第一回是这个。但实际上这一回只不过是一个幌子,水浒传真正的开始是从哪儿开始的呢,就是从高俅开始的。所以后来的金圣叹,金圣叹这个人确实有眼光,他把水浒里面原来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他把它算作楔子,然后把从高俅这个地方开始写的算做第一回。金圣叹出生于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名采,字若采,“圣叹”是他的别

11、号,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批评家。金圣叹因早年恃才傲物、放诞不羁而使他的科举之路屡遭打击,明朝灭亡之后,金圣叹以文学批评开始了他后半生的生涯。他极力推崇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为天下才子必读之书,并打算逐一评点,因突遭大祸,只完成了其中的两部,即水浒与西厢记的评点。后人因为金圣叹对于水浒独到而精辟的点评,而形成了著名的金批本的水浒传。金圣叹同时还说出了他这样做的一个好处,他说一部大书,先写高俅,为什么要先写高俅?因为先写高俅就表明一种观念:天下大乱,但是“乱自上作”。但是如果不先写高俅,而直接去写那108个英雄好汉,那给别人的印象是什么呢?叫乱自下作。所以水浒传一开始从高俅开始写是表明作者的立场

12、的,也就是说作者想给我们表达他的一个看法,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上不在下,首先是朝廷里面有了流氓、地痞、恶棍了,然后下边才会有这一帮强盗。所以这就是水浒的一个很深刻的地方。按照水浒的写法,高俅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一看。水浒写到了高俅原来只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我们看“浮浪”,就是流氓,没有正业,没有正当职业。破落户,“破落户”这个词我解释一下,水浒里面经常写到这些破落户,像高俅是破落户啊,什么牛二也是破落户啊,什么叫破落户呢?破落户有两个意思:第一,是破落之户,就是说以前他们家里面应该说是有一点财产的,有一点地位的,后来家道中落,破落了,所以叫破落户;还有一层含义是什么呢,人人都怕这

13、样的破落户,为什么,因为他能够破落人户,你要跟他打上交道了,你要跟他交上朋友了,如果他和你缠到一起了,他不但自己家破落了,他还要把你的家也搞破落了。那么高俅就是这样的破落户。姓高不用说了,排行第二,所以应该叫高二。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专长,他足球踢得好,”最是踢得一脚好气?”,在今天,高俅作为一个运动健将那没问题,如果我们中国足球队有高俅那我估计也不会输得这么惨,他水平确实很高,这是他最大的专长。当然他不仅仅有这些,我们等会儿再说。因为他有了这个专长,所以别人就不喊他高二了,他原来叫什么名子也忘了,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就叫“高?”,?绿叩煤寐铮?就叫高?隆:罄此?发迹了,做了大官了,做了国家的

14、太尉了,他觉得老是用这个“?”字在名字上不好听啊,他就把“毛”字去掉,加上一“人”字旁,所以变成那个“高俅”,这就是他姓名的由来。那么高俅除了他踢得一脚好球之外,你还别说,他还真有很高的素质。我刚才讲他叫破落户,破落户往往以前家里是有一点经济基础的,所以高俅是受过一些教育的。水浒传是这样写的,他有哪些素质呢?“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吹弹歌舞,吹吹打打,乐器都会;刺枪使棒,还会一套武艺,会使枪,会使棒;还会相扑,他后来到了梁山以后还跟人家吹牛,我相扑是天下无双,真有两招;而且还会一招你们是想不到的,诗书词赋。所以我们说高俅这个人,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一般人对素质教育的理

15、解,他真是一个素质很高的人,梁山108个人里面我想了一下,大概燕青在整体素质上能够跟他相比,其他人还真都比不上他。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高俅,既然有着如此之多的专长,理应是大宋王朝不可多得的人才,至少会在当时文化事业非常发达的年代有所建树才对。可为什么偏偏在后来,又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祸国殃民的邪恶之徒呢?水浒下面接着写到了,他前面会了这么多,会踢球,会刺枪使棒,会相扑玩耍,会诗词歌赋,会吹弹歌舞,但是就有一样不会,哪一样不会呢?八个字:“仁义礼智,信行忠良”,这一点不会。也就是说,他可能具有很多的才艺,但是他没有品德。我们也可见得,一个人的素质,不是说你知识多了,你懂得才艺多了你素质就高了,我们现

