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515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3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命写作指导.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写作指导,一、课内素材1谱写生命的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本质时,史铁生却守住了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写作应用:本则材料可运用于“挫折”“逆境”“榜样(楷模)”“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类似的话题作文中。史铁生在生命最狂妄的年

2、龄残废了双腿,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毅力和执著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真正价值。,2海伦凯勒残疾人的骄傲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写作应

3、用: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此材料可运用于“残而不废”“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等类似的话题作文中。,二、课外素材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于是,她把个人的不

4、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写作应用: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后来的成功。此材料可运用于“挫折与成功”“意志的力量”“转折”等类似的话题作文中。,如何巧用材料(一)1解决“无米下锅的危机”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个个古砖有次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现为一块块垒石有规则的组合,而文章的优美则是由一则则材料按文意巧妙的聚合。应试作文犹如营建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建筑师

5、就必须具有识材、选材、用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体现了一个人的才识问题。如果这个建筑师才识高超,选择的是高质量的新产品,将材料组合得天衣无缝,那么别人就会产生敬佩感。相反,如果这个建筑师才识平庸,选择的是低劣产品,组合得漏洞百出,别人只会不屑一顾,只能是危险工程。,应试作文的竞争其实就是才识的竞争,没有丰富的才识,就不会有滔滔不绝的文思,就不可能选好材料,用好材料,写出优美的文章。那么,在应试写作中,考生怎样充分显露自己的才识,从而使阅卷人“信服、佩服、折服”呢?解决了这个问题,“无米下锅之危”也就迎刃而解。如珍贵的“对手”中写有这样一个材料: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渔民

6、都以捕捞鳗鱼为主。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使用何种办法,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值要比死亡的鳗鱼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等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舱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

7、满满一船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写文章需要联想,而联想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想到的东西都写进文章中去,而是要从调集的材料中比较筛选自己所需的材料,才识高的考生,往往择取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闪光贝壳,而才识低的人,认为拣到篮子里就是菜,他们所捡取的只能是被人丢弃的鱼骨。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画画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主考官都不甚满意。另有一位画家则独辟蹊径:画面上崇山、清泉,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

8、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一座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真是别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称绝。选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主题往往可以用这样的题材来表现,也可以用那样的材料来说明,但是,不同的材料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材料陈旧乏味,就不利于主题的表达,甚至会削弱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帖的材料常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大自然的壮美莫过于日出了,于是赞美日出就成了许多文人大家笔下的共同主题。怎样使这个共同的太阳不至于千篇一律而又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呢?,巴金写海上的日出,徐迟写黄山日出,刘白羽则描写在飞机上看见的日出,海涅借云海衬托日出的美景,屠格涅夫用光与色表

9、现日出的辉煌作家总是寻找新的题材来表现“每天都是新的太阳”,这对我们不是很有启发吗?例如,你有一个题材,讲的是电力公司经理为让王老师给他儿子补课,送一盒燕窝给王老师,而王老师为了把分居多年的妻子调到本地纺织厂,把燕窝送给了纺织厂厂长,而厂长为保证用电,又把燕窝送给电力公司经理。假如把这个题材重新组接,先叙王老师忍痛将准备自费出书的钱买燕窝给纺织厂厂长最后王老师百感交集,第一次吃了燕窝这种高级滋补品。同样是一盒燕窝,同样是一个循环,但两者之间的意义是迥然不同的。,培养孩子,别忘了教他们“孝”江南解放日报近日刊登了一则故事,这个故事是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不久前讲的:六年前,他的三分之一肝坏死,他

10、儿子挺身而出,不顾风险捐出了三分之一的肝。河野洋平说:“是儿子的孝敬,为我的生命赢得了加时赛。”中国也有过孩子为母亲捐献器官的报道,可见孝之一念,中外同心。孝是一种感情,它不能立法,也不能强制,孝更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爱,出自内心又从中得到满足,不管是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时代,还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孝”永远是应该的。,而关键在于,古代的孝道是一种有效的家庭保障机制,这种以传统道德为契约的保障体制,承载着亲情和经济两部分功能,在社会运行和家庭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的家庭保障功能日益式微,社会养老福利机制日益完善,传统的“孝道”正在遭到解构。部分年轻人缺乏对老年人的感恩情

11、愫,一些老年人也总有意无意地表示:去敬老院好,人多有个伴!尽管他们都有孩子,也都在一个城市。是的,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人们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会逐渐减小,但老人在亲情和服务上的需求会不断扩大。孝道的传承,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断层。尽管我们相信,孝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美德,永远也不会消失;但是我们也必须检讨孝在当下遭遇的一些困境,除了一些时代的原因,有没有我们自己的推手在里面?孝也是一种爱,在对孩子的“爱”的教育上,我们是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培养一个好孩子,让孩子最终成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期盼。但何为好孩子,什么叫成材?家长们之间的观点却不尽相同。在这一点上,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

12、的教子方法值得引鉴。河野洋平在教育孩子时,并未把他当成是众议院院长的儿子刻意“培养”,而只是以寻常父母心,先教育他如何做人,如何生存,懂得父母之恩,然后才是知识等外在的能力。这种教育孩子首先给孩子“爱”的能力的思路,是不是我们很多人匮乏的呢?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我们太心急。来不及把最简单,最朴素的东西给他们,就要向一双双稚嫩的小手里塞进画笔、塞进琴弓、塞进各种我们觉得“好”的东西当孩子越走越远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他们的“成功”竟一点也不温暖,回眸的眼神竟没有多少留恋和温馨:那时我们将会后悔,并且会发现这是徒劳的,因为我们已经在最开始的地方,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道理。,最后顺便再提一下,为河野洋平捐肝的儿子,依靠自身努力,也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成为了父母的骄傲。赏析:“孝道”在我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本文旧题新谈,指出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养老福利机制日益完善,传统的“孝道”正遭解构,但是“孝道”的传承不能随时代变迁出现断层,培养孩子的孝心,是家长不应忽略的。本文有理有例,论述透辟,发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