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5815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礼仪》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礼仪》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礼仪》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礼仪》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课程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礼仪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礼仪课程【课程类别】公共课程【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所有专业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职生课程的公共必修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规范及意识。该课程对提升各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道德水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设计思路原来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理论先行、理论为主,现在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教学以学生们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计理念做到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本课程建议课时为32学时。3 .课程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培

2、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规范及意识。该课程对提升各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1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礼仪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规范,明确礼仪知识在未来工作和实践中的重要导向和规范作用。2.2 技能目标熟识一般社交礼仪行为规范,具有社交的基本技能。能够设计自己的各种形象,做到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有礼有序,并能与人有效的沟通和所得。2.3 素质目标掌握并运用礼仪技巧,通过学习礼仪知识,提高在社会岗位上的形象展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规范的事件处理能力。2.4 程内容和要求户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及要求技能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导论和

3、个人礼仪导论:礼仪的本质、作用、原则养成文明礼貌习惯,树立个人良好形象,优化个性特征,培养优雅气质。仪容、仪表的礼仪规范和基本要求着装原则,女生学会化职业妆;男生学会打领带,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仪态的概念、标准站姿、坐姿、走姿学会标准站姿、坐姿、走姿,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气质语言:礼貌用语、体态语言学会语言的具体应用、合理使用体态语言。I模块二社交礼仪致意礼仪、介绍礼仪的礼仪规范和基本要求。学会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的方法,学会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的方法。电话礼仪、拜访礼仪的礼仪规范和基本要求。学会礼貌打电话、接电话;学会接待客人及做客的礼节。模块三求职礼仪求职前的准备、面试中的礼仪掌握面试前

4、、面试中的礼仪知识,顺利进行面试。面试后的礼仪、实习礼仪掌握面试后礼仪、实习礼仪的知识,提高自身面试成功的能力。模拟面试的训练掌握面试的基本过程,提高面试成功率。模块四职场礼仪酒店服务礼仪掌握服务语言、熟悉酒店服务的基本过程,处理客人投诉礼仪。营销礼仪掌握正确的待客用语和销售语言技巧,解决投诉。超市收银员服务礼仪掌握收银标准用语,学会真伪币识别、漏扫分析。模块五涉外礼仪涉外通则、涉外礼仪中的国际惯例掌握涉外礼仪的基本知识、提高个人涉外服务能力。掌握座次排序、悬挂国旗的次序、官迎宾礼仪:礼宾次序、迎送礼仪方迎送礼仪和民间团体迎送礼仪。东盟十国礼仪习俗掌握东盟十国礼仪习俗,做好东道主。三角函数求值

5、、解斜三角形会解特殊三角形和斜三角形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3)教材应根据各专业学生在工作方面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参观实践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4)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模拟工作现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各个章节均要有强化训练环节,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富有新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操作环节,以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4.2教学建议:(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采用探究或趣味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增强自信。(2)本课程关键要注重“最基本,反复练,训练和指导等有机结合,教者可适当补充一些紧扣教材内容实际应用题,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补习和巩固礼仪知识,也使礼仪知识成为帮助以后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工具。(3)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礼仪与各专业、生活和工作更加贴近,有机的融合,为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提供保障。(4)根据各专业需求可选、删部分章节使用。4.3教学评价(1)评价的

7、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2)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分层次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3)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能力目标等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阶段考试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意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借助多媒体教学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化,生动有趣化,真正为教师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最佳手段。4.5其它说明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3年制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