16、在随便找一个初中生他的知识总量比孔子还多,所以素质不在这个地方。真正的素质就是水浒传刚才讲的“仁义礼智”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孟子讲的一个人应该具有“四心”,哪四心呢?“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就是“仁义礼智”,这才是一个人的素质,他高俅什么都会,他偏偏不会这一点。所以,按照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高俅,他做不了好事,他也干不了大事,他长大以后干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这个词也挺有意思,什么叫“帮闲”呢?这个词好理解,根据字面我们就能够理解,就是帮别人去休闲。这个社会上总有一种人,有权,也有钱,他就要找人陪他玩儿,找人带他玩儿,找会玩的人教他玩儿。那我们看

17、高俅会的那些正好都派上用场了。但是我们再想一想,假如高俅一生里面只能做这样的一些帮闲,他最终能够做成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豪门的一个清客,或者也就是做一个地主的狗腿子。因为你只能给别人帮闲嘛,你只能做一个豪门清客,或者你就做一个地主的狗腿子嘛,按说他就应该是这个命运。如果高俅就是这一个命运也挺好,没问题,哪怕他是个坏人,他也没有多大的能量害人,也行。但是阴差阳使,他帮闲最终帮到了那个时候时代最大的一个帮主那个地方去了。这个最大的帮主在宋代是谁呢?那当然是皇帝,帮到宋徽宗那个地方去了。宋徽宗是一个特别喜欢踢足球的人,是一个足球运动的爱好者,而高俅恰恰是一个足球健将,最终高俅帮到这个地方去了。那你说是

18、个足球健将,他喜欢足球没问题啊,宋徽宗成立一个足球协会让高俅来当会长不就可以了吗!但是呢,这个宋徽宗还有一个毛病,他让那些帮闲的人都来给他帮忙。帮闲的人是不能帮忙的!帮闲的人只能帮你休闲的,是不能帮你干正事的,但是宋徽宗偏偏有这毛病,他一生所用的人都是帮闲之人,然后宋徽宗都把他弄来,弄到朝廷来做大官,来帮他的忙,所以他的国家都让这一帮人越帮越忙。你看宋徽宗手下的那些人,比如蔡京,蔡京这个人我们知道,也是有专长的人,书法一流,啊“苏黄米蔡”四大家,我们后来说“苏黄米蔡”的“蔡”是蔡襄,错了,“苏黄米蔡”原来就是指蔡京,因为蔡京名声臭了,所以把他撇出了,换一个人来,实际上蔡京的书法是一流的。书法一

19、流你让他做一个书法学会的会长就可以了嘛,不行,宋徽宗把他弄来做太师,要做大官。还有一个姓蔡的蔡攸,喜欢演小丑,你想一个人喜欢演小丑也没问题,我们现在演小丑的人也挺好,但是你就做个曲艺家不就可以了吗?可是呢,宋徽宗让他当了节度使。因此我们说宋徽宗就有这个特点,宋徽宗就有这个特点,然后高俅偏偏有这个专长,所以他就时来运转。既然宋徽宗喜欢踢球,高俅也正好有这方面的专长,但是此时的高俅还只是一个人见人厌的破落户,他又怎么可能会见到当朝皇帝宋徽宗呢?这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高俅最初给谁帮闲呢?帮一个土财主的儿子,“生铁王员外”。什么叫生铁王员外呢?“员外”我们知道是封建社会的时候,给一些在地方上有一点地位

