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与原则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三 大 国 粹,(京剧),(国画),(中医),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1、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鸦片战争后,英美等列强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纷纷在此建公馆、教堂、洋行、医院、学校,形成了集教会、教育、医院、民间戏曲等多元文化于一身的鼓浪屿文化,至今仍有千余幢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被保存下来,鼓浪屿因此有“万国建筑博览园”之称。你认为鼓浪屿申遗比较恰当的宣传词应是A凝固的
2、艺术 文明演进的缩影 独特的人居环境B流动的艺术 历史发展的见证 优美的风景名胜C精神的火炬 文化交流的圣殿 丰富的人文资源D独特的魅力 世界文化的交融 多彩的异国风情,A,考考你,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
3、够因时而变。稳定性稳定是相对的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
4、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考考你,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影响(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文化的作用的两面性与传统文化作
5、用的两面性,文化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2012年高考福建卷)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 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 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 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 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考考你,D,(2013重庆卷8题)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
6、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B.C.D.,B,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B.
7、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怎么办具体要求,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见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必须反对固守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倾向 推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B.C.D.,考考你,D,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
8、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3、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4、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用: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
9、上”从事文化创造。,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高考北京卷24)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B.C.D.,C,考考你,(2010年高考江苏卷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B
10、.C.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符合题意要求。材料未涉及。,D,考考你,(2013北京卷25题)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B,考点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内涵: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2、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3、怎么办: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2012年高考广东卷)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B C D,D,考考你,(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
12、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 C D,D,考考你,(2009年福建卷)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相关链接】医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抚民,使汉初社会凋敞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
13、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使因为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考考你,(2013山东卷31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
14、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5、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2012届大连二模)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年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昧儿也不会变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却没减的原因是传统的“年”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因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变淡传统的“年”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出现了新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传统的“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年味儿不会减少传统的“年”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A,考考你,始
16、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考考你,【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
17、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考考你,(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
18、“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考考你,【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
19、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三)传统文化,内容,特点,作用,态度,怎样对待(继承发展)传统文化?(1)继承:(2)发展:(3)创新:(4)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立足社会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增强国际影响力。反对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材料三 2009年春节消费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加火爆。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全国实现消
20、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灾区商品供应丰富、物价稳定,灾区人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自古以来,中国人独有的“过年情结”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成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3)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考考你,(3)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3)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过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因困难和灾难放弃过年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
21、的继承。,考考你,(2011年高考北京卷)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B,考考你,(2012届山东烟台质检)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带尚“以和为贵”的理念,这种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从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来的中国人民,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赋予这一文化新的时代内涵。(2)指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并运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赋予这一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这一观点。(7分),考考你,【答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分)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继承了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理念的精华,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发展了传统文化。(4分),考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