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6434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标准讲座-陈宜华.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技术交流会,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院陈宜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 汇报内容,编制背景与目的 规范编制过程规范内容规范编制说明,规范编制背景及目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矿床种类繁多、赋存条件各异、所用采矿方法多种多样,随着矿山企业的增多、井型的增大、开采深度加深,矿井的通风越来越成为制约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自建国以来,国家尚未制定一部统一、全面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标准或规范。国家现制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虽对井下采掘地点及有关作业场所的风量、风速、风质等作了一定规定,但

2、对通风系统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没有具体详细明确的规定,其他有关标准如煤炭MT/T 635-1996矿井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测定方法,机械JB/T4355-2004矿井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只是矿井通风的局部标准,难以全面具体地指导大专院校、科研设计院所的设计研究和矿山企业的通风管理工作。因而在现场的通风管理和科研设计工作中,特别是对一些通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找不到合适的依据;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通风安全监察中发现的通风安全隐患问题,难以找到界定其是否违法的依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形势需要 炮烟中毒、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粉尘危害 尚未得到根本控制;通风系统

3、设计、现场监督管理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规范编制过程,总历时2年时间:2007年5月,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编制标准编写计划大纲。2007年7月,起草了规范初稿。2007年9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一司组织召开标准阶段总结会。2007年10月,组织有关学者和专家对规范讨论稿进行研讨。2007年11月,将规范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25家单位)征求意见,共129条。起草小组对返回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分类后形成38条,逐一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范修改稿。2007年12月,聘请了国内著名老专家教授对最终

4、稿进行了技术、标准和一致性审查。2007年12月14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审查会 2008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技术规范审查及通过相关程序。,规范具体内容,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 检测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 鉴定指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在安全评价、设计、建

5、设和开采过程中对井下通风系统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的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亦适用于深凹露天矿采用地下井巷开拓的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术语和定义 矿井通风系统(Mine ventilation system)向井下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设备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多级机站通风系统(Ventilation system for multistage fan station)在矿井主通风风路的进风段、需风段和回风段内各设置若干级风机站,接力地将地表新鲜空气经进风井巷有效地送至需风区段或需风点,并

6、将作业产生的污浊空气经回风井巷排出地表所构成的通风系统(见附图1,附图2)。矿井需风量(Requiral air-quantity of mine)井下各作业场所需风量之和。矿井总风量(Total air-quantity of mine)矿井通风系统的总进风量或总回风量值之大者。矿井有效风量(Effective air-quantity of mine)送到井下各作业场所的新鲜风量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矿井有效风量率(Effective air-quantity of mine)矿井有效风量与一级主风机站(进风机站或回风机站)风机总风量值最大者之比的百分数。机站风

7、量(Air-quantity of fan station)由风机产生的在机站巷内通过的风量。它等于风机风量除以机站的漏风系数,漏风是由于机站建筑(密闭墙和检查门)的气密性在风机前后造成的局部循环风。机站风压(Air-pressure of fan station)由风机产生的克服机站前后井巷通风阻力损失的风压。它等于风机全压减去机站的局部阻力损失,后者主要包括风机入口的突然缩小和出口的突然扩大两者阻力损失之和。机站巷(Entry of fan station)在其内设置风机站的巷道。在该巷道全长内没有其他井巷与其相交(串联井巷除外)。无风墙风机(Fan without wall)依靠出口动压

8、在巷道内引射风流而不带风墙的风机(见图)。,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井下空气质量(选部分内容),(1)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应不超过GBZ 2的规定。,(2)当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4 地区的进风竖井、等于或低于-5 地区的进风斜井、等于或低于-6 地区的进风平硐,当有淋邦水、排水沟或排水管时,应设置空气加热设备,并应满足进入井巷的冷、热空气混合后的空气温度高于2”。在严寒地区,主要井口(所有提升井和作为安全出口的风井)应有保温措施,防止井口及井筒结冰。如有结冰,应及时处理,处理时应通知井口和井下各中段马头门附近的人员撤离,并做好安全警戒。,金属非