20、的、有一点财产的人给他们的一个虚衔。什么叫“员外”,在员之外,就是我正当的政府的官职之外给你们一个虚衔,因为你有财产嘛,在地方上有一点影响。这个人是做生铁生意的,家里欠了不少的钱。老子会赚钱,他偏偏有一个会花钱的儿子,一个很不成气的会花钱的儿子不会花钱也没关系啊,反正有人帮他花钱就行了,高俅这样的人就来帮他花钱,他就来教王员外的儿子怎么花钱,并且陪着他一起花钱,每日就三瓦两舍,风花雪月。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花钱最容易,那我就告诉你一宋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花钱最容易的朝代那就是宋代了,宋代是一个特别有生活气息的朝代。那个时候己经有很多很多种的休闲方式,大家看看张择端的清明

21、上河图你就可以从中看出一些,那个玩的花样太多了,休闲的花样太多了。那么高俅就在东京城里面,帮助这个生铁王员外的儿子花钱。你说一个土财主能有多少钱呢?而且土财主我们一般知道都有特点,他很吝啬,他挣钱不容易,他看着他儿子这样子他能不心疼吗?他看着高俅帮着他的儿子花钱他能不心痛吗?他能不心恨吗?然后这个王员外一封状子告到了开封府,告谁呢?当然是告那个高俅啊,告高俅教唆别人的子弟,教人堕落。开封府对高俅的判决是什么呢?也很有意思,判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什么叫脊杖?水浒传中我们也经常碰到这样的词,脊杖就是在背脊上用一种特制的大棒狠狠地敲打你,用大棒打你的背,就叫脊杖。二十脊杖,那就是打二十下,

22、这个不轻的。然后是迭配出界发放,什么叫“迭配”,迭配就是流配,就是解送,由专人押送出界,离开东京,然后到一个地方去,由专人押送的,并且押送罪犯的颈子上脖子上还戴着一个特制的刑具,就是所谓的刑枷,这是对高俅的判决。出界发放是什么?出界就是注销了高俅在东京市的户口,你不准回东京来了,你回东京来也没你户口,你这样的人,东京都是首善之区,首都,首都怎么能容得下你这样的人呢,遣送出境。水浒写到这个地方下面又加了一句,“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真的是走投无路啊。上面有官府的判决,下面的老百姓没有一家收留他,因为人人都讨厌他,所以他在东京就没法站得住脚了,只要去淮西。到那个地方又投靠了一个人,是

23、一个开赌坊的一个闲汉柳大郎。这个刘大郎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柳世权。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职业,他的职业是开赌坊的,正好符合高俅的爱好。这个开赌坊的柳世权有一个爱好,他就喜欢高俅这样的人,所以高俅到他那个地方也真是如鱼得水,一待就是三年。被赶出京城的高俅,在淮西这个地方有了个落脚之处已经算是他的造化了,高俅自己的内心深处又怎么敢妄想有朝一日还可以见到当朝皇帝?不要说是高俅,我们也无法相信就是这样一个破落之人还有可能在皇帝身边服侍。在这以后,究竟会发生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三年以后,当时的皇帝宋哲宗心血来潮,干了一件事一大赦天下。这个古代的皇帝,常常在他们登极的时候、册封皇帝的时候、立太子的时候,或者要换

24、年号的时候,他们要玩一下所谓大赦天下的把戏。这个大赦天下不是一般讲一讲的,效力是很大的,这个效力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范围很大,天下大赦,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面,所有的罪犯一律赦免;还有一个,程度深,程度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直接地取消你的犯罪记录。汉代就有这么个事情,汉桓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事情,有一个叫张成的人,他和宫中的宦官关系很好,他知道过不久这个汉桓帝就要大赦天下了,然后他就叫他的儿子,你不是恨什么一个人吗,你赶紧把他杀了。他儿子很紧张,我能杀人吗?杀人不是很麻烦的吗?没事,你把他杀了,因为皇帝马上就要大赦了。张成的儿子真的把这个人杀了,杀了以后果然皇帝很快就大赦了,等于说这个人

