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66993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网系统调试技术方案指导目录1 编制依据22 调试目的23 调试对象及范围24 调试方法及工艺流程45系统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56 调试步骤、作业程序57 调试验评标准88 所用仪器设备89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810 组织分工81编制依据a.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及相关规程;b.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c.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d.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e.电力建设工程调试定额;f.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g.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h.设计院设计施工图;1 .制造商有关系统及设备资料。2调试目的为保障供热系统调试工作的顺利进

2、行,特编写本技术方案。本方案用于指导 供热系统安装结束,完成设备单体调试后的分部试运行工作,以确认系统管道安 装正确无误,设备运行性能良好,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系统能满足机组整套启动 需要。3调试对象及范围3.1 系统构成本机组配有四台热网加热器、四台热网循环泵、三台热网疏水泵、两台热网 补水泵(两台机组共用)、一台热网补水除氧器(两台机组共用)。3.2 设备规范a.热网循环泵型式离心泵型号400SS160A扬程m138流量mVh1544转速rpm1480必需汽蚀余量m数量台4制造厂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配套电机:额定功率kW900额定电压kV6额定电流A额定转速rpm1490制造厂佳木斯电机

3、有限公司b.热网疏水泵型式离心泵型号DG155-67X37扬程m126流量m3h189转速rpm2950数量台3/机制造厂上海连成有限公司配套电机:额定功率kW132额定电压V380额定电流A245额定转速rpm2980c.热网补水泵型式离心泵型号扬程m32流量m3h100转速rpm1450数量台2 (共用)制造厂上海连成有限公司配套电机:额定功率kW22额定电压V380额定电流A额定转速rpm1470d.热网加热器型式卧式,直管双流程型号JR-1200-1换热面积2 m1200设计压力管侧MPa(a)壳侧MPa(a)工作压力管侧MPa(a)壳侧MPa(a)设计温度管侧c180壳侧C295工作

4、介质管侧水壳侧蒸汽厂家哈尔滨汽机有限责任公司e.热网除氧器型 号DMC150-2设计压力MPa设计温度300最高工作压力MPa有效容积Ill,35厂家哈尔滨电力设备厂4调试方法及工艺流程4.1 调试流程系统调试结束后的动态交接验收开始,包括供热系统联锁保护试验以及系统投运及动态调整等项目,具体程序如下:仪控安装及有关调试结束管道阀门安装调试结束调试须满足的条件确认联锁保护试验报警试验联锁保护及报警试验系统投运及动态调整调试期间,系统内各设备的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制造有管说明及电厂运 行规程执行,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4.2 系统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a.供热系统所有设备、管道安装结束,并经验收签证

5、;b.热工仪表及电气设备安装、校验完毕,并提供有关仪表及压力、温度等 开关的校验清单;c.各阀门单体调试结束,开、关动作正常,限位开关就地位置及CRT状态 显示正确;液压快关阀单体调试结束;d.系统调试组织和监督机构已成立,并已有序地开展工作;e.调试资料、工具、仪表、记录表格已准备好;f.运现场已清理干净,安全、照明和通讯措施已落实;g.热控、电气专业有关调试结束,配合机务调试人员到场。4.3 调试步骤、作业程序a.系统投运前的准备工作1)化学准备足够的补水。2)联系外网通知热网启动时间。3)做各电动门开、关试验,良好后处于全关状态,各泵做联锁试验。4)保护信号、仪表电源送上,各压力表一、二

6、次门开启。5)各调节门开关试验。b.加热蒸汽系统检查。1)热网加热器进汽电动门关闭;2)网加热器疏水门关闭;3)各个热网加热器排空门开启;4)各个加热器进汽管路疏水门稍开;c.热网循环水及补水系统检查。1)热网循环水泵入口电动门关闭;2)热网循环水泵出口电动门关闭;3)循环水供回水总门关闭;4)补水泵出、入口截门关闭;d.热网补水除氧器系统检查D 热网除氧器加热蒸汽调节门和调节门前截门关闭,前截门前疏水开启。2)热网除氧器水位调节门及调节门前截门关闭。3)热网除氧器再沸腾门关闭。4)热网除氧器下水门关闭,放水门关闭。e.热网除氧器的冲洗。1)开启热网除氧器放水。2)向热网除氧器送水。3)开启热