9、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采掘作业地点的气象条件应符合表1的规定,否则应采取降温或其他防护措施。表1 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矿井需风量计算 1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供给新鲜风量不得少于4m3/min人。2 井下作业场所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2.1 按排尘风速计算,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15m/s;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得小于0.25m/s;装运机作业的工作面不得小于0.4m/s;电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得小于0.5m/s;箕斗硐室、破碎硐室等作业地点,可根据具体条件,在保证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

10、限值符合GBZ 2规定的前提下,分别采用计算风量的排尘风速。2.2 按同时爆破使用的最多炸药量计算,每公斤炸药供给的新鲜风量不得少于25m3/min(或按不同类型采掘工作面参照有关计算公式进行需风量计算)。2.3 有柴油设备运行的作业场所,可按同时作业台数每千瓦供风量4m3/min计算。2.4 对高温矿床按降温风速计算,采掘工作面风速可取0.51.0m/s。3 矿井总风量等于矿井需风量乘以矿井风量备用系数Kb。后者是考虑到漏风、风量不能完全按需分配和调整不及时等因素。Kb值为1.201.45,可根据矿井开采范围的大小、所用的采矿方法、设计通风系统中风机的布局等具体条件进行选取。,金属非金属地下

11、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 主扇(主扇通风系统,见图)1 主扇选择1.1 选取主扇的风量应等于矿井总风量乘以主扇风硐装置的漏风系数;主扇的风压应等于矿井最大阻力损失加上主扇风硐装置的阻力损失与风机出口动压损失,还应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1.2 主扇装置的漏风系数应取1.11.15,而其阻力损失应取150200pa,若装有消声器,其阻力应另外计算。1.3 选取的轴流风机的工况点,应位于风机特性曲线最高点的右方,其最大风压不应超过最高点风压的90%;工况点的效率,按全压计算不应低于70%,按静压计算不应低于60%。(风机曲线图)1.4 风机应能在较大风量、风压范围内高效工作,尽量满足矿

12、山不同开采时期的风量和风压要求。1.5 电动机的功率,应满足风机运转期间所需的最大功率。轴流式风机的电动机功率备用系数应取1.11.2,并须校核电动机的启动能力;离心式风机应取1.21.3。1.6 排送高硫或有腐蚀性气体的风机,应选择耐腐蚀风机或采取防腐蚀措施。1.7 高原地区风机特性曲线应按高原大气条件进行换算。1.8 型号规格不同的主扇应每台备用一台相同型号规格的电动机,并应设有能迅速调换电动机的装置。对有多台型号规格相同主扇工作的矿山,备用电动机数量可增长1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2 在同一井巷,应选择单台风机工作。必要时,可采用双机并联运转,但应选用同规格型号的

13、风机,并联运转应作稳定性校核(见图-梅山矿4台风机并联)。3 正常生产情况下,主扇应连续运转。当井下无污染作业时,主扇可适当减少风量运转;当井下完全无人作业时,允许暂时停止机械通风。4 主扇应有使矿井风流在10分钟内反向的措施。当利用轴流式风机反转反风时,其反风量应达到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以上。5 主扇风机房,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的仪表,每班都应对扇风机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运转纪录。有自动监控及测试的主扇,每两周应进行一次自控系统的检查。6 通风系统中主要机站的风机宜采用交流电动机驱动、变频调速控制。7 当主扇设在坑内时,应确保井下风机值班室供给新鲜风流,并应有防