25、白杀了。所以我们说大赦对于罪犯真的可能是一种恩宠,但是对受害者恰恰是极不公道的事情。但统治阶级为什么喜欢这么干呢?因为他要向人民表明他们很仁慈,要宣传他们自己所谓的道德政治,所谓的德政。那么宋哲宗的这一次大赦,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有没有带来好处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他给一个人带来了好处,那就是高俅。高俅正好在这次大赦的范围之内,他被赦免了,他以前所有的罪证都消除了,他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地回东京来了,又回来了。柳世权还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我刚才讲柳世权这个人名字,作者给这个人取的名字很有意思,世权,世就是世界的“世”,权就是权力的“权”,这个权力的权是个什么意思呢?权宜之计,权变,不讲原则的意思

26、。世权,世权,实际上是作者在暗中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不讲原则的人太多,苟且的人太多,权宜自保的人太多,所以才有小人成长的土壤。如果大家都有原则,那小人可能就没有成长的土壤了。比如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人常讲的一句话,叫“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对吧,大家可能都知道这句话,我们把他作为处世的格言。但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这个处世的格言多么惨痛,多么自私。大家都这么想的话,那结果是这个社会上谁吃亏呢?君子吃亏0我是君子所以你们都敢得罪我,关键的时候都敢损害我;他是小人谁都不敢惹他。所以最终的结局是,这个世界是小人总是占便宜,君子总是吃亏。那结果是谁还愿意做君子呢?那么我为什么讲这一句话?我们来往下

27、面看,不光是柳世权要给他写这封推荐信,后面高俅所碰到的人他都有这一类的毛病。东京柳世权有一个亲戚,做生药生意的,做中药,卖药材的,给他写了一封信,让董将仕收留他。董将仕可是了解高俅这个人的啊,高俅这种人如果他是一个很忠厚的人,我就把他留在家里没问题,可是他这样的一个破落户留在我的家里面不是把我家的子弟都带坏了吗?但是,他脑子里马上又转念一想,他既然是小人,既然是坏人,我还是不得罪的好,再加上还有我的亲戚写的一封推荐信,怎么办呢?算了,他把高俅留在家里面,而且装得特别高兴,每天好酒好菜地招待他。想了十天,终天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把他送走,把他再转推荐给别人,还给他做了一套好衣服。把他给推荐给谁了呢

28、?推荐给所谓的小苏学士,这个小苏学士就是暗指谁啊?苏东坡。苏东坡接到了这个人以后,苏东坡脑子里也在想啊,说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在我家里待着呢?可是如果我拒绝他了,得罪这个小人也不好啊。他脑子一拍好了,对,把他送给谁呢,送给附马王诜,附马王诜喜欢这样的人。于是他又把高俅送到王诜那地方去了。本来一个街市里头的小流氓,现在进入上层社会了。在这个过程里面,柳世权也好,董将仕也好,苏东坡也好,这三个人里面如果有一个人是讲原则的,如果有一个人不讲权宜之计,有一个人能够坚持是非判断,不从个人的小算盘来打算,这个高俅都没有可能发迹。所以,高俅凭什么发迹?高俅这样的人在什么土壤下才能够长成一棵大树,变成国家的大祸害

29、?就是这样的一种传统,就是我们所有的这些人一一你说董将仕是不是一个好人啊?是个好人,日常生活当中他肯定是一个好长。苏东坡是不是一个好人?是好人。但是,坏人往往都是好人惯坏的,坏人往往都是好人纵容的,坏人甚至是好人培养的。高俅本来在这些关口里面,每一个关口,有一个关口把住了都不会出现后来的结局。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高俅到了王诜这个地方之后,王诜见了便喜,很喜欢他。董将仕看到高俅喜欢不喜欢啊?不喜欢.苏轼看到高俅喜欢不喜欢啊?不喜欢。东京的老百姓喜欢不喜欢高俅啊?都不喜欢。但是到了谁那个地方就开始喜欢了呢?王诜这个地方。作者在这个地方写得很深刻呀,就是越是上层社会道德水平越低,这就是作者小说中给我们

