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69422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建设: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效课堂: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与方法,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李作芳,高效课堂建设应确立“三个指向”,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指向学生情感领域的丰富。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指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高效的语文课堂,还要指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建设应强化“四种意识”,人本意识 目标意识训练意识 语言意识,(一)人本意识,1把课堂当作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2教学时不遵循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成人的眼光和视角设计教学活动。3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自己的感悟”。看似以学生为本,实为教师主导作用弱化,导致课堂教学自由散漫.不敢管。.不知怎样管。.管得不到位。,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真正意

2、义上的“学生主体”这一“人本意识”?,“教师退一步,学生进一步”教学中尽量做到六点,“让我自己读书”,初读:不带任何指向性,学生自己阅读捕捉第一感觉。,“让我带着问题上路”,细读:阅读后获得第一感受,就不明白的问题及感兴趣的问题,再进行深入的自主的阅读。,“让我成为探索者”,自己学会读懂课文自己读中感悟内涵自己领悟表达特点研读:教会学生阅读,领悟读书之道,乃语文教学之道!,“让我能想象”,品读:走进文字,让思维在文字间“翩翩起舞”。“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让我能表达”,相信学生,走出“求速”心理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让我做

3、我自己”,教学中要倡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弘扬学生个性,让学生享受创造的快乐!,(二)目标意识,“走了很远,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大的目标)教学一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具体目标)教学这一课时的目的是什么?(课时目标),大的目标:“为什么教?”,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终身发展的兴趣、能力、方法,他山之石:美国一年级小学生的第一节故事课,开学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柏兹贝特勒克老师的一年级教室。所有的学生都坐在地毯上。贝特勒克老师取出一本名为姜饼男人的巨书。这本巨书放在桌上有30英寸高。超大的文字和彩色的插图,不仅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贝特

4、勒克老师戴上“姜饼男人”的面具,指着插图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本书,还不时带领学生表演其中的一些词句。如:跑呀,快跑呀,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姜饼男人!在愉悦中,他们就以这种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学完了这本巨书。刚读完这本书,学校的厨师走进教室,交给贝特勒克老师一张纸条。贝特勒克老师向着全班大声地读起来:“我从你们的书里跳出来跑到了自助餐厅,快来和我见面!姜饼男人。”老师和学生迅速来到自助餐厅,但没有找到姜饼男人。他们向厨师打听,厨师都说没见过。最后,他们在烤箱里发现另一张姜饼男人留下的纸条:我已经去浴室旁边的门卫储藏室,再见!全班又去门卫室找,还向门卫打听姜饼男人。门卫告诉他们来迟了,姜饼男人已经去医

5、护室!,在医护室,护士告诉他们又迟了一步,姜饼男人已经去了辅导主任办公室。他们又去了辅导主任办公室和校长室。最终,校长告诉他们,姜饼男人已经回到他们的教室。当孩子们回到教室时,每个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找到了一块饼干姜饼男人饼干。学生津津有味地吃着饼干,贝特勒克老师把故事姜饼男人又朗读了一遍。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不依不饶,一定要贝特勒克老师再为他们朗读一个故事,但是老师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孩子们生气地嘀咕着:就算你能认字了,有什么了不起!总有一天,我也能认字、读书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朗读和写作故事!,“在孩子们学习拼音、识字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阅读、写作。”这是西方一套新的语文学习理念“全语文”学习的

6、观点:透过对听、说、读、写进行有机的组织,对语文教学进行重新的厘定。“全语文”的学习观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此外,学习的过程必须具有真实的意义,让儿童在心理上能完全投入到他们所做的之中。,启示: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中:对知识的传承与记忆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个体发展的愿望被激发,回顾与反思,贝特勒克先生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使理论成为现实:让学生参与阅读表演文中的词句;感受 人 物 形象追寻姜饼男人的踪迹。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这一堂课他们没有学到一个字母、一个规范,但是他们体验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期待着老师的下一本书籍;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动机期待着独立阅读和写作的那一天。,小的

7、目标:教什么?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适度:年段目标层次分明固本:学科特色清晰鲜明全面:教学目标全面完整具体:课时目标操作性强,适度:年段目标层次分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总体目标 防止“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准确落实各年段教学目标 防止“越位”“缺位”“不到位”科学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防止“大而化之”,第一学段,兴趣习惯;识字学词;指导朗读;积累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不是教学重点,低年级课文比较短浅,只要能带语气读好即可。,第二学段,加强朗读训练默读;多种方法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初步了解表达方法;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养成读书看报习惯。,第三学段,体会词句的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