14、止爆破危害及火灾烟气侵入的设施,且能实现反风。6.5.8 矿井通风系统中,如有局部区段由于主扇提供不了足够风量,可在该区段内安设辅助扇风机加强通风。辅扇提供的风量应满足该区段的需风量,但其风压不能造成局部循环风流。辅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多级机站通风系统(见附图)1 在矿井主风路的进风段、需风段和回风段内分别至少设置一级风机站,即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应由三级或三级以上的风机站组成(见图)。2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的每级机站由一个或若干个并联机站组成,每级机站通过的风量之和应不少于矿井总风量的70%。3 每个机站可安装一台或若干台风机并联构成,但风机并联台数一

15、般不宜超过4台。(风机并联)4 进风段机站4.1 在有专用进风井的矿井,可在中段专用进风水平或运输水平的进风井联络巷内设置一级总进风机站。该机站风机的风量与风压应根据两种不同要求进行选取:(a)要求提升井进少量新鲜空气,则进风机站风机风量应等于矿井总风量与提升井进风量之差(即进风井风量)再乘以机站漏风系数;风机风压应略小于专用进风井巷的通风阻力和机站局部阻力(即风机前后风流的突然缩小和突然扩大的阻力损失)之和,使运输水平进风处和提升井井底车场处于负压区,提升井可进风。而风机风压与专用进风井巷(含机站)通风阻力之差值,决定了提升井的进风量。(b)要求提升井出少许风量(如北方地区冬季防止提升井结冰

16、),则进风机站风机风量应等于矿井总风量与提升井出风量之和再乘以机站漏风系数;风机风压应稍大于专用进风井巷和机站的通风阻力,使运输水平进风处与提升井井底车场处于正压区,提升井可出风。而风机风压和专用进风井巷(含机站)通风阻力之差值,决定了提升井的出风量。,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4.2 无论有否专用进风井的矿山,可在运输水平各采区进风天井的联络巷内设置机站,这些并联机站组成了一级进风机站。机站风机风量的选取应满足所处进风天井提供给上部作业采区的需风量;风机风压的选取应保证该进风天井在上部供风水平的出风口处风压低于机站巷入风口处风压,否则将通过上下其他通道(设备井、电梯井和斜坡道

17、等)形成局部污风循环。5 需风段机站5.1 在需风段的进、回风侧巷道内,可按需要设置由若干个并联机站组成的12级机站。5.2 在进风侧设置的机站,考虑到不能在需风段形成高于运输水平的风压以及回采作业爆破冲击波的破坏,一般应采用无风墙风机进行引风。该风机的选取只需其引风量能满足该需风巷要求的风量即可。5.3 在回风侧设置的机站,由于污风直接送入回风井巷,该机站采用无风墙风机或有风墙风机均可。5.4 无风墙风机因靠近采场作业区,风机的噪声根据目前的技术应控制在90分贝以下,可选取低转速、大风量的风机。同时,风机的安装应采取相宜措施以避免采场爆破冲击波的破坏(无风墙辅扇)。6 回风段机站6.1 回风

18、段可按需要在各回采中段的回风巷和总回风巷内分别设置一级由若干个并联机站组成的中段回风机站和总回风机站。6.2 中段回风机站的风量应满足中段回风量的要求,机站风压一般只需克服该中段回风井巷至总回风井巷的通风阻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6.3 总回风机站可设置在总回风井巷口或井下总回风巷内,全矿只有一个总回风机站时,该机站风量应不小于该矿井总回风量;而总回风机站风压应不小于通过该回风井巷的矿井最大通风阻力风路的井巷总阻力减去该风路前几级机站风压之和,再加上总回风机站的局部阻力。7 有N条专用进风井巷和M条回风井巷的矿井,则应设置N个一级总进风机站和M个一级总回风机站。一条专用

19、进风井如要供给几个中段同时作业的风量,则应在每个中段水平进风井联络巷内分别设置进风机站,它们并联组成一级总进风机站。8 所有风机站的风机出口均应安装合适的扩散器,以减少风机出口风流的突然扩大损失。机站的密闭墙一侧应安设有气密性良好的检查门,门开启的方向应与风机出风口方向一致。9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的风机宜选用中、低压轴流风机,每台风机均要求其反转时的反风量应达到正常运转风量的60%以上。10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宜建立对所有机站风机的计算机远程集中控制系统。通过主控计算机对每台风机进行远程集中启停控制,对风机运行状态及参数进行监测(见通风系统监控图)。11 在设计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时,矿井通风系统网络