30、的一个暗示。东京普通老百姓很讨厌高俅,董将仕和苏东坡虽然是害怕高俅,但是也反感他,到了上层社会反而是喜欢他了。所以高俅,我们看他碰到这些人里面,人们对他的态度可以用三句话讲:普通老百姓是恨高俅,董将仕这样的小商人和苏东坡这样的小官僚是怕高俅,而王诜再往上包括王诜在内的这样的国家的上层社会却是怎么样?爱高俅。我们把高俅再换一个字:小人一一老百姓恨小人,小商人小官僚怕小人,上层社会的人怎么样?喜欢小人。不过高俅到这个地方还没有走上他人生的顶峰,他在这个附马王诜的家里面还要碰到一个更大的人物,这个更大的人物会把他带到更高的人生境界,那么这个人物是谁?高俅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二)灾星当头曾经只是一个

31、破落户的高俅,因为游手好闲被官府注销了他的东京户口,逐出了京城,流落异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高俅却因此时来运转,凭借着他踢球的专长和奉迎拍马的功夫,混进了附马府当差。落魄的高俅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但他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让高俅更是一步登天,做上了当朝的太尉。那么这个人物究竟是谁?高俅又是如何获赢得了他的欢心,完成了从泼皮到太尉的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主人公林冲此时此刻却迟迟没有出场,他究竟又会与这样一个泼皮太尉有怎样的瓜葛?上一讲我们讲到了东京一个泼皮、破落户高二也就是高俅,由于帮生铁王员外的儿子使钱,被王员外一个状子告到了开封府,开封府判决他迭配出界,脊杖二十,也

32、就是说注销东京户口,流落到淮西,在淮西一个赌坊里面一待就是三年,这个赌坊的老板叫柳世权。三年以后宋哲宗大赦天下,高俅正好在大赦的范围之内,于是他也得到了赦免,柳世权一封信把他推荐给了东京的亲戚董将仕,董将仕见到了这么一个高俅,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善良之辈,既不愿意收留又不敢得罪,于是他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苏学士;小苏学士的想法和董将仕一样,也认为这是一个不能收留又不能得罪的人,于是又把他送给了附马王诜;到了王诜家里以后,高俅终于可以说是找到家了,为什么呢?因为王诜一见到高俅他就喜欢上了这个人,不久,高俅在王诜家里就出入得如同家人一般。所以我们说我们真要恭喜高俅,这个一直在流落的人,一直在流浪到处无家可

33、归的人,到处被人们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人,现在他终于找到家了。但是,高俅还有更大的好运在等着他。有一天,王诜让高俅送两般玉器给小舅端王。小舅端王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不是一般的人,按照水浒的说法,他是宋神宗神宗天子的第11个儿子。因为水浒认为王诜是神宗的附马,那么这样端王自然也就是附马的小舅子了,所以水浒把他称之为小舅端王。为什么是小舅呢?他排行第十一,那么王诜是他的姐夫,那他就是小舅子。当然按照金圣叹的说法,苏学士叫小苏学士,王都太尉叫小王都太尉,那么这个舅子呢也就叫小舅子,三个小,群小相聚。这么多打小算盘的人,这么多本身就不大,还有一点小的人,所以他们才构成了高俅这样的人生长的土壤,群小相聚啊

34、,那么高俅不发迹也难。那么高俅带着两般玉器送到小舅子端王的府上,小舅端王正在干什么呢?正在和小黄门踢球,小黄门就是一帮小太监,在踢球。这个人也喜欢踢球,这个小舅端王虽然是一个很高贵的一个出身,但是他的爱好竟然和高俅完全一样。水浒上是这么说他的,说他是“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就是高俅喜欢的那一些帮闲之事,比如说吹弹歌舞、品竹调丝啊等等,他“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无一般不爱”,就是这帮帮闲的小杂耍他没有一个不喜欢,没有一个不会,没有一个不爱。那么高俅把玉器送过去以后,我们刚才讲到了,小舅端王正在和小黄门踢球,高俅当然胆子很小,站在从人的后面就看着,要等人端王球踢完他才敢把玉器奉上去0可是呢,

