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7120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州快哉亭赠张偓铨.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 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

2、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欲把西湖比

3、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苏 诗,情理与趣理同在,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6、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 词,婉约与豪放并重,积极、进取,乐观、旷达,创新、求实,苏轼的人生态度,本文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

4、苏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苏轼则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重点字词:,长记:经常记起。,欹枕:斜躺着看风景的悠然自得的情态。,杳杳:遥远迷蒙的样子。,认得:体会到。,天籁:自然界的音响,在此指风。,浩然气: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q)枕江南烟雨,杳(yo)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诵读,作品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它周围的广阔景象。作者起笔描绘

5、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象。,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点明亭的主人与作者的亲密的关系,幽默诙谐,承上句“新作”,极言油漆新,色泽鲜明,“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回忆和联想,长记:,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用这种记忆中的景象和眼下所见之景进行比较,二者非常相类似。这样把快哉亭和平山堂融为一体了。用回忆和联想来描写眼前景色是虚景实写。,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景色“壮丽为淮南第一,(叶梦得避暑录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平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高雅,是文

6、化人群体中所共同认可的,所以这里是借平山堂来提高快哉亭的文化品位。笔法非常巧妙。,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呈现出一幅平静优雅的山水画卷。,“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写一阵巨风,江面急剧变化,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恶浪中掀舞。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惊险镜头,但是渔翁并不惧怕,他对这种与狂风恶浪搏斗习以为常。,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动态画面,这实际是作者面对政治祸难的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白头翁”的形象是东坡自身人格的象征。,风赋中说,宋玉等人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披襟挡

7、风说:“快哉,此风!寡人与庶人共者邪?”宋玉说:“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共之!”楚王不明其意,宋玉解释说,“大王之风”经过优美的园林宫室,带着花草的香气,然后才吹到身上,所以此风能解酒治病,“发明耳目,宁体便人”,这就叫做“雄风”。而“庶人之风”,起于穷巷之间,一路挟带着污秽之气,吹到贫穷人家,使人精神凄惨,生病发热,这就叫做“雌风”。,“堪笑兰台公子”直至结束,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好处?,用典,庄子齐物论中认为事物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风是属于“天籁”,是大自然演奏的乐曲。宋玉却把风硬分为雌雄,岂不可笑?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作者认

8、为,只有具备这种浩然之气,才能领略“千里快哉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他与张怀民同被贬官黄州,他们都能“不以贬谪为患”,“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之间”(黄州快哉亭记),何等旷达!,显然,宋玉在此把风分为“雄风”、“雌风”是借以讽谏楚襄王的。而作者在此却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批评宋玉这位“兰台公子”不懂得庄子所说的天籁。,此词通篇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而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凛然的正气充满全篇。,主旨,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