20、图中,除了通风的井巷和需风点外,还应包含运输矿岩、设备、材料和人员的井巷(如设备井、措施井、电梯井和斜坡道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术语和定义矿井局部通风 Mine local ventilation 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井下独头巷道进行通风的方法,(局部通风图)。压入式局部通风 Forced local ventilation主风流上风侧的新鲜空气用局扇和风筒送入独头巷道工作面,并将作业产生的污浊空气经独头巷道排出至主风流下风侧的通风方式。抽出式局部通风 Drawout Local Ventilation主风流上风侧的新鲜空气经独头巷道进入掘进工作面

21、,而产生的污浊空气用局扇和风筒排出至主风流下风侧或直接排至回风井巷的通风方式。混合式局部通风 Mixing Local Ventilation主风流上风侧的新鲜空气用局扇和风筒送入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而产生的污浊空气经另一套局扇和风筒排出至主风流下风侧或直接排至回风井巷的通风方式。,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局部通风1 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部扇风机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如果独头工作面距进风巷不超过7m时,宜采用自然扩散。2 掘进长距离独头巷道,当一台局扇提供的风量不足时宜采用局扇串联通风。3 局部通风的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应不超过10

22、m;抽出式通风应不超过5m;混合式通风,抽出式风筒的入口应滞后压入式风筒的出口5m以上,且压入式风筒出口吹出的风量应小于抽出式风筒入口吸入的风量。4 压入式通风进风口应设在新鲜风流处,并防止产生循环风;抽出式通风出风口应设在主风流下风侧处,如下风侧风流会污染其他作业点,则应将抽出的污风用风筒直接引入最近的回风井巷内。5 局部通风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以减少漏风,降低阻力。6 采用支柱法掘进天井时,风筒口应伸出保护台,并加保护罩,采用吊罐法掘进天井时,宜扩大中心孔加强通风(孔径300mm以上),或使风筒随吊罐上下移动。7 人员进入独头工作面之前,应开动局部

23、通风设备,待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后,人员方可进入。独头工作面有人作业时,局扇应连续运转。8 局扇应指定人员管理、维护,保证正常运转。9 停止作业并已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和独头巷道,应设置栅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若需要进入,应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成分,确认安全方可进入。,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术语和定义矿井总阻力 Total mine resistance 风流从矿井入风井巷进风经井下作业采区到回风井巷出风口全线路的通风阻力损失之和(含该线路中的各机站局部阻力)。如有若干条线路则取其值最大者。机站局部阻力 Local resistance of fan

24、 station 机站巷中风机前后风流的突然缩小和突然扩大的阻力损失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检测内容1 检测矿井通风系统风量分配情况,包括矿井总进风量、总回风量、各中段进、回风量,井下需风点风量和主要漏风点风量(阻力分布图)。2 检测矿井通风系统风压分布情况,包括主要进风井巷和主要回风井巷的阻力损失,机站风压和一条从入风井巷进风口到回风井巷的出风口的主要通风路线的风压变化及矿井总阻力。3 检测扇风机工况,包括风机风量,风压和电机实耗功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通风系统风量测定1 通风系统的测风点应布置在进风井在各中段的联巷,中段进风天井的