35、时来运转,我们现在有一句话叫足球是圆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今天还真的就发生了一件对高俅来说太重要的事了。足球踢起来,小舅端王没接着,足球正好滚到了高俅的脚下。我们知道高俅是个足球健将,很长时间没踢球了,也是一时技痒,一时胆大,马上使了个鸳鸯拐,把球踢回去了。这个端王一看,怎么下面这么一个陌生的人球踢得这么好,赶紧过来,你是什么人,你也会踢球吗?高俅说我是小王都太尉派我来给您大王送给器,然后把玉器拿出来。那个端王对玉器已经不感兴趣了,玉器毕竟是死物,眼前这个活宝才管用啊,他最感兴趣,于是和高俅说你下来,跟我们踢几脚怎么样?高俅不敢,人家是大王。小舅端王几次三番地让他下来踢球,高俅只好下去。那

36、么一下场,高俅的技艺就表现出来了,那个足球就像粘在他身上一样。端王是越看越喜,当天晚上就没有让高俅再回去,就留在宫中了。弄得附马王诜觉得很奇怪,我叫这个人给端王送玉器去,怎么他人都不回来了呢?到了第二天,他接到了端王给他送来一个请帖,请他去喝酒,为什么小舅端王要请王诜去喝酒呢?他要让王诜把这个高俅让给他,为了得到高俅他付出了一桌酒席的代价。所以说水浒把这个过程写得非常有意思,我们作一个比较:高俅原先在东京,东京的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他在家宿食的,我们上次总结过,老百姓是他的;然后到了董将仕也好,到了苏东坡也好,他们是怕他,怕他还好,知道他是个小人啊,知道这个人惹不起,惹不起我可以躲得起,所以他们

37、把高俅送给别人,把他做为一个烫手的山芋转交给别人,像个瘟神一样我给你送走;到了王诜那个地方呢,他就开始喜欢高俅,但是王诜喜欢的也毕竟是别人主动送来的;到了端王这个地方就干脆主动去要了。这么一个在民间被人们唾弃的像垃圾一样的人物,到了上层社会我们看,越往上层社会走,他越得到喜欢,这个讽刺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高俅这样一个破落户,曾经被官府注销了东京的户口,逐出京城。如今,这样一个游手好闲之徒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端王府中的红人。这样一个并没有多少本事的人,怎么还会有什么升职的可能?不到两个月,宋哲宗死了,宋哲宗没有儿子,没有太子,那么下一任皇帝由谁来做呢?大臣们商量的结果是从宋哲宗的几个弟弟里面选一个

38、,最终选择的就是这个端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那么高俅现在帮闲的人,由一个端王,王族,变成了皇帝了,他真的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那么我们知道,我们上次也讲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宋徽宗赵佶有一个爱好,他喜欢让给他帮闲的人做大官。我们上次讲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蔡京会书法,他就让他做太师,有人会唱小曲、会演曲艺,就让他做节度使,这是他的一个爱好。那现在高俅在他手下踢球,踢得那么好,他会让他做什么呢?不到半年的时间,宋徽宗竟然让高俅这样的人做上了殿帅府太尉。殿帅府的太尉是个什么样级别的官?现在的学术界有些不同的看法:军事长官,权力最大的军事长官,这是一种说法,最高了;其次,说他是国防部长;那么最

39、低的一个说法,首都卫戍区司令。不管怎么说,哪怕照他最低的一个级别来看,他也进入了国家统治阶级的上层,就这么一个踢足球的,一个泼皮,一个破落户。所以我们说宋徽宗,这个徽宗皇帝呀,那可是宋代的“无厘头”啊,他很会搞笑。高俅这样的人,你可以成立一个大宋的足球协会,让他当个主席没问题;你让他来做国防部长,他能够给国家做出什么好事来吗?他只会妨害这个国家。所以这个国防部长的“防”应该是妨害的“妨”,他不但不会为国家巩固长城,他只会毁我长城。他当了殿帅府的太尉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找机会要杀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王进,好在王进当机立断,赶紧逃走,才免于被杀害。第二件事情,在逼走王进之后,他又要向另一个教头下手了

