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58472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十一讲,授课老师:史冬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鼠 疫,概论,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在我国规定为甲类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啮齿类动物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黑死病,概论,临床上可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等类型。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死率高,预后差。病程早期进行抗菌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流行状况,1894年日本学者北里氏和法国人耶尔森氏在香港发现了鼠疫菌,确定了鼠疫的传播方式。带菌的鼠蚤叮咬人皮肤腺鼠疫鼠疫 经呼吸道传

2、入肺鼠疫败血症(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流行状况,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洲、非洲、亚洲(我国也波及)第三次是18世纪,波及32个国家。,内容,一、病原二、流行病学三、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六、鉴别诊断七、治疗八、预防九、预后,一、病原,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1-1.5um,宽0.5-0.7um,两端染 色较深,无鞭毛,不活动,不形成芽孢,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有夹膜,兼性需氧。,病原,鼠疫杆菌抗原成分:夹膜F1抗原:分两种,一种为多糖蛋白质(F-1),另一种为蛋白质(F

3、-1B)。抗原性强,特异性高,有白细胞吞噬作用,可用凝集、补体结合或血凝试验检测。毒力V/W抗原: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夹膜,抑制吞噬作用,并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病原,鼠疫杆菌产生二种毒素:1.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对小鼠和大鼠毒性强。2.内毒素(脂多糖):可致外周血管损伤、肾小管损伤和肝脂肪变性,引起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次曼(Shwartman)反应。,病原,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内生存时间较长,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存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鼠疫杆菌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

4、剂均甚敏感;日射4-5小时即死,加热55 15分钟或100 1分钟、5%石炭酸、5%来苏,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鼠疫杆菌可存在患者的组织、血液和体液中,粪便也可带菌。,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鼠疫为典型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 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家鼠中黄腺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二、流行病学,传染源 当每公顷发现1至1.5只以上的鼠疫死鼠,该地区又有居民点,爆发人间鼠疫的危险性极高。,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主要通过鼠蚤为媒介。“鼠-蚤-人”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流行病学,1.“鼠-蚤-人”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当鼠

5、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中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在吸血时,病菌随吸入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2.直接接触是少数因与病人痰液、脓液或病畜的皮毛、血、肉经破损皮肤黏膜感染。3.呼吸道传播是由肺鼠疫患者借飞沫传播,可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流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年龄差异。病后可获持久免疫,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流行病学,4.流行特征(1)流行范围广,人间鼠疫流行发生于动物间鼠疫之后,因狩猎、考察、施工、军事活动进入疫区而被感染。在历史上,曾有3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2)流行性,因为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 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3)季

6、节性,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后流行。(4)隐性感染在疫区已发现有无症状的咽部携带者,三、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鼠疫杆菌侵入皮肤靠夹膜、V/W抗原抗吞噬先局部繁殖经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剧烈出血坏死性炎症反应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内大量繁殖的病菌入血全身感染、败血症、血管内血栓及DIC和严重中毒症状继发性肺鼠疫(肺部病变)病原菌直接吸入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播及肺部原发性肺鼠疫,发病原理,原发性败血症鼠疫:指少数感染极严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并在其中繁殖,病死率高。继发性败血症型鼠疫: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病菌侵入血流,形成败血症。,病理变化,鼠疫基本病变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肿块,呈暗红色或灰黄色;脾、骨髓广泛出血;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血性浆液性渗出及散在菌栓引起的坏死结节。,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