25、入风联巷,中段回风天井的回风联巷,采区或分段水平的进、回风联巷,采掘工作面的进、回风巷,中段回风巷和总回风巷,机站巷,井下炸药库、破碎系统和其他硐室的进、回风巷以及需要测风的地点。井下的主要进、回风巷测点宜建立永久性测风站。无测风站的测点,应选在巷道断面规整、支护良好、前后10m巷道内无障碍物和拐弯的地点。所有测风点应有明显标记并编号。2 测点巷道横截面的测量可用下述方法:测点巷道在腰线全长上取若干等距离点,从对应的底板点测量它们到上顶部的垂高,由此将巷道的横断面划分成若干个梯形,计算出它们的梯形面积并叠加,即可获得该测点的巷道断面积。测距仪器可用皮尺或新型数字式激光测距仪。3 测量风速的仪表

26、有热球风速仪,翼式风表、杯式风表和新型数字式热电风速仪。根据测量风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风表。低、中风速(0.55.0m/s)可用翼式风表,高风速(5m/s)可用杯式风表。而热球风速仪和数字式热电风速仪可用于测量低、中、高风速。,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4 在巷道内测风有两种方法:(a)走线法。测风员手持风表从测点巷道横截面一侧开始,由上而下垂直匀速移动,至接近巷道底板时平移一小段距离再由下而上垂直移动,至靠近顶部时按大致相同距离平移,再由上而下移动,如此循环操作,移动至横截面的另一侧。此法适用翼式风表。(b)点测法。将测点横截面划分为若干等份,横截面积小于8m2、815m

27、2和大于15m2的分别划分为6、9、和12等份。用测风仪表测定每个等份中心点的风速,此法适用热电风速仪和杯式风表。5 测风时测风员应侧向风流站立,手持测风仪表将手臂向风流垂直方向伸直,仪表感触风速的探头部件应正对风流方向。6 根据测得的表速在仪表校正曲线上查得真实风速。用点测法时,需将若干点测得的风速求其算术平均值。在每个测风断面应至少测风3次,取其平均值,如果3次测得的结果大于中误差3倍时,则应重测。测风时要同时测定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并及时记录下来。7 将测得的风速乘以测点的巷道断面积即可得该处的实测巷道风量。但由于测风员所占的面积对测点处巷道风速有所影响,因此计算风量的巷道过风面积应

28、将巷道断面积减去测风员侧身面积(0.30.4m2)。48 测风时风表不应距人体及巷道顶、帮、底部太近,一般应保持200mm以上的距离。各类测风仪表应配有长度0.50.8m的非导电表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通风系统风压测定1 通风系统风压测定首先要选择一条有代表性的从入风井巷口到出风井巷口的主通风线路。在该条线路上应布置的测点有:进风井巷口、专用进风井巷的出风口(与运输巷的交叉点)、中段进风天井联络巷的入风口、该进风天井至上部需风水平(或采区)的出风口、该需风水平(或采区)的回风井巷的入口、中段回风井巷进入总回风井巷的出风口和主回风井巷口(或主扇风硐)。该条测压线路上

29、如有风机站,则在机站的前后亦要布置测点。此外,还包括井下所有机站以及需要测定风压的测点(风流参数测定仪)。2 测量风压的仪表有测量绝对压力的空盒气压计和精密气压计(亦称数字式气压计),有测量相对压力或压差的U型水柱计,单管倾斜气压计和补偿微压计。精密气压计也可用来测量压差,用精密气压计测定时,要同时测定空气密度。3 通风系统风压检测方法3.1 进行通风系统风压测定时,自始至终在进风井口地表要安置一台空盒气压计,定时监测大气压力变化,记录下时间和气压值。3.2 按选定的通风线路顺序测量各测点的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同时应测定测点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该测点的平均风速。,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

30、规范-通风系统检测,3.3 测定巷道两点间压差(即该段井巷的阻力损失)时可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或U型倾斜压差计)或精密气压计。它们的使用方法如下:(a)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配备皮托管和胶皮管。皮托管应固定在两测点的巷道内,皮托管的管嘴要正对风流方向。测定时,将前、后两测点皮托管“-”端用胶皮管分别连接到压差计的“+”、“-”端,稳定后读出刻度数。该读数乘以仪器的倾斜校正系数K值即为两测点间的压差。(b)使用精密气压计测压时,在前一点先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调节“气压差”显示零值。再将仪器移到下一个测点,仪器的显示值即为两测点间的相对静压差,正值说明第二点高于第一点,负值则相反。由于气压变化使气压差