40、,这一个教头就是要林冲。我们等待了许久的林冲,终于在高俅的一番表演之后登场了。但是这个高俅究竟会与林冲有什么恩怨?林冲究竟做了什么,高俅为什么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不择手段地要置林冲于死地?那么高俅迫害林冲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原因说起来就更加令人发指,迫害林冲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养子高衙内看中了林冲的老婆,为了把林冲的老婆抢过来,他竟然下了毒手,要迫害林冲。说起来这个他的这个养子高衙内,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实际上宋史上面所讲的高俅有自己的儿子,水浒上讲是高俅当了太尉之后,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所以把自己的叔伯的儿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这句话有两个问题,第一,宋史上面的真正的高俅是有儿子的,而且有三

41、个儿子,一个叫高尧康,一个叫高尧辅,还有一个叫高柄,这三个儿子也都是因为高俅的原因做了大官,所以正史上的高俅没有义子,因为他有自己的儿子,他不需要认义子,这就是水浒的一种虚构。但是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在哪里呢?高俅认的这个义子是什么人呢?是他的叔伯的儿子,我们看看这个辈分有问题了,叔伯的儿子就是他的堂兄弟,也就是说高俅把自己的堂弟认作了自己的干儿子。水浒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水浒实际上就是因为厌恶这一类的小人,所以故意把他们写得这样地没有伦理,故意这么写,就是要出他们的丑,就是让我们读者感觉到这一类人全无伦理道德可言。高衙内就一个爱好,水浒上讲的:“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也就是说他对别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42、,他惟一感兴趣的就是欺男霸女,所以东京人给他送他了个绰号叫“花花太岁”。“衙内”这个词我们也简单说一下,衙内,为什么我们把高官的子弟有时候称之为“衙内”,这个是有原因的。“衙内”本来是唐代的时候禁卫军的称号,什么叫禁卫军呢?就是保卫皇宫的,保卫皇宫的这些军官,他的职务就叫衙内。这一类军官因为要保卫皇宫,所以他们必须是由贵族子弟担任,因为自己人信得过,由贵族子弟担任。因此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就把贵族子弟,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弟,也都统统称之为“衙内”了。那么有一天,高衙内就看上了林冲的老婆。林冲的老婆到枣门外的岳庙里面去上香,很不巧就让这个高衙内碰着了,高衙内一看到林冲的老婆,我们说得好听一点,几乎是

43、一见钟情。他后来跟别人讲,说我看到了很多的女子,而我就喜欢她。当场就拦住林冲的老婆,一定要叫她上楼去。好在林冲的老婆的身边跟着一个Y鬟,一个侍女叫锦儿。锦儿一看势头不对,赶紧从现场跑开了,干什么呢?找林冲。林冲此时此刻正好在岳庙旁边的大相国寺的菜园里面和鲁智深在喝酒,这也是林冲和鲁智深第一次见面,两个人一见如故,当即结为兄弟,然后在旁边喝酒,喝得非常高兴,谈得非常投机。这个时候锦儿跑过来,报告林冲有一个后生拦住了娘子,在那个地方纠缠。林冲一听非常紧张,赶紧撇下.了鲁智深,到岳庙里面去。远远的就看见一个后生的背,这个后生拦着他的娘子,一定要拉他的娘子上楼去0那林冲当然是怒火万丈,走上前去一把就把

44、这个人扳过来,大喝了一声:“调戏良家妻子,当得何罪?”这一句话也是有意思的一句话,我们说这一句话为什么有意思呢?因为林冲这句话里他讲的是“当得何罪林冲是一个懂法的人,林冲是一个信法的人,林冲是一个想依照法律来解决问题的人,所以他问你这样干是当何罪?你违法了!这就是林冲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看水浒中的英雄人物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李逵他管你法不法,先打后商量,先揍你一顿再说。但林冲不是这样,他问你当得何罪,林冲想着这世界还是有法律的,我凭着法律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且不光是法律,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男女大防特别讲究,所以他还有道德上的支持。讲到这儿我再举一个例子来看一看,也就是在水浒成书大概

