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68083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消防员模拟一笔试卷(含答案)姓名:考号:一、单选题(20题)1 .当海拔达到(B )米时,是目前救援队伍能力的极限高度。A.3000 B.4000 C.5000 D.7000 及以上2 .顶撑是指利用(B)、液压顶杆、液压钳等,将重物顶升或使物体间分离的一种救援技术。A.起重气垫B.重型支撑套具C.混凝土砌块D.方木、板材3 .下列关于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说法不正确的是(C)oA.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8 .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切忌用沙土盖压C.扑救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类火灾时,应立即扑灭火焰D.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4 .不能作

2、为硝化棉灭火剂(D )。A.水B.泡沫C.二氧化碳D.干粉5 .如果安全绳索受到冲撞、砸、舌h尖锐物切割等情况时要(D), 立即更换新的绳索。A.继续使用B.坚持使用C.小心使用D.停止使用6 .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应设置在 (C) OA.走道地面上B.走道顶部C.距地面Im以下墙面上7 .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应达到胸腔深度 的1/3,约为(D )厘米。A.23 B.34 C45 D.568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A)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费用。A.不得B.可以C.按照一定标准D.视情9 .高层建筑火灾战斗力量部署原则(A )。A.

3、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 层下层。B.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下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C.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着火层下层大于着火 层上层。D.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着火层。10 . ( A )训练是指依托训练设施和手段较为完善集成的固定场所开 展技战术演训的一种训练方法。A.基地化B.模拟化C.实战化D.网络化11 .疏散物资必须在单位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有序进行,并指定 专人看护,做法错误的(B )。A.疏散出来的物品必须检查是否夹带火种。B.疏散出来的物品堆放凌乱。C.疏散易燃、易爆、腐蚀性物

4、品时,要划出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D.疏散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充分冷却,并在水枪掩护下进行。12 .( D )是指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 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A.燃烧B.闪燃C.自燃D.爆炸13 .我国位于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和(B )两大地震带之间。A.洋脊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地中海地震带14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C )至少进行一 次全面检测。A.每季度B.每半年C.每年D.每月15 .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根据(A )和应对方案,总队、支队应派出工 作组赴重点地区督导检查各项准备措施落实。A.气象预报B.会商研判C.

5、指挥员判断D.专家建议16 .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以下哪种?( C )A.直流电压220伏B.交流电压280伏C.交流电压220伏17 .橡皮艇与舷外机功率应相适配,规格3.8米(长)的橡皮艇应适 配(B)马力的舷外机。A.15 匹 B.18 匹 C.20 匹 D.30 匹18 .遂行涉疫勤务,应做好思想发动、(B)、保密等工作,并做好涉疫 勤务活动图片、音视频采集和宣传归口管理。A.安全管理B.洗消药剂储备C.生活保障供给D.人员就地休整19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救人顺序错误的是(A)A.由深入浅B.先易后难C.先重伤后轻伤D.先救人后救物20 .地震灾害救援中,(B )是指为受灾群众住宿

6、、救灾物资中转 贮 存、灾后应急医疗救治等提供保障支持的帐篷。A.单兵帐篷B.救灾帐篷C.指挥帐篷D.通信帐篷二、多选题(10题)21 . (ABCD)等场所可能有放射源存在。A.化工厂B.医院C.科研院所D.危险品仓库22 .地下有限空间站级救援分队应配备(ABCD )等侦检装备器材。A.热成像仪B.测距仪C.漏电检测仪D.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23 .火场破拆的方法()。A.撬砸法、拉拽法B.切割法、冲撞法C顶撑法、爆破法D.机械拆除24 .开展水域训练时的操作规程(ABCD)。A.应当选择适宜水域B.确定救生员C.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D.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水域各方面情况下进行25 .公安消

7、防机构应当履行(ABCDE)职责。A.参与编制消防规划B.审核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进行消防验收C.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D.消防监督检查E.火灾调查26 .关于处置城市燃气管网破裂,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BCD ) oA.利用仪器侦检,设置警戒范围B.燃气部门采取紧急关阀断源措施C.使用水幕水带、喷雾水枪稀释,限制扩散范围D.关阀断源前,若着火应维持可控燃烧状态27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BCD )。A.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理位置B.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C.突发事件发展态势D.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28 .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BD)来寻找漏

8、气点。A.划火柴B.肥皂水C.闻气味D.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29 .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30 .地震灾害救援中,关于营救被滑坡体埋压人员,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BCD) oA.作业前充分评估是否存在发生二次滑坡的可能B.搜索定位埋压人员的具体位置C.清除局部滑坡体,营救埋压人员D.必要时调动重型工程机械提供协助三、单选题(20题)31 .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

9、,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B) A.无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C防锈漆32 .(D)是指即使没有氧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A.易燃烧的固体B.通过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C固态退敏爆炸品D.自 反应物质33 .电焊工作的地点不应该( C )oA.缺少急救员B.多设合适的灭火器C.存放易燃物体34 . (D)是指由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35 . ( C )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 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36 .下井作业过程中,通常可

10、采用(C )、呼救器、骨传导通信装备 等方式保持上下通信。A.呼喊B.手机C.绳语D.旗语37 . (C )是指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烈度38 .发布(C )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 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 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A.二级、三级B.三级、四级C一级、二级39 .装用漏电保护器,是属于哪种安全技术措施?(A)A.基本保安措施B.辅助保安措施C.绝对保安措施40 .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

11、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 叫做(A ) o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41 .严禁在幼儿活动场所、幼儿宿舍内使用(C)等电器设备。A.收音机B.录音机C.电熨斗42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B )。A.零线B.火线C.地线43 . ( C )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基层44 .托儿所、幼儿园属于(B)。A.公众聚集场所B.人员密集场所C.歌舞游艺场所D.劳动密集型企业45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供人员暂时避难、休息的楼层叫(B )。A.休息层B.避难层C.安全层D.中转层46 .火灾中,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原因不包含(D)。A.冷热骤变和外

12、力冲击B.高温作用、爆炸作用C.附加荷载D.自然灾 害47 .高寒高海拔雪域救助遇险人员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可利用直升机实施人员转移B.可利用绳索系统实施人员转移C.可采取保护性措施共同徒手下撤D.可现场移交给景区工作人员或向导,让其自行下撤48 .乙块无色无臭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杂质,使其有蒜样气味,极易燃烧爆炸,爆炸极限(D )。A.15%85% B.().5%92% C.1.5%12% D.2.5%82%49 . (C)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A.直流水枪B.空气泡沫枪C.水(泡沫)炮D.多用水枪50 . (C)是指由于人或自然活动因素,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事故C.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参考答案1.B2.B3.C4.D5.D6.C7.D8.A9.A10.A11.B12.D13.B14.C15.A16.C17.B18.B19.A20.B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E26.ABCD27.BCD28.BD29.ABC30.ABCD31.B32.D33.C34.D35.C36.C37.C38.C39.A40.A41.C42.B43.C44.B45.B46.D47.D48.D49.C5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