31、示值来回跳动时,读数应取示值跳动范围内的平均值。测定机站风压时,测点应选在机站前后10m左右的平直巷道内,用上述方法测量机站前后两测点的全压差即为机站风压。3.4 两测点间通风阻力按下式进行校正:式中:h 1-2 测点1、2间的通风阻力值,Pa;k 压差计校正系数;h 1-2 测点1、2间实测的静压差值,Pa;v1、v2测点1、2处的平均风速,m/s;1、2测点1、2处的空气密度,kg/m3;3.5 按既定的通风线路,顺序测得前后两点的通风阻力,将线路全长各段井巷的通风阻力相加,即可求得该条线路的矿井总阻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4 风机主要参数检测4.1 风机风量的

32、测定,应在风机出口或扩散器出风口横截面处,用等面积环原理在截面上布置测点,即在通过横截面中心点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上被各等面积环所截一段线的中心点。可用杯式风表或热电风速仪测定。将各点测得的风速求其算术平均值再乘以出风口截面积即得风机风量。主扇风量测定,可在风硐内测定亦可在风机扩散器出口截面上用上述同样方法,或在主扇扩散塔出口截面处划分成若干等面积方块,用点测法测定。4.2 风机风压的测定,应在风机入风口和风机(或扩散器)出风口截面处布置测点,将皮托管固定在两断面的中心处,管嘴正对风流,用U形水柱计测定。将入风口和出风口测点皮托管“+”端分别用胶皮管连接到水柱计的两端口,水柱计上的读数即为风机全压

33、。主扇风压测定:(a)压入式时测定风硐中的全压,即为主扇全压;(b)抽出式时测定风硐中的全压和风机或扩散器出口动压,前者的绝对值和后者相加即为风机全压。4.3 风机输入功率测定,可采用功率表法或电流、电压表及功率因素表法进行测定。5 对新型测试仪表,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布点按上述条款。,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管理,1 矿井通风管理要求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具备法定的通风安全生产条件,实现安全生产。1.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健全各级领导通风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通风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

34、员通风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通风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经理(矿长)是本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通风安全负责。车间主任对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安全工作直接负责。矿务局(集团公司)局长(经理)应监督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工作,落实通风安全投入,并对矿山安全生产承担相关责任。1.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实行通风安全目标管理,层层分解指标。通风安全应纳入安全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中,并定期检查考核。1.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经常组织通风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

35、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组织职能机构制定安全措施,限期整改。1.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编制安全生产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安全生产计划时,应包含通风技术措施内容。1.6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设计,不得批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不得验收投产。1.7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制定通风安全事故预防和措施、通风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1.8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通风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合法权益。1.9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发生通风安全事故后,经理(矿长)应立即采取措施、启动救援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按有关

36、规定及时、如实上报。,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管理,2 矿井通风管理机构及职责2.1 矿山企业应设立通风安全管理部门,按要求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通风技术人员和测风、测尘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还应购置一定数量的测风、测尘仪表和气体测定分析仪器,负责全矿日常的通风安全管理以及通风检测工作。有粉尘危害的企业,还应负责防尘和粉尘的测定工作。2.2 各矿应由负责通风工作的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通风系统,调节风量,并绘制和修改全矿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图应包括全矿通风井巷和需风点,以及其他运输矿岩、设备、材料、人员的井巷,图上应标出风流方向、风量以及风机站和通风构筑物的位置等。2.