8、领悟表达方法;学习不同文体的阅读,掌握阅读的策略方法;学习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关于想象作文,仅“大胆想象”是不够的!中年级、高年级想象作文之要求,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内容上 中年级重“情趣”高年级重“情感”形式上 想象故事这是想象的“骨架”。想象细节这是想象的“血肉”。,固本:学科特色清晰鲜明,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防止“思想”与“语言”剥离处理好“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防止只有“文本”没有“语文”处理好“学科主体”和“学科综合”的关系 防止“荒了自家的地肥了人家的田”,全面:教学目标全面完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课时目标操作性强,教

9、学目标中描述的活动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中描述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中要提出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教学评价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一篇课文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三)训练意识,1.要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提“训练”。训练的角度更丰富、内容更全面、形式更活泼多样,1957年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练习,第1版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2册)中,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后的练习是这样的:1从哪些地方看出李大钊对艰苦的革命事业永远是乐观的?2李大钊烈士被捕时,他的态度怎样?找出有关的语句来。3在法庭上,李大钊烈士为什么表现得那么安定、沉着?4我们该用什么

10、行动来纪念李大钊烈士?5给全篇文章的几个大段编写小标题。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脱离语言文字的探究。,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练习设计,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深的是什么。2从课文中找出需要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选做题:在清明前后祭扫烈士墓,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训练设计意图,第一题改变以往问题过细、过碎的现象,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独立思考,整体

11、感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认真地阅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叙述顺序、思想感情有整体的了解,这是理解课文的第一步。第二至三题是重点研读题,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悟和更细的挖掘。如二、三两题,在进一步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对重点语句、精彩句段进行分析。练习二,要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需要深入体会的句子,从中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高尚品质。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从中受到革命先烈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具体体现。采用举例子的方式,在学生还不知道找哪些、怎样找“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的情况下,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这又是“

12、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体现。第四题是语言积累、运用方面的练习。,2.要训练得法。,习作教学的训练重视激发习作情感。重视打开习作思路。重视习作形式指导。,口语交际教学的训练,训练语言。训练思维。对良好交际习惯进行引导。,训练语言,使用规范的语言、标准的语音 肯定有创意的精彩的语言重“语言”而不是“表演”,训练思维和交际能力,思维逐渐开阔思维层层深入听、说、应对等交际能力,(四)语言意识,1.正确理解“阅读教学”,把握阅读教学全过程。阅读教学的两个过程:正过程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感知语言,识生字词,理解字词义,再由句段读到篇章,对课文内容内涵有所感受和理解。逆过程由思想内容要点到

13、语言表达。即在感知内容和思想之后,引导学生去弄明白这些内容和思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的,这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过程。,教学中如何把握阅读教学全过程,找准语言训练点,在关键处“大火煮沸,小火慢熬”,引导学生“犁过”而不仅是“滑过”。找准“线”抓住“块”研读“点”,落实“语言意识”的另外途径,2.落实读的训练,有效培养语感。3.抓住特殊的语言形式,在“情采合一”处展开教学 教学的着力点在语言发展,而不是思想教化。,山中访友教学案例1,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哪一幅画面你最钟情?或者哪一个朋友你最喜欢?生:我喜欢的是作者的朋友白云,它使我心旷神怡。生:我

14、喜欢的也是白云。他非常纯洁,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生:我喜欢瀑布,他一直在唱歌,而且,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完全凭自己的实力!师:说得棒!瀑布纯洁无私,值得我们崇敬。,山中访友教学案例2,第一步:朗读课文内容师:此时此刻,作者也变成了山中的树、鸟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板书:物我相融)。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是他的知己。大声读第五自然段,看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师:让我们也跟山中的朋友热情地打招呼。生(读):你好,清凉的泉水!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生(读):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好的风景。师:谁还想打招呼?第二步:

15、变换语言形式师:我会这样打招呼。(师读本段第一句,学生接读后一句)师:你感受到那份情了吗?读着这样的句子,有没有感受到它像热情的小诗?(老师把文章排成诗歌的形式,打在大屏幕上,配上音乐让学生读),第三步:引导展开想象师: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山中的朋友还会有谁?生:绿油油的小草。第四步:开展语言表达师:还会有很多很多!你愿意也跟他们热切的打招呼吗?(大屏幕出示)你好,可爱的蝴蝶!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你 你好,!生: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邀我与你共舞吗?生: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动人的微笑,是欢迎我的到来吗?生:你好,翠绿的小草!你在微风中摇曳,是在向我打招呼吗?,高效课堂建设应深化“三项研究”,教材研究:深 读懂教材教学设计:简 读懂课堂课堂点拨:巧 读懂学生,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