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9493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发展,计算机是用电子元件组装而成,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计算工作,具有逻辑判断功能和存储记忆功能的机器。最早出现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它是科技人员的有力助手。随着20世纪70年代个人电脑的出现,以及随后应用软件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走出了实验室、科学院、高级学府,走入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影响到每一个人。,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军事需要:弹道计算1946年2月14日,Moore School,18,000个电

2、子管组成大小:长24m,宽6m,高2.5m 速度:5000次/sec 重量:30吨;功率:140KW;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7min,这样的计算机能够进入办公室、车间和家庭?当时有的科学家认为全世界只需要4台ENIAC,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冯诺伊曼确定了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联系,形成了计算机的“冯诺伊曼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和“存储程序,逐条执行”的设计思想决定了计算机用串行方式工作。串行工作方式很难再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目前已经进行了并行计算机和并行算法的研究,并且在诺伊曼计算机体系结构下部分实现了一些并行处理。计算机从第一代发展到当今第四代,无论速度如

3、何提高、功能如何强大,软件如何更新,其基本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并没有根本的改变。,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运算仅为几千到几万次,体积大,耗电、价格昂贵、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低,科学计算、机器语言,仅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运算为几十次、体积相对较小、成本低、功能强、运算速度和可靠性加强,数据处理和自动控制,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除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外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三代 集成电路(19651970):体积、耗电量相对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使用了操作系统,应用更加广泛第四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1970年以后):体积小、耗电量大大减少,运算速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速度可达到几百万到亿次,应用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综合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运算度上亿次,速度快、效率高、软硬件配置和功能强,主要在军事技术和尖端科学研究大中型机:运算速度在几千万左右价格相对便宜,事务处理、信息处理、大型数据库和数据通讯小型机:运算度在几百次左右,体积小、价格低、性能价格高科研究所、普通高校等使用微型机:个人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低、产量大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实用性强、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进入第四代以后,微处理器蓬勃发展,其应用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型计算机现

5、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朋友。在微型机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著名的公司和个人创造了个人电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Intel公司 苹果公司 微软公司 蓝色巨人IBM。,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我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58年研制成功的103型电子管计算机。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出电子计算机的国家。1964年研究生产了DJS6型,1965年开发出了108乙机和109乙机晶体管计算机,承担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计算工作,标志我国计算机进入第二代。我国1983年研制成功了银河巨型机,运行速度达每秒一亿次,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能够独立研制巨型机的国家。我国的第一台微型机于1977年研制成功。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

6、大计算机市场。计算机及其相关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DJS-6型数字计算机,银河亿次巨型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计算机的大脑CPU,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记忆的能力,几十到几百M,外存没有限制)逻辑判断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的能力)高度自动化计算机与其它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别是:能够存储并自动化执行程序,计算机的应用,1、传统应用 科学计算 过程控制 事务处理,2、现代应用 办公自动化(OA)生产自动化(PA)(CAD,CIMS)数据库(DA)网络(NA)人工智能(AI)计算机模拟(CS)计算机辅助教育(CBE)(CAI,CMI),计算机未来发

7、展的方向,智能计算机 第五代 人工智能型计算机,从信息处理上升为知识处理,模拟人脑的功能,即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处理问题的能力,被称为人工智能。日本第五代智能计算机“3C融合”催生第5代计算机,由摩尔第一定律电脑芯片每18个月其上的晶体管翻一番,其主要技术是通过减少导线和元件尺寸来达到的。随着尺寸的不断减小,其电子的量子效应不断增加,以至以经典物理为基础的微电子学在电脑芯片的发展受到不可逾越的瓶颈。据科学家估计2025电脑芯片的速度将达到物理极限。为了突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限,人们开始不断研发新的计算机芯片,其中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前景最光明的三方面。,计算机未来发

8、展的方向,光子计算机是根据光学空间的多维特性,为计算机设计新的逻辑结构和运算原理,并充分利用光子元件体积小、传送信息速度快的特点,用超高速大容量的光子元件替代目前计算机中使用的硅化学元件,用光导纤维或光波替代普通金属导线,使用光二极管和光三极管。生物计算机是通过对生物的脑和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原理的进一步研究,设计全新的仿生模式计算机,并与人工智能的研究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模拟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和酶等物质的产生过程,制造出仿生集成芯片来替代目前计算机中使用的半导体元件。,量子计算机根据原子或原子核所具有的量子学特性来工作。量子理论认为,非相互作用下,原子在任一时刻都处于两种状态与组成

9、传统计算机二进制语言的“1”和“0”相对应。量子计算机由于原子在任一时刻都处于两种状态,任务同时完成,这样就使运算速度发生质的飞跃,这在蛋白质解析和通信加密技术等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用原子实现的量子计算机只有5个q-bit,放在一个试管中而且配备有庞大的外围设备,只能做1+1=2的简单运算,正如Bennett教授所说,“现在的量子计算机只是一个玩具,真正做到有实用价值的也许是5年,10年,甚至是50年以后”。到那时会出现一种工业,可以将原子计算设备嵌入到任何东西当中去。不必再像现在这样将一台PC机放在桌子上,也许到那时候桌子本身就是一台计算机,汽车轮胎可以计算速度和闸动力,医生可以将微型计算机插入到人体血液中以杀死肿瘤细胞不管现在这些还只是科学幻想中的故事,但是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一定会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