37、3 当井下进行硐室爆破时,应专门编制通风设计和安全措施,由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批准执行。2.4 矿井通风系统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试验前应制订详细方案,特别是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对可能发生灾害地点需要进行反风的风路列出需要反风、停风和正常运转的机站位置,方案应报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审批。反风方案应事先在计算机上模拟,再进行现场试验。在进行井下反风模拟试验前,应撤出试验区域的作业人员。反风开始时,要等风流稳定后测定试验区域各主要风路的反风量和空气成分,判断控制灾害的效果。并据此制订“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通风系统反风应急预案”。当井下发生灾害事故需通风系统反风时,应按反风应急预案执行。2.5 矿山

38、企业应制定井下停风措施。当主扇因故障、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需要停风时,应立即向调度室和主管矿长报告,并实施相应停风措施。主扇在停风期间,应打开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6 通风和粉尘的检测(介绍粉尘治理方法)6.1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矿井有效风量、矿井有效风量率、机站风量、机站风压等)应每年测定一次,遇到矿井生产或通风系统重大改变时亦应进行测定。6.2 矿井总进风量、总回风量和主要通风巷的风量,应半年测定一次。作业地点的气象条件(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每季度至少测定一次。6.3 对主扇运转情况每班应进行检查,对多级机站风机运转情况每周应进

39、行巡查,并填写运转纪录。有自动监控及测试的主扇或多级机站计算机远程集中控制系统,每两周应进行一次自控系统的检查。6.4 定期测定井下各产尘点的空气含尘浓度,凿岩工作面应每月测定两次,其他产尘点每月测定一次,并逐月进行统计分析、上报和向职工公布。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应每年测定一次。有条件的矿山,应根据生产情况的变化,不定期测定粉尘的分散度。6.5 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每季应测定一次。井下空气成分的取样分析,应每年进行一次。进行硐室爆破和更换炸药时,应在爆破前后进行空气成分测定。6.6 空气中含放射性元素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应每月至少测定三次,氡及其子体浓度应每周测定一次,浓度变化较大时

40、,每周测定三次。7 应经常检查局部通风、通风构筑物和防尘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1 基本指标以下六项指标作为鉴定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指标,用以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状况。1.1 风量(风速)合格率q风量(风速)合格率为实测风量(风速)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第5.2条标准的需风点数与需风点总数的百分比。它反映需风点的风量或风速是否满足需要,以及风量的分配是否合理。q65%为合格标准。q=100%(1)式中:n风量或风速符合本标准第5.2条的需风点数;Z同时工作的需风点数,即在通风设计中进行风量计算及分配的

41、各需风地点。,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2 风质合格率 风质合格率为风源质量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4.1和4.3条标准的需风点数与需风点总数的百分比。它反映风源的质量及其污染情况。90%为合格标准。=100%(2)式中:m风源质量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4.1和4.3条要求的需风点数。3 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合格率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合格率为作业环境空气质量(粉尘、CO、NOx等)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4.2、4.4和4.5条标准的需风点数与需风点总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井下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及通风效果。60%为合

42、格标准。=100%(3)式中:e 作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4.2、4.4和4.5条要求的需风点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4 有效风量率有效风量率为矿井通风系统中的有效风量与主扇风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主扇风量的利用程度。60%为合格标准。=100%(4)式中:Qu各需风点实测的有效风量之和,m3/s;Qf主扇的实测风量,多台主扇并联,为其风量之和;压抽混合式通风时,取其风量值大者;多级机站通风时,取第一级进风机站或末级回风机站风机风量总和值之大者。,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5 风机效率风机效率,在主扇通风系

43、统中为主扇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百分比,它反映主扇的工况、性能及其与矿井通风网络的匹配状况。当多台主扇并联时,取其风机效率的算术平均值。在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中,风机效率为所有风机效率的算术平均值。70%(全压)为合格标准。=100%(5)式中:Hf风机全压,Pa;Qf风机风量,m3/s;N风机电机输入功率,kw;d风机电机效率,%,应实测,如无条件实测,可参考表3或产品说明书取值。c传动效率,直联传动c=1.0,皮带传动c=0.9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电机效率,表 电机效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风量供需比风量供需比为实测的主扇风量或一

