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167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及其批评,北京师范大学听课笔记,引言:道德教育必须有突破,1.困扰整个社会的“失德”问题,包括(1)普遍的失德;(2)对道德问题的麻木;(3)可怕的“去道德主义”、“代价论”与“宿命论”。2.困扰青少年发展的德性问题,包括(1)道德发展的严重滞后;(2)对道德价值的漠视与嘲讽;(3)“非道德化的心灵”与“非道德化的生活”。3.困扰教育界的德育实(时)效性问题,包括(1)德育效果不显著;(2)学生对德育的抵触与消极应付;(3)弥漫在教师中间的对德育效能的悲观主义态度。,一、“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型,1.道德故事与道德教育(故事、故事的德育意义、道德故事、作为道德教育基

2、本题材和途径的道德故事)2.道德故事与道德故事型(不同类型的道德故事、道德故事型即道德故事的原型)3.“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型(“长鼻子”、“小红帽”、“鱼夫与金鱼”、“灰姑娘”、“白雪公主”、“一笑倾城、二笑倾国”、各种各样的英雄故事等)4.听“狼来了”的道德故事,理解其心理效果产生的过程。,二、“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逻辑,I.不能撒谎撒谎会受到惩罚II.要诚实诚实的人会受到奖励III.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会受到奖励IV.不能不讲道德没有道德的人会受到惩罚V.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VI.道德生活的价值取向:道德功利主义,三、“狼来了”道德故事型价值逻辑的批评,I.撒谎一定会受到惩罚吗?II.诚实

3、一定会受到奖励吗?III.讲道德一定会受到奖励吗?IV.不讲道德一定会受到惩罚?V.善一定有善报,恶一定有恶报吗?VI.“趋利避害”是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吗?,四、“狼来了”道德故事型价值逻辑缺陷的严重后果,1.“公开的道德”与“私下的败德”重要的不是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而是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的不道德行为;2.利益的追逐战胜了道德的良知谁讲道德谁吃亏;3.为了追求“善报”而为善,为了逃避“恶报”而不为恶,“善行”不再有“善性”,“不为恶”只是外表,而非“内心”。4.“伪道德”与“伪君子”、“真无耻”与“真小人”。,五、重构道德教育的价值逻辑,1.方向:用“义务伦理”取代“功利伦理”的视角

4、:讲道德是人生的“天命”、“天职”(Calling)或“义务”,而不是为了获取某种外在的奖励或规避某种可能的风险。2.资源:高度重视并充分阐述民间社会、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丰富的义务伦理思想。3、道路:(1)道德教育的目标:唤醒道德良知,培养道德义务感,造就道德上纯粹的、真正能够做到“慎独”的人;(2)道德教育的模式:超越冰冷的认知主义与世俗的功利主义,诉诸于道德理解、道德体验、道德反省、道德自觉和道德关怀,走“人文主义”的德育之路。(3)道德教育的评价:从重行为表现到重稳定的内在动机;从重价值奖惩到重主观肯定和社会褒奖;从重个体评价到重团体评价。(4)教师要成为表率。,中国古代的义务伦理观,1

5、.孔子:(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中国古代的义务伦理观,2.孟子:(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告子上);(2)“圣人,与我同类

6、者,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与声焉,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乐我心,犹刍豢之乐我口。”(告子上),康德的义务伦理思想,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表达了他的义务伦理思想:(1)道德不是建立在欲望满足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理性意志基础之上;(2)道德即绝对律令;(3)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的原则(格律)可以普遍化时才有可能。,世界人类义务宣言(1996),人人有义务把所有的人当作人对待;人人有义务尽力维护他人的尊严和自尊;人人有义务扬善弃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有义务尊重生命;人人有义务为当代

7、人和后代人着想,保护空气、水和土地;人人有义务正直、诚实和公道地行事;人人有义务通过努力和勤奋 发展自己的能力;人人有义务帮助那些需要照顾者、弱者、残疾者和受歧视者。(有人提出七项基本义务:守诺、忠诚、感恩、仁慈、正义、自我改进、不行恶),三种基本的伦理学说,1、理性主义伦理学(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皮亚杰、科尔伯格等为代表。教育学界所说的认知主义、科学主义伦理学或德育理论也属于这个理论流派),其经典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2、功利主义伦理学(以边沁、穆勒等为代表,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信奉者),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的标准,其思想可以概括为“美德即利益”;3、普遍主义的义务伦理学(以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以及西方的康德、罗尔斯等为代表),其思想可以概括为“美德即义务”。这种义务是自明的、普遍的、交互的、多元的。,六、余论,1.新道德:走向“权利伦理”还是“义务伦理”?2.节俭:“生存术”还是“美德”?3.“狼来了”之类的故事该如何说?(假如狼没有来呢,谎言是否会继续?想想被欺骗人的内心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