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7277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乐亭记》(共40张PPT).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丰乐亭记欧阳修,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理解文章居安思危,乐不忘忧的思想感情。3、把握文章紧扣“丰乐”两字展开,线索清楚而又富于变化的结构。4、鉴赏文章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熔为一炉,涉笔成趣的语言风格。,写作背景:庆历五年(1045)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相继罢去,他们推行的“新政”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旧势力阻挠破坏,一年多即告失败。欧阳修时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极力为四人辩诬,于是触怒了新政的反对派,被贬知滁州。在当地作者没有走向颓废,而是奋发有为,使当地的生产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他们的爱戴。在那里,欧阳修又先

2、后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郁和不平,间接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于是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于其间。,分析课文:

3、第1节介绍了自己在滁州勤于政务和丰乐亭的环境。讨论:“明年”“始”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我们学习过的岳阳楼记的开头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作者初到滁州,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公务,待到第二年,丰收在望,才喘了一口气,句中“明年”“始”足以显现欧阳公之勤于政务。虽然有清泉只在“州南百步之近”,泉水是那样的甘甜可口,他也无暇顾及享受。同时,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里恐怕也包含了苦尽甘来的意味。和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相似。,讨论:丰乐亭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明确:这里有山,有谷,有清泉,环境幽美,望之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讨论:作者疏导泉水和百姓一起去赏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什

4、么作用?和他的醉翁亭记有相同之处吗?,明确:都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也是下文生发议论的基础。,第二段,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判断句)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状语后置),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被动句),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干戈:战争,战乱 昔:当年 以:率领 破:打败 形作动 遂:于是 考:考察 其:代当地的 按:查索 图记:地理图籍,升:登上 高:高处 形作名 求:找到 就:受(被动)而:但 故老:当年亲历战事的人 盖:因为,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

5、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被动句),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失其政,政治混乱;分裂,四分五裂;所在,到处,处处;为,是;敌国者,敌对政权;胜,尽;受,接受。一,数词作动词,统一;向,过去,从前;凭恃,凭借依靠;刬削,被铲平,消磨;消耗磨灭;漠然,冷清寂静地 徒,只;遗老,经历事变的老人;尽,都死去,形作动。,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

6、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里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接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

7、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山依旧高耸,流水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去世了。,阅读第二段,讨论:在这一节中作者介绍了几个历史事件?他的目的是什么?介绍历史事情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1)介绍了两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先叙述了五代时期的情况,据史书记载,后周显德三年(956)二月,殿前都虞候赵匡袭滁州清流关,败南唐兵马15万人,攻占滁州城,在滁州东门之外擒获皇甫晖、姚凤。紧接着,行文又追溯唐朝末年,天下分裂、豪杰纷争的混乱局面。史载唐广明元年(880),王仙芝、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曾攻克滁州。(2)作者在这里插入两处叙述,

8、其目的是为了与北宋初年天下太平的局面作对比,衬托如今生活平静富足。结合下文来看,这是一个伏笔,为下文的议论作好准备。,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介于:位于两者之间 民生:百姓生下来 今:人民的生计 外事:外地的事情,今义:外交事务 外边的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 畎亩衣食:名作动,耕田种地,穿衣吃饭,以:而 乐生送死:养老送终 孰:谁 上:皇上 休养生息:使动,让百姓休养生息,涵煦:滋养抚育 深:久,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

9、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乐:喜欢 形作动简:清简,俗:民风得:找到乃:于是日:每天 名作状语而:修饰连词掇:采摘芳:花草,荫:乘凉风霜冰雪:秋迎风霜,冬赏冰雪。刻露:清晰的显露,清秀:清幽秀茂 今:美丽而不俗气可爱:令人喜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于)无事之时也(判断句,省略句)。,幸:侥幸,幸运乐:感到高兴岁:每年,因为:于是为 本:推求其:这里的道:叙述所以:表原因 幸:有幸,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

10、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此地。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是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已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乘荫凉于茂密的乔木间,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清晰的显露,春夏清幽

11、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又幸运的是,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阅读第三段,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什么?,明确:介绍了滁州现今的情况。,由于滁州处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来此的“舟车商贾、四方宾客”极少;当地百姓满足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乐生送死”。让作者感慨的是,到如今那些经历或了解战争的“故老皆无在者”“百年之间而遗老尽矣”。人们远离战火有百年之

12、久,已经淡忘了战火的洗劫,战乱的痛苦,“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了。作者在简要介绍了目前状况之后,笔锋一转,用“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唤起读者思考,如今的安逸日子是怎样获得的。作者将功劳归于最高统治者的“功德”,显得很冠冕,实际在言语之间隐约透出一种忧患意识。,作者此时生活在滁州是怎样的心态?,明确:“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作者为什么和百姓一起去亭子那里游玩?,“幸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句中的“幸”字,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可以知道,当地百姓生活富足离不开欧阳修为官的努力,这不是侥幸获取的结果,而是勤于官务的必然结果。,作者创作本文的良苦用心是什么?,明

13、确:是“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丰年之乐,固然人人企盼,但社会安定“无事”是百姓生活安定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定的社会局面,即使有好的收成,怕也是没有心情来从容欣赏山水的,那么,要使今天的太平生活得以延续下去,加强国力,认真保卫宋朝的边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而宣扬皇上的恩德,来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来给亭子起名为丰乐亭。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第五段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是对自己的鞭策;第二句话“遂书以名其亭焉”,则交代了“丰乐亭”名称的来历。语言干净利落,简洁经济。与上文详细描写滁州风景、详细描写自己赏玩风景时的心态举动的文字相映成趣,也体现了欧阳修谋篇布局的匠心。,最后一段是“记”的一个组成部分,交代创作的时间以及创作者的姓名。,本文无论是记述还是描绘,全文都是围绕“乐”而写,请说说你的理解?建亭取名为“乐”,是思乐;与滁人共游为“乐”,是享乐。乐在亭中,乐在山川,乐在和平安定的岁月。提示:也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回答,处地之“乐”自然与创造;处时之“乐”机遇与幸运;处人之“乐”井然与融洽。,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

15、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

16、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总结课文: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极具特色。这类文章往往不是单纯记游、记事,而是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其人生感慨,寄托其人生理想。他善于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富于变化,涉笔成趣。丰乐亭记全文沉醉于山水,感今怀古,固然歌颂赵宋王朝的功德,赞美丰衣足食、民享安乐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全文紧扣“丰乐”两字,今昔对比,忧深而思远。,丰乐亭记文约而意丰,辞微而旨大。作者不同于一般的迁客之人,自己虽然遭遇不幸,但仍把国家安危放在首位。丰乐亭记虽然也有“与民共乐”的思想,但意蕴较醉翁亭记更高

17、一筹文章隐隐透出“乐而不能忘忧”之苦心,不仅要与民同乐,更应该居安思危。,1、下列每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A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无在者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而喜与予游也c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D(B、c项的前句不属于“山川美”,A项的后句不属于“风俗美”,可据此排除。),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B文章描写山泉

18、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涂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A(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宾客皆不至。),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译文:,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第一句应译出“疏”,第二句应译出“以为”,第三句译文应体现“往游其间”句式特点),(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译文:,百姓在一生中接触不到外边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第一句应译出“外事”,第二句应译出“畎亩衣食”,第三句应译出“乐生送死”),(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译文:,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应译出“所以”、“安”、“幸”),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