7、网除氧器水位调节门前截门,手动开启调节门。4)当水位上升至中心线上157Omm (正常水位)177OmIn (高水位)时,联 系化学化验水质,如不合格继续冲洗至合格,如合格后关闭放水门。5)保持除氧器在正常水位,开启热网除氧器下水门。f.热网系统的启动。1)开启热网加热器进、出水门,水侧放空气;2)启动补水泵向供、回水管路注水;3)加热器水侧注水,当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4)开启热网供、回水电动门;5)热网除氧器保持正常水位;6)检查管线是否有漏泄;7)当回水管路起压后,投入滤水器,开启#1-4热网循环水泵的入口门;8)开启#1-4热网循环水泵体放水门,见水后关闭;9)依次进行4台热网循环水泵的

8、启动、联动试验,良好后送电到工作位。10)启动热网循环泵,热网进行冷循环。11)开启热网除氧器再沸腾门,调整进汽调整门及前截门,逐渐投入热网 除氧器,保持正常水位和压力。12)投入热网加热器13)稍开热网#1-4热网加热器的汽侧放水,并稍开进汽门进行冲洗,化验 疏水水质;14)开启热网加热器进汽门,当加热器达到正常水位时启动疏水泵;g.热网系统停止1)热网加热器系统。缓慢关闭#1-4热网加热器的进汽门,关闭疏水门; 需要时,开启热网#1-4加热器汽侧放水; 关闭疏水泵出口门,停止热网疏水泵;关闭疏水至高压除氧器的调节门和截门;2)停止热网补水和循环水系统 关闭热网补水泵的出口门,停止补水泵后,

9、关闭入口门。关闭热网除氧器进汽调节门及前截门,关闭热网除氧器水位调节门及前 截门。 关闭#1-4热网循环水泵出口门,停止循环水泵后,关闭入口门。 关闭热网加热器出入口门。 关闭热网供回水总电动门。5调试验评标准管道冲洗合格(水质清澈无杂质且无硬度),水泵轴承振动、温度、出口压 力正常,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机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6所用仪器设备振动表、测温仪、对讲机。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a.所有工作人员应着装规范整齐,配戴安全帽,电气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 试运现场,禁止吸烟,试验中产生的生产和生活垃圾应由专人负责清理打扫。b.所有参加本次试运人员应学习本措施,并熟悉系统和设备的运

10、行规程c.试运前要任务明确,试运时要精力集中,服从统一指挥,不得擅自离开 自己的岗位,如要改动接线或更动设备,一定要事先征得试验负责人同意。d.试运中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如遇设备操作问题,应听从调试人员指 挥。e.试运中若发生事故等紧急情况,试运和操作人员可不经请示,断开试验 电源。f.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防止电气误操作。临时电源应有明确标 示,并做好隔离工作,试验完成后及时恢复。g.在整个试运过程中,每个参加试运的人员和与试运有关的人员始终应遵 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不得违反。所有人都有权有责任制止任何 违反电力安全规程的行为。8组织分工5.1 组织形式:成立分系统调试领导

11、小组,下设现场指挥和设备验收组、运行操作组、调试 组、检修组、消防组。其示意图如下:设备骗收组运行操作组调试组现场总指挥热网系统领导小组8. 2各机构职责:a.领导小组职责:审定和批准本系统调试技术措施;检查系统条件,协调 各方面工作;研究调试期间发生的问题,安排试运步骤。b.现场指挥职责: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根据各职能组在试运前的检查、 操作和调试的准备情况,安排试运过程;指挥并协调各职能组现场工作。c.设备验收组职责:审核有关设备的调试报告;审定有关设备的运行条件; 监督设备的运行性能和调试工作的质量。d.运行操作组职责:执行试运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状态。e.调试组职责:调试准备和试运期间

12、的试验工作;分析研究调试中的技术 问题。f.检修组职责:维护检查试运设备以保证设备具备试运条件;抢修试运期 间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和缺陷。g.消防组职责:负责审查系统试运范围内的消防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 求,一旦发生火情,立即组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8.3各单位分工:系统试运工作在试运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电力监理有限公 司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行。按照部颁新启规及调试合同有关规定, 系统所属范围内设备的单体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负责,调试单位参加。以后的分 系统调试则由调试单位负责,安装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参加配合。系统调试应在 试运行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由系统调试专业组负责实施,汽机专业牵头,电气、 热控及其它有关专业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