45、的同时,在元代和明代这个时候,在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就是给人一生的行为记分的一个表格,叫做“功过格”,这个表格里面特别关注的就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你做了坏事了,就给你记过,记多少分;你做了好事了,再把你这个分再扣掉,再抵消掉,有一个功过格。这个功过格主要就出现在元代,后来到明代以后被学者们整理出来。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两种功过格,一种叫十戒功过录,在这个十戒功过录里面其中有一条讲到了,“奸淫良家妇女计为五百过“,如果一个人奸淫了良家妇女,要被记过500分,这个功过格的意思就是这样,这叫十戒功过格。还有一种功过格对这一点要求更为严格,叫警世功过格,它是这么规定的,说“败一良家

46、妇女节”,就是败坏了一个良家妇女的节操,实际上也就是奸淫良家妇女,记多少分呢?“计为一千过“,1000分是个什么概念呢?100O分就是杀头了,就是死罪了。那么这些功过格的出现的时代,正好和水浒出现的时代是同时的,所以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说明林冲他此时此刻面对高衙内的时候,他是有凭借的,他是有依仗的,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是站在林冲一边的。既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对于调戏良家妇女的罪责是如此的严重,这个高衙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林冲是不是就因为有充分的道德和法律的强大后盾,而高枕无忧了呢?但是呢,当林冲把这个人扳过来以后,他正要下拳去打的时候,他突然手就软了。为什么?他一下认出来,这不是别人,这是高

47、衙内。高衙内跟他什么关系呢?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高衙内的养父高俅是殿帅府的太尉,那也就是说太尉是他的顶头上司。教头,我们讲起来好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讲觉得是很了不起,实际上教头还不是官,教头就是教练。也就是禁军里面,比如说高太尉聘请的禁军的武术教练而己,我聘你你就干,我不聘你你就混蛋。所以林冲把高衙内一扳过来,一看是高衙内他手首先就软了,打不得,不能打,反而是高衙内倒气势汹汹的,对林冲大喝了一声:“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跟你什么关系啊,你来多管?他不知道他调戏的这个妇女就是林冲的老婆,在他看来只要不是你的老婆,我怎么调戏别人的老婆你是没有资格管的,为什么?我是高衙内,我想干什么都行。

48、高衙内为什么这样的说话,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他又凭借着什么呢?很简单,他就凭借着他那个大堂兄兼养父高俅的权势。两者之间各有凭借:林冲凭借的是道德和法律,高衙内凭借的是他养父的权势。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是道德和法律更厉害,还是权势更厉害呢?亳无疑问,两者一比较,林冲软了,高衙内硬起来了。这就是那个社会的现状。什么法律,什么道德,只要碰到了权势,一钱不值啊。林冲把高衙内放了,然后带着自己的妻子,还有一个待女锦儿,从岳庙出来了。他刚出来看到了一个人,鲁智深,鲁智深带着三二十个泼皮,鲁智深自己拿着个禅杖直接就冲过来了,把林冲都没看见,他直接往岳庙里面冲。反而是林冲一把拦住他,师兄,你干什么去?你说他干什

49、么去,帮你打架呗。林冲赶紧把鲁智深拦住了,跟鲁智深说了一番话,劝阻了鲁智深。这个事也很有意思,按说自己的老婆被别人调戏了,应该别人劝他,现在反而他劝别人0他跟鲁智深说,刚才调戏我老婆的是谁呢,高衙内,高衙内是高太尉的养子,那是我的顶头上司,他之所以调戏我老婆是因为他不认识我老婆,所以一时之间无礼。这实际上是在给谁辩解?是在帮衙内说话了。我本来要想打那个家伙一顿,可是没有办法,我在人家手下,我要吃饭。这话讲得真是让人难以为怀啊,因为要吃饭,在他手下吃饭,”权且让他这一次”,这是林冲说的话。鲁智深怎么说呢?鲁智深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赶紧跟别人讲,大师兄醉了,你们赶紧扶他回去吧。他认为鲁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