44、级机站风机总风量最大值与设计的矿井需风量的比值,它反映风量的供需关系。(7)式中:设计的矿井需风量,m3/s。如果与设计选取的风机风量相同,则等于风量备用系数Kb和风机装置漏风系数Kf的乘积。风量供需比的合格标准为1.32 1.67。Kb值为1.201.45,可根据矿井开采范围的大小,所用的采矿方法,设计通风系统中风机的布局等具体条件进行选取。Kf值为1.101.1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综合指标通风系统综合指标C,是以上六项指标的综合反映,用以直观衡量通风系统实施后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100%(8)式中:风量供需指数,%。当1.321.67时,取=100%,为

45、合格指标;1.67时,取=;1.32时,取=。以上6项指标的合格值代入(8)式,可求得综合指标的合格标准,C7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3 辅助指标以下三项作为鉴定矿井通风系统的辅助指标,主要用以衡量矿井通风系统的经济及能耗情况。它们受制于矿体赋存条件和所用采矿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只能用作对比参考。3.1 单位有效风量所需功率Wu单位有效风量所需功率为每立方米有效风量通过单位长度的主风路的能耗,它反映获得单位有效风量的能耗状况。Wu=kw/m3/hm(9)式中:Wf矿井通风系统全部风机实耗功率之和,按实测的电机输入功率计算,kw;L以百米为单位长度的主风流

46、线路的总长度,hm。,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3.2 单位采掘矿石量的通风费用J单位采掘矿石量的通风费用,为矿井通风总费用与年采掘矿石量之比。J=元/t(10)式中:每年用于矿井通风的总费用,包括电费、设备折旧费、工程摊提费、材料消耗费、维修费及工资等,元/a;A该通风系统内的年采掘矿石量,万t/a。3.3 年产万吨耗风量q年产万吨耗风量,为主扇风量或一级机站风机总风量最大值与年采掘矿石量的比值。用以直观地衡量万吨产量所需的风量。m3/s/万t/a(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制原则1以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

47、程、有色金属采矿设计标准等安全生产有关规章、标准相一致。参考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2满足现实工作的要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体现矿山通风系统新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权威、科学、实用、全面的特点,作为强制性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适用于各类金属非金属矿山通风系统质量标准化建设。3本标准的制定吸收安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矿山企业、科研院校的意见和建议,组成由各方面相关专家组成的起草小组,充分体现标准的代表性和广泛基础,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近二十年来我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系统的科研成果和采用的新设备、新技术、以及设计单位、矿山企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工

48、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借鉴、对照和利用了国内相关的法规、条例、标准和规范。经多次讨论、反复论证、修改,最后编写了本标准(讨论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关于标准技术内容 1、总体结构框架的确定本标准主要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井下通风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以及对通风系统的测评和鉴定标准。本标准包括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检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五个标准。结构设置如下:

4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编制说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包括:1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井下空气质量、5矿井需风量计算、6矿井通风系统,共计6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包括:1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局部通风,共计4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检测包括:1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矿井通风系统检测,共计4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包括:1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矿井通风管理,共计4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包括:1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

50、语和定义、4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共计4部分。上述内容的设置能够全面而准确的涵盖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设计研究、现场监督管理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对矿山通风系统效果的考核,同时也方便矿山通风系统设计研究和监督管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编制说明,本标准主要内容编制说明1)本标准条文中列出的规范和一些限制性数据大部分引自国标和部标。2)条文中只有个别数据取自设计部门已达成共识被普遍采用的或近似估算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如: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条中“装运机作业的工作面不得小于0.4m/s”的排尘风速;(b)5.3条中的矿井风量备用系数Kb值取为1.201.45;金属非金属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